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docx
《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
2015年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1
1、重大危险源:
长期或临时地生产、使用、搬运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其临界量的单元(包括设施和场所)
2、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
3、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
定性(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观察问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定量(分为概率风险、伤害范围、危险指数评价法)
4、安全预评价报告格式:
封面、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著录基、目录、编制说明、前方、正文、附件、附录。
5、安全验收评价(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报告格式同上。
6、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格式:
前言、目录、项目概述、程序和评价方法、危险性预先分析、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对策与建议、评价结论共8章
7、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适用:
危险物質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企业或组织,不适用: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军事设施、采掘业、危险物质的运输。
8、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9、单元是指一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眀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10、分类: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分为四类(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有毒物质)142种。
2015年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2
1、使用劳保用品的一般要求:
检查;不超限使用、合格产品、不能代替;按说明书使用
2、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3、安全预评价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安全验收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正式投产前进行。
设备设施装置实际运行状况检测考察找出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
5、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针对某一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
6、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活动或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
剧毒化学品获得营业执照必须。
7、安全评价的程序:
准备、危险辨识、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结论及建议、编制报告
8、危险有害因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共分6大类37项: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他。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共20类。
9、危险有害因素常用的辨识方法:
直观经验分析法(如对照、经验法和类比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如事件树、事故树等)
10、危险控制顺序:
消除-预防-减少-隔离-联锁-警示
2015年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3
1、安全标志分四类:
禁止、警告、命令、提示
2、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收益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3、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
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
4、劳动防护用品三证:
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5、编制安措计划原则:
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6、安措计划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计划同时编制。
总工审批、厂长下达。
7、主要负责人培训内容:
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范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行业安全生产专业知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国内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安全分析。
矿危建48/16学时其他24/8时
8、特种作业人员离开岗位6个月,需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每两年复审一次,连续工作10年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一次。
9、安全检查的程序:
策划-实施-分析-纠正。
10、劳动保护用品选用原则:
符合性、防护性、适用性、舒适性;用人单位责任:
按法规选用、三证一书定点购买、教育、报废、制度档案
2015年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4
1、海因希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仪器检查法、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
3、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保证。
4、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48小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
5、安全检查五查“思想、管理、隐患、整改、事故处理”
6、国家规定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
特种设备、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
7、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8、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9、特种作业的批准机构为
10、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
2015年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5
1、3E原则:
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防止事故发生。
2、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
错误:
监督原则认为为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
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4、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5、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6、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伤事故分20类。
7、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8、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正确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则中的“激励原则”
9、海因希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
29:
300
10、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
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条件。
2015年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6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第三十六条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第三十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二)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三)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的;
(四)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第四十条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提供虚假证明的中介机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及其相关人员的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事故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二)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故意拖延或者拒绝落实经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的,由监察机关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三条本条例规定的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和决定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15年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7
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预防
近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处于地下的建筑物逐渐增多。
地下建筑,尤其是地下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因为地下建筑出口一般较少,密闭性好,通风条件差,火灾中可燃物产生大量的烟雾,将从起火部位以每秒1m的速度向四外对流扩散,直到充满整个空间,呈现聚积不散的状态。
因此,深入分析地下建筑的火灾发展特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火灾预防的对策,是目前消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下建筑的火灾特性
(一)不完全燃烧产物和有毒气体含量多,火场内部温度高,阴燃火势隐蔽,易引起复燃。
地下建筑因其密封性好,火灾后大量物质的燃烧速度与燃烧的充分性受到影响,造成燃烧速度慢、阴燃时间长、产生浓烟和大量有毒气体,同时蓄热温度随之升高,产生高热烟气流。
而当某一阴燃部位突然同外部空气形成对流时,火势又会迅速起燃,重新形成大范围的燃烧,给在场扑救人员造成极大的危险。
(二)内部格局复杂,出入通道少,导向标识不易发现。
多数地下商城、娱乐场所内部结构复杂,有的互相贯通,顾客经常摸不清方向。
特别是环形地下商城,给顾客造成的方向性模糊程度更为严重。
其次此类场所安全出入通道数量少,尽管国家《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对地下建筑的安全疏散各项指标均有明确规定,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都达不到这一标准。
此外,多数地下场所内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都设在顶棚,不易于辨别。
(三)部分场所人员流量大,安全疏散困难。
据实地调查,在上海市几个大型的地下商业中心或公共聚集场所中,双休日及节假日的日客流量可达15万-20万人次。
在这些人员中,老人、妇女、儿童和外来人员占多数,他们的特点是盲目性强、方向性差、易于惊恐慌乱,同时缺少消防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危急情况下急于逃生,互相拥挤,极易堵塞疏散通道,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
(四)贮存物品种类杂、数量大,在繁华街道、广场、十字街等处,大力开发地下空间,以其宏大的规模,多种经营方式,开设购物中心、商品城、娱乐广场、停车场、大型仓库等行业,这样的地下建筑不但使用面积大,而且贮存的物资种类杂、数量大,给防火灭火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有的地下商品批发市场,平均火灾荷载密度约为100kg/㎡-300kg/㎡,如发生火灾在得不到充足的空气情况下,燃烧时间将会持续6h-18h,是地面同样荷载燃烧时间的3倍。
(五)内部纵深大,层数多,灭火战斗困难凡大型地下商城、汽车库,其建筑都有较大的长度,以哈尔滨市金街地下商贸城为例,其两个安全出入口中间距离一般都有50余米,火灾中战斗人员如从一点向内进攻,受高温、浓烟和光照度的影响很难接近火点。
特别是对负二层的火灾扑救,因其复杂程度高于一层,其难度更大,使灭火行动受到限制。
其次,消防部队目前配备的装备器材性能指标,不能满足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需求。
一般无线通信器材在地下建筑内发挥不了作用,只能依靠通信人员来实施信息联络。
从时间上、质量上都无法保证命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目前我国生产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大多数设计时间为60min(安全使用时间为45min),长管(推车式)空气呼吸器还没有装备,在有限时间内,很难对纵深较大区域内的火势进行有效打击。
二、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现状及原因
如今多数地下建筑先天不足,安全疏散出口数量或疏散距离不足,消防设施不到位或缺乏保养,建筑的自防自救能力差。
(一)对《消防法》的学习贯彻不够,防火安全意识不强。
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同意擅自改建、装修或改变使用性质的现象还屡有发生,再加上此类场所大多存在防火分区超面积、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距离偏长、消防设施不到位、“三合一”等问题,给防火工作带来困难。
(二)消防设施投入不足,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善。
部分单位太过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消防安全,有的在建设时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固定消防设施,即使设置了,有的为增加使用面积,把消防设施圈占在包房或商铺内而影响了正常使用。
有些单位在消防验收后就认为万事大吉,消防设施长期不进行维护、保养,致使设备元件老化、损坏等不能被及时发现。
(三)管理层对消防管理不力。
尽管地下场所都普遍制定了防火安全制度,但实际上许多场所管理仍不到位,制度形同虚设,措施不力。
从调查情况看,违章吸烟、乱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圈占消防设施、堵塞消防通道等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三、加强地下空间防火安全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消防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和公安部61号令。
各地下空间的主管部门要组织使用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开展对《消防法》和公安部61号令的学习,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强化“法定代表人就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全责”的思想,把消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单位防火安全工作。
(二)规范设计和施工,加强对地下建筑的消防设施的投入。
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原有防火分区、防火分隔措施、安全疏散体系和固定消防设施情况,在建设中要规范设计和施工,因地制宜、合理合法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能重经济效益轻消防安全,保证必要的消防资金投入,提升抗御火灾的能力。
(三)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地下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的管理、检查和督促。
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地下建筑上级单位要各司其责,加强对地下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管理,经常督促使用单位管理人员执行《消防法》和公安部61号令等有关法规、规章和制度,并定期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堵塞漏洞,确保万无一失。
(四)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要从速从严落实整改。
各单位要加强内部的防火宣传,对职工和经营者进行防火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火安全意识和防火技能。
同时,要经常组织自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遵照《消防法》和公安部61号令等有关规定从速从严进行整改,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强化消防监督。
公安消防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密切配合,建立起经常性的工作机制,在地下建筑的立项、审批、管理、消防验收和防火检查诸环节中,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并切实加强依法监督检查和火灾隐患治理工作,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
2015年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8
演练结果的评价
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的效果做出评价,并提交演练报告,详细说明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将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
1.不足项
不足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救援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不足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
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不足项时,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该不足项进行详细说明,并给出应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限。
最有可能导致不足项的应急预案编制要素包括:
职责分配,应急资源,警报、通报方法与程序,通讯,事态评估,公众教育与公共信息,保护措施,应急人员安全和紧急医疗服务等。
2.整改项
整改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
整改项应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整改项可列为不足项:
一是某个应急组织中存在2个以上整改项,共同作用可影响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能力的;二是某个应急组织在多次演练过程中,反复出现前次演练发现的整改项问题的。
3.改进项
改进项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改善的问题。
改进项不同于不足项和整改项,它不会对人员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必一定要求予以纠正。
2015年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9
1、海因希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仪器检查法、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
3、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保证。
4、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48小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
5、安全检查五查“思想、管理、隐患、整改、事故处理”
6、国家规定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
特种设备、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
7、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8、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9、特种作业的批准机构为
10、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
2015年安全工程师教材《案例分析》重要考点10
1、安全检查五查“思想、管理、隐患、整改、事故处理”
2、海因希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3、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
错误:
监督原则认为为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正确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则中的“激励原则”
5、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仪器检查法、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
6、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保证。
7、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48小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
8、国家规定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
特种设备、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
9、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10、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
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条件。
11、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2、特种作业的批准机构为
13、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
14、3E原则:
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防止事故发生。
15、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16、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17、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伤事故分20类。
18、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
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19、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20、海因希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
2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