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592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docx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docx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工作总结(2008年)

                         职业技术学院孙文志

  为了建设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2004年学院成立了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由孙文志副院长任教学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教师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金陵职业技术学院、沈阳机床集团、大连机床集团等单位进行深入调研。

经过团队认真讨论和研究,确定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制定数控专业五年发展规划。

规划的出台,为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确保专业建设稳步健康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几年来,经过团队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无论在专业建设,还是在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精品课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004年学院把数控技术专业确定为院级优秀专业,2005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数控技术应用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二年制试点单位。

2006年为了提高数控技术人才的学历层次,我院又获批开办高职本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方向和数控加工方向)专业。

  一、教学团队成员的组成及带头人的工作业绩

  团队的工作目标:

经过五年的建设,力争把团队打造成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科研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教学成果显著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为省级品牌专业。

   

(一)团队的组成

  1.优化的人员结构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的人才优势突出,人员规格层次高,教学水平高,具有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团队14人中,具有硕士学位8人,占57%;40岁以下8人,占57%;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6人,占42.8%。

团队内的每位教师都是数控技术专业中某一两门课程的专家,在专业教学中发挥各自特长,取长补短,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表现出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

  2.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我们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师资培训班、到企业顶岗培训、到实训基地动手操作,从企业引入技术拔尖人才,聘请行业专家任兼职教师等措施,多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目前团队中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有11名教师,具有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的有5名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0%。

团队成员均能够同时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具有较高的教学、教研与科研能力。

  3.高效率的团队作风

  团队通过几年的合作,形成了一种勤奋向上、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

有三名青年教师走向教学岗位,即将成为教学骨干。

全体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教研立项、编写教材、实验室建设、科研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带头人的工作业绩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带头人孙文志教授,现任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专业学科带头人。

曾担任第一届数控专业班主任。

该同志不但教学经验丰富且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严谨,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团队建设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科研方面,他所主持的《高职学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获辽宁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高职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获辽宁省‚十五‛首批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在中文核心和中文科技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参与抚顺煤炭工业学校CX616机床数控系统改造、主持抚顺煤矿电机厂温湿炉技术改造、参与抚顺矿务局老虎台矿井下提升机变频改造、抚顺矿务局西露天矿东部风机变频改造等课题,应用效果良好;参与设计DGS冷冻实验机的研发,并在2005年省科研结题。

  教学方面,孙文志教授长期坚持教学第一线,从事《数控原理》、《单片机原理》及《PLC 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亲自指导学生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平均每年累计授课450学时。

主编《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单片机应用技术》等教材两部。

积极带领团队进行教学研究,制定专业教育计划,主动参与教学改革,主持精品课建设等全面工作。

其中主持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和参与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主持数控实训基地建设,五年来,争取省教育厅投资实训室专项经费120万元,学院先后投资180余万元建设了CAD/CAM实训室、PLC实训室、数控仿真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

2006年我院数控实训基地被评为抚顺市数控实训基地。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认真做好每一名教师的培养计划,认真负责,热心指导。

经他指导的3名新教师已成为教学骨干。

   二、教学团队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教学团队的主要工作是紧紧围绕‚以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中心、以教研不断线为途径、以深化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为目的‛开展工作。

始终把握数控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教育体系,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3年、2005年和2008年先后三次对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把工学结合作为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继续坚持‚一条主线、二个教学体系、三个职业能力、四个规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开发并设计了符合目前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专业教育计划。

   

(一)专业特色

  1.以数控编程与操作为特色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制造技术,具有扎实的数控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数控编程与操作应用能力。

职业岗位群主要面向生产制造企业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操作与编程人员。

  2.以数控机床安装、调试、维修为特色方向培养学生掌握数控系统的控制接口特性与连接、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数控系统参数调整、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以及数控机床维修等基本知识。

职业岗位群主要面向现代企业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

以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实施教学。

   

(二)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本团队打破了原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而以‚‘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制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综合改革。

通过努力和改革实践,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特色鲜明的、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控技术课程体系。

   1.以‚精品课‛建设为龙头,改革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团队负责教学的《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模具设计与制造》被确定为校级精品课,《机床电器与PL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两门课程为院级精品课。

  2.以‚职业标准‛为依托制定课程大纲。

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就是对将来工作岗位的熟悉与学习的过程,‚职业标准‛中要求的能力,就是课程要讲授的内容。

现在,经本团队指导的学生‚数控车床操作工‛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98%,高级工比例72%。

  3.以‚工学结合‛模式实施专业课教学。

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入或案例分析等手段组织教学,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过程。

从而对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进行一体化的综合改革。

   (三)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改革

  1.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操作技能,我们确立了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着重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原则。

把《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拆分为四个教学模块:

即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

学生分组轮换进行实践,既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主要专业课上以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通过项目的实施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授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学生感受更直观;采用VNUC仿真软件授课,学生人手一机,操作方法及技巧掌握更牢固;理论实践相结合,边讲边练。

  3.考试方法改革

  采用了单元考核,综合评定的方法,即每完成一部分理论和实际操作后,就进行一次考核;学完三个部分后,再进行一次综合考核。

学生最后的成绩以各次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例如,在《机床电器与PLC》课程的考试中,根据实际控制过程,学生编写程序,上机调试运行程序,根据运行结果及编程质量,给出综合成绩,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

   (四)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紧紧围绕‚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专业技能;掌握数控机床安装、调试、维修的技术‛这一目标而展开的。

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改革中重点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以‚设计性实验‛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把常规的以‚验证性实验‛改革为以‚设计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模式的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为此组织团队教师编写实验指导书4部,增加了实验器材和设备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是改革毕业设计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课题以企业生产加工机械零件为背景,让学生对零件的加工工艺、编程过程、仿真结果等各个环节亲自独立完成,带着编写好的软件到实训室或企业进行实际运行,教师或技术人员亲自进行指导。

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特别好,学生非常满意。

  三是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经本团队的努力,省教育厅投资120万元,学院投资180万元,累计投资300万元建设了校内数控实训基地。

目前建设的实验实训室有:

CAD/CAM实训室、数控原理实验室、数控仿真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等。

设备数量充足、品种齐全,完全能满足我院数控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

为了加强实训基地管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长期聘请两位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指导实践教学。

该实训室现已成为抚顺市数控实训基地、抚顺市普惠制教育基地、抚顺市第八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与此同时,还先后与沈阳数控集团、大连数控集团、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等五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注重工学结合,多名教师利用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或技术培训,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中。

学院还根据地域与行业优势,聘请了抚顺煤矿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数控集团公司、抚顺电修厂等3名高级工程师作为数控技术教学团队的成员,为学生讲授相应的专业理论课程并指导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他们来自于企业生产一线,有着丰富的实际经验,在传授知识时更能结合生产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五)教材建设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材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因此,加强教材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团队建设中把教材建设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完成。

在教材的选择上,优先选用适合本专业的高职优秀教材和规划教材,确保教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同时,鼓励团队教师积极编写具有我校特色的本专业高职教材和讲义。

公开出版《机械CAD/CAM》、《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教材11余部;自编校内讲义《数控加工与编程补充讲义--FANUC系统》、《CAD/CAM补充讲义—CAXA制造工程师2006》等4部、校内实训教材《岗位实训》、《数控机床操作实训》等4部。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团队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措施:

 1)建立相互听课制度。

通过听课,相互交流思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每位老教师每学期至少听青年教师一次课,青年教师至少每月听课一次。

  2)建立教学反馈制度。

每学期期中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学生反馈,把反馈的信息集中整理,对不利于教学的做法,团队通过总结,予以纠正。

  3)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要求每位教师至少参与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