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899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5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docx

《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docx

中考冲刺考点2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17四川绵阳,第13题)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简短吸管,如图所示。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A、音色不变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

2.(2017山东滨州,第2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C.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D.今年滨州市学考英语考试由上午调整到下午,目的是减少喜宴鞭炮声对听力测试的影响

【解析】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故A错误;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喜宴鞭炮声对考生来说是噪声,应该减弱,故将今年滨州市学考英语考试由上午调整到下午,故D正确.

故选D.

3.(2017山东德州,第1题)如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B.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

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解析】

A、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故A错误.

B、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对话需借助无线电设备,故B错误;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4.(2017山东枣庄,第1题)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

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D.

超声波清洗机

【解析】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B错误;

C、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

D、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5.(2017四川德阳,第1题)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解析】

A、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正确;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故B正确;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声音强弱发生变化,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故D错误.

故选B.

6.(2017四川自贡,第1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7.(2017山东泰安,第1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8.(2017山东泰安,第1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9.(2017广东广州,第2题)如图1,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

说明音叉振动的()

A.振幅变大B.振幅变小C.频率变大D.频率变小

10.(2017江苏盐城,第1题)重敲音叉与轻敲音叉相比()

A.音调变低B.频率变大C.响度变大D.声速变小

11.(2017四川内江,第6题)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

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有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12.(2017山东烟台,第1题)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  )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

13.(2017江苏扬州,第3题)如图,盲人过街提示器(即盲人砖)提示盲人的途径可能是

A.可见光B.红外线

C.紫外线D.声音

14.(2017湖南长沙,第16题)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15.(2017天津,第1题)如图1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检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1.16.(2017江苏南京,第1题)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

17.(2017江苏苏州,第1题)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8.(2017四川成都,第3题)如图1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的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填空简答题

1.(2017湖南邵阳,第20题)君君同学在游览某文化长廊时拍下了一幅如图所示的古诗碑帖。

诗中寒山寺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_传播到客船上。

【答案】空气(气体)

2.(2017安徽,第1题)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律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

【答案】音调

3.(2017山东济宁,第11题)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

  .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评论:

  .

【答案】

(1)错误;

(2)错误.

【解析】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此种说法错误;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故此种说法错误;

27.4.(2017江苏盐城,第27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仪

如图甲所示时公路旁常见的超声波测速仪,它向行驶中的车辆发射频率为f0(一般为300~100kHz)的超声波,当车辆向他靠近时,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增大;当车辆远离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减小,变化的频率Δf=|f0-f|与车辆速度v欢喜如图乙所示。

超声波测速仪内部工作原理如图丙所示,PQ时压电超声换能器,在外力做用下发生形变时会产生电压,形变消失后,电压随之消失;反之,当在其上加一定电压就会发生形变,电压消失后,形变随之消失,超声波测速仪内部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加到P上,P产生相同频率的超声波;被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在Q上产生交流电压,其频率与反射的频率相同,比较电路将震荡电路和放大电路的两种频率的交流电压进行比较,计算出他们的差值

Δf=|f0-f|,由Δf就知道车辆的速速。

(1)当车辆靠近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f(“大于”“等于”或“小于”)f0。

(2)超声波测速仪工作时,压电超声换能器。

A.均将形变转换成电压B.P将形变转换成电压,Q将电压转换成形变

C.均将电压转换成形变D.P将电压转换成形变,Q将形变转换成电压

(3)为使超声波测速仪正常工作,震荡电路中产生交流点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4)汽车先后以v1和v2的速度远离超声波测速仪时,反射回来超声波的频率分别为f1和f2,且f1大于f2,则v1(“大于”“等于”或“小于”)v2。

(5)汽车行驶中,超声波测速仪检测到Δf与他们之间的距离r关系如图丁所示。

以测速仪为参照物,该汽车运动情况是:

【答案】

(1)大于

(2)D(3)D(4)小于(5)加速远离测速仪靠或减速靠近测速仪

5.(2017四川南充,第11题)诗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 响度 ;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信息 .

【答案】响度;信息

6.(2017江西,第2题)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答案】震动能量

7.(2017山东青岛,第(Ⅱ)卷第1题)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

方法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保持振幅相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现象

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音调越来越。

问题

讨论

在桌面上撒些碎纸片,敲击桌子,发现桌子发声的同时,碎纸片被弹起,由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答案】

(1)控制变量法;快;高;振动。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三、作图题

1.

2.

3.

4.

5.

6.

7.

8.

四、实验探究题

1.(2017江苏连云港,第20题)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有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生的频率是不同的。

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

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

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

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

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有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

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

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与下面的表格中。

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

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声频率与铝棒长度的关系是。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弱,原因是。

【答案】

(1)无关

(2)反比例(3)水花四溅振动衰减了(说法合理均给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五、计算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