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708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9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绿茶综合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川省通江县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述…………………………………………1

第二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3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

3.1项目背景………………………………………………7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

3.4项目技术成熟性分析…………………………………12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3

4.1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13

4.2项目产品的竞争优势…………………………………13

4.3营销策略、方案及模式………………………………14

4.4市场风险分析………………………………………16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18

5.1项目目标……………………………………………18

5.2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方案…………………………18

5.3项目实施方案………………………………………20

第六章项目建设管理…………………………………22

6.1实施组织……………………………………………22

6.2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24

第七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28

7.1投资概算……………………………………………28

7.2资金筹措方案………………………………………31

第八章财务评价………………………………………32

8.1编制依据……………………………………………32

8.2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32

8.3销售收入估算………………………………………34

8.4成本费用估算………………………………………34

8.5利润估算……………………………………………34

8.6财务盈利能力分析…………………………………35

8.7不确定性分析………………………………………36

8.8财务评价结论………………………………………37

第九章社会经济效益评价……………………………39

9.1项目经济效益………………………………………39

9.2项目社会效益………………………………………39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建设地点:

通江县烟溪乡苏家坪。

1.1.4建设单位:

四川省通江县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1.1.5项目负责人:

景瑞琼

1.2建设内容与规模

改造现有茶园3000亩;新建无性系母本园300亩;新建加工厂房及附属设施1200m2左右,安装精制加工生产线2条,配套加工设备40台;购置监测及技术培训设备20台(套);形成年处理鲜叶1200吨,生产精制绿茶300吨的生产加工能力。

1.3项目建设期

建设期为12个月,即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

1.4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4.1投资概算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21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589万元,建设期利息7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39万元(占全额流动资金的30%)。

具体投资构成是:

改造现有茶园投资36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2.66%;新建无性系母本园投资84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3%;新建加工厂房及附属设施投资512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2.2%;加工设备及安装投资588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7%;监测技术培训设备投资45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84%。

1.4.2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单位自筹资金800万元,占总投资的38.1%;商请银行贷款1100万元,占总投资的52.4%;申请四川省2011年“小巨人”计划企业专项资金2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

1.5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5.1项目经济效益

本项目投产后,年精制加工绿茶300吨,实现销售收入3240万元,企业嬴利260万元,为地方创税81万元。

1.5.2项目社会效益

(1)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处理鲜茶叶1200吨,不仅给本县茶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加快我县资源优势的转变,有力的推动我县“茶叶强县”目标的早日实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2)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就业岗位60个,带动1300户茶农户均年增收8600元;同时还可带动运输,服务业及包装业等行业的发展。

第二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1基本情况

四川省通江县罗村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是一家以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主及相关农产品开发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是巴中市茶叶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下设通江县茶叶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社,三个名优茶加工厂等机构。

公司拥有茶园基地20000亩(其中有机茶园2000亩,幼龄茶园3000亩),加工生产线7条,各类机械设备60余台(套),年生产加工能力700吨。

现有员工145人(其中主要有高级农技师3人,中级5人,初级7人),季节性短期用工800人。

公司通过了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按照国家质量认证体系标准组织生产,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四川省农科院茶科所的技术力量,陆续开发了“罗村”、“火天岗”两大系列十几个品种,产品具有色绿、香高、味醇、形美的品质特点,是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是“纯绿色、全天然、富锌硒”健康时尚饮品。

罗村商标于2007年度被评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罗村系列产品2009年被评定四川省名牌产品,先后20余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各种殊荣,产品自问世以来,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公司按照“以科技为支撑,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以茶会友,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以诚等客”的经营方针,秉承“奉献,探索,科学”的茶人精神,以“罗村”品牌为载体,发展有机产品为中心,建立“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实现茶叶产业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茶园基地20000亩涉及到铁溪片区的祠堂坝、刘家坪、椒园、罗村,永安片区的苏家坪、映山坪、龙虎山等地的六个村,茶农由原来的2300多户增加到7700多户。

公司与茶农历时数年共同努力,艰苦创业,现已形成了利益共享、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

公司与茶农签订了长期的种植、销售合同,每年按计划定期给农户无偿发放肥料、发放各种茶叶书籍、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聘请茶叶专家在理论和实际的操作中对农户进行技术辅导,现在农户对茶叶的认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整个茶叶状况由过去的松散式生产转换到以公司为龙头的集约型管理模式,户均年收入由原来的2400多元增长到3600多元。

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证了茶农的利益,使企业和茶农真正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种植茶叶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茶叶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2人员及开发能力

2.2.1法定代表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景瑞琼,女,现年41岁,大专,四川省通江县人,农艺师,公司总经理,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被省妇联等四部门联合授予“四川省杰出创业女性”称号,被选为省人大代表。

马振友,男,现年43岁,大专,农艺师,现任通江县罗村茶业公司董事长职务,多年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

 

2.2.2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技术人员简介

李大算,男,现年43岁,本科,汉中红茶研究所名誉所长,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国家中级茶艺师、评茶师,从事茶叶生产管理、茶文化研究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汉中市新型茶机引进及推广应用研究项目”先后荣获市政府和省政府科技进步2、3等奖,发表专业论文十多篇,著有《西乡茶话》专著。

何文海,男,现年41岁,大专,高级农艺师,现任通江县经作站站长、罗村茶业公司技术顾问,从事茶叶生产管理和研究十多年。

公司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目前已与有关科研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协作合同。

公司的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较高,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的培训制度已逐步完善,全体员工对新工艺、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公司在人才上、技术上对技术改造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并能迅速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转化为强大的生产能力。

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良好运转,目前本项目已成立了项目技术实施指导小组,同时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担任技术顾问,为本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2.3上年度单位财务状况

公司自组建八年来,经过全体员工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内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攀升,各项财务指标已经呈现出良性循环。

截止2010年底,公司资产总额3820万元,负债总额1491万元,资产负债率39%,净资产收益率23%,应收帐款周转率7.73次,实现了财务稳健运营,业绩稳步攀升,企业整体实力增强的发展态势。

2.4管理情况

公司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办公会,股东全部是本公司职工,董事会成员都在经营管理层中出任重要职务。

公司采用国际通用产品质量标准和现代化管理方法。

推行了对全体员工普遍实行了目标考核管理制度,做到分配与绩效挂钩,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组建,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并借鉴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经营经验,引进国内领先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企业管理的正规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公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建立了成熟的销售市场和可靠的营销队伍及市场网络。

2.5获得国家、行业认证情况

产品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的有机产品认证。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背景

通江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家宝总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联系点。

全县幅员面积4116平方公里,辖49个乡镇524个村31个居委会3332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80.5万,其中农业人口68.8万。

境内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有“一府三乡(川陕苏区首府、银耳之乡、红军之乡、溶洞之乡)”的美称。

全县有耕地56万亩、森林309万亩、草山草坡2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7%。

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等作物,名优特色产品主要有银耳、木耳、香菇、茶叶、中药材、魔芋、核桃、板栗、银杏等;矿产资源有煤、铁、大理石、天然气等10多种,其中天然气资源量达8669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20.2万千瓦,福建亿力能源投资开发公司与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整体开发协议,计划用6年时间梯级开发16座水电站,投资1.03亿元、装机1.5万千瓦的高坑电站,已经全面完成工程建设,近期即可发电。

中石化西南局投资200亿元在全县布置了23口勘探井,目前河坝1井已供气一年半;河坝2井也于今年3月试气成功,进入开发阶段。

但由于区位劣势突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相对滞后。

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县委、县政府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认真落实家宝总理两次视察通江的指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紧扣“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两大主题,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骨干产业培育,民生状况改善”三大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兴县、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四条原则,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断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旅游经济,切实加快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四川绿色产业整体发展和茶产业科技进步,推动川东北地区发展战略的需要。

3.2.2实现茶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我县茶叶生产遍布千家万户,分布广、规模小,难以适应大市场、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要求。

因此,必须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通过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带动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储运、科研开发、茶文化研究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茶农获得种植、加工的技术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门路,价格有保护,进一步提高产品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促进规模优势的形成,达到规模与效益的同步提高,真正实现茶叶生产的现代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3.2.3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卫生、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已成为当今消费的时尚。

我地的绿茶以“纯绿色、无污染、富锌硒“的特点和独特的内在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

国内外研究表明,绿茶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它本身就是一种配伍科学的天然保健饮料,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饮料之王”。

近年,随着人们的生活观、消费观、健康观的变化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消费渐成时尚,人们对茶叶,特别是优质绿茶越来越受到青睐,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饮茶热”不断升温。

3.2.4整和资源,规避贸易壁垒的需要

首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机食品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生态茶园建设为基础的有机茶成为世界茶叶成品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其售价高于其它茶叶约25%—30%,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我市长期以来只生产单一的绿茶,且多集中在春季,夏秋季基本不生产,生产期短,60%的茶树鲜叶被浪费;即便有少数茶叶加工场生产夏秋茶,亦因技术不过关,加之夏秋气候高温湿润,易造成茶汤发黄变红,影响绿茶品质,降低经济效益,已不能满足人们物质需要和功能需求。

因此,在国内外绿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适宜绿茶综合开发。

其次,进行生态茶园改造,实施绿茶综合开发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WTO,欧盟等茶叶主要进口国迫于世贸组织规则不得不对中国茶叶等农产品出口开绿灯,但随后为了保护自己本国利益,不断制造贸易壁垒,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茶叶最高农残限量标准,大多数指标是以仪器的检出为标准,比原有限量降低了10—100倍,其用意明显为限制我国茶叶在欧盟市场上的销售,并引起人们对茶叶饮用安全性的关注,从而达到将茶叶消费群向其它饮品引导之目的,这既是世界茶业、饮料业竞争的结果,但同时又向我们茶叶生产者敲响了警钟。

第三,有利于茶叶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茶叶介于生活必需品和高档品之间,需求量大且稳定,利润率高,而西乡海拔适中、气候湿润温和、茶叶生长期较长、土壤富含锌硒,无工业污染,生产茶叶以“纯绿色、无污染、全天然、富锌硒”的特色和优异的内在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同时,发展和壮大茶叶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扩大茶叶精加工和销售量,不断提高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茶叶知名度,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通过骨干龙头企业的拉动,使茶叶栽培、收购、加工、贮藏、运销、科研开发、出口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使茶农获得栽培、加工的技术指导,最终实现生产有服务,销售有门路,价格有保护产业发展目标,从而真正实现我县茶叶生产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3.1基础条件好。

我县10.1万亩茶园可为本项目提供丰富的原料。

通江县地处嘉陵江上游,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6.7℃,有效积温5110℃,年均降水量1107.9mm,茶季月均降水量100mm以上,相对湿度75%,平均海拔1000米。

通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米仓山、大巴山接触地带的南坡,属上扬子地台北部范围。

属中亚热带为基带的秦巴山区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土质微酸,土层深厚,是茶树最适宜生长区,是我国罕见的高香茶区。

全县适宜种茶叶的面积10万亩,现已种植茶叶5.3万亩,是四川省确定的名优茶生产基地,生产茶叶基础条件非常好。

3.3.2技术力量雄厚。

我县建有专业化的茶叶科研机构3个,拥的有茶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130余人(含农民技师),其中中级以上茶叶专业技术人员10人,是省内外机构健全、设备配套、科技领先、技术力量雄厚的茶叶基地县,先后承担过省、市下达的有关茶叶项目15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十余项,研制的“罗村茗眉”在全省具有独一无二的知名度,在全国亦有一定的影响,曾多次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开展绿茶综合开发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3.3.3政策环境有保障。

2009年,我县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将茶叶确定为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针对有丰富的宜茶土地资源,农民有种茶技术和经验,发展种茶积极性高这些有利因素,在县十二五规划中将“茶叶兴县”作为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确定了下来。

所有这些均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政策环境保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4市场前景广阔。

实施绿茶综合开发项目是我县乃至我市茶产业突出重围,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以开发茶叶新品种、提高茶叶附加值,提高茶叶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所采用的技术为国内领先。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富含多种有机化合物,市场需求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再加上我县生产的绿茶外观、色泽及富含锌硒的特点,质量明显优于我国南方生产的绿茶,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3.4项目技术成熟性分析

3.4.1项目的技术创新性

(1)本项目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通江县经作站为技术依托单位,具体负责项目工艺技术把关、设备选型、技术培训、新产品开发及茶叶保鲜等技术服务。

本项目引进我国茶叶精制加工技术和设备、并在省茶科所专家指导下对引进的设备进行布局安装、调试,包装机械采用德国蒂派克公司产品,该设备属国际一流质量,性能可靠、单产高,适合不规则形状的茶叶包装,可以满足企业生产对设备的要求。

(2)在我国由于各厂家所采用的技术均为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加工技术,因此都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3.4.2项目技术的成熟性和可靠性

我县是四川东北部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著名茶乡。

茶园面积大,品质好,产量高,实施绿茶综合开发项目原料供应充足,群众基础好。

其次我司创立的“罗村茗眉”“天岗银芽”名茶在国内外颇具知名度,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十余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设备先进,生产技术过硬,科研力量强,完全有能力承担该项目。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

4.1.1市场需求分析。

通江县茶区紧临西南市场,公司已经建立的辐射西南地区的营销网络,占领西南市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同时通江所产的茶叶均来自高山地区,产品香高、味醇、耐冲泡、纯绿色、无污染、全天然、富锌硒,在西南市场早已享有盛名。

4.1.2国内其它市场需求分析。

据资料统计,全国年人均消费茶叶300克,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等城市人均消费达到700克。

国内市场年茶叶消费量在50000吨以上,市场十分广阔。

在健全、完善全国营销网络,加大广告宣传的情况下,公司只要占领国内市场的百分之一的市场销量即可满足500吨的销售量。

4.2项目产品的竞争优势

4.2.1富含锌硒。

锌、硒是人体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我国有十五个省约一亿多人在低锌硒和缺锌硒地带生活。

因为膳食中锌硒含量不足而引起许多与锌硒有关的疾病,如人体过早衰老、患癌症、心血管异常等症,均与此有关。

经省茶科所测定,以通江茶为代表的川东北绿茶,特别是本公司生产的罗村绿茶锌含量高达57.6mg/g,硒含量达0.52mg/g,既高于全国绝大数绿茶,又在人体所需安全范围之内。

4.2.2无污染。

通江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山清水秀,无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毒副物质,无任何工业生产项目和废水、废气、废料来源;农民生产茶叶坚持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全施农家有机土肥。

对历年四川省巴中名牌“罗村茗眉”的质检结果表明,在18项指标中,“六六六”、“敌敌畏”、“滴滴锑”等12项有害元素的指标均等于零,其它6项指标都小于国家标准要求。

因此,通江茶是安全的绿色饮品。

4.3营销策略、方案及模式

4.3.1营销策略

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市场销售网络,稳定销售渠道,进行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维护好与合作经营方的利益关系;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符合标准;对产品销售渠道进行进一步拓展。

实施品牌战略,树立品牌形象。

建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在营销的过程中通过优质产品树立企业形象;加强营销推广和品牌管理,建立起自己的优良品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4.3.2营销方案

产品以巴中、成都、重庆、西安为主要市场,逐步打开武汉市、上海市、北京市市场,以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形象和诚信的服务态度,掌握产品生产、销售的主动权。

在各个市场和客户集中的地方建立营销中心和办事机构。

(1)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

通江及周边地区是川东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项目采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

种植基地和加工经销企业合作,建成加工、经销企业的固定原料生产基地,满足加工、市场的不同需要,使产品顺利进入加工销售环节,从而产生良好的种植效益。

(2)组织产业化集团生产

本项目产品依托省内外的市场优势,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生产集团,开辟省外更广阔的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保证产品销路畅通。

4.3.3营销模式

公司设立营销部承担市场营销工作,从员工中挑选出素质要求高、熟悉茶叶市场状况的人员作为销售人员,并定期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外派进行短期学习考察,了解茶叶市场的状况和形势。

在开辟新市场的同时,不断加深与老客户的联系。

对企业自身的销售网点,应及时收集和反馈当地的销售需求信息,使公司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修正生产计划。

⑴积极进行市场策划、广告创意、公关宣传,提高公司产品知名度和品牌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公司信誉和产品的美誉度、知名度,逐步扩大西乡绿茶在茶叶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⑵以通江为基地,配合营销策划和广告宣传,健全、发展直销体系,并通过连锁店、专卖店、批发商、代理商、电子商务逐步扩大西安市场,进军并占领西南各大城市的名优绿茶市场。

⑶建立、健全营销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收集、反馈体系,根据消费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并开发、研制新产品,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保证产品销量的不断扩大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4.4市场风险分析

4.4.1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本项目的产品市场、技术工艺、原料资源、人才培训、设备购置等都是确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一是投资来源和成本控制,二是未来价格,三是原料质量控制。

4.4.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4.4.2.1价格风险防范措施

价格风险来源于未来某一时期的原料价格上涨或产品销售价格下降。

随着我县精制加工企业的增多,绿茶产量增长过快,供大于求,竞争加剧,有可能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

对此,公司可通过扩大自有原料基地,改善基地水利基础设施,加强管理,保证廉价优质原料的供应,也可通过将原料采购范围扩大至周边的县市,以及加强对茶农的扶持和与茶农的合同合作、订单加工等方法,化解原料价格上扬的风险;公司将通过提高技术、加强管理来降低成本,通过改进包装,产品系列化、多样化来提高价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营销措施和市场分布化解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风险。

4.4.2.2销售风险防范措施

公司现有的主要茶叶品种,消费群体定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部分中等收入阶层,品种比较单一,消费群体有限。

有可能因消费群体的变化以及名优茶市场竞争激烈而可能出现产品积压、销售不畅。

对此,公司将通过研制开发新产品,引进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增加产品质量级别等方法,通过产品品种和市场营销方式的多元化、以及扩大产销量的规模效益来保证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

4.4.2.3质量风险防范措施

一是供应原料的茶农在茶园生长中使用有残留的农药,或在鲜叶采摘、初制加工中违反技术规程、质量标准,滥采粗制,影响原料质量,从而损害产品质量;二是规模扩大后,因工艺、设备变动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