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021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x

《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docx

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音乐教案

课题:

第一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第二部分的学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祭献之舞》三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等)

本课以“爱”为主线,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并能对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本单元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补充歌曲《爱的奉献》。

第二课时:

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手拉手》

第三课时:

欣赏《祭献之舞》

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板书设计等)

 

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一、感受爱、发现爱:

1、播放与爱有关的视频导入:

(妈妈的吻、为了谁、绿叶对根的情意、天鹅湖)

2、师:

这四段音乐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爱》

二、歌唱爱、抒发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世界充满爱》作品。

2、播放MTV《让世界充满爱》学生欣赏。

3、学生跟随钢琴轻声用“LU”哼唱A段,用“LA”哼唱B段。

要求:

轻声,但积极的状态,有气息支持

4、视唱全曲,纠正音准,节奏不准确的地方

5、歌曲难点练习:

A、弱起小节——OX

B、切分——XXX

C、长音的保持——X---

6、歌曲分析:

A:

力度:

mp——mf——mp

知道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增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分别用不同的母音哼唱,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旋律并能分析歌曲,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与讨论,探究了解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的作用,使学生能在理性上把握歌曲。

通过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实践、比较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处理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朗诵歌词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震撼力。

B:

情绪:

第一段:

温馨、亲切

第二段:

热切、真挚、充满期待

第三段:

抒情

7、实践与创造:

讨论:

歌曲的演唱形式。

8、完整的演唱歌曲:

要求:

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三、爱心感悟:

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演唱。

要求:

声音统一气息通畅(教学反馈)

四、爱的延伸:

欣赏《爱的奉献》

1、导语:

都说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你能用几种语言来表示“爱”

2、导语:

表现同样主题的音乐作品可以以不同的风格呈现给我们。

象表现人类之爱,可以是刚才那样的激昂,高亢,也可以是温情默默的……

3、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五、课堂小结:

爱是love,爱是amour。

爱是rak,爱是爱心,爱是love,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四方。

我们都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

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让我们一起献出一点爱,让这个世界多一份温暖吧。

通过视频欣赏,强化音乐对学生的听觉冲击,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歌手的热情及为帮助他们付出的努力

音乐无国界,表现爱的主题的作品更是如此让学生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深化本课主题——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学会给予让学生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手拉手》

一、歌曲再现:

共同分享爱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部分。

2、说一说音乐艺术在关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二、激情导入:

真情融化冰雪,心与心再没有距离,长歌一曲,蓝天下涌起挚爱的潮汐;真情感动天地,爱与爱使世界美丽,浩歌一阕,阳光下撒满纯真的情谊。

“心中充满音乐的人才会对美好的事物充满爱”。

让学生在优美的“爱之歌”中,体会“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新授课:

(一)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1、介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创作背景及作者。

2、分段朗诵歌词,根据歌词内容,选择每段歌曲的情绪

A段叙述式的温情,柔缓

B段号召式的慷慨,激昂

C段无奈、忧伤——坚定、积极

总结:

旋律为歌词服务,旋律的走向要与歌词紧密结合在一起。

3、音乐欣赏:

这首由(美)托姆.惠特洛克作词,(意)乔吉奥.莫罗德尔作曲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歌,歌曲深情地表达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特别是来自五大洲的青年运动员们,手拉手集合在奥运会五环旗下,竞技交流,和睦相处,情感交融,坚忍不拔,团结奋进的激昂情绪和友好情感。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创作背景:

1985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严重干旱,粮食短缺,成百万人死于饥荒。

据估计,非洲有一亿五千万人受到饥饿的威胁。

消息传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饥饿的非洲人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的由民间发起的“生存援助音乐会”义演。

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写出《我们同属一个世界》(WearetheWorld),在场的歌星和工作人员手挽手同声高唱这首大会的主题歌感人涕下。

4、讲授音乐知识:

摇滚乐: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种美国流行音乐。

摇滚乐的主要音乐风格是美国黑人音乐与南方白人的乡村音乐的融合。

其形式以歌唱为主,音乐用电吉它、萨克斯、电贝司、键盘乐以及爵士鼓伴奏。

摇滚乐特点:

是持续不断、向前推进的舞蹈节奏,由爵士鼓奏4/4拍中的第一和第三拍,其它乐器如电吉它等奏第二和第四拍组成。

5、介绍早期摇滚乐歌手:

普雷斯利、贝里、多米诺、刘弗斯、埃弗利兄弟等。

1964年,英国“披头士”乐队(也有人译作“甲壳虫”乐队)首次在美国做访问演出,引起狂热反应。

他们的演唱主要内容是表现爱情,也有反战、反暴力等内容。

摇滚乐的歌声影响了现代美国人的艺术趣味。

70至8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著名摇滚乐队有蓬克、滚石、索尔、重金属、雷普、波普等。

其摇滚乐的著名歌星有迈克尔.杰克逊、珍妮特.杰克逊、休斯顿等。

简介作者:

迈克尔·杰克逊(1958—)美国摇滚歌星。

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的一个多子女的黑人家庭,父母都是民歌手。

他从小受家庭音乐环境的影响,5岁时就登台演出,72年1月杰克逊首张专辑《必须到那》出版发行。

78年,出演《绿野仙踪》。

80年,推出《墙外》,其中4首歌进入当年度的美国“十大流行金曲”。

获美国音乐奖,后来该唱片又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荣获金奖、白金奖。

82年,发行了《惊心动魄》,其中7首歌曲人选当年的“十大流行金曲”。

在《惊心动魄》中,他把摇滚乐、迪斯科和早期爵士乐熔为一炉,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舞蹈形式。

以后他多次获音乐奖,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87年,他推出了《真棒》。

杰克逊在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流行歌坛上出尽风头。

(二)欣赏歌曲《手拉手》(handinhand)

1、歌曲简介:

这是1988年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歌,由美国作曲家乔吉奥.莫罗伯作曲。

莫罗伯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来的新兴流行音乐与电影音乐作曲家。

1983年,曾因影片《闪电舞蹈》中的《闪电舞蹈真是妙》一曲而获得的第五十六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

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期间,所作《全力以赴》一曲被评为奥运会正式歌曲。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再次力克数千名应征者的竞争,以《手拉手》一曲荣登榜首,被选为会歌。

2、欣赏歌曲。

3、歌曲分析:

这首奥运会会歌,歌词唱出了奥运会精神:

“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

表现世界人民热爱奥运、热爱和平的炽热情感。

歌曲蕴含着巨大的感情力量,易于上口,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流行歌曲之一。

歌曲为复二部曲式,大调式,4/4与2/4变换拍子,A(a+b)+B(a`+b`)。

4、复听歌曲,轻声跟唱B乐段,体验节奏及演唱的特点:

流畅又激荡,体现了奥运健儿们“手拉手”的真情与喜悦。

连续的切分音及附点节奏的使用,打破了固定的节拍强弱,出现部平衡的冲击感,体现了健儿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内容与音乐情绪,使学生接受一次“爱”的洗礼,通过音乐作品种所表现的对“爱与和平、天下一家”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使学生学会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引导学生要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和态度学习斯特拉文斯基与毕加索等在艺术上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勇气。

引导学生认识到,流行音乐要有选择、有控制的听,不能放纵自己的行为毫无选择、毫无控制地听。

5、《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与《手拉手》表达了人类哪些共同愿望?

歌曲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歌词、旋律、合唱、情绪……)

四、课堂反馈:

提问;《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与《手拉手》表达了人类哪些共同愿望?

歌曲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1、“天下一家,四海皆兄弟,要人人生活得更美好,从现在做起。

拯救人类生命,就只能靠自已,那光辉的明天,靠我和你。

2、奥运会会歌,歌词唱出了奥运会精神:

“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

表现世界人民热爱奥运、热爱和平的炽热情感。

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和平、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和平、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五、课堂小结: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和歌舞表演,使同学们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爱与和平、天下一家,四海皆兄弟”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同学们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我们要学会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六、课下作业:

下节课,举行班级交流活动,围绕“爱”的主题开展。

内容可以是课内学的,也可以是课外的。

形式不限,可以演唱,可以是带来歌曲大家共同分享,可以是小品,可以是朗诵,也可以是美术摄影等其他形式。

各班推选出主持人1至2人,把内容串连好,给这次活动起一个名字,上课前,写在黑板上,并装饰。

希望能够看到大家出色的表现……

培养学生探究、挖掘知识的能力;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统筹安排调控事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做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祭献之舞》

一、班级交流活动:

围绕“爱”的主题演唱、演奏、朗诵、小品、自带歌曲、美术摄影等。

二、音乐欣赏:

《祭献之舞》

(一)简介作品:

《祭献之舞》是芭蕾舞剧《春之祭》中的第二部分。

是斯特拉文斯基于1913年创作并首演于巴黎,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个舞剧表现了俄罗斯原始部落村民的祭礼活动。

春天来临,异教徒们挑选一位美丽贞洁的少女做祭品,奉献于太阳神,以求神的庇护。

音乐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神秘、恐怖的气氛。

《春之祭》被认为是现代音乐的代表作。

《祭献之舞)是舞剧《春之祭》的第二部分“祭献”的最后一段,又被称为“被选少女的祭献舞”,它是全剧的高潮。

少女被选为祭物,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神圣的,但被选中的少女心中定会忐忑不安。

乐曲开始出现大量复杂、紧迫的节奏以及不协和和弦、下行音和顿音强奏。

在《祭献之舞》的音乐中,几乎听不到旋律,只有不规则的强烈节奏、不时变换着的拍子。

作曲家在音乐中创造地利用频繁地交替拍子和复杂节奏,使音乐更加强烈、冲动,

(二)作者简介: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西方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创作经历复杂,音乐风格多变,不同时期的作品显示出现代各个流派的不同特征。

主要作品有:

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

哑剧《士兵的故事》

歌曲——清唱剧《俄狄浦王》

合唱《诗篇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

歌剧《浪子的历程》等。

(三)音乐欣赏

三、主动探究:

1、音乐的节奏是规整的还是复杂的?

2、和声是和谐的还是不和谐的?

3、速度是舒缓的还是急促的?

4、力度是微弱的还是强劲的?

5、旋律是清晰的还是混乱的?

6、情绪是稳重的、平和的还是兴奋的、不安的?

7、乐器(是单一的乐器演奏还是乐队全奏?

8、音乐所表现的主题是易于理解的还是奇特的、怪诞的?

四、课堂小结

了解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历史和发展及其作用,也听到了我们很少听到了“祭献之舞”这样的表现原始生活的现代音乐……,体验了各种不同的音乐情感。

下面,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拯救地球》(《healtheworld》)……

培养学生探究、挖掘知识的能力;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统筹安排调控事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做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课题:

雪域高原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及具有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藏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二)能够比较准确地用轻声演唱《走进西藏》,并尽可能地做到背唱这首歌的后半部分。

(三)能够聆听并辨别藏族歌舞音乐——囊玛、堆谢及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并能感受、体验它们的音乐情绪。

(四)能够有感情地并较为和谐、均衡地演奏《翻身农奴把歌唱》。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聆听、演唱中获得藏族音乐的感受。

鉴别藏族音乐特点并体验其风格。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等)

学生对藏族音乐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多数学生喜爱并演唱它,但对藏族民歌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通过音乐渲染、图景再现、学生体验(学唱《走进西藏》)、以及结合歌曲的舞蹈表演、课前准备、教师讲授等营造环境、让学生感受藏族民歌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藏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及具有其特点的歌曲。

愿意探索有关藏族音乐文化知识。

未来能负担起继承、发扬优秀中华文化的重任。

本单元设计为三课时。

 

《走进西藏》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播放《珠穆朗玛》、《毛主席的光辉》

2、问:

这两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藏族)

二、新授课:

(一)学唱歌曲《走进西藏》

1、播放介绍西藏文化的短片,让学生从中了解西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对西藏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

2、歌曲简介:

《走进西藏》是一部歌颂人民好干部孔繁森的电视剧的主题曲。

它运用了浓郁的藏族民歌特点进行创作。

3、介绍孔繁森:

西藏阿里地委书记。

生前两次赴藏,历时十载,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94年11月,他不幸以身殉职。

孔繁森被誉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

人民群众称他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

4、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录音,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5、采用聆听歌曲,让学生轻声跟唱的方法初步学会歌曲。

6、难点处理:

重点学唱《走进西藏》的齐唱部分。

在歌曲结尾的地方,旋律音处于高音区,用降低调高或轻声演唱的方法妥善处理。

7、歌曲分析:

这首歌为C宫调、4/4拍,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而成。

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较长大的乐句组成。

其音乐情绪深沉、悠远而高亢。

间奏之后的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严谨而对称的乐句组成。

其音乐情绪优美、明朗而带有舞蹈性。

它反复之后,增加了一个补充句,并用它结束了全歌。

在创作手法上,这首歌使用了藏族民歌的音乐素材,同时也使用了通俗歌曲的创作方法。

这不仅使歌曲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也使它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8、讨论这首歌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及音乐风格等

思考:

这首歌并没有直接歌颂孔繁森的支言片语,却用含蓄的话语提出了两个“也许”的问题。

孔繁森究竟发现了什么理想?

他又看见了什么样的天堂?

歌中的回答也是含蓄的。

即:

“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

这种回答概括了孔繁森走进西藏的功绩,也歌颂了孔繁森为西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9、学生再次演唱歌曲,在演唱中引导学生要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10、分小组表现歌曲。

(二)创编活动:

结合歌曲《走进西藏》跳藏族舞蹈。

1、欣赏西藏的舞蹈片断,学习基本的藏族舞蹈动作。

2、初跳时,放慢速度,让学生先学会舞步。

3、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逐步适应。

4、伴随音乐用原速跳舞。

5、学生自由组合动作进行创编。

6、小组为单位,上台来表演。

三、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学唱《走进西藏》和跳藏族舞,了解到这首歌曲在创作手法上不仅使用了藏族民歌的音乐素材,同时也使用了通俗歌曲的创作方法。

这不仅使歌曲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也使它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正月十五那一天》《阿玛勒俄》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提问:

《走进西藏》的作者是谁?

歌曲歌颂的是谁?

2、分小组演唱歌曲的齐唱部分。

三、新授课:

(一)概述藏族音乐

藏族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

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等。

(二)欣赏《阿玛勒俄》〉

1、初听歌曲,体会歌曲。

(多媒体展现歌曲描写的画面)

2、提问:

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每个乐段开头、结尾、乐段与乐段之间有何特点?

3、学生展开讨论。

4、师小结:

它是一首女声独唱歌曲。

歌曲共分两个乐段。

每个乐段的开头都用“阿玛勒俄”这个衬词启始;乐段的结尾均用同一旋律型2361︳20结束;乐段与乐段间都用间奏予以过渡。

5、简要介绍歌曲:

《阿玛勒俄》是流行于西藏拉萨等地区藏族传统歌舞

“囊玛”中的歌曲段落,“阿玛勒俄”是歌曲中的主要衬词。

旋律连绵抒情。

6、音乐知识:

囊玛

囊玛,在藏族的语言文字中含有“室内”的意思。

通常,囊玛以歌为主、以舞为辅,演出的人数不限、可多可少,常在室内演出。

其音乐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即:

引子、慢板歌舞、快板舞曲。

引子的旋律比较固定。

慢板歌舞以唱为主。

唱时有少量的舞蹈动作,也很少有队形上的变化。

快板舞曲的音乐速度很快,富于跳跃性。

其音乐情绪显得热烈奔放、粗犷豪爽;舞者则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气氛热烈而活跃。

囊玛的伴奏乐队多用以下几种乐器:

竹笛、扬琴、札木聂、根卡、胡琴、持琴和串铃等。

7、复听歌曲:

让学生随录音哼唱,使他们对藏族民歌的曲调风格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阿玛勒俄》

1、简介歌曲背景:

唐太宗时期(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进西藏,因而对汉藏两族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以,藏族人民都很崇敬她,并以歌舞艺术的形式来赞美她。

《正月十五那一天》就是这样一首藏族民歌。

2、欣赏歌曲:

主要从音乐情绪和风格上来听。

3、音乐知识:

堆谢

在藏文中,“堆”是“上”的意思。

堆谢是指产生于

雅鲁藏布江上游一带的民间歌舞。

公元13世纪(元朝),萨迦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由于出现了札木聂这种乐器,并为当地的歌舞——果谢——伴奏。

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有固定前奏、间奏和尾声的,具有完整结构形式的歌舞。

这种歌舞称之为堆谢。

当堆谢传入拉萨之后,它的歌词得到专业艺人的加工,音乐被程式化,曲目也随之固定,伴奏乐器得以增加(如笛子、扬琴、根卡、二胡等),舞蹈动作变得文雅华丽,从而以更加成熟的形态展示出来。

这种新的堆谢——有人称之为“拉萨踢踏舞”。

堆谢一般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被称作“降谢”,速度较慢,旋律抒情而悠扬;第二类被称作“觉谢”,速度较快,旋律轻快而活泼。

4、引导学生与《阿玛勒俄》进行对比,在音乐情绪上、音乐风格上(特别是与其相关的音乐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上)有什么不同?

进而对“堆谢”“囊玛”这两种音乐体裁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5、演唱歌曲:

(1)视唱歌谱。

(2)填词演唱,注意音乐情绪轻快活跃、具有舞蹈性的特征。

四、课堂小结:

总结囊玛、堆谢的音乐特点。

五、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西藏音乐文化的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的资料,下节课展示。

 

《翻身农奴把歌唱》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将课前准备的、有关西藏音乐文化的资料进行展示交流,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新授课:

(一)欣赏《阿姐鼓》

1、简介朱哲琴:

祖籍湖南长沙,生于广州,是中国新音乐代表人物,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乐坛奇才。

1990年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

早期以《一个真实的故事》获得“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亚军(1990)。

2、简介《阿姐鼓》:

朱哲琴参与制作和演唱的《阿姐鼓》在5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成为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全球发行并且销量最高的中文唱片,在国际乐坛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被称为“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有影响的一张中国唱片”。

3、欣赏作品,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

4、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二)演奏《翻身农奴把歌唱》

1、欣赏才旦卓玛演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

2、提问:

歌曲中歌颂了什么?

3、简介演唱者:

才旦卓玛。

才旦卓玛(1937~),女高音歌唱家。

藏族。

1956年在拉萨首次登台。

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上演,才旦卓玛参加演出并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

使她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极度喜爱,从而正式踏入了中国歌坛。

苦难的生活经历,使才旦卓玛有更富于常人的生活感受。

她将她的这些感受全部溶入了她的歌声当中。

《唱支山歌给党听》是她的代表曲目,久唱不衰。

1993年,正是由于此歌,她的唱片销量在中国大陆地区创造了一个销售奇迹。

她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也是我国人民最熟悉不过、家喻户晓的名曲。

4、视唱歌谱,熟悉歌曲旋律。

5、演奏《翻身农奴把歌唱》

(1)先分声部练习:

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别用竖笛、碰铃、铃鼓、鼓来练习。

(2)提示学生注意事项:

A、吹奏竖笛时,要注意主旋律声部的流畅性及乐曲的句法,不要将乐曲的旋律一个音一个音地迸着吹奏出来,也不要在不该断句的地方断句。

B、力度:

在整个乐曲中,要控制铃鼓滚奏的力度,摇动铃鼓的力量要适当。

音乐的高潮部分(第16-19小节)力度要强一些,在此之前,第15小节中铃鼓的滚奏鸣曲鼓的六连音节奏要用渐强的力度予以铺垫。

第20小节之后要逐步恢复到原来的力度上。

C、速度:

乐曲反复后,在结束句的部分应作渐慢的处理。

(3)反复练习,直至各声部练熟。

(4)合练:

注意速度、节奏的准确。

(三)实践与创造:

聆听三首歌曲,判断其中哪一首是用藏族民歌做素材创作的?

1、《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青藏高原》

3、《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课堂小结: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保护好这些遗产,进一步把它发扬光大。

 

课题:

第二单元:

梨园金曲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板式及其音乐情绪,能初步地分辩京剧的行当、角色,知道京剧音乐中的文武场、脸谱、服饰等音乐文化知识。

3.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学习《唱脸谱》,并尽可能背唱这首戏歌

4.能够学着演奏一段京剧的锣鼓经,试着走一走台步,并在班内出一期有关京剧文化的墙报。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