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7981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权法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物权法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物权法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物权法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物权法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权法练习题.docx

《物权法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权法练习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权法练习题.docx

物权法练习题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物权法练习题

物权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物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权是绝对权B.物权是对世权

C.物权是对人权D.物权是支配权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对物权性质的认识问题。

物权是对世权和绝对权,其义务主体包括物权人以外的一切人。

物权人仅凭自己的权利就能实现其权利,其他人仅负有不得侵犯其权利的义务。

物权最本质的特征是支配权,而不是请求权。

对人权属于请求权的理论表述,为债权的特征,不为物权的特征。

故选项为C。

2.下列物权中只能是动产物权的是()

A.所有权B.抵押权C.留置权D.用益物权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物权的种类问题。

动产物权,顾名思义,只能在动产上存在的物权。

所有权的客体,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

抵押权的客体,既包括动产、不动产,也包括权利。

用益物权的客体只能是不动产。

留置权的客体只能是动产,故本题选项为C。

3.下列属于所有权的传来取得方式的是()

A.添附B.先占C.赠与D.没收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所有权的取得方式问题。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包括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不依赖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所有权。

原始取得一般直接依据法律规定,有时依据习惯。

传来取得是指依据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所有权。

添附、没收取得所有权,是直接依据法律规定。

先占取得所有权,或依据法律规定,或依据习惯。

赠与取得所有权,一定依据原所有人的意志。

故本题选项为C。

4.典权人对典物不享有的权利是()

A.使用权B.收益权C.转典权D.抵押权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典权人的权利问题。

典权人对典物享有用益权,其具体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典权、典权转让权、留买权、重建权和费用求偿权。

而抵押权不属于用益物权的性质,而属于担保物权。

故本题选项为D。

5.下列财产中不得抵押的财产是()

A.国有土地使用权B.个人享有的房屋产权

C.企业所有的汽车D.个人承包的耕地使用权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抵押财产的问题。

依《担保法》规定,抵押财产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屋、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林木等,但农村的耕地、宅基地、自留地等不得设置抵押,故本题选项为D。

6.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扣押当事人的财产,其对扣押财产的占有是()

A.善意占有B.非法占有

C.合法占有D.恶意占有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占有的分类问题。

善意占有属于非法占有之一种,它是指非法占有人基于善意而占有他人财产。

恶意占有亦为非法占有的一种,它是指非法占有人明知为他人财产而占有他人财产。

人民法院扣押当事人财产是具有法律依据的,故本题选项为C。

7.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所有权归()

A.发现人B.占有人C.国家D.集体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的归属问题。

依《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受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

故本题选项为C。

8.甲和乙共有两间平房,因拆迁,双方发生争议,甲主张该房是按份共有财产,乙主张是共同共有财产,但双方都没有证据证明共有性质,法院应当认定该房为()

A.按份共有B.收归国有

C.甲个人所有D.共同共有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的问题。

依《民通意则》第88条规定,对于共有财产,部分共有人主张按份共有,部分共有人主张共同共有,如果不能证明财产是按份共有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共有。

故本题选项为D。

9.公司破产,其拖欠的债务有:

工人的工资,设有抵押的银行债权,未设定抵押的普通债权,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对于破产财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公司的财产应当首先偿还工资

B.甲公司的财产应当首先偿还银行债权

C.甲公司的财产应当首先偿还未设定抵押的普通债权

D.甲公司的财产应当不分先后地偿还工资和银行债权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破产还债顺序问题。

依破产法规定,破产还债顺序依次为:

职工工资及劳保费用、国家税款、普通债权。

已设定抵押担保的债权排除在破产债权之外,其设定抵押担保的债权不为破产债权,故本题选项为A。

10.以下列财产设定的抵押权中,协议生效的是()

A.房屋B.航空器C.电视机D.机动车辆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抵押权的生效要件问题。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房屋、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和林木、国有土地使用权,其抵押权的生效要件,除当事人签订抵押权协议以外,还需要依法进行登记。

对于其他财产设定抵押,只要当事人双方达成抵押协议,抵押权即生效力。

故本题选项为C。

11.甲、乙、丙三人各出货2000元买一条船后,甲欲投资开商店,故想转让自己的份额,甲通知乙、丙后,乙表示愿出1500元买下甲的份额,丁知道后愿以2000元买下,丙即表示愿2000元买下。

根据法律规定,甲应将其份额卖给谁?

()

A.乙B.丁C.丙D.丁或丙都可以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

依民法原理,按份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

本题中,乙只愿出1500元购买甲的份额,不具备同等条件。

丁不为按份共有人,不享有优先购买权。

故本题选项为C。

12.甲、乙共有一间房屋,甲拥有20%的份额,乙拥有80%的份额,出租给丙住,合同尚未到期,现甲欲将自己的份额转让,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有哪些?

()

A.乙有优先购买权,丙没有优先购买权

B.丙有优先购买权,已没有优先购买权

C.乙、丙都有优先购买权,两人处于平等地位

D.乙、丙都有优先购买权,乙的优先购买权优先于丙的优先购买权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和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

按份共有人基于共有关系而享有优先购买权,承租人基于承租合同而享有优先购买权,但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是基于物权的优先购买权,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基于债权的优先购买权。

虽然,我国现行法对这两种优先购买权的效力未作规定,但依据物权代于债权的原理,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优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故本题选项为D。

13.李某在县里有临街房屋12间,是祖遗房产。

因为李某是孤寡老人,长期以出租房屋为生。

1970年该县食品公司因扩大营业用房,便主动找李某协商要求买房,李某未同意。

以后县食品公司又提出要求典当房屋,李某开始不同意,后经人说和,双方达成了房屋典当协议。

协议规定:

“李某愿将12间房屋出典给县食品公司,典价12000元,典期无限,立约为凭”。

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盖章。

李某与县食品公司之间确立的是什么法律关系?

()

A.买卖关系,因为协议声明典期无限

B.典权关系,因为协议虽声明典期无限,但实际履行时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期限

C.典权关系,但典权关系不合法,不能成立,因为规定的典期没有限制

D.买卖关系,但价格偏低,李某可要求另找差价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典权法律问题。

典权是指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不动产(房屋)而为使用收益的权利。

典权是不动产用益物权。

房屋买卖是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转让房屋所有权给另一方,并办理过户登记,另一方支付价款的合同。

房屋买卖合同是转让房屋所有权的债权合同。

本题中,李某与县食品公司就房屋设定典权的意思表示真实有效,而没有转移房屋所有权的意思,故应为典权关系。

对双方未约定典权的期限,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经过30年未赎的,原则上应视为绝卖。

可认定,当事人未约定典权期限的,最长期限为30年。

故本题选项为B。

14.农民甲因其邻居乙越界建房侵入自己的宅基地而诉请法院保护,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何种权利?

()

A.相邻权B.住宅所有权

C.宅基地使用权D.宅基地所有权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宅基地使用权问题。

农村居民为居住使用,可依法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并可拥有建筑其上的住宅所有权。

但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公民个人在我国不具有土地所有权主体资格。

相邻权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比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一方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享有要求另一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的权利。

本题中,村民乙越界建房侵入甲的宅基地,侵犯的是甲对其宅基地依法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权,而非相邻权。

故本题选项为C。

15.甲将一幅古画寄存在乙处,乙死亡,该古画由乙的两个儿子丙、丁占有,丙、丁以为古画为其父所有,送权威机构鉴定该画价值50万元,两人约定,该画归丙所有,丙付给丁25万元。

丙是否能取得该画的所有权?

()

A.能取得,因为丙、丁取得该古画是出于善意。

且丙向丁支付了对价。

B.能取得,因为丙取得该画时与丁实施了法律行为。

C.不能取得。

因为丙、丁从乙处取得该画并未实施法律行为。

D.不能取得。

因为丙、丁并非善意占有该画。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善意取得、遗产继承法律问题。

依民法原理,动产的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地人动产的让与人,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交付于受让人后,若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

其构成要件包括:

标的物为动产;受让人须基于交易行为而受让动产的占有;受让人取得动产时须为善意。

另依《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本题中,古画并非乙个人合法财产,而为甲所寄存之物,故在乙死亡后,该古画不为其遗产。

丙丁虽占有该古画,但不能依据继承取得古画的所有权。

丙丁负有保管古画并返还于甲的义务。

虽丙支付丁25万元,但不符合善意取得要件,不能依法取得古画所有权。

故本题选项为C。

16.甲出资15万元,分别从乙、丙等处购买材料,并雇用丁建筑公司,盖成了一栋楼房,经登记取得房屋产权证。

甲取得该房屋所有权的方式是哪种?

()

A.原始取得B.继受取得C.加工D.附合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所有权的取得方式问题。

依民法原理,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依据法律规定或习惯而取得所有权。

继受取得是指根据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所有权。

加工是指一方使用他人的财产加工改造,形成具有更高价值的新财产;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密切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财产,对原物虽然尚能辨明,但无法分离或分离后会大大降低新物的价值。

加工与附合均为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

据此,本题选项为A。

17.甲将三间私房中的西屋两间作价5万元投入与丙合伙办的综合商店,又将东屋出租给乙居住。

现甲因急事用钱,要将整个房屋转让。

乙和丙均欲以同一价格购买,甲()。

A.应将整个房屋卖给乙

B.应将整个房屋卖给丙

C.按照房屋的使用现状,分别卖给乙和丙

D.可以任意选择乙或者丙作为购买者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和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

如果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发生冲突,基于物权产生的优先购买权和债权产生的优先购买权的原因不同,合伙人优先购买权优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但本题中,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和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不发生冲突,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存在于西房两间上,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存在于东房一间上,故应按照房屋的使用现状分别卖给乙和丙。

18.甲有祖传珍贵玉器一件,已丙均欲购买之。

甲先与乙达成协议,以5万元价格出售之,双方约定,次日交货付款。

丙知晓后,当晚即携款至甲处,欲以6万元价格购买之。

甲欣然应允,并即交货付款。

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与丙之买卖合同无效B.甲与乙之买卖合同无效

C.乙得请求丙交付该玉器D.乙得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一物两类问题。

在一物二卖的情况下,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债权有效。

甲在交付标的物之前仍有权处分该标的物,甲与丙之间的合同债权因此有效。

甲又将标的物交付给丙,丙取得该标的物的所有权。

丙成为该标的物的所有权人。

因此,乙无权要求丙交付标的物,只能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19.甲将自己所有的一套书卖给乙,但甲还想留阅一段时间,遂又与已达成协议,借阅该书一个月,乙表示应允。

乙取得该套书所有权的交付方法为()。

A.简易交付B.占有改定

C.指示交付D.拟制交付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交付的方式问题。

简易交付是指义务人实际将标的物交付给受让人。

占有改定是指动产物权的让与人与受让人约定,标的物仍然由出让人继续占有。

指示交付是指动产由第三人占有时,出让人将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以代替交付。

拟制交付是指出让人将标的物的权利凭证交付受让人以代替物的现实交付。

故本题选项为B。

20.甲将收藏的一件明代瓷器出售给乙,乙当场付清价金,约定甲10天后交货。

丙听说后,表示愿以双倍的价钱购买。

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5天交货,并收定金若干。

乙听得此事,诱甲7岁子将瓷器从家中取出给她。

在瓷器为己占有的期间,该瓷器所有权应归()。

A.甲B.乙C.丙D.乙丙共有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所有权的归属问题。

甲虽然与丙之间订立了买卖合同,但丙未实际取得标的物,丙仅为合同债权人,不为瓷器的所有权人。

甲与乙之间虽然订立了买卖合同,但瓷器未交付于乙,瓷器的所有权未转移给乙,乙不是瓷器的所有权人。

乙虽然实际占有了该瓷器,但其取得占有的方式是不合法的方式,故其不能取得所有权。

21.某甲委托某乙购买某品牌电视机。

已至百货公司购买时,正值该品牌电视机举行有奖销售。

乙选购了一款电视机并按照规定得到3张抽奖券,但未把这3张抽奖券交给甲。

后来开奖,奖券中的一张中了头奖,可得手机一部。

这部手机应当()。

A.归某甲所有B.归某乙所有

C.归某甲所有,但应适当奖励某乙D.归甲、乙二人共有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孳息归属问题。

某乙代某甲购买电视机,其所得奖券为孳息。

对于孳息的归属,依民法原理,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或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归原物所有人所有。

故本题选项为A。

22.王某在吃饭时丢失瑞士名表罗西尼一块,餐厅人员拾得后交给公安部门。

王某未在规定期限内前去认领,公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交寄售商店出售。

孙某从该商店买得该手表,将手表送给女友林某作生日礼物。

手表在林某第二天乘公交车时被偷去,小偷下车后即以100元的低价卖给郑某。

该手表的所有权属于()。

A.王某B.孙某C.林某D.郑某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所有权的归属问题。

王某丢表,被人送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把领期限为王某所有权的除斥期间。

王某未在规定期间内前去认领,其所有权消灭。

孙某从商店购买该表,依法取得该表所有权。

其送给女友的行为为有效民事行为。

其女友林某取得该表的所有权。

小偷偷得该表后的出让行为不适用动产善意取得规定,郑某不能取得该表所有权。

郑某的损失,只能向该小偷请求损害赔偿。

23.1996年甲将自己的三间私房作价2万元转让给乙,乙略加修缮,居住一年后以4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丙,丙居住一年后以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丁。

以上几次转让均未办理私房过户手续。

在丁居住其间,房屋所在地被该城市规划为对外经济开发区,该房屋价格涨至20万元,甲、乙、丙、丁就房屋所有权发生争议。

该房屋所有权应属于()。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不动产所有权转让的方式问题。

依《房地产法》和《合同法》的规定,不动产所有权的转让,登记为其所有权转移的生效要件。

本题中的几次转让,均未登记,故不发生房屋所有权的转移。

房屋所有权仍归甲所有。

24.甲乙(均为某村村民)订立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约定:

甲借给乙10万元,乙交付甲一件黄金饰品作担保,3年后乙归还本金,甲归还该饰品,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之间关于“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的约定无效

B.因甲乙之间关于“如乙无力还款,则该饰品归甲所有”的约定无效,故担保合同无效

C.因甲乙之间的担保合同无效,故其借款合同无效

D.担保合同的全部条款有效,故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有效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流质条款的效力问题。

依《担保法》规定,流质条款不具有效力。

但流质条款无效的,不影响担保合同的效力。

担保合同为从合同,担保合同的无效不能决定借款合同的效力。

故本题选项为A。

2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先占的是()。

A.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遣赠的遗产

B.从垃圾桶中捡得旧电视

C.回家途中拾得一撞树死亡的野兔

D.马路上拾得一落叶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先占的问题。

先占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遣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

国家或集体组织取得所有权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不是基于先占。

从垃圾桶中拾得旧电视机,拾得人依据《废旧物品回收条例》的规定,可基于先占而取得所有权。

回家途中拾得一撞树而亡的野兔及在马路上拾得一落叶,拾得人依习惯可以先占取得所有权。

故本题选项为A。

26.下列现象中,属于加工的是()。

A.木窗安装在房屋上B.大米与小米掺在一起做饭

C.将他人的玉石雕刻成玉器D.啤酒中加入饮料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添附中的加工问题,而非承揽中的加工问题。

啤酒倒人饮料之中,大米与小米掺在一起均为混合问题。

木窗安装在房屋上属于附合问题。

故本题选项为C。

27.养牛专业户王某的一头奶牛得了重病,王某恐怕此牛得的是传染病,传染了别的牛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于是将此牛拉到野外抛弃。

刘某经过时发现了,将牛拉回家中,经过刘某的精心喂养,此牛病愈并成为一头高产奶牛。

半年后,王某听说此事,向刘某索要此牛。

依照法律,王某()。

A.有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因为刘某拾得牛并据为己有,构成不当得利

B.有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但应补偿刘某喂养此牛所支出的费用及劳务费

C.无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因为他的抛弃行为已使其所有权消灭,刘某基于先占而取得牛的所有权

D.无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但可以请求刘某给予适当补偿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抛弃物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权利人可抛弃自己享有所有权的物品,对于抛弃物,可依相应法律规定或习惯由拾得人基于先占而取得所有权。

本题中,王某抛弃其病牛,刘某牵回家中,刘某即取得对该牛的所有权。

故ABD选项均不正确。

28.甲公司出卖一批钢材给乙公司,订立合同的日期是1999年3月l日,并在合同中注明“钢材所有权在乙公司支付完货款时才转移”。

乙公司在1999年3月5日支付第一笔贷款,甲公司按照合同规定于3月10日将木材运至乙公司,乙公司验收并接受木材,并于3月15日付清剩余的货款。

这批钢材的所有权转移时间是()。

A.3月1日B.3月5日C.3月10日D.3月15日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时间问题。

对于动产所有权的转移,当事人有约定的,依照其约定,本题中,当事人对钢材的所有权转移时间有约定,故应依其约定。

29.卢某有坐落于某市某街的房屋一幢。

卢于1967年下放回原籍,该房屋暂由刘某等人居住。

1969年因房屋过旧,刘某等人迁走,该房屋交由居委会代管。

1969年11月,王某夫妇无房居住,经居委会安排搬进该房暂住,当时讲明:

“以后房主回来要房,除非他们另有房屋居住,否则你们就要搬走。

”王某夫妇表示同意,将该房屋稍加修理,便搬进居住至1976年5月。

因该房屋确实破烂不堪,王某夫妇未经居委会和市房管部门同意,也未告知房主卢某,便将房屋翻盖一新。

后来,卢某发现自己的房屋被侵占改建,于1985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护房屋所有权。

对此房屋所有权的归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房子应归卢某所有,但应该适当补偿王某夫妇

B.房子应归卢某所有,王某夫妇侵害房屋所有权,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C.房子归王某夫妇所有,但应该适当补偿卢某

D.房子归王某夫妇和卢某共同所有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问题。

本题中,房屋所有权本为卢某所有,王某对该房屋只是借住人。

王某在借住期间对该房屋有权行使保存行为和改良行为,因此,在发现房屋破烂不堪的情况下,有权将房屋翻新。

但这种翻新行为并不改变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王某的行为可视为无因管理行为,故卢某对王某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应给予补偿。

30.李四为一精神病人,将家中的1万元现金抛洒在自家门前,为他人所检。

因李四的监护人要求拾得人返还而引起纠纷。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万元现金为抛弃物,拾得人享有所有权

B.1万元现金为抛弃物,国家享有所有权

C.李四的抛弃行为不具有效力,拾得人应予返还

D.如果1万元现金为李四的个人财产,则抛弃行为具有效力,拾得人不予返还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抛弃行为的效力问题。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如果不涉及第三人利益的,一般应认定无效。

本题中,李四将1万元抛洒在自家门前,其抛弃行为无效,拾得人应予返还。

故本题选项为C。

31.下列各项属于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的是()。

A.叔叔送给今年刚满7岁的小明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

B.小张继承哥哥的一处房子

C.小陈的50000元存款共得利息1000元

D.10岁的小高把爸爸给买的铅笔刀送给小朋友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问题。

因赠与、继承而取得所有权属于所有权的继续取得。

取得孳息所有权为所有权的原始取得。

故本题选项为C。

32.甲在处理家中旧物时,将一件旧棉袄当作垃圾扔掉,没发现妻子藏在口袋中的3000无国库券。

乙发现后,欲据为己有。

甲妻发现后,与甲一同找到乙索要国库券,乙拒不归还。

对此案的分析,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甲的抛弃行为使其对国库券的所有权消灭

B.乙基于所有的意思占有该国库券,根据先占原则应取得国库券的所有权

C.此国库券为埋藏物,乙为发现人,应取得所有权

D.甲能证明其对此宗国库券的所有权,故己应将国库券返还给甲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抛弃物、遗失物的问题。

对于抛弃物,所有人丧失所有权,但抛弃物一定是基于所有人的意志而抛弃。

虽然,表面上存在抛弃物,但抛弃物夹层的钱款、票证等并非基于所有人的意志而抛弃,故对其应视为遗失物。

对于遗失物,拾得有返还之义务。

故本题选项为D。

33.甲、乙共同共有的房屋出租后,因年久失修山墙倒塌砸毁承租人丙的汽车,关于赔偿责任的承担,表述正确的是()。

A.甲、已按照共有份额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B.甲、乙各按50%的比例承担责任

C.甲承担赔偿责任

D.甲、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共有人的责任承担及承租人的义务问题。

在房屋出租的情况下,如果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房屋的维修义务由出租人承担。

出租的房屋属甲乙共同共有,故甲乙应对房屋倒塌造成的损失负连责任。

故本题选项为D。

34.有关共有的性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共有是所有权的历史类型B.共有是所有权的权能

C.共有是所有权的种类D.共有是所有权的联合

[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共有的性质问题。

所谓所有权的历史类型是指奴隶社会所有权、封建社会所有权、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权和社会主义社会所有权。

所谓所有权的权能是指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所谓所有权的种类是指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

共有为所有权的联合,或称所有权量的分割。

故本题选项为D。

35.在按份共有中,按份共有人的共有权及于()。

A.共有财产的全部

B.共有人的份额

C.有约定时为共有人的份额

D.无约定时为共有财产的全部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按份共有人的权利问题。

按份共有人的共有权无论有无约定,均存在于共有财产的全部,而不是存在于共有人的份额上。

36.在按份共有中,对于共有财产所负税金,按份共有人应承担()。

A.连带责任B.按份责任

C.连带责任或按份责任D.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按份共有中可分之债的责任承担问题。

对于可分之债,按份共有人承担按份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