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6981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材的主要调整和变化

(一)内容的变化

我们通过两个教材的目录来看看教材内容的变化。

本册修订教材一共安排了9个单元。

1.“数与代数”部分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二单元的《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合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单元中商不变规律以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三年级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中连除实际问题等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新编的教学内容,将基本策略和常用策略的教学贯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展开。

第七单元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个内容是由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三步混合运算》的教学内容移至本册。

2.“图形与几何”部分安排了3个单元,有《升和毫升》、《观察物体》和《垂线与平行线》。

第一单元的《升和毫升》,由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前移至本册。

第三单元的《观察物体》,为了便于教师连贯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把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下册和四年级上册有关教学内容整合在了一个单元。

第八单元的《垂线与平行线》,修订组成员考虑到射线、直线、角、垂线、平行线这些几何概念是有紧密联系的,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是建立垂线和平行线概念的必备基础,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角》与《平行和相交》两个单元合并成一个单元。

3.“统计与概率”部分安排了2个单元,包括《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和《可能性》。

第四单元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是新编的教学内容,也整合了很多内容,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数据,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简单的调查表。

第六单元的《可能性》,教材一方面把实验教材中所有有关可能性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了一个单元,另一方面降低了教学要求,只要求能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定性描述,不再要求用分数定量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与实践”部分安排了2个内容,目录上前面标注有一个黄色球体的就是“综合与实践”单元。

包括《运动与身体变化》和《怎样滚得远》。

其中《运动与身体变化》由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移至本册。

除上述变化外,从目录上能很明显地看到,有一个五角星标注的《简单的周期》,这个板块是是修订教材新增内容,叫“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

从三上起,教材开始逐册安排像这样的“探索规律”专题活动。

而这部分内容的前身就是实验教材中的《找规律》单元。

为什么要把单元教学的内容以专题活动的形式呈现呢,其实是有原因的。

一个单元既有例题,还必须有配套的习题,因此如果以单元的形式出现,那么不仅要学生找规律,还要学生去用规律。

而修订教材只要求将规律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找规律上,因此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就行不通了,于是就设置了“探索规律”这样一个专题活动。

而是通过专题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

另外在单元的最后增设了5次“动手做”的活动。

实验教材中后移了一部分内容:

《运算律》、《认数》、《用计算器计算》,《一亿有多大》。

删去了一部分内容:

《找规律》、《了解我们自己》。

(二)编排体例的变化

实验教材中小学阶段分三个体例,每2个年级一个体例。

修订教材中分为两个体例,每3个年级一个体例。

变化比较大的是“整理与练习”和期末的“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练习”包括了“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四个环节的活动。

“整理与复习”,通过“数的世界、图形王国、统计天地、应用广角、自我评价”五个环节组织学生的复习活动。

二、各单元教材分析

从刚才主要的变化和调整来看,本册教材较于实验教材做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和调整,接下来按单元顺序给大家一一作介绍。

9分半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一)教学内容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通常用来计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

学生要学习升和毫升,但是在这之前还没认识体积,因此我们要采取直观认识、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本单元安排了4道例题。

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例1,进行“容量”的概念教学。

第二部分例2、例3,是认识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1升和1毫升的表象。

第三部分是例4,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简单的换算。

例1:

“容量”的含义。

例2:

容量单位“升”,1升的实际意义。

例3:

容量单位“毫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例4:

升和毫升的进率,简单的换算。

(二)教材安排及教学建议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教材是如何来编排这三部分内容的。

1.第一部分例1,教学容量这个概念。

我们知道“容量”是指容器里最多能容纳液体的多少。

要让这样一个概念真正让学生理解,教材做了细致的编排。

首先创设了一些容器盛水的直观情境,并提出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对“容量”概念的建构。

(1)个问题是观察情境图中的两个玻璃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

这样学生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玻璃杯能盛水的事实上。

这两个玻璃杯的大小差距很明显,学生能正确感知出比较高的玻璃杯能盛的水多。

接着由大卡通“玉米”告诉学生:

比较高的那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多,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大。

在这个问题的教学中要注意两点:

一是情境中的两个玻璃杯都是空的,里面没有盛水,“哪一个玻璃杯能盛比较多的水”是直觉条件下的想象与判断。

通过这样的想象,容易体会“杯子容量”的含义。

二是要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去领悟“玉米”卡通说的那句话,抓住“盛的水多”和“容量比较大”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的数学概念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初步感受了容量的含义。

(2)个问题是观察两个冷水壶,问“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这里是对容量这个概念进行了具体化,要知道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就要知道哪个冷水壶能盛的液体多。

教材呈现了倒橙汁的实验活动,发现倒不下和倒不满两种情况,让学生体会红把手冷水壶能盛的橙汁多,所以红把手冷水壶的容量大。

在这一问题中,学生不仅对容量的概念进一步理解,还认识到“容量有大有小”。

有关倒橙汁的活动,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了两处,第3页“练一练”第1题,在一个杯子里装满水,把这杯水分别往另两个杯子里倒,分别出现倒不满、倒不下的情况,第5页练习1第一题,将第一个杯子中的橙汁倒入第二个杯子,再将第二个杯子里的橙汁倒入第三个杯子,分别出现倒不下和正好倒完两种情况。

根据这些现象让学生学会比较杯子所盛液体的多少,从而得知杯子容量哪个大,哪个小。

(2)个问题知道了红把手冷水壶的容量大,那么具体有多大呢?

这就是第(3)个问题“(红手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

”教材中用图片形式出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如果把一壶水倒入较小的杯子,刚好5杯;倒入较大的杯子,刚好4杯。

学生就能体会到用不同的单位测量冷水壶的容量,其结果的表达不同,为了便于测量和交流,学生自然产生使用统一的单位的需要。

通过对这三个有层次的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容量这个概念真正得到了理解。

2.在学生产生使用统一的单位的需要后,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就来学习升和毫升。

例2教学升,例3教学毫升,教材对这两个单位的教学安排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首先两个单位都是在现实背景中引出的。

例2呈现了瓶装酱油、食用油、果汁和桶装纯净水等图片,例3呈现了瓶装的饮料、眼药水等图片,让学生通过这些常见的物品,体会升和毫升都是常用的表示液体有多少的计量单位。

教学这两道例题,要组织学生看图说说瓶里各装了些什么,装了多少,分别使用了什么计量单位;想想生活中这些瓶实际有多大、这里面的液体实际有多少;议议这两道例题为什么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

从而对升和毫升分别产生鲜明的第一印象。

两道例题编排的高度一致性还体现在两个单位大小的表象建立。

我们先来看看例2中怎么来安排认识1升有多少的。

用量杯量出1升水,把这些水倒入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正好装满,没有剩余。

这个现象让学生知道,这样的正方体容器盛的水是1升。

设计这个实验有两点原因:

一是学生对正方体比较熟悉,又知道1分米是多长,所以对棱长1分米正方体容器的大小有感性经验,正是这点经验能帮助他们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

二是在实验中带出了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常用工具——“量杯”,它能方便且准确地测量液体有多少,在后面的教学中还会使用量杯。

认识1毫升有多少教材是如何安排的呢,我们来看例3。

用一个有刻度的滴管吸入1毫升水,这时滴管就是一种量器,先看看1毫升水有多少,再把它滴在手心上,数数大约有多少滴。

滴在手心上这个要求在实验教材中是没有的。

尽管在滴的过程中水滴大小不同,所以1毫升滴出来的滴数不同的学生可能也不一样,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体验是真实而深刻的。

诸如三个卡通说的:

1毫升水只有很少一点点,1毫升水只有十几滴,1毫升水比1升少得多。

学生对1毫升的表象就初步建立起来了。

两道例题都是先通过量器出示1个单位的水具体有多少,然后转化成学生容易感知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起1个单位的表象。

配合例题在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都设计了一些习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

比如,第2页试一试,将1升水倒入纸杯,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

常用纸杯的规格有很多种,建议老师们选用250ml的杯子,这种规格的纸杯用得也比较多。

这样正好能倒满4杯,通过这样的活动,又丰富了学生1升的表象。

第5页的第4题说说每种饮料各多少瓶正好是1升。

也能丰富1升的表象。

第5页第2题,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

第6页的第7题选择合适的单位。

回答这些问题,要利用自己头脑里的1升、1毫升的概念,还要联系对这些容器的了解,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

通过教材的例题以及练习,学生对1个单位的容量观念会有很深的感受,教材里还有许多感受若干升和毫升单位的活动。

例如,第3页练一练的第二题,第4页练一练第1、2题,练习一第3、5、6、8、11题。

建议老师们在学生积累了这些丰富的体验感受后,还要帮助学生理一理、记一记若干个容量单位有多大,从而建立起更为丰富的表象。

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来理一理毫升,1毫升大约是十几滴水,娃哈哈酸奶瓶的容量大约是100毫升,一瓶橙汁饮料大约是500毫升诸如此类的若干个单位的表象,那么学生在估计用毫升做单位的容量时,就可以借助与之比较接近的表象去比较、去衡量,从而进行更为高效地估计。

一点建议:

我们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常见的容器,把教材中提及的容器尽量带进课堂,让学生对容量的感受不仅仅停留在教材的画面上,更将亲眼看到的、亲手操作过的、亲身体验过的对诸多容器容量的感受慢慢化为自己内在的理解。

例如,第3页练一练第2题中提供了一张2.5升电饭锅的图片。

其实在生活中的电饭锅的大小规格有多种,仅从图片上看不出具体是多大的容量,也就建立不起较确切的2.5升容量大小的概念。

因此有条件的话可以将这样大小规格的电饭锅带进课堂,让每个孩子都能眼见为实,真实感受。

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到家里、超市里去找一找、去看一看、去比一比。

3.刚才的第二部分是整个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讲得比较多。

接下来是最后一部分,有关升与毫升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我们来看例4,呈现两个同样的大小量杯,每个量杯里都盛了500毫升水。

先算出2杯水一共1000毫升,再把这2杯水倒入一个较大的量杯里,看出一共有1升水。

左边两个500ml合起来是1000毫升,右边是1升,左右两边是相等的,于是就得出“1升=1000毫升”。

可见,升与毫升的进率是通过实验得出,能让学生感受更加真切,记忆更加深刻。

应用进率进行的换算比较简单。

配合例题的“练一练”第3题,这些换算都很容易,与第一学段把5千米换算成5000米,把3000克换算成3千克很相似,学生有能力独立进行升与毫升的换算。

4.“动手做”中指导学生制作并使用简单的量器。

最后讲一讲这个单元的动手做,动手做是修订教材新增加的一个板块。

量杯、滴管是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工具,使用方便、测量准确。

但是,一般家庭里不会有这些工具,所以教材就在“动手做”栏目中安排了制作1升量器的活动。

这个内容在实验教材中是作为例题出现的。

修订教材时,考虑到例题教学内容编排的一致性,删去了这一例题,然后安排在“动手做”的栏目中。

让学生用一个废旧的塑料瓶做一个1升的量器,然后用这个量器去盛水,把水倒在一些常见的容器里,看看水各到容量的哪里。

再估计一下这些容器各能盛多少升水。

如果单单拿这个容器给学生,让他们去估计容器的容量,更多的学生只会去猜。

有了这个1升的量器之后,可以通过倒进容量看看水位,然后估计出整个的容量。

所以这个活动,一方面再一次让孩子们具体体验1升到底有多少,另一方面也是教给学生估计容器容量的方法。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学重点之一。

它是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编排。

本单元一共编排8道例题,可以分成三个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例1、例2、例3、例5、例6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二部分:

例4两步连除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

例7、例8,应用商不变规律进行除法计算。

例1:

几十(含几百几十)除以几十的口算与竖式的写法;两、三位数除以几十商是一位数的笔算。

例2:

三位数除以几十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法则。

例3: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

例4:

用连除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例5、例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调商。

例7:

商不变规律。

例8:

应用商不变规律进行除法计算。

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二)教材安排和教学建议

1.第一部分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这一部分也可以分为三小段,例1、例2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也就是不需要试商,例3试商,例5、6调商。

例1教学60÷20,先教学口算,学生一般都能说出商。

得出商的思路,一般会有书上出示的两种。

一些学生会像“萝卜”卡通那样“算除法、想乘法”:

因为20×3=60,所以60÷20=3;一些学生会像“辣椒”卡通那样“从表内除法类推”:

因为6÷2=3,所以60÷20=3。

这些思路都正确可行,前一种思路利用乘、除法的关系,比较严密;后一种思路由于还没有学习除法的商不变规律,暂时只能类比推理。

当学生学习了例7的商不变规律后,就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然后书上呈现了用竖式计算,并提出“3为什么写在商的个位上?

”这一关键问题,通因为口算的结果是3,它是一位数,应该写在个位上。

由例题带出“试一试”的96÷20和150÷30,还有一题是第10页第二题的最后一题114÷30。

这些题都是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它们在计算时都是先要口算得出商,然后写出竖式。

口算出这类题目的商,是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基本功。

练习二的第1、2、3题都是为此编排的,共同点在于口算出商。

第2、3题在得出商后还写出竖式,有助于学生熟悉竖式的写法,体验商的位置。

修订教材对于口算的要求适当降低了。

在刚才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中,只有当没有余数的请尽快才是教材才要求必须口算。

比如,150÷30是口算题,96÷20,因为有余数,所以不属于口算题,还有240÷20虽然能整除,但是商是两位数,也不属于口算题。

在教学完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后,例2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为了让学生克服前面商都是一位数的思维定势,教材先让学生估计商大约是多少,这就要找到商所在的范围。

如,因为30×10<380,所以商比10大;因为30×20>380,所以商比20小;因为商比10大,比20小,所以商应该在10到20之间,也就是十几。

无由于学生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经验,能明白380÷30应该分两步除。

在竖式计算中,玉米卡通提出:

1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既可以从“38个十除以30得1个十”来说明,也可以从“估算出商是一十几”来说明。

被除数十位上余下来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是已有的经验。

学生思考“接下去怎样算”并继续完成竖式计算。

接下来让学生计算“试一试”中的题,第一题商是两位数,第二题商是一位数,既消化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又重温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通过比一比,得出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时可以抓住计算要点,“怎样除”和“商写在哪里”,引导学生初步得出法则。

一方面可以应用法则计算同类型的除法,另一方面作为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法则的孕伏。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教学完后,就进入例3,除数是非整十数,也就是要试商。

这个内容历来是除法教学的一个难点。

96÷32,除数不是整十数,白菜卡通告诉学生试商的方法:

因为32接近30,所以可以把32看作30来试商,要求学生试着算一算。

这一步教学要注意两点:

(1)把除数32看作30试商的意思是,把96÷30的商作为96÷32的商,看行不行。

所以,96÷30商是3,96÷32的商也看作3。

(2)商“3”必须与除数32相乘,不能和30相乘,因为现在算的是96÷32。

教学应该帮助他们获得这样的体验:

看出96÷30的商比较容易,从96÷30的商是3,判断96÷32的商可能也是3,是一种试商方法,像这样的试商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试一试”中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次经历把除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过程,体验试商的方法。

最后,回顾例3和“试一试”的求商过程,总结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里的总结,一方面是如何试商,另一方面是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如何试商,正像“萝卜”卡通所说的“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与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法则完全相同,正像“番茄”卡通说的“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以及“蘑菇”卡通说的“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在练习三中也配套了许多试商练习,比如,第1题,“先说说把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再完成竖式计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试商是计算除法的重要步骤。

第4题编排了像99÷33、99÷38,510÷87、510÷82这些题组,同组两题的被除数相同,除数不同。

一题用“四舍”把除数看作整十数,另一题用“五入”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是除法试商的综合练习。

在这一题中的最后一题,它的商是两位数,在试商题中商是两位数的情况这里是第一次出现,要注意一下。

通过例3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试商,学生所做所以题目都是初商和最后的商一样,也就是不需要调商。

如果试商试出的初商过大或过小,都需要调商。

调商作为试商的延续与发展,能保证除法计算的正确进行,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5是教学初商过大要调小,当学生发现初商与除数相乘,得到的积306比被除数272大时,借助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经验来理解:

不够减了,表明商大了,要调小。

例6教学初商过小要调大,当学生发现余数和除数相等时,也可以借助除法计算经验理解:

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表示商小了,要调大。

当然对于初商过大或过小,还可以根据联系实际问题来理解。

在调商的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理清三点:

为什么会出现初商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如果发现初商过大或过小?

如何调商?

配合调商这一内容教材在练习四中安排了一些题组练习。

比如,第1题,第5题、第9题。

每组两道题。

同组题中两题的试商方法相同,初商也相同,其中一题不需要调商,另一题要调商。

这些题组让学生明白:

计算每一道除法都应该试商,有些题的初商就是所求的商,有些题的初商需要适当调整。

第11题编排三个题组,同组两道除法题的被除数相同,除数不同。

其中一道题的除数要“四舍”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初商要调小;另一道题的除数要“五入”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初商要调大。

这些题组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试商方法和调商方法。

第16题编排三个题组,要求学生“说说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有时得到的初商需要调整,回答商的最高位上的数,可以是初商,也可以是调整以后的商。

2.以上就是所有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部分。

第二部分教学例4两步连除的实际问题。

教学例4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引导学生收集可以用于解题的信息。

这道例题图文结合,根据图画我们能知道“每个书架有4层”一个条件,对话里给出“2个书架上一共放224本书”两个条件。

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里找出这些已知条件,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口述一道有三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第二,找准一个切入口,有序地推理,组织起完整的解题思路。

分析连除问题的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比较方便,所以通过两个卡通呈现了两种从条件想起的方法。

第三,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思考和解法,体会连除问题的条件之间的联系是多向的,思路是开放的,解法是多样的,但不要求学生“一题多解”。

即不进行采用不同解法解答同一道实际问题的练习。

第四,检验解题的结果十分重要,它不仅能保证答案正确,而且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大力培养。

检验方法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利用“不同解法的结果相同”,相互印证“解答正确”;另一类是“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检验方法。

比如在求出“每个书架每层放28本书”以后,把实际问题改编成“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28本书,2个这样的书架一共放多少本书”这样一道连乘问题,可以检验连除问题。

像这样,在以后的解题中会经常使用,应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并主动应用。

第五,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为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第三部分教学例7、例8,应用商不变规律进行除法计算。

例题7是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材第一步提出“先按要求算一算、填一填,再比较算出的结果。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填表,更要比一比算出的结果。

学生就会发现除数和被除数都不同,但是商是相同的。

在算除法时不同的算式怎么会算出相同的得数呢?

这个时候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就有了初步的感知。

接着教材继续引导“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的?

商呢?

你有什么发现?

”这个环节是这道例题的重点,也是关键。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商不变的规律,教材提供了三个小卡,它是有层次的。

在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经历这三个层次的概括。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或乘4,商不变。

”这是根据具体的算式看到的。

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是不变的。

第二层次是“同时除以2或除以4,商不变。

”同样,引导学生归纳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最后引导学生再进行一次概括,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商不变”的结论。

这时就要告诉学生这里根据几道算式发现的规律只能算是猜想。

我们还可以再找一些例子,算一算、比一比,看商有没有变化,这就是引导学生去举例验证。

最后获得结论、完善结论。

关于0除外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去理解:

假如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0,那么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出现除数是0,而在除法里面是规定除数不能为0的,所以同时乘或除以的数不能为0。

例8应用商不变规律,使一些除法计算简便。

有些除法,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十数、整百数或整千数,应用商不变规律能够转化成除数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

这种转化,能使口算与笔算简便些。

教学900÷50的计算,教材示范了竖式上应用商不变规律简化计算的方法与书写格式:

根据除数末尾有一个“0”,在除数和被除数末尾各划去一个“0”。

还通过“番茄”卡通的质疑“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一个0”,帮助学生理解这里是如何应用商不变规律的。

体会如果被除数末尾划去两个0,除数末尾只划去一个0,那么被除数和除数就不是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将发生变化。

教学900÷40的计算,重点放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虽然商不变,余数却变了。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把这个知识点放在900元钱买单价40元的队号的实际问题里,通过可以买22把,还剩20元这个现实的答案,体会余数应该是20,不是2(40×22+20等于900,40×22+2不等于900)。

另外,如果不应用商不变规律,直接计算900÷40得到的余数是20,也能说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40,商虽然不变,但余数变了。

4.结合除法计算的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练习里编排了许多实际问题,有些是一步计算的问题,有些是两步计算的问题,但都与除法有关。

1. 解答一步计算的问题,要有意识积累数量关系的知识。

解答一步计算的问题,学生会很快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