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6849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docx

《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docx

中国古代思想史必修

作者杨戬ak在XX文库下输入杨戬ak有惊喜

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网友上传是为了宣传本书,版权归原作者。

绪论

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人为本位的,尤其重视现实人生中的政治与道德,“内圣外王”成为一种最高的人生理想。

“内圣”是指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外王”是指干一番事业。

儒、墨作为先秦显学,尤为典型,他们热衷于社会参与,遂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的说法。

儒、墨思想最基本的特征是他们那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天下是非兴亡为己任的道德责任情怀。

(特别是政治)

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以天下是非为己任。

表现:

(1)关心社会、天下;

(2)对政治仕途较热衷

如:

庄子“乐于天下,忧于天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今的知识分子不像话,与破除传统有关,新的东西尚未确立。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务为治”(总结百家的共同点)

先秦儒学——秦汉经学——魏晋玄学

中国人特别讲道德。

叔孙豹“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中国价值观的载体是道德。

中国的传统思想对政治、道德的投入,使中国人倾心于现实生活,有效地抵御了来自宗教思想的诱惑。

优点:

重人文主义精神,敬鬼神而远之,重理性。

缺点:

强调道德的同时,轻功利;重自觉,轻法治;重人文,轻自然科学。

(一切都强调为政治服务,造成只重现时(世)。

二、求和谐的辩证思想和重统一的整体观念。

1、求和谐的辩证思想。

中国的传统思想讲辩证法,讲系统论,讲对立面的协调统一。

如“牵一发而动全身”

辩证法起源广泛:

儒家《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否极泰来”。

道家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反者道之动”

《孙子兵法》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重统一的整体观念

中国的传统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身心的和谐,讲求“天人合一”,着重协调、强调统一成为传统思想的重要特征。

中国人思维特点:

强调整体利益第一。

中国人强调“和”——“和而不同”

《左传》晏婴:

同为水,和为羹。

优点:

强调和谐、统一,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际关系和谐以及身心平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缺陷:

过分强调整体和统一,在客观上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助长了政治上的专制,导致了人际关系上的庸俗化倾向。

同时忽视自然科学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是导致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伍在方法论方面的原因之一。

3、经学式的思维方式

中国社会为两极社会,政治上的两极世界包括官和民(民包括地主);文化上的两极世界包括圣人和草民。

——经学思维即把圣人说的话看做万世不刊的经典。

圣人崇拜是经学思维的基础。

经——常——永恒

典——型——有代表意义

中国知识分子对经典顶礼膜拜,养成一种“述而不作”的氛围。

中国人:

经典阐释学

做学问的两个途径/方法:

(1)汉学—训诂学(“章句之学”、保守)—文字学的方法(从每一个字开始)

(2)宋学—义理学——阐发经学中的微言大义(创新)

以上两种方法均为经学思维,从阐释出发。

经学思维实质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解释经典来阐发自己的思想,称为经学式思维,其特点有二:

限制性、创造性(在旧经典阐发中有一定的新创造)

孔子“述而不作”;

《淮南子·修务训》:

“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

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中国的传统文化崇拜圣人而主张复古,所以往往“托圣人以立言”,借古代以说今。

优点:

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文化传统的信守,也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缺点:

是一种保守性的思维方式,造成对古人和权威的迷信,限制了创新精神。

 

第1章先秦诸子学

1、基本特征

1、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的性质。

人类社会初期人文主义性质不明显。

至商代仍保持着对自然地崇拜。

最初的人文思想:

天命无常,强调以德配天。

人文主义在西周时期萌芽。

进入春秋战国,人文主义成为当时思想的主流。

2、诸子学的发散性思维方式。

诸子学各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各异,呈现出发散性的特征。

《汉书·艺文志》: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隐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3、诸子学积极地社会参与姿态。

反映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心态:

对社会的积极参与。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2、孔子政治伦理思想

1、仁和礼——孔子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东西

仁——道德品格——创新

礼——制度——保守性

以仁为主、以礼为主之争

仁与礼的结合形成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其特点为政治伦理,政治对伦理道德有渗透。

孔子思想的生命力来自对中国特殊国情的适应和反映。

(1)孔子对仁的改造与创新,主要表现在:

A.首先,孔子把仁改造成为包括和统率各种道德品质的最高到的品格和道德境界,创立了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体系。

仁不是单一的道德品格,而成为一个道德体系。

它包括几乎所有的社会美德。

仁和它所包含的德目的关系式一种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纲和目的关系。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恭、宽、信、敏、惠。

”(《阳货》)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学而》)

“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的仁学体系以道德为本位为标向。

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主张“为政以德”

道德与经济的关系:

强调“君子谋道不谋食”,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道德与教育的关系:

要求“君子学以致其道”;

道德与文艺的关系:

提出“思无邪”的标准,文学艺术不仅在形式上要“尽美”,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尽善”。

道德与人的关系:

要求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义。

”(《论语·述而》)

B.其次,孔子“引礼入仁”,使人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礼对仁,在政治上具有制约作用和指导作用。

《颜渊》: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引礼入仁对仁形成的变化:

使仁学成为一种有差等的、多层次的、有着宗法色彩和政治意义的人类之爱。

“仁”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A.“孝弟”(核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亲亲”之道,调节家庭内部关系的道德规范。

B.“忠恕”。

忠——以下事上的道德;恕——同等级的贵族相处的道德。

此为“尊尊”之道,调节政治关系的道德规范。

C.“惠”。

即“其养民也惠”。

超阶级之爱,调节阶级关系的道德规范。

总结:

孔子的学说体系由礼、仁结合而成,是一个二元结构体系。

礼和仁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仁为至德,是孔子学说的主体部分,反映了孔子学说体系是道德伦理体系。

礼对仁具有导向作用,礼的介入使孔学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政治功能。

仁偏重道德取向,强调内在自觉,主要表现为道德规范作用;礼偏重于政治取向,注重外在规范。

主要表现为政治限制功能。

(2)基本特征

体系的人文化:

孔子继承了周文化“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的传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西方文化体系是二元化的,一个是宗教体系(承担价值取向),一个是科学体系(古希腊),而中国文化只有人文。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

刘向《说苑》:

子贡问孔子:

“死人有知无知也?

”孔子曰:

“若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防生以送死也。

欲言无知,恐不肖子孙弃不葬也。

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

”(可见孔子观察问题的出发点,是社会的实际,而非科学的道理。

科学问题,讨论的却是人文道德,现实民风问题。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祀并不是祈福,而是道德训练。

孔子重视对祖先的祭祀。

“如”表现出对鬼神之事的超脱。

孔子强调的是礼的规范和仁的自觉。

政治的伦理化

孔子学说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积极入世的思想。

孔子的理想政治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被称为“礼治”和“德教”的伦理型政治。

包括两个方面:

A.重教化。

主张用道德教育人,规范社会。

《子路》: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说文解字》:

“王者往也。

孔子肯定道德教化的作用。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阳货》)

B.重统治者的表率作用。

《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经济犯罪称为“盗”,政治犯罪称为“贼”。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统治者“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我做起,是伦理政治的出发点。

这是一种典型的人治观念。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故为政在人。

”(《中庸》)

规范的情感化(制度体现人文关怀,合乎人情)

《阳货》:

宰我问: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

“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

“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

子曰:

“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礼记·三年问》:

“三年之丧何也?

称情而立文。

他又提出“直”这一道德观念。

直既是一种道德,又是一种自然情感,不需任何矫饰不掺半点虚假的真实情感。

《子路》:

叶公语于孔子曰:

“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对人之常情的肯定。

孔子强调道德规范合乎人情,这样这种道德才有可能成为一种道德自觉、自律。

将其深化,就成为“推己及人”的“仁之方”。

(人之常情是相通的)

“圣人者,以己度者也。

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

”(《荀子·非相》)

④人格的道德化(亦即道德人格的塑造。

孔子认为最理想的人格是道德化的人格。

他在《里仁》中反复说:

君子“志于道,据于德”。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以道德作为出世的准则,是君子的基本特征。

关于道德化人格,有两个特点:

A.主体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完成道德化人格的塑造,要做到以下几步:

a.“行己有耻”,即具有道德上的羞耻感,是道德自觉的前提。

b.在行为实践中要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c.“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B.限制性。

用天命、统治权威、圣人之言和礼乐制度来规范人格。

宋明理学时,规范走向人之常情的反面。

“以礼杀人”

3、老子思想

老子提出了高度抽象的道。

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形成。

1、道

老子思想的理论核心,是他的“道”本体论。

道的特征:

(1)宇宙本体与规律的统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哲学抽象的产物。

老子之前,一些学说都试图从自然存在的具体事物中寻找作为世界本源的东西,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易经》把天地水火雷山泽看作世界的本源。

《尚书·洪苑》把五行看作世界的本源。

老子将抽象的道看作是世界的本源,由具体到抽象,完成了思维革命。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道的基本性质是“自然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

2、道德认识论

认识道需要特殊的方式,因为道高度抽象的产物。

老子把这种特殊的认识方式称之为“致虚极,守静笃”。

(1)致虚极:

“虚心”,要涤除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成见和偏见,做到“不自见”“不自是”。

“玄览”,即虚化知识的作用,摆脱经验的束缚,直接通过神秘的直觉去体认“道”的精神。

“不出户,治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反对实践和经验。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反对各种知识的学习。

(2)守静笃

即强调在认识“道”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旁观的态度,不要参与进去,往下判断。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荀子·解蔽》:

心何以知?

曰:

虚壹而静。

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3、无为而治的思想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无为”政治理论,可分为“无情”“无智”“无事”三部分。

(1)“无情”(首先强调)(既无爱又无恨的感情)

统治者在统治时要仿效道、仿效自然,不带任何感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道无情,常与善人”,是这种“无情”政治形象的譬喻。

(2)“无智”

“无智”就是主张在政治中排除一切“私智”,“无智”政治是双向的。

对被统治者来说,是“愚民”: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对统治者本身来说是“愚己”: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晦,飘兮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

(3)“无事”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庄子思想

1、道:

关于“道”,《庄子·大宗师》阐述:

“无为无形”“自本自根”“生天生地”“天不得高,地不得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1)与老子的“道”是一脉相承的。

(2)对“道”的描述上在理论上有所发展,把它看成世界存在的总依据。

(3)特别发展“自然无为”思想,建立了以“自然”为标志的人生理论。

庄子否定了造物主的思想,彻底摧毁有神论。

《齐物论》: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这是庄子唯物主义比老子彻底之处,庄子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庄子思想中神秘主义减少,无神论达到顶峰,最彻底。

庄子的无神论(最彻底):

“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者为死。

若生死为徒,吾又何患?

故万物一也。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

通天下一气耳。

”——《知北游》

庄子思想特别强调“道”的自然性。

什么是“道”?

庄子认为“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

他说: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庄子称“自然”为“天”。

“天”与“人”是一对矛盾。

“何谓天?

何谓人?

北海若曰: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谓之人。

“天与人不相胜”,指人的精神向“自然”的回归,又叫做“反其真”。

庄子主张人性的返璞归真。

他主张“人”向“天”的回归。

这一思想是老子“用人配天”思想的发展。

庄子的人生观反对现实对精神的束缚。

即“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庄子的理想境界

庄子崇尚“自然”的人生观,表现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追求和消极的“安之若命”的矛盾组合。

首先,庄子追求一种高度的自由:

《逍遥游》: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其次,庄子又看出社会对人的限制,即“命”。

既超脱又无奈,讲究“弃世”。

弃世的具体内容是“虚己以游世”。

“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

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关键“与时俱化”“物物而不物于物”,既不固执己见,因时变化;又不要为外物所役,而失掉自我。

“顺人而不失己”“外圆内方”“外化而内不化”也就是说既要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尊严,出污泥而不染,又要保全生命,不与世俗作正面的冲突,从而达到身心两全。

2、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秋水》: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引起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

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

“故为是举莛而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1)关于是非关系:

庄子主张“圣人和之以是非”。

“放声放肆,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是非之辨)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齐物论》

(2)关于物我关系(客观与主观):

庄子主张“将磅礴万物以为一”(《逍遥游》),以泯灭“物我”的界限。

《齐物论》讲“庄周梦蝶”的故事。

主张跳出物我之外,但容易导致一种虚无主义。

(3)关于生死关系:

庄子主张“以死生为一条”。

(《德充符》)

他的“丧妻鼓盆而歌”的故事典型地表达了他的生死观念。

生死乃自然之化,无须为其情伤,所以他提倡“死生无变于己”,表现出对“生死”的一种超脱。

综观庄子相对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以“和是非”、“泯物我”、“一死生”为主要内容的。

 

第2章汉代经学

1、经学释义

1、经:

(1)本义指丝织物的纵线,又称经线。

“经,织从丝也。

”——《说文解字》(纺织,先有经线,后有纬线,借用此义,所以先出之书称“经”。

(2)“经”又引申为基本的和主要的意思。

(3)“经”指早出的,具有权威性的文献典籍。

书籍称“经”始于战国。

2、经学:

是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是解释和阐述儒家经典的学说。

以研究“五经”为主,通过注释“经传”来阐述自己政治学术主张的学问,就叫做“经学”。

西汉时,“经”主要指五经,认为《乐经》为《诗经》的辅助。

或认为《乐经》失传。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六经:

五经+《乐》

2、基本特征:

1、经学的哲学基础是“天人”之学。

研究“天人”关系是汉代的学术时尚。

研究“天人”之学的目的是“明天人之故”。

汉代“天人之学”的特点是:

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自然,附会人事,以沟通二者的关系。

董仲舒《天人三策》以阴阳比三纲,五行比五常。

三尊——————————卑五常:

木金火水土

父—子君—臣夫—妇仁义礼智信

纲阳——————————阴

2、经学的方法论是训诂学的方法,并表现出经验论的特点。

训诂学与中国古代文字的基本特征有关,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方块字,具有表意作用,这与文字形义学有关系;具有表音作用,这与音韵学有关系。

训诂学包括文字形义学和音韵学。

与这相对的,说文、释名、尔雅等古字典均产生于汉代。

“今古文经学之争”:

矛盾集中于对今文经的解释,今文经服务于政治,旨在发掘书中的微言大义,古文经严守训诂的原则,着重名物制度的考证,但基本的治学手段是“分文析字”的训诂,最后古文经学战胜了今文经学。

汉代经学与宋明理学的区别在于:

汉代研究方法为训诂的方法,考证文字的实学,而宋明理学的方法为义理的方法,通过阐述经文而阐发大义。

称为虚学。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解释“王”: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

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

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孰能当是。

”——文字形义学

《白虎通义》解释“王”:

“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也。

”——音韵学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解释“王”:

“望着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黄也,王者往也。

“章句之学”:

由于经学训诂的方法,形成了所谓的章句之学。

章句是对《五经》逐章逐句逐字的系统解释。

因为章句之学拘泥于字义的分析,拘谨而又繁琐,遂导致了“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的弊端。

专注于文字的分析必然导致对经书宗旨整体把握的忽视,遂有“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胡适提出“大胆假设(义理想象),小心考证(章句之学)。

此外,汉代经学还表现出经验论的特征。

在汉代经学中,“天人相类”和“天人相副”的类比和类推成为一种典型的思维模式。

王充“任耳目以定情实”。

3、汉代经学在学术传承上重视家法师说,遂由此派生出内部的学派之争。

五经十四博士:

《诗》:

齐、鲁、韩三家;《书》:

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礼》:

大、小戴二家;

《易》:

施、孟、梁丘、京氏四家;《公羊春秋》:

严、颜两家;

造成经学的封闭,形成垄断和党同伐异的情况,阻碍了经学的发展。

汉代郑玄破除了经学上的门户之见,在学术上贯通今古文经学,最终造成了经学的统一。

第3章魏晋玄学

1、什么是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潮。

“玄”字取义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玄远”的意思。

1玄学是魏晋时期哲学的总称,包括了当时的哲学个流派。

2玄学是清淡,即通过辨析名理的方法研究“三玄”的学问。

“三玄”是指魏晋时期最为使人看重的玄学着作,即《庄》《老》《周易》。

3玄学即“本末之学”。

如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

“夫玄学者,乃本体之学,为本末、有无之辨。

其主要特征如下:

1、从形式上看,玄学理论表现为儒道兼综。

在整个魏晋时期,玄学家表现为在儒道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如何晏、王弼“以儒合道”,向秀、郭象“以道合儒”,嵇康、阮籍“以道攻儒”,裴頠“以儒攻道”。

2、从内容上看,玄学所研究的根本问题是关于本体论的问题,着重于有无、本末、体用、自然名教关系的论证。

3、玄学所使用的方法是辨名析理的方法。

“名”指事物的名称,“理”指食物名称中所包含的“义理”。

辨名析理就是研究“名”和“理”的相互关系。

称之为“清谈”或“玄谈”,追求清通简要,采用清通简要的方法,进入魏晋,风气为之一变,“言不及实”。

4、从功用上看,玄学依然是一种“内圣外王”之学。

“内圣”和“外王”依靠“名教”和“自然”的形式获得了新的诠释。

“独断论”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彻底摆脱了生成论的束缚,专注于个体存在的论证。

郭象“自足其性”的理论,把个人的极限、本性发挥到极致,强调个体的价值,主张个性发展。

有利于社会和谐。

名教自然统一论:

人的动物性与文化养成构成矛盾。

郭象的统一论即为通过调整这一矛盾达到灵与肉的统一。

郭象提出“大小之殊,各有定分,非羡欲所及。

”这一理论,强调社会差别是自然形成的,要人消灭非分的想法,论证了等级社会的合理性。

“君臣上下,手足内外,乃天理自然,岂真人之所为哉?

夫臣妾但各当其分耳,未为不足以相治。

相治者,若手足耳目,四肢百体,各有所司而更相御用也。

夫时之贤者为君,才不应世者为臣。

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卑,首自在上,足自居下,岂有递哉!

虽无错于当而必自当也。

还提出“理想人格”:

“夫神人即今所谓圣人也。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

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拔其心矣。

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足以憔悴其神矣。

岂知至至者之不亏也。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潮,它兼综儒道,是以辨析名理得抽象思维方式研究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