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67555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2002年

(总分:

17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A型题{{/B}}(总题数:

72,分数:

72.00)

1.下列哪项属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分数:

1.00)

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审因论治

D.辨证论治√

E.标本同治

解析:

[解释]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下列符合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

(分数:

1.00)

A.寒极生热

B.寒者热之√

C.阴损及阳

D.重阳必阴

E.阴中求阳

解析:

[解释]寒极生热,属相互转化。

阴损及阳是阴虚到一定程度,影响到阳的化生,引起阳也不足,最终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其理论基础是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中求阳是在治疗阳偏衰时在补阳的基础上配伍补阴,使阳得到阴的资助而能化生,其理论依据也是阴阳互根互用。

寒者热之是用温热的方法治疗寒的病证,以热治寒,其依据是阴阳的对立制约。

3.《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分数:

1.00)

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阳中求阴,阴气得复√

D.阴中求阳,阳气充盛

E.阳病治阴,阴阳平衡

解析:

[解释]根据阴阳互根互用所确立的治疗阴偏衰的方法。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补阳的方法。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补阴的方法;阴中求阳,阳气充盛是阴中求阳的方法;阳病治阴,阴阳平衡,是通过补阴治疗阴偏衰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4.《灵枢·本神》所言“因志而存变”谓之

(分数:

1.00)

A.志

B.智

C.虑

D.意

E.思√

解析:

[解释]《灵枢·本神》:

“故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注意其他语句也可以作为考点。

5.“肺为水之上源”是指其能(分数:

1.00)

A.宣发布散津液

B.其气肃降,有利于大肠主津

C.辅助心脏,转输气血津液

D.肃降水液,通调水道√

E.宣发卫气,调节汗液排泄

解析:

[解释]出自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及唐宗海《血证论·肿胀》。

“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的通凋水道的作用,虽然肺通调水道的作用是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实现的,与肺的宣降都有关,但与肃降功能的关系更为密切。

6.肝的生理特性是(分数:

1.00)

A.主疏泄,调畅气机

B.主藏血,调节血量

C.喜条达而恶抑郁√

D.主血海而调冲任

E.主筋脉,开窍于目

解析:

[解释]喜条达和恶抑郁是肝的生理特性。

主疏泄,调畅气机和主藏血,调节血量是肝的生理功能。

主血海而调冲任,是指肝主藏血,为血海,调理冲任二脉的气血。

与女子胞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主筋脉是指肝在体合筋,肝血濡养筋脉,主司着筋脉的活动。

开窍于目,是指目为肝窍,目窍的功能活动依靠着肝血的滋养。

7.“肾为气之根”主要指

(分数:

1.00)

A.肾为五脏阳气之根本

B.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沉√

C.肾主膀胱的气化开合

D.肾主水液的蒸腾气化

E.指元气由肾精化生

解析:

[解释]肾主纳气为气之根。

肾为五脏阳气之根本,是指肾阴肾阳而言。

肾主膀胱的气化开合,是指肾中精气蒸腾气化而言。

元气由肾精化生,是指肾精化气而言。

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沉,是指肾为气之根。

8.津液代谢与下列哪组脏腑最为密切

(分数:

1.00)

A.脾、肾、小肠、三焦

B.脾、肝、肾、三焦

C.肺、肾、三焦、小肠

D.肺、脾、肾、三焦√

E.心、肾、小肠、膀胱

解析:

[解释]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疏通调节着水液代谢的道路;脾主运化,运化水液,在水液的转输布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肾主水液。

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主管调节水液代谢;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水液代谢的通道。

故津液代谢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

9.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分数:

1.00)

A.胸腹部

B.肌肤体表部位

C.关节和骨骼附近√

D.四肢末端

E.头面及项部

解析:

[解释]十二经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浅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

10.《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咸”可致

(分数:

1.00)

A.脉凝泣而变色√

B.皮槁而毛拔

C.筋急而爪枯

D.肉胝皱而唇揭

E.骨痛而发落

解析:

[解释]咸入肾,多食咸则肾的功能亢盛,肾水亢盛则克伐心火,引起心的病变,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故出现“脉凝泣而变色”。

11.《灵枢·经脉》说何经“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分数:

1.00)

A.手少阴心经

B.任脉

C.冲脉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解析:

[解释]身以前是指胸腹部位,属足阳明胃经的分布部位。

12.《素问·诊要经终论》载,临床见“戴眼,反折,痪疯,其色白,绝汗乃出”,为何经气血衰竭(分数:

1.00)

A.太阴之脉

B.少阴之脉

C.阳明之脉

D.少阳之脉

E.太阳之脉√解析:

[解释]归于太阳之脉。

13.气逆的病理表现,下列哪项不确切(分数:

1.00)

A.嗳气,呃逆

B.头胀痛,甚则昏厥

C.咳逆气喘

D.眩晕耳鸣如蝉√

E.面红目赤易怒

解析:

[解释]胃气逆则嗳气,呃逆;肺气逆会出现咳逆气喘;肝气上逆则头胀痛,眩晕,面红目赤易怒,甚则昏厥。

而眩晕耳鸣如蝉为肾虚髓海失养。

14.易于出现阴虚阳亢(火旺)病理变化的脏腑是(分数:

1.00)

A.肺、脾、肾

B.心、脾、肾

C.脾、肝、肾

D.心、肝、肾√

E.肺、脾、肝解析:

[解释]易于阴虚阳亢(火旺)病理变化的是心、肝、肾。

15.明清时期,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格式是由下列哪位医家提出的(分数:

1.00)

A.张仲景

B.陈士铎

C.喻嘉言√

D.程围彭

E.沈金鳌

解析:

[解释]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议病格式,是清代最完整的病历格式。

16.目瞤属(分数:

1.00)

A.目态主病√

B.目形主病

C.目色主病

D.目神主病

E.目眦为病

解析:

[解释]目瞤指胞轮振跳,多因风热之邪浸淫或血衰气弱,经络失养所导致。

属目态主病。

17.病人口淡乏味,常提示

(分数:

1.00)

A.肝脾不调

B.脾胃湿热

C.脾胃气虚√

D.肝胃不和

E.食滞胃脘

解析:

[解释]脾胃气虚,其腐熟运化能力低下,故感口淡乏味。

18.舌淡胖嫩而见黄滑润苔,其主病为

(分数:

1.00)

A.湿热不化

B.痰湿内停

C.内有食积

D.阳虚水湿不化√

E.脾虚运化无权

解析:

[解释]阳虚水湿不化则舌胖墩;水湿内停则苔滑润。

19.咳声重浊,痰稀色白为

(分数:

1.00)

A.风寒√

B.痰湿

C.燥热

D.脾虚

E.肺气虚

解析:

20.提示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是

(分数:

1.00)

A.白汗

B.盗汗

C.蒸汗

D.冷汗

E.战汗√

解析:

[解释]战汗指先见全身寒战抖动,而后汗出者,为邪正交争的表现,为病情变化的转折点

21.解索脉的表现是

(分数:

1.00)

A.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

B.脉在筋肉之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

C.脉在皮肤,如虾游水

D.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

E.脉在筋肉之下,如指弹石

解析:

[解释]解索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

22.脾气虚弱与寒湿困脾的鉴别要点是

(分数:

1.00)

A.不思饮食

B.口淡不渴

C.腹胀便溏

D.苔白厚腻√

E.脉缓

解析:

[解释]寒湿内盛及脾虚都可见缓脉,而脾虚的舌象一般为舌淡苔白。

脾气虚弱与寒湿困脾都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不思饮食,口淡不渴,腹胀便溏。

23.头晕目眩,口苦,呕恶,烦躁不寐,惊悸不宁,胸闷喜太息,苔黄腻,脉弦滑,可诊为

(分数:

1.00)

A.胆郁痰扰√

B.脾胃湿热

C.肝胆湿热

D.肝火上炎

E.心肾不交

解析:

[解释]胆郁痰扰,以失眠惊悸或眩晕耳鸣,舌苔黄腻为审证要点。

24.症见胁肋胀痛,胸闷太息,纳食减少,腹胀便溏,肠鸣矢气,可诊为

(分数:

1.00)

A.肝气郁结

B.肝胃不和

C.食滞胃脘

D.脾胃气虚

E.肝脾失调√

解析:

[解释]胸胁脘腑胀满疼痛为肝气郁滞,经脉不利的表现。

25.在下列症状中,哪项不符合脾肺气虚的临床表现

(分数:

1.00)

A.咳喘短气,痰稀色白

B.胸闷,善太息√

C.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D.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E.舌质淡,苔白,脉弱

解析:

[解释]胸闷,善太息为肝气郁滞的表现。

26.饥不欲食,面如漆柴:

咳唾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悬若饥状,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噫干及痛,烦心心痛,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属于

(分数:

1.00)

A.足阳明胃经病证

B.足太阴脾经病证

C.足厥阴肝经病证

D.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E.足少阴、肾经病证√

解析:

[解释]见于《灵枢·经脉》:

“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悬若饥状,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27.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坐卧不安,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属于

(分数:

1.00)

A.热壅于肺

B.热扰胸膈√

C.热在肺胃

D.热迫大肠

E.热入心包

解析:

28.朱砂入药的正确炮制方法是

(分数:

1.00)

A.水飞√

B.炙

C.煅

D.煨

E.淬解析:

[解释]朱砂含硫化汞,遇火则析出水银,有大毒,应用水飞法炮制。

29.按照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具有升浮药性的药是(分数:

1.00)

A.重镇安神药

B.平肝熄风药

C.开窍药√

D.清热药

E.泻下药

解析:

[解释]具有重镇安神、平肝熄风、清热、泻下等功效的药物,药性是沉降的。

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药性是升浮的。

30.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功效的药物是(分数:

1.00)

A.薄荷

B.牛蒡子√

C.蝉蜕

D.升麻

E.葛根解析:

[解释]牛蒡子的作用为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31.孕妇忌用的药物是(分数:

1.00)

A.天花粉√

B.淡竹叶

C.夏枯草

D.密蒙花

E.芦根

解析:

[解释]天花粉能使胎盘绒毛膜滋养细胞变性坏死而引起流产,孕妇忌用。

32.牛黄、熊胆都具有的功效是(分数:

1.00)

A.开窍

B.化痰

C.利咽

D.明目

E.止痉√

解析:

[解释]牛黄能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熊胆能清热解毒、止痉明日,共同功效为止痉、清热解毒。

33.下列哪项不是大黄的功效(分数:

1.00)

A.清热泻火

B.解毒

C.消肿散结√

D.止血

E.活血祛瘀解析:

[解释]大黄的作用为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炒炭可止血。

34.具有清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分数:

1.00)

A.海金砂

B.石苇√

C.冬葵子

D.灯心草

E.赤小豆

解析:

[解释]石苇能利水通淋,治疗湿热淋病、石淋,能清肺化痰止咳,治疗肺热咳嗽气喘。

35.柿蒂的性味是(分数:

1.00)

A.苦平√

B.苦寒

C.辛热

D.辛凉

E.甘温

解析:

[解释]柿蒂味苦,性平。

36.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分数:

1.00)

A.自然铜

B.苏木

C.血竭

D.虎杖

E.五灵脂√

解析:

[解释]五灵脂遇水易散开成粉状,使药液混浊,人汤剂宜包煎。

37.外敷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的药物是(分数:

1.00)

A.半夏

B.天由星

C.白附子

D.白芥子√

E.皂荚

解析:

[解释]白芥子外敷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

38.具有镇心定惊,清肝除翳,收敛生肌功效的药物是(分数:

1.00)

A.珍珠√

B.珍珠母

C.石决明

D.玳瑁

E.紫贝齿

解析:

[解释]珍珠镇心定惊、清肝除翳、收敛生肌。

39.治疗噤口痢,虚实皆可选用的药物是(分数:

1.00)

A.白头翁

B.鸦胆子

C.秦皮

D.石菖蒲√

E.赤石脂

解析:

[解释]石菖蒲能化湿浊、醒脾开胃、进食消胀,可治湿热毒盛,里急后重,不纳水谷之噤口痢,不论虚实皆可选用。

40.久服较大剂量,每易引起浮肿的药物是(分数:

1.00)

A.山药

B.甘草√

C.大枣

D.黄精

E.玉竹

解析:

[解释]甘草久服较大剂量,易引起浮肿,使用应注意。

41.石斛、覆盆子都可用于治疗

(分数:

1.00)

A.肝肾亏虚、目暗不明√

B.肾虚不同、遗精遗尿

C.阴虚津亏、虚热不退

D.胃阴不足、舌干口渴

E.热病伤津、烦热口渴

解析:

[解释]石斛能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强腰膝,治疗热病伤津或胃阴不足、舌十口渴,阴虚津亏、虚热不退、目暗不明;覆盆子能益肾、固精、缩尿、助阳明日,治疗肾虚不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目暗不明。

42.由石膏、麦冬、知母、牛膝、熟地组成的方剂是

(分数:

1.00)

A.麦门冬汤

B.养阴清肺汤

C.玉液汤

D.益胃汤

E.玉女煎√

解析:

[解释]玉女煎组成:

石膏、麦冬、知母、牛膝、熟地。

43.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汤和清燥救肺汤均含有的药物是

(分数:

1.00)

A.生地

B.玄参

C.沙参

D.麦冬√

E.白芍

解析:

[解释]清燥救肺汤由桑叶、杏仁、人参、石膏,甘草、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枇杷叶组成。

百合固金汤组成:

百合、生熟地、芍药、玄参、麦冬、桔梗、贝母、当归身、甘草。

养阴清肺汤组成:

玄参、生地、麦冬、丹皮、白芍、贝母、薄荷、甘草。

44.组成药物中不含白芍的方剂是

(分数:

1.00)

A.羚角钩藤汤

B.镇肝熄风汤

C.龙胆泻肝汤√

D.真人养脏汤

E.大定风珠

解析:

[解释]龙胆泻肝汤组成:

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

45.组成药物中不含有黄芩的方剂是

(分数:

1.00)

A.枳实导滞丸

B.普济消毒饮

C.黄连解毒汤

D.半夏泻心汤

E.枳实消痞丸√

解析:

[解释]枳实消痞丸组成:

枳实、人参、伏苓、白术、甘草、麦芽、半夏曲、厚朴、干生姜、黄连。

方中不含黄芩。

46.吴茱萸汤《伤寒论》原方生姜的用量是(分数:

1.00)

A.三两

B.四两

C.五两

D.六两√

E.半斤

解析:

[解释]吴茱萸汤重用生姜,原方用到六两。

47.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分数:

1.00)

A.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B.平肝熄风,清热活血

C.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D.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E.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解析:

[解释]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功用是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48.平胃散的功用是

(分数:

1.00)

A.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B.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C.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D.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E.清胃凉血,降逆止呕

解析:

[解释]平胃散是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49.具有疏风解表、泻热通便功用的方剂是

(分数:

1.00)

A.甘露消毒丹

B.凉膈散

C.防风通圣散√

D.大柴胡汤

E.葛根黄芩黄连汤

解析:

[解释]防风通圣散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50.桂枝茯苓丸证的病机是(分数:

1.00)

A.气滞血瘀

B.冲任虚寒

C.水湿内停

D.气虚血瘀

E.瘀阻胞宫√

解析:

[解释]桂枝茯苓丸证的病机是瘀阻胞宫,冲任失调。

胞宫素有血瘀癥块,复因妊娠,阻遏经脉,以致血溢脉外,进而胎失所养,故见漏下不止,胎动不安等。

51.患者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满胁痛,口渴,咽干鼻燥,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治宜选用(分数:

1.00)

A.桑菊饮

B.桑杏汤

C.清燥救肺汤√

D.养阴清肺汤

E.当归补血汤

解析:

[解释]清燥救肺汤由桑叶、杏仁、人参、石膏、甘草、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枇杷叶组成。

主治温燥伤肺证。

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52.治疗风疹、湿疹,苔白或黄,脉浮数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分数:

1.00)

A.玉真散

B.消风散√

C.仙方活命饮

D.普济消毒饮

E.大秦艽汤

解析:

[解释]消风散主治风疹、湿疹。

症见皮肤疹出色红。

瘙痒,抓破后出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53.患者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治宜选用

(分数:

1.00)

A.五屏风散

B.消风散

C.桂枝汤

D.防已黄芪汤√

E.羌活胜湿汤

解析:

[解释]防己黄芪汤治疗风水或风湿,症见题中所述。

54.失笑散主治的病证是

(分数:

1.00)

A.心腹剧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小腹急痛者√

B.漏下不止,或月经不调,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干口燥者

C.小腹急结,小便不利,甚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脉沉实而涩者

D.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

E.心悸失眠,头晕目眩,月经不调,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者

解析:

[解释]失笑散主治瘀血停滞。

症见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小腹急痛。

55.咳嗽的辨证要点

(分数:

1.00)

A.风热与风寒

B.痰热与痰湿

C.实热与虚寒

D.邪实与正虚

E.外感与内伤√

解析:

[解释]咳嗽首先区别外感与内伤。

56.肺痈溃脓期治疗主方是

(分数:

1.00)

A.苇茎汤

B.如意解毒散

C.加味桔梗汤√

D.桔梗白散

E.桔梗杏仁煎

解析:

[解释]肺痈溃脓期治疗主方为加味桔梗汤。

57.我国现存治疗肺痨的第一部专著是

(分数:

1.00)

A.《太平圣惠方》

B.《中藏经》

C.《普济本事方》

D.《十药神书》√

E.《肘后方》解析:

[解释]《十药神书》,为治疗肺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专著。

58.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内伤发热的病凶(分数:

1.00)

A.肝经郁热

B.暑湿中阻√

C.瘀血内停

D.气血亏虚

E.阴精耗损

解析:

[解释]内伤发热主要是由于肝轻郁热,瘀血阻滞,中气不足,血虚失养所导致,无暑湿中阻。

59.患者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治宜选用(分数:

1.00)

A.羌活胜湿汤

B.川芎茶调散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天麻钩藤饮

E.春泽汤

解析:

[解释]为脾失健运。

宜首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化痰,降逆止呕,平肝熄风。

60.急黄的治法是(分数:

1.00)

A.清热利湿,和胃醒神

B.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C.清热解毒,凉血安神

D.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E.清肝利胆,凉血开窍解析:

61.患者双下肢水肿五年,渐致面色白,神疲畏寒,腰膝酸软,小便点滴不爽,排尿无力,近两天来,尿闭不通,头昏泛恶,舌淡苔白,脉沉细尺弱,治法宜选

(分数:

1.00)

A.温运脾阳,行气利水

B.温补脾肾,和胃降浊√

C.温阳益气,补肾利尿

D.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E.健脾益肾,化湿开窍

解析:

[解释]患者为肾阳衰惫的关格,出现尿闭不通,胃气上逆的头昏泛恶,以温补脾l肾,和胃降浊为法。

62.患者口干唇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时或烦躁,遗精,舌质红,脉象细数。

治疗选用(分数:

1.00)

A.左归丸

B.玉女煎

C.消渴方

D.白虎加人参汤

E.知柏地黄丸√

解析:

[解释]消渴病之下消,肾阴亏嘘,阴虚火旺型,宜选知柏地黄丸养阴清热固肾。

63.耳鸣耳聋的病因与下列何项无关(分数:

1.00)

A.肾精亏虚

B.情志失调

C.风热外袭

D.脾胃湿热

E.心气不足√

解析:

[解释]耳鸣耳聋多山肾气不足,脾胃虚弱,情志失调,脾胃湿热,风热外乘等最终导致耳窍闭塞所导致,心气不足不导致耳鸣耳聋。

64.中风阴闭的治法是

(分数:

1.00)

A.益气回阳,开窍豁痰

B.养阴熄风,通络开窍

C.化痰熄风,理气开窍

D.益气养阴,化痰熄风

E.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解析:

[解释]中风阴闭是因痰湿偏盛,风挟痰湿,上蒙清窍内闭经络所导致,以豁痰熄风,辛温开窍为法。

65.患者便溏腹痛,泻而不爽,大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渴欲饮,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法宜选

(分数:

1.00)

A.消食导滞

B.泻热通腑

C.清热利湿√

D.清暑化湿

E.养阴清肠

解析:

[解释]湿热蕴结于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当以清热利湿为法。

66.谢某,女性,52岁。

病下利时发时止,日久不愈,饮食减少,口干而苦,脘腹不舒,临厕腹痛里急,大便夹有粘液及少许脓血,舌淡苔黄腻,脉细滑,治疗选用

(分数:

1.00)

A.香连丸

B.乌梅丸√

C.温脾汤

D.连理汤

E.附子理中汤

解析:

[解释]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之证,可用《伤寒论》之乌梅丸治之。

67.患者昨日突发胃脘疼痛,恶寒喜暖,不思饮食,嗳气频作,形寒身热,舌苔白,脉弦紧,治疗选用(分数:

1.00)

A.良附丸

B.香苏散

C.保和丸

D.藿香正气散

E.良附丸合香苏散√

解析:

[解释]寒邪客胃之胃痛,且兼见风寒表证,以良附丸合香苏散疏风散寒止痛。

68.李某,患胃病多年,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吐出宿谷不化,吐后即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象细缓无力,治疗选用

(分数:

1.00)

A.理中汤

B.丁香透膈散√

C.大半夏汤

D.竹茹汤

E.小半夏加茯苓汤

解析:

[解释]反胃证,伴有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脾胃虚寒等症状,当以丁香透膈散温中健脾,和胃降气。

69.张某,男性,43岁。

大便数日一行,欲便不畅,伴有胸胁胀满,腹中胀满,善太息,寐不宁,舌苔薄腻,脉弦,其诊断是

(分数:

1.00)

A.气秘√

B.气虚便秘

C.血虚便秘

D.阳虚便秘

E.热秘

解析:

[解释]情志失和,肝脾之气郁结。

传导失常之气秘的便秘证。

70.某患者,男性,52岁。

近日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痛,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数,治法宜选

(分数:

1.00)

A.疏肝理气

B.养血通络

C.养阴柔肝√

D.清热利湿

E.祛瘀通络

解析:

[解释]肝阴不足之胁痛,以养阴柔肝为法。

71.某患者,女性,45岁,心下痞满一周,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舌苔腻微黄,脉沉弦,治疗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