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6488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3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docx

《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docx

1718版高中物理必修2同步资料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8节习题课0421115950

 

习题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判断

 

[要点归纳]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力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力为零;“只有重力做功”

不等于“只受重力作用”。

 

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

判断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和即机械能是否变化,如匀

速上升、匀速下降、沿斜面匀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必定不守恒。

 

2.用做功判断:

看物体或系统是否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

 

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

看是否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如有滑动

摩擦力做功时,因摩擦生热,系统机械能将有损失。

 

4.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碰撞等情况,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

必定不守恒。

 

[精典示例]

 

[例1](多选)如图1所示,斜劈劈尖顶着竖直墙壁静止于水平面上,现将一小球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则在小球从释放到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斜劈对小球的弹力不做功

 

B.斜劈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斜劈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斜劈动能的增加量

解析小球有竖直方向的位移,所以斜劈对小球的弹力对球做负功,故

A选项

错误;小球对斜劈的弹力对斜劈做正功,所以斜劈的机械能增加,故

C选项错

 

误;不计一切摩擦,小球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斜劈组成的系统中只有动能和重力

 

势能相互转化,系统机械能守恒,故B、D选项正确。

 

答案BD

 

[针对训练1](多选)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2

 

A.甲图中,火箭升空的过程中,若匀速升空机械能守恒,若加速升空机械能不

守恒

 

B.乙图中物体匀速运动,机械能守恒

 

C.丙图中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

 

D.丁图中,轻弹簧将A、B两小车弹开,两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两

小车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题图甲中无论火箭匀速上升还是加速上升,都有推力做功,机械能增加,

 

因而机械能不守恒;题图乙中拉力F做功,机械能不守恒;题图丙中,小球受

 

到的所有力都不做功,机械能守恒;题图丁中,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

 

能转化为两小车的动能,两小车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CD

 

含弹簧类机械能守恒问题

 

[精典示例]

 

[例2]如图3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

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图3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3mgL

 

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

 

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解析圆环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少,弹簧弹性势能增加,而圆环与弹簧组成的

 

系统机械能守恒。

圆环下落到最低点时速度为零,但是加速度不为零,即合力不

 

为零;圆环重力势能减少了3mgL,由机械能守恒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3

 

mgL,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守恒条件的应用,灵活选取研究对

 

象。

本题中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但圆环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针对训练2]如图4所示,轻弹簧一端与墙相连处于自然状态,质量为4kg的木块沿光滑的水平面以5m/s的速度运动并开始挤压弹簧,求:

 

图4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木块被弹回速度增大到3m/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析

(1)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弹性势

1

2

1

2

能最大时,对应木块的动能为零,故有:

E

×4×5

pm0

=2mv

=2

J

50J

1

2

1

2

(2)由机械能守恒有

2mv0=Ep1+2mv1

1×4×52

=p1

1×4×32

J

2

JE+2

得Ep1=32J。

 

答案

(1)50J

(2)32J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应用比较

 

[要点归纳]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的比较

 

规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

内容

1=E2

E

表达式

Ek=-Ep

W=Ek

EA=-EB

应用范围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

无条件限制

研究对象

系统

单个物体

关注角度

守恒的条件和初、末状态机械能

动能的变化及合力做功情况

的形式及大小

[精典示例]

 

[例3]如图5所示,某人以v0=4m/s的速度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45°角)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8m/s,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抛出时的高度h。

 

甲、乙两位同学看了本题的参考解法“

1212

mgh=2mv-2mv0”后争论了起来。

甲说

此解法依据的是动能定理,乙说此解法依据的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你对甲、乙两

位同学的争论持什么观点,请简单分析,并求出抛出时的高度h。

(g取10m/s2)

 

图5

 

解析

 

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均正确。

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做功

 

mgh,动能增加

1212

2mv-2mv0,由动能定理可知

1212

mgh=2mv-2mv0,所以甲说法对。

 

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势能减少

 

mgh,动能增加

 

1212

2mv-2m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1212

mgh=2mv-2mv0,乙说法也对。

 

22

v-v048

抛出时的高度h=2g=2×10m=2.4m。

 

答案见解析

 

对单个物体(包括地球为系统)只受重力作用时,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

 

式并没有区别;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较方便;对有摩擦力

 

或其他力做功的情况下要用动能定理列方程。

 

[针对训练3]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

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2.0m的粗糙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半径为R=0.2m的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AB段以外都是光滑的。

其中AB与BC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6所示。

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5.0m/s从A点沿倾斜轨道滑下,小物块到达C点时速

度vC=4.0m/s。

取g=10m/s2,sin37°=0.6,cos37°=0.8。

 

图6

 

(1)求小物块到达C点时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

 

(2)求小物块从A到B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

 

(3)为了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满足什

么条件?

 

解析

(1)设小物块到达C点时受到圆轨道的支持力大小为FN,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有,

 

2

vC

FN-mg=mR

 

解得FN=9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为90N。

 

(2)由于水平轨道BC光滑,无摩擦力做功,所以可将研究小物块从A到B的运

 

动过程转化为研究从A到C的过程。

 

物块从A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1212

mgLsin37°+Wf=2mvC-2mv0

 

解得Wf=-16.5J。

 

(3)设小物块进入圆轨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

v2

+mg=mR,则v≥gR

 

小物块从圆轨道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12

2mvC=2mv+2mgR

2

vC

联立得R≤5g

 

解得R≤0.32m

 

答案

(1)90N

(2)-16.5J(3)R≤0.32m

 

1.(机械能守恒的判断)下列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是()

 

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物体从高处以0.9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

 

C.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

 

D.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解析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

 

体以0.9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除重力外,其他力的合力向上,大小为

0.1mg,

 

合力在物体下落时对物体做负功,物体机械能不守恒。

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时,

 

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拉着物体沿斜面上升时,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

 

械能不守恒。

综上,机械能守恒的是C项。

 

答案C

 

2.(含弹簧类机械能守恒问题)如图7所示,在高1.5m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

为2kg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小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

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弹

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g取10m/s2)()

 

图7

A.10J

B.15J

C.20J

D.25J

2

得:

vy=

2gh,即vy=

vy

解析由2gh=vy-0

30m/s,落地时,tan60°=可得:

v0

 

v0=

vy

10m/s,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

2

Ep=mv0,可求得:

Ep=10J,故A

tan60°

2

正确。

答案

A

 

3.(机械能守恒与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滑板运动是一项惊险刺激的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如图8所示是滑板运动的轨道,AB和CD是一段圆弧形轨道,BC是一段长7m的水平轨道。

一运动员从AB轨道上的P点以6m/s的速度下滑,经BC轨道后冲上CD轨道,到Q点时速度减为零。

已知运动员与滑板的总质量为50kg,h=1.4m,H=1.8m,不计圆弧轨道上的摩擦(g=10m/s2)。

求:

 

图8

 

(1)运动员第一次经过B点、C点时的速度各是多少?

 

(2)运动员与BC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

(1)以水平轨道为零势能面,从P点到B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12

2mvP+mgh=2mvB

 

解得vB=8m/s。

 

从C点到Q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

2mvC=mgH

 

解得vC=6m/s。

 

(2)从B到C由动能定理,

 

1212

-μmglBC=2mvC-2mvB

 

解得μ=0.2。

 

答案

(1)8m/s6m/s

(2)0.2

 

基础过关

 

1.关于机械能守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运动,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B.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物体所受合力做功不为零,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D.物体沿竖直方向向下做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运动,其机械能减少

 

解析物体做匀速运动其动能不变,但机械能可能变化,如物体匀速上升或下降,

 

机械能会相应的增加或减少,选项A错误;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只有重力做功,

 

或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选项B、

2

C错误;物体沿竖直方向向下做加速度为5m/s的匀加速运动时,物体一定受到

 

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此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减少,故选

 

项D正确。

 

答案D

 

2.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选项A、B、C中斜面是光滑的,选项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选项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选项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选项C中的木块向上

运动。

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解析依据机械能守恒条件: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才能

 

守恒,由此可见,A、B均有外力F参与做功,D中有摩擦力做功,故A、B、D

 

均不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故答案为C。

 

答案C

 

3.(多选)如图1所示,小滑块从一个固定的光滑斜槽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用v、t和h分别表示小滑块沿轨道下滑的速率、时间和距轨道顶端的高度。

图所示的v-t图象和v2-h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图1

 

解析

 

小滑块下滑过程中,小滑块的重力沿斜槽轨道切向的分力逐渐变小,

 

故小

 

滑块的加速度逐渐变小;故

A错误,B

 

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得:

1

mgh=2mv

2,故

 

v2=2gh,所以v2与h成正比,C错误,D正确。

 

答案BD

 

4.如图2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将小球A从弹簧

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

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

3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

 

图2

 

A.

4gh

B.

4gh

3

C.2gh

D.

gh

2

解析

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得,对

A下降h的过程有mgh=Ep,对B下降h的

1

×3mv

2

4gh

过程有3mgh=Ep+

,解得v=

3

,只有选项A正确。

2

答案

A

 

5.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

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

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

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

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动能增加了1900J

 

B.动能增加了2000J

 

C.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

 

D.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

 

解析

由动能定理得W合=

,动能增加了

,故

A

1900J

100J

1800J

1800J

B错;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做功等于

1900J,C正确,D错误。

答案

C

 

6.如图3所示,质量为m=2kg的小球系在轻弹簧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悬点

O处,将弹簧拉至水平原长位置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距O点下方h=0.5m处的B点时速度为2m/s。

求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的功(g取10m/s2)。

 

图3

 

解析对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1

2

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系统的动能和弹性势能,所以

mgh=2mv

+E弹,E

1

2

弹=-

即弹簧弹力对小球做功为-

=mgh-2

mv

6JW

6J

6J

答案-6J

 

能力提升

 

7.(多选)如图4所示,一个小环套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轨道上做圆周运动。

小环从最高点A滑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其线速度大小的平方v2随下落高度h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四个所示图中的()

 

图4

 

解析

设小环在

A点的速度为

v0,以A点为零势能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

2

1

2

2

2

2

0=,正确;

-mgh+2

mv

2

mv0得

v

0

=v+2gh,可见v与h是线性关系,若v

0B

若v0≠0,A正确。

 

答案AB

 

8.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

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5

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图5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mgl=

1

2,即v=2gl。

解析

小球由静止释放,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2mv

mP>Q,

P<

Q,

P<

Q,动能大小无法判断,

A

B

错误;在最低点时满足

F

T

m

l

l

v

v

 

mv2

-mg=l

,将v=2gl代入可得FT=3mg,mP>mQ,故FTP>FTQ,C正确;向

心加速度a=l

=2g,与m及l无关,故a

nP

=a

nQ

,D错误。

nv

2

答案C

 

9.物块A的质量为m=2kg,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水平面光滑。

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1m,倾角为θ=37°。

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

道时,在底端

O点处无机械能损失,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

M处并固

定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

O点,如图

6所示。

物块

A从坡顶由静

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10m/s2,sin37°=0.6,cos37°=0.8,求:

 

图6

 

(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时的弹性势能;

 

(3)物块A被弹回到坡道后上升的最大高度。

 

解析

(1)由动能定理得

h12

mgh-μmgcosθ=mv

 

μ

解得v=2gh(1-)

 

代入数据得v=2m/s。

 

12

(2)在水平滑道上,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mv=Ep

 

代入数据得Ep=4J。

 

(3)设物块A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物块被弹回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h1

1

2

-mgh1-μmgcosθ·

=0-mv

sin

θ

2

 

1

代入数据解得h1=9m。

1

答案

(1)2m/s

(2)4J(3)9m

 

10.如图7所示,装置由一理想弹簧发射器及两个轨道组成。

其中轨道Ⅰ由光滑轨道AB与粗糙直轨道BC平滑连接,高度差分别是h1=0.20m、h2=0.10m,BC水平距离L=1.00m,轨道Ⅱ由AE、螺旋圆形EFG和GB三段光滑轨道平滑连接而成,且A点与F点等高,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恰能使质量m=0.05kg的滑块沿轨道Ⅰ上升到B点;当弹簧压缩量为2d时,恰能使滑块沿轨道Ⅰ上升到C点。

(已知弹簧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

 

图7

 

(1)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求弹簧的弹性势能及滑块离开弹簧瞬间的速度大小;

 

(2)求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

 

(3)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若沿轨道Ⅱ运动,滑块能否上升到B点?

请通过计算

说明理由。

 

解析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E弹=Ek=Ep=mgh1=0.05×10×0.2J=0.1J

 

12

由Ek=2mv0可得v0=2m/s

 

(2)由E弹∝d2可得Ek′=E弹′=4E弹=4mgh1

 

由动能定律可得

 

-mg(h1+h2)-μmgL=-Ek′

 

3h1-h2

μ==0.5

L

mv2

(3)恰能通过圆环最高点必须满足的条件是mg=Rm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v=v0=2m/s

 

得Rm=0.4m

 

当R≤0.4m时,滑块能上升到B点;

 

当R>Rm=0.4m时,滑块会脱离螺旋轨道,不能上升到B点。

 

答案

(1)0.1J2m/s

(2)0.5

 

(3)不一定,原因见解析

 

11

11.如图8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由4圆弧AB和2圆弧BC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

R

两者在最低点B平滑连接。

AB弧的半径为R,BC弧的半径为2。

一小球在A点

R

正上方与A相距4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点沿圆弧轨道运动。

 

图8

 

(1)求小球在B、A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