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6361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docx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docx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模拟4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问题:

1.关于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同一种制冷剂节流前后的温差越小,节流损失越少

B.同一种制冷剂采用再冷循环,其性能系数的提高与再冷度的大小有关

C.一般来讲,节流损失大的制冷剂,过热损失就小

D.一般来讲,PK/PKr越大过热损失越大,节流损失越小

答案:

D[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575,对于同一种制冷剂,节流损失主要与节流前后的温差(Tk-T0)有关,温差越小,节流损失越少,故选项A正确;由《三版教材2016》P578,采用再冷循环,可以提高制冷系数,提高的大小与制冷剂的种类及再冷度的大小有关,故选项B正确;由《三版教材2016》P572:

“一般来讲,节流损失大的制冷剂,过热损失就小,而且,Pk/Pkr越大,过热损失越小”。

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问题:

2.关于蒸汽压缩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制冷剂在压缩过程中,存在与外界的热交换

B.制冷剂流经压缩机进、排气阀时存在节流损失

C.制冷剂通过管路、冷凝器及蒸发器时,存在与管壁或内壁之间的摩擦损失

D.干压缩代替湿压缩,存在过热损失

答案:

D[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580,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差别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制冷剂在压缩过程中忽略了气体内部及气体与缸壁之间的摩擦和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了制冷剂流经压缩机进、排气阀的节流损失;制冷剂通过管路、冷凝器及蒸发器等设备时,未考虑其与管壁或内壁之间的摩擦和与外界的热交换,由此可知,选项D与题干描述无关。

问题:

3.下列哪一项不是制冷系统中回热器的作用?

A.增加膨胀阀前液体的再冷度

B.保证压缩机吸气有一定的过热度

C.可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

D.保证干压缩,可防止压缩机液击

答案:

C[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578,选项A、B正确,选项C错误,回热循环的制冷系数是否提高,视具体情况而定;由《三版教材2016》图4.1.11分析,状态点1'~2'为过热蒸汽区,故选项D正确。

问题:

4.单级压缩式制冷回热循环可采用的制冷工质的表述,正确的应是下列哪一项?

A.R22和R717都可采用回热制冷循环

B.R22和R717都不可采用回热制冷循环

C.R22和R502都可采用回热制冷循环

D.R22和R502都不可采用回热制冷循环

答案:

C[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579,只有R717绝不能采用回热循环,不仅因为其制冷系数降低的多,而且排气温度高,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不利影响。

问题:

5.关于制冷剂的描述,错误的是下列哪一项?

A.R717和R134a的吸水性极强,以二者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不必设干燥器

B.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和HCS类制冷剂均为天然制冷剂

C.制冷剂的绝热指数越小,其压缩排气温度就越低

D.制冷剂的蒸发压力不宜低于大气压力,以避免空气渗入制冷系统

答案:

A[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592,R134a系统要使用干燥过滤器,由P594最后一段可知氨系统不必设干燥器,故选项A错误;由《三版教材2016》P594,一般把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和前面介绍的HCs类制冷剂统称为天然制冷剂,故选项B正确,由《三版教材2016》P586,可知,选项C、D正确。

问题:

6.下列关于制冷剂CO2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CO2的COP=0,GWP=1

B.CO2的临界温度高,临界压力低

C.CO2的临界点低,通常用于跨临界过程的单击压缩机制冷系统

D.CO2的吸热过程适宜于热泵的制热运行和热泵热水机的运行

答案:

C[解析]《三版教材2016》P595:

注意选项A原文是ODP,选项A错误;CO2的临界温度低,仅为31.1℃,故选项B错误;根据倒数第三行选项C正确;选项D为吸热过程。

问题:

7.下列哪一种制冷压缩机可实现带节能器的多级压缩制冷循环?

A.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B.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C.螺杆式制冷压缩机

D.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答案:

B[解析]参见《三版教材2016》P605。

问题:

8.关于蒸气压缩式热泵机组的性能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热泵机组中安装了两个相同容量的热力膨胀阀

B.机组的制热量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C.可采用带经济器的压缩机中间补气热泵循环

D.压缩机的吸气管道上必须设置气液分离器

答案:

A[解析]《三版教材2016》P599:

“热泵机组中安装了两个容量不同的容量的热力膨胀阀,以满足制冷和制热工况下不同制冷剂流量的要求”,故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根据第3段可知,选项BC正确。

问题:

9.螺杆式压缩机转速不变、蒸发温度不同工况时,其理论输气量(体积流量)的变化表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蒸发温度高的工况较之蒸发温度低的工况,理论输气量变大

B.蒸发温度高的工况较之蒸发温度低的工况,理论输气量变小

C.蒸发温度变化的工况,理论输气量变化无一定规律可循

D.蒸发温度变化的工况,理论输气量不变

答案:

D[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09式(4.3-3)及式(4.3-4),理论输气量和压缩机的类型有关,一旦压缩机制造好,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就是固定值,但是固定输气量会随着压比的变大而减小。

问题:

10.关于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特点,下列哪一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变容量涡旋式制冷压缩机采用滑阀调节输气量

B.运行可靠,效率高,振动小,噪声低

C.具有内压缩的特点,可实现中间补气,故可以实现带经济器运行

D.没有进、排气阀,不存在余隙容积,内部泄漏可能性小,容积效率高

答案:

A[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04,“2)变容量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变容量涡旋式压缩机一般采用变频调节或数码涡旋,而非滑阀调节,选项A错误,(选项A是螺杆式压缩机的调节方式);根据《三版教材2016》“1)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的特点”可知,选项BCD正确。

问题:

11.关于制冷压缩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下列哪一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离心式压缩机名义吸气饱和温度为7℃

B.高温螺杆式压缩机名义吸气饱和温度为5℃

C.制冷压缩机铭牌上的制冷量和有关性能参数是在名义工况下测得的数值

D.说明一台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时,必须同时说明其使用工况

答案:

A[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08,选项A错误,离心式压缩机与冷水机组集成,无单独的名义工况;根据《三版教材2016》表4.3-4,选项B正确;根据《三版教材2016》P607最后一段,选项CD正确。

问题:

12.关于模块式机组的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安装自由灵活,更适用于改建工程

B.机组可以逐块启动,适用于变流量系统

C.机组电耗指标较高,电力增容较大

D.一台机组组合的模块数不宜超过8个

答案:

B[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15,选项ACD正确,模块机组由于模块单元的水系统即蒸发器与冷凝器的进、出水没有相应的隔断措施,不适用于变流量运行。

问题:

13.夏热冬冷地区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机组,额定冷量为1163kW时,符合节能要求,其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要求最高的应为下列哪一项?

A.水冷活塞式冷水机组

B.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

C.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

D.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

答案:

C[解析]根据《公建节能》第4.2.10条,选项C中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COP要求最高。

问题:

14.一台地下水式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冷热水机组额定(名义)制冷、热量为150kW,该热泵型机组的综合性能系数为多少?

A.3.9

B.4.0

C.4.3

D.4.5

答案:

A[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24表4.3-15查得,选项A正确。

问题:

15.蒸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溴化锂溶液是吸收剂,水为制冷剂

B.蒸汽是吸收剂,溴化锂溶液为制冷剂

C.溴化锂溶液是制冷剂,水为吸收剂

D.蒸汽是制冷剂,水为吸收剂

答案:

A[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41,吸收式制冷采用工质对来实现制冷,常用的工质对有氨和水、溴化锂和水两种。

氨—水工质对,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溴化锂—水工质对,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水为制冷剂。

问题:

16.螺杆式、离心式冷水机组,名义制冷工况条件下进行性能试验时,关于性能的最大偏差数值,错误的应是下列哪一项?

A.机组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规定值的95%

B.机组消耗总电功率不应大于机组名义消耗电功率的110%

C.名义制冷工况的性能系数不应小于机组明示值的95%

D.冷水、冷却水的压力损失不应大于机组名义规定值的115%

答案:

C[解析]根据《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一部分》GB/T18430.1—2007第5.4部分:

“名义制冷工况的性能系数不应小于机组名义值的92%”。

问题:

17.某螺杆式冷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制冷剂流量与蒸发温度保持不变,冷却水供水温度降低,其水量保持不变,若用户负荷侧可适应机组制冷量的变化,下列哪项的结果是正确的?

A.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减小,耗功率减小

B.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增大,能效比增大

C.冷水机组的制冷量不变,耗功率减小

D.冷水机组的制冷量不变,耗功率增加

答案:

B[解析]制冷剂流量不变,蒸发温度不变,冷却水温度降低,冷凝温度降低,因此单位质量制冷剂制冷量会变大,压缩机单位比功变小,耗功率变小,因此制冷量变大、能效比变大。

说明,制冷量和耗功率均与制冷剂流量有关,制冷剂流量是否变化需判断压缩机吸气口比容的变化。

问题:

18.单机离心式压缩机运行过程发生“喘振”现象的原因,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A.冷却塔风机的风量变小

B.气态制冷剂流量过小

C.冷冻水回水温度升高

D.蒸发器结霜

答案:

C[解析]选项A会使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能力不足,导致Pk过高;选项B可导致“喘振”现象发生;选项C冷冻水温差增大不会导致“喘振”现象发生;选项D会影响换热,导致P0过低。

说明:

喘振(离心式压缩机特有问题)原因:

Pk过高或P0过低,使得压缩机流量过低,压缩机产生能量压头不足,导致喘振;压缩机制冷能力调节得过小也会产生喘振,结合《三版教材2016》进行理解分析。

物理现象:

气流来回倒灌撞击(气态制冷剂从冷凝器倒流回至压缩机)

问题:

19.下列有关蒸发式冷凝冷水(热)水机组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机组的冷却水用水量一般不到冷却塔用水量的一半

B.机组的COP要小于风冷式机组

C.蒸发式冷凝器传热系数比风冷式冷凝器大

D.综合权衡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比水冷式和风冷式机组要低

答案:

B[解析]参见《三版教材2016》P616~617。

问题:

20.有关制冷剂管道设置,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液体制冷剂管道不允许成倒U形

B.压缩机排气管设有0.02的坡度,坡向油分离器或冷凝器

C.氨制冷系统采用无缝钢管

D.R410a制冷剂管道采用镀锌钢管

答案:

D[解析]《三版教材2016》:

由FJ633“1.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中(6)可知,选项A正确;由P633“3.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中

(2)第1)条可知,选项B正确;由P747“2.冷库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中

(2)可知,氨制冷系统管道应采用无缝铜管,且制冷剂管道不应采用镀锌钢管,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问题:

21.设计制冷剂管道系统时,对于管道坡度设置,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A.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氟),坡向蒸发器

B.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氨),坡向压缩机

C.制冷压缩机排气管(氟),坡向压缩机

D.制冷压缩机排气管(氨),坡向油分离器

答案:

D[解析]《三版教材2016》,由P633“3.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

(1)及

(2)可知,选项AC错误;由F634“R717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

(1)

(2)可知,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

问题:

22.进行制冷剂管道安装,错误的要求应是下列哪几项?

A.从液体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

B.有两根以上的支管与干管相接,连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C.管道穿过墙或楼板应设钢制套管,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

D.管道与套管的空隙大于10mm时,应用隔热材料填塞并作为管道支撑

答案:

D[解析]由《三版教材2016》P636“

(2)制冷剂管道的安装要求”中3)、5)可知,选项D错误,不得作为管道的支撑。

问题:

23.下列有关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60kW水环式冷热水型机组性能系数4.60,达到二级能效等级

B.180kW地埋管式冷热水型机组性能系数4.20,达到一级能效等级

C.150kW地表水式冷热水型机组全年综合性能系数5.40,达到一级能效等级

D.地下水式冷热风型机组全年综合性能系数3.50,达到三级能效等级

答案:

C[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29表4.3-21可知,选项AB错误,给出的是性能系数,非全年综合性能系数,不具有可比性;选项D对于地下水式冷热风型机组3级指标为3.80W/W,因此没有达到三级。

问题:

24.关于制冷机房的设计原则,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R22、R134a等压缩式制冷装置,可布置在地下室

B.R717压缩式制冷装置不得布置地下室

C.单独修建的制冷机房宜布置在服务区域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D.氨压缩式制冷机房的高度不应低于4.8m

答案:

C[解析]《三版教材2016》:

由P639“2.制冷机房设计及设备布置的原则”

(1)可知,选项AB正确;由(3)可知,选项C错误,应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选项D正确。

问题:

25.关于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燃料优劣排序正确的是哪一项?

A.轻柴油、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

B.人工煤气、天然气、轻柴油

C.液化石油气、轻柴油、天然气

D.天然气、人工煤气、轻柴油

答案:

D[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56第一段可知,“天然气是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最佳能源,无天然气的低区宜采用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

当无上述气源时,宜采用轻柴油。

问题:

26.有关吸收式制冷(热泵)装置的说法,正确的为下列何项?

A.氨吸收式机组与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相比,前者水为制冷剂、后者溴化锂为制冷剂

B.吸收式机组的冷却水仅供冷凝器使用

C.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冷却水仅供冷凝器使用

D.第一类吸收式热泵为增热型机组

答案:

D[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41,氨吸收式机组与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相比,前者氨为制冷剂、后者水为制冷剂,故选项A错误。

由《三版教材2016》P642图4.5-1可知,冷却水仅供吸收器和冷凝器共同使用,且冷却会首先经过吸收器,后串联经过冷凝器,故选项BC错误。

由《三版教材2016》P648可知,选项D正确。

问题:

27.对于相同蓄冷负荷条件下,冰蓄冷系统与水蓄冷系统的特性有以下比较,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A.冰蓄冷系统制冷剂的性能系数高于水蓄冷系统制冷剂的性能系数

B.冰蓄冷系统蓄冷槽的冷损耗小于水蓄冷系统蓄冷槽的冷损耗

C.冰蓄冷系统可以实现低温送风

D.水蓄冷系统属于显热蓄冷方式

答案:

A[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84第一、二段可知,选项A错误,选项BD正确;根据《三版教材2016》P702第一段可知,选项C正确。

问题:

28.冰蓄冷系统,蓄冷周期内仍有连续空调负荷,下列哪种情况需要设置基载制冷机?

A.基载负荷小于制冷主机单台空调工况制冷量的30%

B.基载负荷超过制冷主机单台空调工况制冷量的20%

C.基载负荷下的空调总冷量不足设计蓄冰冷量的10%

D.基载负荷下的空调总冷量不超过350kW

答案:

B[解析]由《三版教材20161)P687“

(2)冰蓄冷系统的设置原则”中2)可知,选项B正确。

问题:

29.有关冰蓄冷系统设计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串联系统中多采用“制冷机上游”的蓄冰流程

B.采用“制冷机上游”较“制冷机下游”进制冷机乙二醇液的温度要高

C.当冷凝温度相同时,进制冷机的乙二醇液温度高,则制冷机能效比更高

D.内融冰蓄冷系统的蓄冰流程只有串联形式

答案:

D[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686,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应根据需要选择串并联。

问题:

30.下列有关冷库设计室外气象参数选取错误的是哪一项?

A.计算冷间通风换气流量时,室外计算温度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B.计算冷间围护结构热流时,室外计算温度采用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C.计算冷间开门热流量时,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D.计算冷间最小总热阻时,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采用最热月的平均相对湿度

答案:

C[解析]根据《冷库规》第3.0.7条,选项C应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问题:

31.计算冷库库房夏季围护结构的热流量时,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是下列哪一项?

A.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

B.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C.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

D.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答案:

B[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721第4.8.7节第一段,选项B正确,计算冷间围护结构热流量时,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问题:

32.有关冷库冷间冷却设备,每一制冷通路的压力降的要求,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A.应控制在制冷剂饱和温度降低1℃的范围内

B.应控制在制冷剂饱和温度升高1℃的范围内

C.应控制在制冷剂饱和温度升高1.5℃的范围内

D.应控制在制冷剂饱和温度降低1.5℃的范围内

答案:

A[解析]参见《冷库规》第6.2.11条。

问题:

33.下列有关冷库隔热材料的要求,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导热系数宜小

B.正铺贴于地面、露面的隔热材料,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35MPa

C.易于现场施工

D.宜为难燃或不燃材料,且不易变质

答案:

B[解析]参见《冷库规范》第4.3.1条。

问题:

34.下列有关食品冻结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鼓风式冻结是一种快速连续式冻结方式

B.流态化冻结是采用液化气体喷淋冻结

C.平板冻结装置可实现接触式冻结

D.冻结食品一般做中长期贮藏

答案:

C[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707表4.8-6,选项AB错误。

选项A,鼓风式冻结是中速冻结,非快速;选项B,液化气体喷淋冻结是液化气体喷淋冻结,非流态化冻结,故选项B错误;选项D见《三版教材2016》表4.8-6上面一行,冻结食品可做长期贮藏,而非中长期。

问题:

35.下列有关保证气调库气密性措施不合理的是哪一项?

A.穿越围护结构的管线采用气密性做法且采用柔性连接

B.围护结构防潮层外采用聚氨酯现场发泡

C.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

D.与地坪相接时,设置防潮隔汽层,另连续铺设0.1mm厚PVC薄膜

答案:

C[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717表4.8-23,选项C应采用专用于气调库的门窗。

问题:

36.下列有关制冷机各部分参数的选择,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A.风冷式冷凝器,宜比冷却水进出口平均温度高5~7℃

B.蒸发式冷凝器,应比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高15℃

C.螺旋管式蒸发器,宜比冷水出口温度低4~6℃

D.风冷式冷凝器的空气进出口温差,不应大于5℃

答案:

C[解析]参见《三版教材2016》P639。

问题:

37.有关多联式空调机组综合性能系数测试方法,说法错误的是哪几项?

A.实测值保留两位小数

B.测试时,室内机的形式为适合IPLV检测、最小数量的最小静压室内机组合

C.对于制冷量非连续可调的机组,综合性能系数需做-10%的修正

D.对于模块型多联式空调机组,以基本模块进行测试

答案:

C[解析]根据《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4—2008第7条,选项ABD正确,选项C错误,应为-7.5%的修正。

问题:

38.青岛地区采用下列哪一项的多联式空调机组能效等级指标满足节能标注?

A.名义制冷量20kW的多联式空调机组IPLV达到3.86

B.名义制冷量90kW的多联式空调机组IPLV达到3.80

C.名义制冷量35kW的多联式空调机组IPLV达到3.75

D.名义制冷量50kW的多联式空调机组IPLV达到3.72

答案:

B[解析]青岛属于寒冷地区,根据《三版教材2016》P630表4.3-23,选项B满足节能标准。

问题:

39.下列关于燃气冷热电j联供系统的年运行时间的说法符合要求的是哪一项?

A.联供系统年运行时间不宜小于3500h

B.联供系统年运行时间不宜大于3500h

C.联供系统年运行时间不宜小于2500h

D.联供系统年运行时间不宜大于2500h

答案:

A[解析]由《三版教材2016》P669“2.使用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应具备的联供负荷条件”(3)可知,选项A正确。

问题:

40.下列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源站的哪个功能房间可不设置独立的机械通风系统?

A.有窗的主机间

B.有窗的计量间

C.有窗的调压间

D.有窗的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

答案:

D[解析]根据《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规程》CJJ145—2010第4.5.1条,主机间、燃气增压间、调压间、计量间应设独立的机械通风系统,故选项ABC均应设。

根据CJJ145—2010第4.5.2条,对于地下室、设备层及密闭的敷设燃气管道房间应设机械通风,而选项D有窗的房间属于可不设机械通风的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问题:

1.采用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当蒸发温度过低时,则需要采用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采用该做法的原因应是下列哪几项?

A.避免制冷系数降低过多

B.避免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量下降过大

C.受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之比数值的限制

D.避免设备的体积过大ABCD

答案:

ABC[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580第4.1.5节,如果采用单级制冷循环制取更低的蒸发温度,将会产生很多有害因素:

排气温度升高,加大过热损失,使制冷系数下降;压缩比加大,实际吸气量减少,制冷量降;节流损失加大,制冷剂单位质量制冷量减少,消耗功加大,制冷系数下降;当压缩比达到某一定值时,再增大就不能再制冷。

选项D并不是双击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优势。

问题:

2.与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相比,关于带节能器的多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表述中,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

A.节流损失减小

B.过热损失减小

C.压缩机转速低

D.制冷系数提高ABCD

答案:

ABCD[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580第一段,带节能器的多级压缩制冷循环的优点主要有:

可以减少压缩过程的过热损失和节流过程的节流损失,能耗少,性能系数高;可以制取较低的蒸发温度,使用范围大;带节能器的三级离心式制冷机组名义工况COP比单机机组高5%~20%;压缩机的转速低,噪声小,振动低,使用寿命长。

问题:

3.关于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改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A.设置再冷器增加循环制冷量,压缩功变小

B.设置再冷器制可提高循环制冷系数

C.设置回热器增加制冷量,压缩功增加

D.设置回热器不一定提高循环制冷系数ABCD

答案:

BCD[解析]根据《三版教材2016》P577图4.1-10可知,由于设置了再冷,节流过程由3-4变为3'-4',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