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6105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1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凝结水泵安装作业指导书

PTPLN(PERSERO)

 

印尼塔卡拉燃煤电站(2×100MW)项目

作业指导书

作业项目名称:

凝结水泵安装

编号:

TKL-RD—01—11

编制单位:

项目部热动科

批准:

安全:

质量:

工程:

审核:

编制: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出版日期

2016.07.24

版次

0

 

目录

 

1作业任务1

2编写依据1

3作业准备和条件1

4作业方法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3

5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08

6技术资料要求09

7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文明施工标准09

8有关计算及其分析12

9附录12

1.作业任务

1.1作业项目概况及范围

印尼塔卡拉2×110MW燃煤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工程,每台机组配置凝结水泵(GLN360-6)2台,其中1台运行,1台备用,本期工程2台机组共装4台凝结水泵。

凝结水泵的作用是将凝汽器中的凝结水抽出,经过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汽封冷却器和低压加热器后进入除氧器,同时向汽轮机部减温器提供减温水。

凝结水泵安装在汽机房内,立式,泵入口中心线标高为-3.8m,热井低水位-2.30m(暂定)。

作业项目范围:

凝结水泵运输、凝结水泵吊装、凝结水泵安装就位、凝结水泵启动与运行。

1.2主要工程量

共4台凝结水泵组的安装。

凝结水泵

电动机

泵型号

GLN360-6型

电动机型号

YKKL400-4TH型

设计流量

334m3/h

功率

355kW

设计扬程

240m

电压

6kV

转速

1435r/min

转速

1500r/min

轴功率

251.3kw

功率因数

0.88

重量

8850Kg

重量

4100Kg

1.3工期要求

满足项目部计划要求

2.编写依据

2.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汽轮发电机组篇DL/T5210.3-2012;

2.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管道篇DL/T5210.3-2009;

2.3印尼塔卡拉项目部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专业设计;

2.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版)

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

火力发电厂);DL5009.1-2014

2.7《汽机房辅机安装图》-安徽电力设计院;

2.8厂家产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

3.作业准备和条件

3.1技术准备

熟悉安装图纸,根据图纸,编制作业指导书。

进行施工现场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制定防范措施。

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会,让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及作业指导书,学习施工规范,掌握施工工艺。

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3.2作业人员

3.2.1作业人员配置

序号

工种

数量

要求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

/

2

技术员

1

/

/

3

质检员

1

/

/

4

安全员

1

持证上岗

/

5

安装工

4

/

/

6

起重工

3

持特种设备作业证

/

7

操作工

2

持特种设备作业证

/

8

电焊工

1

持特种设备作业证

/

9

火焊工

1

/

/

3.2.2人员分工

现场施工负责人,主要负责现场施工及协调;技术员主要负责施工的技术策划和施工中的技术工作以及质量工作;安全员,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策划和安全工作;三级质检员,主要负责施工的质量监控工作;安装工负责凝泵的就位及安装工作,其他工种配合。

3.3材料、设备准备

本项目对主要材料、设备的要求。

a.施工材料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斜垫铁

120×80×10(薄边)

48块

基础准备

2

平垫铁

120×80×15

48块

基础准备

3

枕木

L=1.5m

4根

设备临放

4

白纱、棉布

/

若干

设备清理

b.施工工具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汽机房行车

80t/20t

1台

设备吊装

2.

履带吊

250t

1台

设备倒运

3.

运输汽车

20t

1台

设备倒运

4.

榔头

/

2把

找正就位

5.

线锤

/

1只

找正

6.

水平尺

200mm

2把

测量

7.

活络扳手

各种规格

1套

安装

8.

框式水平仪

0.02mm

1台

找正

9.

链条葫芦

5t

若干

安装、找正

10.

磨光机

/

2把

打磨

12

电焊机

/

4台

安装

13

千斤顶

10t

2个

找正

3.4主要机具

注:

计量器具须经计量校验合格,起重器具及机具均应合格有效并有足够安全系数。

3.5作业条件

3.5.1力能供应

3.5.1施工用电、照明满足需要

3.5.2氧气、乙炔的供应满足施工需要

3.5.2场地

汽机房凝结水泵安装位置,凝结水泵基础经验收合格并移交安装,凝结水泵坑内杂物已清理干净。

3.5.3上道工序

3.5.3.1根据图纸及实际情况做好消耗性材料预算,材料、设备全部到达现场。

3.5.3.2与设备相关的基础,土建经检查合格并移交。

3.5.3.3设备具备有关的合格证书和实验报告,制造厂应提供完整的供货清单,并在设备上作好相应的标记。

3.5.3.4设备等附件已按设计要求核对无误,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物。

设备的接口应用塑料布包好,并有雨布覆盖。

3.5.3.5施工现场道路应畅通,且不影响部件运输;在易于发生火灾的地方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3.5.4工作环境

室内工作场地整洁。

人员精神状态要饱满,不宜继续工作的停止其工作。

3.5.5临时工作设施

脚手架搭设要根据现场的实际需要进行,脚手架搭设好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5.6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

现场安装时,灭火栓等器材已定址放置,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主要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配置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安全带

/

满足施工要求

/

2

安全帽

/

满足施工要求

/

3.5.7其他要求

本作业项目无其它要求。

4.作业方法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4.1作业主体方案

设备开箱、清点→基础及垫铁配制→地脚螺栓一次灌浆→泵组就位找正→复查设备中心及标高进行二次灌浆→附件及相关管道连接→试转电机→连接靠背轮→泵组试转→安装结束。

4.2.作业方法与步骤

4.2.1安装前准备

Ø作业方法和要求

1.基础准备

1.1基础应能承受水泵、电动机及泵内水重的总负荷;

1.2基础上应预留出与泵筒体的圆形底盘相适应的二次灌浆位置和地脚螺栓孔;

1.3确认基础的标高和尺寸与施工图纸相符,检查地脚螺栓孔洞尺寸和相互之间距离,检查机坑孔深度和上下对中是否满足要求。

2.安装准备

2.1设备在安装前,必须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检查。

如发现有损坏或质量缺陷,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共同检查。

对于设备制造缺陷,应联系厂家处理。

由于制造质量问题致使安装质量达不到规定时,应由总包、施工单位和厂家共同协商,另行确定安装质量标准后施工,设备检查和缺陷处理应有记录和签证;

2.2施工使用的重要材料均应有合格证和材质证件,在查核中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必要的检验鉴定。

润滑油(脂)等的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国家标准,方准使用;

2.3在泵筒体圆形底盘下面布置垫铁8-12组,每组含一副斜垫铁和一块平垫铁,平垫铁事先捂置好;

2.4将圆形底盘初步找正后,对地脚螺栓孔进行一次灌浆;

2.5养护5-6天后复查圆形底盘定位尺寸和水平度(≤0.05mm/m),合格后预紧地脚螺栓。

Ø危险点

本作业项目无

Ø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本作业项目无

Ø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本作业项目无

4.2.2水泵部件、散件的检查与清洗

Ø作业方法和要求

1.使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将泵及相关配套件运至安装场地,小心拆去包装以防损坏内装零件,所有连接部位应封好;

2.对水泵部件和需要现场装配的散件的所有配合表面应进行清洗(尤其注重止口结合面),发现有磕、碰损伤应仔细修整好;

3.检查泵和电机有否损坏,复检设备紧固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Ø危险点

油污清理后废料随意放置。

Ø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用汽油清理设备零件时,废油、废棉纱等应集中存于专用的铁桶中,并定期清理。

Ø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本作业项目无

4.2.3泵组安装

Ø作业方法和要求

1.将筒体掉入机坑孔内,穿上地脚螺栓,拧上螺母,使圆形底座落在垫铁上,使筒体与机坑孔对中,使地脚螺栓悬于螺栓孔内;

2.调整垫铁,对筒体进行找平找正,使筒体的定位尺寸和圆形底盘水平度(要求不大于0.05mm/m)符合图纸要求,然后将O形密封圈平整放置在筒体密封面槽内;

3.如图在水泵出水室和首级导流壳两处安装吊索,保持水平状态向上吊起,在空中转为垂直起吊,将泵体缓慢垂直落入筒体内,拧紧筒体和出水室连接螺栓,去除吊索;

4.复查凝结水泵靠背轮端面水平度(≤0.05mm/m),清理基础表面,然后进行二次灌浆,经5-6天水泥干后再复查水平度,若符合安装要求,拧紧地脚螺栓;

5.将水泵侧联轴器装到泵轴上,再装上水泵调节螺母,并把调节螺母旋转到尽可能靠下位置,以免影响电机安装;

6.安装电机侧联轴器,将电机吊到水泵出水室上,用出水室上预设调整螺钉调整电机位置,使其进入出水室止口内,拧紧电机与出水室连接螺栓,拧紧力矩1268N.m。

Ø危险点

1.使用的钢丝绳卡环不合格。

2.钢丝绳与物体的棱角接触处未加包垫保护。

3.起重、操作人员无证作业;指挥信号不明确而盲目操作。

4.设备就位时,施工人员将手、头等身体部位伸入结合面。

Ø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1.要清楚设备的重量,选择合适的钢丝绳和卡环,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丝绳。

2.棱角处垫以半园管、木板等。

3.检查作业人员证件;作业前操作人员和起重指挥人员对起重信号进行沟通,在指挥信号不明确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严禁盲目操作。

4.设备就位过程中,严禁将手、头等身体部位伸入结合面,防止碰伤、挤伤。

Ø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将筒体吊放在基础上,穿上地脚螺栓,拧上螺母,搁平并使其与基坑孔对中,找中心,水平度允许值0.05mm/m.

4.2.4联轴器找中心

Ø作业方法和要求

1.找中心前测量电机和出水室靠背轮瓢偏和晃度,如果超过允许范围,则应先调整靠背轮然后再找中心;

2.测量方法:

将百分表固定在泵侧旋转轴上,用一块表测量电机靠背轮外圆,两块表(180°对称布置)测量电机靠背轮端面;

4.测量时应将电机联轴器圆周分为四等份,每隔900作一记号;

6.测量时泵和电机转子每转动900测量记录一次,测量数值用简图做记录;

7.调整方法:

以凝泵法兰面为基准,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调整电动机;

8.允许偏差值:

由于其是固定联轴器,转速为1435,故其径向允许偏差值为0.06mm,端面允许偏差值为0.05mm。

Ø危险点

安装设备上堆放物品

Ø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严禁在安装设备上面堆放任何物品

Ø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调整调节螺栓,使泵联轴器外圆对电机轴心的圆跳动不大于0.05mm

4.2.5凝结水泵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Ø作业方法和要求

1.确认电机转向是否正确(正确转向为轴伸端看,顺时针旋转)。

当采用点车试转向时,电机旋转方向

正确后再连接联轴器;

2.清查水泵进口管道、出口管道、再循环管道系统中所有的高点处是否能够排除空气;

3.检查水泵的密封、冷却等辅助水系统的水源是否处于供给状态;

4.将推力轴承的油室内注满ISOVG46润滑油;

5.打开密封冷却水阀门,检查密封冷却水管路是否畅通,打开电机冷却水阀门,检查冷却水管路是否畅

通,调整水量和水压至系统图要求;

6.从联轴器处扳动泵转子,检查其转动是否灵活;

7.保证凝汽器热井最低水位不低于泵启动要求的最低水位;

8.检查电机控制保护系统是否可靠;

9.检查推力轴承的热电阻测温元件是否接通;

10.开启泵进口阀未水泵注水,检查入口滤网是否畅通,若不畅通要及时清理

Ø危险点

油污清理后废料随意放置。

Ø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用汽油清理设备零件时,废油、废棉纱等应集中存于专用的铁桶中,并定期清理。

Ø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本作业项目无

4.2.6凝结水泵的启动与运行

Ø作业方法和要求

1.设定出口阀在关闭状态;

2.启动电机至额定转速后打开压力表旋塞;

3.开通泵的抽气管路,从机械密封箱体上放气口上放气,直至放气口有水连续流出,将排气丝堵拧紧;

4.逐渐开启出口阀至所需工况(出口阀关闭情况下运转不得超过2分钟),检查各仪表读数及密封水泄

露情况,泵禁止在最小流量以下运行,启动后快速通过此区域;

5.运行过程中检查泵出口要是否达到要求,泵是否运转平稳,振动是否达到要求;

6.注意观察泵组各处监控仪表,电动机推力轴承温度在75℃时报警,85℃时停机,电动机上下轴承75℃

时报警,85℃时停机,电动机定子绕组130℃时报警,140℃时停机;

7.新泵首次启动应不低于4小时的运行时间,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泵检查:

a.电流波动大,或超过额定值;

b.水泵有明显的振动或异常响动;

C.水泵或电机轴承温度超过75℃时;

8.投入正常运行后,值班人员应注意下列情况:

a.每天检查并记录水泵的运转情况,如电流、电压、泵进/出口压力、水位变化和出现的故障等;

b.每班至少有三次检查密封水泄露情况;

C.随时保证电机保护系统的清洁、可靠,决不允许失灵。

Ø危险点

对运行设备的旋转部件进行清扫、擦拭或润滑被转轴擦伤或棉纱、抹布卷入

Ø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禁止在设备运转时进行清扫、擦拭或润滑工作。

Ø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本作业项目无

4.2.7凝结水泵的停机

Ø作业方法和要求

1.切断电机电源;

2.关闭出口阀,滞后关闭入口阀;

3.关闭冷却水管路;

4.确认泵转子停转后,关闭密封水管路;

5.停运期间,如果进口处于负压状态,应保持密封水的注入;

6.停机后如果面临着结冰可能,应采取放水或其他防冻措施;

7.电动机应防潮。

Ø危险点

本作业项目无

Ø安全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本作业项目无

Ø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本作业项目无

4.3预防与应急措施

本项目无应急与预防措施。

4.4成品防护措施

I)安装工对建筑专业的墙壁、柱头、楼面等加以保护,不得随意破坏,或乱画、打洞;作为起吊生根时,应进行核算,并采取保护措施。

II)设备接口移交管工后,应将其封好,不得随意拆除堵头,安装过程中不得以设备作为起吊生根点。

不得在已安装管道上引弧试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

剩余管段也应及时作出材质标记。

Ⅲ)管道对口完毕,移交焊工后,安装工应做好监护工作。

Ⅳ)安装工作结束后禁止作业人员在设备上行走。

4.5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

本作业项目无。

5.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5.1作业质量标准

5.1.1主要质量控制标准

5.1.1.1中心线偏差≤3mm

5.1.1.2标高偏差±5mm

5.1.1.3水平度偏差≤0.05mm/m

5.1.1.4支脚与台板间隙<0.05mm

5.1.1.5垫铁、地脚螺栓配制安装符合《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汽轮发电机组篇DL/T5210.3-2009表4.319中规定

5.1.1.6轴承采用自供润滑系统和内置油冷却器,润滑油为ISOVG46。

5.1.2工艺质量要求

5.1.2.1基础表面无裂纹、孔洞、污垢、杂物等;

5.1.2.2垫铁接触密实,无松动;

5.1.2.3管道接口焊缝表面应无裂纹、气孔、夹渣、咬边等缺陷,有关焊缝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

5.1.2.4附件安装齐全、无遗漏;

5.1.2.5凝泵安装记录齐全;

5.1.2.6各管路与凝泵对口焊接时不得强行对口,以免凝泵承受外力

5.1.2.7法兰结合面应平整,无凹坑及辐向沟漕;

5.1.2.8地脚螺栓应平直无弯曲,应洁净无油漆及其它污垢,使地脚螺栓露出螺母3-4丝;

5.1.2.9吊装前仔细检查安装方案,确保安装正确;

5.1.2.10不能随意在凝泵上动电火焊等工作;

5.2检验要求

5.2.1试验项目目录

凝结水泵的试运

5.2.2本项目见证点、停工待检点和旁站点目录

编号

检验项目

验收等级

见证点类型

1

凝结水泵试运

五级

W

6.技术资料要求

6.1凝结水泵安装施工技术记录

6.2凝结水泵试运施工技术记录

7.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文明施工标准

7.1危险源清单及防范措施

序号

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名称

防范措施

1

物体打击

高处作业使用工器具坠落

小型工器具存放在随身携带的工具袋中或系安全绳

设备挤伤、碰伤

设备就位过程中,严禁将手、头等部位伸入结合面

垂直交叉作业无隔离设施或防护设施随意拆除

垂直交叉作业尽量错开;无法错开时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验收合格后使用,严禁任意拆除;必须拆除时,应征得原搭设单位的同意,并采取临时安全施工措施,完毕后立即恢复原状并经原搭设单位验收

交叉施工时,工具、材料等上下投掷

严禁投掷工具、材料,可采用工具包或麻绳作为传递工具

手拉葫芦、钢丝绳临抛物件

手拉葫芦及钢丝绳临抛物件时,不得超载;临抛件应做好各部位的钢丝绳的棱角保护;不得长时间进行临抛;确需临抛一段时间时,临抛件的重量必须小于葫芦或钢丝绳承载量的一半。

2

起重伤害

使用的钢丝绳卡环不合格

要清楚设备的重量,选择合适的钢丝绳和卡环,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丝绳

钢丝绳与物体的棱角接触处未加包垫保护

棱角处垫以半园管、木板等

起吊物未绑牢,偏拉斜吊,吊物未固定时松钩。

起吊物绑挂牢固;吊钩悬挂点应在吊物重心的垂直线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落钩时应防止由于吊物局部着地而引起吊绳偏斜;吊物未固定时严禁松钩

起重、操作人员无证作业;指挥信号不明确而盲目操作

检查作业人员证件;作业前操作人员和起重指挥人员对起重信号进行沟通,在指挥信号不明确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严禁盲目操作。

设备运输时,设备未固定捆扎牢靠,造成设备从车辆上落下或倾翻。

设备运输应封车牢固,并派专人监护。

起重工器具使用不合格

工器具如:

链条葫芦使用前应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设备就位时,施工人员将手、头等、部位伸入结合面。

设备就位过程中,严禁将手、头等身体部位伸入结合面,防止碰伤、挤伤。

3

触电

使用电源线破损的便携式卷线盘、机械及电动工具

检查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检查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电动工具需经检验合格

电动工具未经过漏电保护装置或漏电保护装置不合格

电动工具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额定漏电动作电压≤36V。

使用的照明灯不规范

照明灯悬挂高度低于2.5米且设保护罩

磨光机电线漏电

磨光机、无齿锯等电动工具应检验合格,接线应由专职电工负责,线路上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且工作正常。

4

火灾

电火焊作业场所易燃物品未清理干净或未可靠隔离

在焊接、切割地点周围5m的范围内,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无法清除时,采取铺设石棉布等可靠的隔离或防护措施;作业结束后,清理场地、清除焊件余热、切断电源,仔细检查确认无起火危险方可离开。

油污清理后废料随意放置

用汽油清理设备零件时,废油、废棉纱等应集中存于专用的铁桶中,并定期清理。

5

爆炸

乙炔瓶出口无回火防止器

乙炔瓶出口装设回火防止器

6

机械伤害

操作有飞溅物产生的机械未戴防护眼睛

使用角向磨及凿垫铁时应带好防护眼睛

对运行设备的旋转部件进行清扫、擦拭或润滑被转轴擦伤或棉纱、抹布卷入

禁止在设备运转时进行清扫、擦拭或润滑工作

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着装不合要求。

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进入施工现场

7.2环境因素清单及防范措施

序号

环境因素类别

环境因素名称

防范措施

1

噪音

起重机械发动机噪音

减少空载运行时间

安装噪声

控制安装方法

基础凿毛

混凝土施工振捣人员及木工房电锯操作人员的佩戴隔音耳塞,较大的项目一般晚10时到次日早6时之间停工,加强噪音监测,噪音超标要纠正和采取措施

2

废弃物污染

废旧手套、棉纱

回收

施工现场车辆行驶、散装材料搬运、产生粉尘

《施工现场废气管理制度》

废弃焊条、焊条头

存放在废弃电焊条头回收箱内

设备开箱产生的废弃物

开箱后及时清理

钢材边角料

尽量分清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做好回收

7.3危险性作业项目

本作业项目无危险性作业项目

7.4文明施工标准

7.4.1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严禁酒后及穿高跟鞋或拖鞋进入工作现场。

7.4.2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结构上,其高度一般不低于腰部。

7.4.3使用大锤或手锤时严禁带手套。

7.4.4设备和管道的敞口应进行临时封闭,设备就位和调整时,手指不得伸入结合面之间。

7.4.5设备起吊应绑扎合理,吊点应是设备提供的主吊耳。

7.4.6项目施工随着施工进度的进展,逐步清除管子内部杂物,搞好文明施工。

7.4.7因工作需要临时拆除的栏杆、格栅等工作完毕后必须立即恢复,施工过程要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7.4.8高处作业时不得在平台、孔洞边沿坐、靠,不得站在栏杆外施工。

7.4.9施工现场应坚持“每日一净”、“工完料净场地清”的制度,做到文明施工。

8.有关计算及其分析

泵净重8850kg,挂钩两侧钢丝绳夹角45°吊起凝泵,钢丝绳受力F=8850÷2×√2×10=62.6KN,采用Φ20mm钢丝绳(抗拉强度20MPa)起吊,破断拉力211.5KN>62.6N,满足起吊要求。

电机重4100kg,钢丝绳45°吊起电机,钢丝绳受力F=4100÷2×√2×10=29KN,采用Φ20mm钢丝绳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9.附录

作业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