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2承办单位
药业有限公司
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本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参股组成。
1.4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省县,该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是企业投资理想之地。
****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建厂条件和区位优势。
项目所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
1.5发展模式
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1.6编制依据
1.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
2.有关建筑、结构、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范;
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范、经济参数等;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
1.7建设条件
1、场地
我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
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
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
东部梵净山地区,平均海拔大于1600m,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为中高山地形,以锓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海拔1000-1600m,坡度陡缓不等,为低中山地形,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海拔800-1000m为中低山地形,以岩溶地貌、侵蚀地貌和河流冲刷地貌为主;境内海拔在700-800m一带,相对高差200-300m,坡度较小,为低山地形。
在山地地形的河谷地带,经河水的常年冲刷,形成了一些相对较平的河谷冲刷堆积地貌,但面积不大。
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
主要河流有河、车家河、乐茂江河、洋溪河、江源沟河等,地表河网较密。
多数河流上游陡,中游平缓,下游较陡,河谷深切,水流湍急。
分别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由南东向北西流入乌江。
2.供电
所在地区电力供给充沛,境内有220KV变电站一座,组成了电力供应网络。
本项目用电由所在地变电站提供。
3.通讯
所在地邮电通讯发达,可直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已覆盖全区,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电子邮箱方便迅捷。
4.供暖
本项目新建锅炉房1座,配备6吨蒸汽炉1台,可保证厂区生产生活好冬季建筑供暖的需要。
5.供水
本项目供水由所在区供水系统提供,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6.排水
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生活污水经厂区下水管网收集、处理后排入厂外污水管网。
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设计规模
1
厂房、原料仓库
亩
20
总计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
2
办公楼、宿舍楼
亩
10
3
麦冬种植
亩
10
4
清水池塘
亩
5
5
金银花
亩
20
6
杭白菊,艾草等
亩
20
7
生姜,大蒜等
亩
15
二
建设期
年
2
三
计算期
年
10
四
总投资
万元
五
投资利润率
%
六
投资利税率
%
七
财务内部收益率
%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中国中药资源类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有11146种,药用动物有1581种。
全国民间草药约7000种,占60%;民族药约4000种,占30%;商品中药材约1200种,占10%。
近10年来,我国天然植物药的需求翻了三番,年需求量高达6000万公斤,出口约3000万公斤。
近几年,随着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消费者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食品、纯天然制品,这使得国际植物药市场和健康营养品市场发展十分迅猛,平均以每年30%速度增长。
人们渐渐意识到天然植物药的重要作用。
中药不仅对医学界,对美容界护肤方法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1中医药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在近几年举办的中国国际中医药创新技术及产业化展览会上,前去参观的专业人士和市民达数万人。
各参展企业如著名的三九集团、四川可采实业有限公司都闪亮登场,海内外买家团体如澳洲全国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加拿大中医药针灸学会、全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泰国中医药协会、日中传统中医药交流会、港九中华药业商会、澳门中医药学会、台湾中草药发展协会、台湾中医商业联合会等几乎全部到场。
从此次商业展出的规模、观众人数、参加团体的层次,我们就可以看出未来中药的巨大市场。
据统计,中草药在国际市场发展空州非常广阔。
在美国,2005年至2007年,美国滋补品市场总体年增长率为15%,即从2005年的89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18亿美元。
其中,草药年增长率为21%,即从2005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36亿美元。
2008年达到54亿美元。
在欧洲人们比美国人更加“接受”草药,特别是“注册”药品。
这种接受可从较高的草药人均消费量显示出来。
2中医药是未来用药趋势
与西方医学相比,中医中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中药的开发从人体开始,经过几千年、几百年的临床使用,经过自然筛选,其药效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子和动物实验,效果可靠。
这与西药恰恰相反。
西药是从数以万计的化合物中选择,从分子、动物,再到人体进行实验,这种科研方式必将产生每种化合物的成功概率低、费用大的结果。
其次,中药来自于天然植物或动物,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经过几千年的临床使用,反复筛选,毒副作用小,而西药是对细胞进行治疗的,副作用大。
再者,中药对一些老年疾病、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而西药目前对这些病却束手无策。
根据美国医学机构调查,49%的疾病西药无法治疗,20%左右的病人因服用西药出现毒副作用而停药。
随着“回归大自然”的呼吁日益高涨,人们渴望采取温和的保健、治疗方式,在这方面只有中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近几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来,中药的开发利用更是日新月异。
我国各种中药产品层出不穷,其中有不少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有的已经成长为在国际上颇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中药目采养护系列就是其中成功的典范。
中成药医疗、保健、美容方而需求的扩大,导致中药村需求的急速增长。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中国中药材产业发展遭遇技术“瓶颈”
GMP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所有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多数国家的政府、制药企业和医药专家一致公认为制药企业和医院制剂室进行质量管理的优良的、必备的制度。
按照国际卫生组织规定,从1992年起出口药品必须按照GMP规定进行生产,药品出口必须出具GMP证明文件。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另一个阻碍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即中药生产的科技水平太低,难以达到国际上认可的标准。
其中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中药材的质量太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2007年药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在被抽查的各类药品中不合格率最高的是中药材,达34.6%(2006年为25.4%),令人触目惊心。
药材的质量严重地影响了中成药和中药保健品的质量,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严重败坏了中医中药在国际上的信誉,也成为中国中药走上国际市场的一个重大障碍。
近年来,国际贸易舞台大刮环保风,绿色认证制度日趋盛行。
北美、欧洲及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对包括中药在内的植物药提出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方面的限量指标。
中国中药材产品屡屡在这个标准上“触礁”,是中国的中药产品出口多年徘徊不前的一个主要原困。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法规,其中与中药材种植有关的两个最重要的标准是“GAP”标准和绿色植物药进出口标准。
“GAP”的全名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带有强制性,不按GAP规范生产的药材商品将被视为非法。
任何中药村产地,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其药材种植粗糙落后的现状,不建立自己的GAP基地,不生产出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产品,那里的中药材种养产业将毁于一旦。
新建的中药材种植产业也决不可能例外。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国家对外贸易部2001年7月1日发布实施)是中药材直接而向WTO的标准。
每一个新建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都应瞄准这一标准,在近年内生产出符合绿色标准的药材。
2.2.2中药材生产存在的问题
(1)种植地规模不大,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加工技术欠缺
2.2.3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
县农业结构单一,政府应大力扶持中药材种植,优化产业结构.宜城有种植中药材的历史,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中药材的种植,特别适合建设大型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县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为实现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立足市情,努力把中药材种植加工培育成我市的支柱产业,把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战略发展重点之的长效机制。
我公司已与武汉大学达成初步的合作共识,将提供中药和亚健康等知识授课。
在对以上问题合理分析后,让宜城农民社意识到,走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是公司立足于市场、壮大自身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本项目通过扩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建立中药材加工厂,形成中药材生产形成规模种植、统一管理、科研、质量、销售(出口)一条龙,同时加大规范化种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建立科学台理的采收加工制度,实现规范化、集体化、基地化生产经营,为扩大出口、创出中药材名牌产品打下基础。
项目的发展壮大,既调整了地方农村产业结构,填补了县及周边地区中药材种植空白,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2.3项目发展优势及前景
1.背景优势
该公司与一些药品企业和化妆品企业建立了长期台作关系,项目产品销路十分明朗,基本不会出现滞销,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2.成本价格优势
县劳动资源丰富,项目产品的建设成本相对低廉,使公司开发的项目拥有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对产品的市场销售极为有利。
3.地理位置优势
项目建设地点配套设施齐备,公用工程条件优越,占据了极佳的地理位置,从而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投资。
因此决定了销售价格将居有利地位,市场销售前景将十分广阔。
4.交通优势
项目所属区域交通十分便利,为本项目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
第三章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3.1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3.1.1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供需分析和本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所具备的建设条件,本项目拟在县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及深加工工厂。
本项目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期为10亩试点,第二期为100亩,第三期为0.1万亩。
新建深加工标准厂房、原料仓库、办公楼、宿舍楼、清水池塘及种植面积合计10亩用地。
3.1.2产品介绍
本项目包括收购艾草和种植麦冬,下面将其功能疗效一一介绍。
艾草
艾草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具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齿,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0.5一o.8厘米;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长5一8厘米,宽4一7厘米,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侧有1—2枚缺齿,叶基部宽楔形渐狭成短柄,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干时锈色,叶柄长0.2一o.5厘米,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或3深裂或3浅裂,或不分裂,而为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一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草质,卵形或狭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边缘膜质,中层总苞片较外层长,长卵形,背面被蛛丝状绵毛,内层总苞片质薄,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雌花6一1O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不明显的小尖头,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花后向外弯曲,叉端截形,并有睫毛。
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花果期9—10月。
药用价值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此外全萆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
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麦冬的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麦冬生长环境
麦冬喜温暖湿润、较荫蔽的环境。
耐寒,忌强光和高温,7月见花时,地下块根开始形成,9~10月为发根盛期,11月为块根膨大期,2月底气温回升后,块根膨大加快。
麦冬的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5℃左右低温经2~3个月能打破休眠而正常发芽。
种子寿命为1年。
3.1.3实施方案
第一年种植麦冬,艾草主要以收购当地农户的艾,据我公司初步调查雷河每年出产3000吨艾草,第一年计划收购500吨进行深加工。
3.2项目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3.2.1地理位置
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
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
东部梵净山地区,平均海拔大于1600m,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为中高山地形,以锓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海拔1000-1600m,坡度陡缓不等,为低中山地形,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海拔800-1000m为中低山地形,以岩溶地貌、侵蚀地貌和河流冲刷地貌为主;境内海拔在700-800m一带,相对高差200-300m,坡度较小,为低山地形。
在山地地形的河谷地带,经河水的常年冲刷,形成了一些相对较平的河谷冲刷堆积地貌,但面积不大。
3.2.2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
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55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常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C,NE(55,10),历年平均风速:
0.9米/秒,历年平均蒸发量:
1174.7MM,年最多风向及频率:
C,NE(55,10),年平均日照时数:
1296.9小时,冬季:
室外风速0.9米/秒,夏季:
室外风速1.0米/秒,年极大风速(定时):
12米/秒,极端最高气温:
39.9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
-9.0摄氏度,历年平均气温:
16.8摄氏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78%,历年最大相对湿度:
100%,历年最小相对湿度:
9%,历年平均气压:
962.2百帕,历年平均降水量:
1113.4毫米,历年最大降水量:
1621.6毫米,历年最少降水量:
678.7毫米,日平均温度〈=5.0摄氏度的天数:
50.4天,最大积雪深度:
17MM,冬季大气压力:
969.1百帕,夏季大气压力:
953.0百帕,最低气温出现日期:
77.1.30,最高气温出现日期:
71.7.27,最热月、最冷月:
热7月,冷1月,年平均有霜期:
74天。
2.气候条件
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55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常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C,NE(55,10),历年平均风速:
0.9米/秒,历年平均蒸发量:
1174.7MM,年最多风向及频率:
C,NE(55,10),年平均日照时数:
1296.9小时,冬季:
室外风速0.9米/秒,夏季:
室外风速1.0米/秒,年极大风速(定时):
12米/秒,极端最高气温:
39.9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
-9.0摄氏度,历年平均气温:
16.8摄氏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78%,历年最大相对湿度:
100%,历年最小相对湿度:
9%,历年平均气压:
962.2百帕,历年平均降水量:
1113.4毫米,历年最大降水量:
1621.6毫米,历年最少降水量:
678.7毫米,日平均温度〈=5.0摄氏度的天数:
50.4天,最大积雪深度:
17MM,冬季大气压力:
969.1百帕,夏季大气压力:
953.0百帕,最低气温出现日期:
77.1.30,最高气温出现日期:
71.7.27,最热月、最冷月:
热7月,冷1月,年平均有霜期:
74天。
3.3土建工程方案
3.3.1设计依据
⑴国家现行的有关总图、建筑、结构等各专业的有关规范、标准及规程。
⑵建设场地用地红线、工程地质气候条件等有关工程设计基础资料。
⑶工艺、公用工程各有关专业对工程提出的专业技术条件。
⑷尽量采用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结构、新技术新技术、优化设计方案,在国家法令、政策、标准、规范的允许范围内,充分考虑该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使其达到先进水平。
3.3.2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包括生产车问、原料库、成品库、宿舍楼和综合办公楼等,占地而积10亩,此外还有清水池塘1亩。
(1)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长66米,宽15米,共2座。
该车削采用轻制排架结构,砖刊护,独立基础;单层,层高7.5米;单跨,跨度15米;抗震按7设防;该建筑生产火灾危险性娄别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三数。
(2)原料库和成品库
原料库长24米,宽9米。
成品库长33米,宽9米。
原料库和成品库均采用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单层,层高7.5米;单跨,跨度9米;抗震按7设防;建筑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粪,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
(3)宿舍楼
两个宿舍楼分别长18米,宽11米。
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条形基础;2层,一层高4米;层高4米,抗震按7设防;建筑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粪,建筑耐火等级为糍。
(4)综合办公楼
综合办公楼长42米,宽12米。
该建筑采用砖混结构,条形基础;2层,一层层高4.5米,二层层高3.5米;抗震按7设防;建筑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三数。
3.4原辅材料、原料供应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由本地解决,其他原料由公司统一购入,供应有保证。
生产、生活所需燃料由公司集中购进,供应有保障。
3.5总图运输
3.5.1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功能分区明确,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布置科学合理。
(2)结合厂址地形、地貌、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布局,形成具有良好的朝向、日照和通风条件。
(3)合理确定通道宽度,满足有关防火规范和运输要求。
(4)合理组织人流、物流,保证生产安全。
(5)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并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
3.5.2总平面布置方案
(1)平面布置
丽缘本草药材农村专业合作社平面布置图
本项目厂区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场地形状,本项目宿舍楼拟分为2座,一座布置在厂区东侧,一侧布置在厂区南侧,由于车间和仓库置于厂区的东南角,所以在南侧生产车间和厂界之间留有运输通道以及堆场和渣场的用地。
南侧生产车间东北侧布置办公大楼,正东方向为清水池塘,综合办公楼、宿舍楼、生产车间以及清水池塘之州为小花坛,美化周围环境。
(2)物流、人流组织
厂区正南设正门,其中厂区东侧为大坝公路,作为厂区物流主出入口并进行燃料和工业废渣的运输,南主出入口主要用于人流疏散。
(3)道路设计
为满足厂内外交通运输及消防等要求,厂内道路原则上平行于主要建筑物,分别设东西和南北向主干道,其他次干道于在主干道呈正交环状布置。
厂内道路主要路而宽分8m、6m二种,可满足生产运输及消防要求。
(4)竖向布置
厂区地势相对平坦,竖向设计采用平坡式。
考虑排雨水及防止暴雨积水,厂区内部道路纵坡小于或等于2‰。
设计标高结台地形现状,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全厂室外地坪纵坡平均2‰~4‰,雨水采用暗管排放。
(5)绿化布置
全厂绿化以普通绿化与重点绿化相结台,沿厂区主入口的主要道路种植有观赏价值的乔、灌木与草皮结合,布置旗杆、铭牌,并与建筑进行充分搭配考虑。
其它可绿化部分遍植草皮,并适当点缀冬青灌木,以创造出一个美丽、恰人的环境。
3.5.3厂内外运输
本项目运入量主要为原辅材料、燃料;运出量主要为产品,废弃物等。
项目厂内运输采用叉车、吊车等运输工具,厂外运输采用社会运力解决。
4.6公用辅助工程
4.6.1供电
1、电源
项目厂区用电由所在地变电站提供,采用高压为10kv的架空线引入厂区变配电所。
厂区变配电所现有变压器2台,总装机容量630kvA,可满足项目新增用电负荷的需要。
本项目用电负荷部分为二级负荷,为保证项目用电的需要新增柴油发电机一部备用。
2、用电负荷
项目厂区用电负荷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
厂区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为310kw,计算有功功率为192.15kw,计算视在功率为203kvA。
3、高、低压配电设备选择
本项目拟利用厂区变配电所供电。
该变配电所分为高压、低压配电间、值班室等,配备低损耗s9系列315KVA电力变压器2台,以及KYN28A_12型高压开关柜,固定式GCK型低压配电屏等电气设备,计量方式采用高压总计量。
电容器补偿方式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无功补偿屏采用GGJ2型。
4、电力及照明配电
厂区电力供电为三相四线制380/220V,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的方式接入各用电部门。
车削采用VV23—0.6/1kV全塑电力电缆埋地敷设,动力配电箱采用XL—52型。
生产车间照明照度标准为100Lx,灯具采用荧光灯具。
车间及走廊、出入口等场所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具。
照明配电箱采用XRM302型。
5、防雷、按地
各车间设环形接地带,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管道均连接成等电位体,接地电阻R〈10n。
供电系统采用T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