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3 12动物游戏之谜.docx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3 12动物游戏之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3 12动物游戏之谜.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12动物游戏之谜
12 动物游戏之谜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结构
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文就遵循了这样的思路安排结构。
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先总结归纳,然后分项述说,最后再总结归纳;在内容上,先提出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引发读者的思考:
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然后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对比思考,最后总结。
科学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2.语言
科普文章的语言,很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
注意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战斗游戏时,动物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厮打”表现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为的特点;“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动物成年后,一般要脱离父母,自寻伙伴,所以用“结成”而不说“形成”,语义上有细微差别。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自我保护。
”“调剂和补偿”表明动物游戏的本质,两者是互相补充的,单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全的。
“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提供”使“游戏”具有施动者的地位,使之超出个体行为的范畴,成为共性的事物。
这样的例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3.人文内涵
傲慢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曾认为,只有人类才是有智慧的生命体,而其他动物不过是受制于条件反射、具有生理反应的简单生命。
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才会有超出生理反应以外的各种行为。
现在动物学家注意到动物具有游戏的天性,虽然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承认动物在游戏,承认动物具有一定的智力潜能、创造性和多样的交流方式,承认动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体,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进步。
这种进步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生命伦理和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将因此重新定义动物,重新审视和动物的关系,进而重新认识自己。
二、问题探究
1.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
智力潜能:
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
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自我克制能力:
“(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
创造性和想象力:
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狡猾、计谋:
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
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
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含一种能力。
2.课文为什么没有确定的结论?
第一,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动物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类对动物了解得还不多,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必须深入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
第二、科学注重求实,即使作者倾向于某种假说,也要经过实验的证明,不能贸然下结论。
第三、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作者列举各种假说,其本意就有这方面的含义。
让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
关于练习
一 动物为什么游戏,着实令人迷惑。
课文里提供了几种假说,请你总结一下。
你对每种假说的认同度如何,请用“★”号表示(最高为五星),并说明理由。
设题意图:
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能得出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假说
根据
结论
你的认同度
演习说
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
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此项根据学生自主认识
自娱说
河马玩浮叶,渡鸦滑雪梯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自我保护。
学习说
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
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锻炼说
羱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各种游戏
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二 阅读科普文章,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知识,还应该自己去探索、补充。
归纳课文中列举的动物游戏的种类、特征以及事例,并补充有关资料或自己观察发现的事例。
设题意图: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归纳能力,以及扩展学习的意识。
参考答案:
单独游戏:
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
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黑猩猩掌中戏水;河马玩浮叶……
战斗游戏:
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
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挤;北极熊摔跤……
操纵事物游戏:
表现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
北极熊玩棍或石头;野象“踢”草球……(各种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有交叉,比如此项中的动物游戏行为也可以看作“单独游戏”)
自己补充的资料或事例部分:
略。
三 关于人类从事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的目的,现在有种种理论,莫衷一是。
请搜集资料,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设题意图:
人类的体育活动、艺术活动,有学者认为就是起源于“游戏”,由动物游戏行为联系扩展到人类的体育艺术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动物和人类都是有智慧的生命体;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不必要求深入,能有一些了解即可。
参考答案:
略。
教学建议
一、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不仅要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
二、学习科普文,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当然是教学内容之一,但不要成为科学知识课,重点是语文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科普文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
同时提倡学生多阅读科普书籍,观看科普方面的影视,培养学生科学意识。
四、注意将科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科普文学习的乐趣,避免枯燥的知识讲解。
五、关于课文所提到的“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的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可参考王义炯《动物的节能术》(《动物谋生术》,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一文。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周立明,国际行为分析协会会员,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
二、动物的游戏(库宝善)
人类社会越来越现代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称之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毫不为过。
由此而来的是生活的快节奏,学习和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种竞争一直波及到了儿童,加之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使作父母的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
祖孙三代4、2、1的局面,使12只眼睛都盯在了孩子身上,真是走路怕摔着,吃饭怕噎着,干活怕累着,要星星不敢摘月亮,要吃什么跑遍全城也要买来。
这种过分保护、溺爱及过早地灌输知识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乐观者说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早熟,将来能更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悲观者则认为豆芽菜式的孩子将来经不起风浪,小皇帝太多了很难凝聚成统一力量,将来谁去当兵,谁去干那些艰苦创业性工作……。
对孩子本身来说,是幸福还是……在此不想多发议论,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动物世界的孩子们吧,也许会得到某种启迪。
玩耍,按原意来说应该是从觅食、自卫和各种约束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使肉体和精神充分放松的行为。
但对野生动物来说这种机会真是太少了。
例外的只是一些幼崽,围绕在母亲身边戏闹、玩耍。
因为有母亲守在旁边至少不用愁吃,不用担心敌人攻击等等。
这和人类一样,儿童时代好玩耍,一到成年则越来越少(赌钱之类应不在此例,因为不能达到身心放松之目的)。
设身处地想一想,一点也不奇怪,成年食草类动物,为维持其庞大身躯,不得不去寻找、嚼食大量食物。
一头大象每日要吃200~300公斤树叶和青草,为此24小时中就要花费12~14小时。
熊猫食竹,牛羊食草每每要跑几公里到十几公里;食肉动物也并不轻松,它们的食物是活的、能自动避开,并非肚子一饿立刻就可以到手,有时一周也吃不上一顿,加上它们自己也要躲避人类和更强悍的猛兽,有时还会生病,也有年老体衰,为满足食欲经常要处于精神和肉体极度紧张状态。
所以不管哪类动物,在这个弱肉强食的野生动物世界里,真正能放松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动物,其幼年时代的游戏,除了单纯玩耍目的之外,与其将来生活(这里主要是指觅食、繁殖和护身)是密切相关的。
在人类社会有一种世界各国共通的儿童游戏:
“医生瞧病”。
大人们回忆起来,恐怕都会有这种经历,“过家家”,“医生瞧病”。
在现实生活中,患者躺在床上,满脸严肃聚精会神的医生,站在旁边轻轻触摸病人腹部,叩打胸背……。
患者中不少女性,医生则多为男性。
孩子们看到这种情境也自然会加以模仿,其中还包含有一种潜意识,朦朦胧胧的要接触同龄异性的愿望;这是生物界的一种共性,人和动物要组成社会并维持这个社会,必须具有的一种本性,因此儿童时代就会产生这种性的欲望。
而真正生活当中又除了医生这种工作之外,公然触摸异性躯体是会受社会舆论谴责的。
动物世界与人类社会不同,根本不存在这种限制。
小动物们则是经常看到父母间、成年的同类之间公开的交配,这就像争斗、吃食一样极为平常,所以也就试着照样模仿。
春季的动物园里,或乡间看到的羊群、牛群,不时看到有些小猴子、小山羊追在异性小动物后面,趴在背上,腰部拼命向前顶,真像成年动物交尾一样,但是看到它们那种无邪的样子,知道是在游戏。
不用说,这并非生理上的性行为,只不过是模仿父辈性行为的一种游戏。
这与人间的孩子们所做的“医生瞧病”游戏是一样的。
只不过后者是受人类社会所制约,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后变相的性游戏,而动物幼崽则是与实际性行为直接联系了起来。
这对动物长大后的生活是有极大益处的,小时的游戏长大后则要成为现实。
如果不知模仿从小就进行隔离饲养,失去与小伙伴共同游戏的机会,等到长大后则非常不幸。
如猴子,母亲死了,人工喂养长大,这样的猴子就再也不能回猴山了,特别是性生活显得非常困难。
尽管能表现出性欲,但不知道该如何做,结果行为变得异常。
肉食性动物如虎、狮子,经常见到亲子间玩耍的场面,虽为猛兽但看到其兴高采烈的样子也颇为有趣。
小老虎或狮子追着咬父母的尾巴,而尾巴就像一只活的小动物那样甩来甩去,逗得小家伙又蹦又跳,又滚又闹,不时跃起,用前肢捕捉。
高兴时可以玩上一个多小时,累得小老虎或小狮子呼呼直喘。
这样的游戏与长大后真正的捕猎很相似:
看定猎物、俯身潜行、悄悄接近、猛然大吼一声跃起,利爪如钩、大口如盆、牙排利刃、尾似钢鞭,试想在这种凶猛的冲击下有何种猎物能幸免于难呢?
有时看到有的小老虎在前方潜伏,一只则迎面走来,突然前者跳出,两只小虎便争斗起来,煞有介事打得不可开交,过一会儿可能会交换一下所扮演的角色,这一只伏卧,另一只走来,一场闹剧就又开始了。
这些亲子之戏、兄弟之耍,到长大成熟后也就变成真实的生活了。
联想到儿童们的追逐嬉闹,骑着人装的马打仗,也许就是人类争斗欲望的一种雏型。
肥胖粗笨、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玩起来却很灵活:
攀杠、钻圈、踏球、爬山、滑梯,逗得游客哄笑不止,流连忘返,但这些对其长大后起什么作用呢,目前正在研究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相信将来会得到答案的。
成年兽类几乎没有时间游戏,是说其主要精力用于找寻食物,防止敌人攻击,到了生殖季节还要为争夺配偶而与雄性同伴进行激烈格斗。
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到它们戏耍的场面。
有人曾见到过黑猩猩在表演“滑稽戏”和“雨中舞”。
两只雄性同伴,彼此搔首弄姿,像人一样大声嘻笑;天下雨了,这些“男子汉”在雨中发疯似的奔跑转圈、撅断树枝、拔掉青草,雄赳赳作示威状;而这时的雌猩猩则带着幼猩猩们躲在周围的树丛内,围观眼前发生的这场闹剧。
难道这只是玩耍吗?
还是出于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恐惧感而故意作出的姿态?
其真正含义不得而知。
如果野生动物被关进了动物园,情况就变了。
在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世界里,它们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冲动;关进动物园,丧失了紧张感,不必担心外敌的突袭,肚子饿了准会有人送吃的,发情期用不着争斗新娘就送上门。
这样一来,它们的所有时间几乎都变成了自由时问,但是所过的也就只限于槛中生活了。
和人间一样,虽有余暇但不能干自己所喜欢干的事情:
滑雪、溜冰、观剧或看电影,只能在这种受限制的条件下来打发自己多余的精力了。
长此以往,有些动物精神就会出问题,就像人类患神经症一样,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一种在野生状态下看不到的玩“耍”。
黑猩猩所演出的闹剧,也许就是这样发明出来的:
早晨,饲养员送来了食物,还没等吃完,游客就进园了,越聚越多,它们会突然摇晃起庞大的身躯,像大相扑运动员那样直立站起,拍手打胸,在众人围观下也许会突然将手中拿的食物,如桔子、香蕉等抛了出去,打游客一个措手不及,引起一片喧哗一阵骚动,哄然大笑会招引来更多观众,将黑猩猩或大猩猩栅栏挤得风雨不透。
有人还会再次将手中桔子、香蕉、巧克力等抛向它们,于是刚才的一幕可能又会重演,这是一种戏耍,但仔细看来大猩猩或黑猩猩的行为似乎显得有点奇怪。
这也可能是猩猩们一种解闷的方式,借此来打发自己的余暇。
但是,这样的消遣法,有时会将猩猩的精神和行为引向歧途。
桔子、香蕉扔完了,它们可能会抓起粪便抛洒,这样一来就要乱套了,客人可能再也笑不起来了,满头满脸臭气哄哄,新衣新帽沾满污秽,其狼狈之状可想而知。
猩猩这种恶作剧在各动物园并不罕见,人少时还好,人越多越来劲,俗称人来疯,在猩猩眼里也许这才够开心。
有时还能见到猩猩们在运动场内的池子里洗手,玩水,突然会将水泼向人群,瞬间的惊愕之后又是一阵哄笑。
水还算是干净东西,有时犯坏,蹲下身子不知干什么,突然用手把尿洒向游客。
动物有时也会拿东西玩耍,在猴山放一面小镜子,勇气十足的年轻猴子首先拿起来,左照右照,近看远看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看到自己的影像倒觉得挺有意思,一会儿举起来,一会儿放下去,招来群猴看热闹,有时把镜子摔碎,一只猴抢一片躲到角落去玩,高兴了甚至可以玩上一天。
最后传到猴王手里,它把这件不寻常之物托在手里看了又看,面部毫无表情;若把一条口袋扔给大猩猩,它们左看看右看看,张开口袋往里瞧,把头伸进袋子,套住头摇晃两手,玩一会儿就嗤地将袋子撕破,扯成几片,拿了浸在水里洗,就像妇女在河边洗衣服一样,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含义谁也猜不透,看来洗得还很认真,显示极大乐趣。
在大象栏内放几根木头,可以看到它们用木头来玩耍,先是用脚踏,一看踏不坏,就用鼻子卷起来,一会儿搬到这一会儿搬到那儿,或者高高举起摔到地上,再举再摔。
狼圈、狐圈周围是铁栅栏,基础是水泥,但中间应留出一块空地,这类野兽的兴趣是挖洞,这里挖一个那里挖一个,有时还用刚挖出的土将原先的洞填起来。
挖洞,这在野生状态时是为了作窝,繁殖后代,但现在挖好后并不是为了住,仅仅是为了游戏,借以发泄过剩的精力。
大猩猩小时候很愿意找饲养员玩,拉着手跑,非让抱一抱,逗逗闹闹,但这只能在小时候,最多是其体重与人差不多时,等长到二百多公斤了可就要小心了,这东西力大无穷有时不知深浅,一掌下去就会把饲养员打个鼻青脸肿。
由以上可以看出动物与人间的游玩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幼儿期、儿童期玩耍时间多,越大越少,这是因为小时无忧无虑一切依赖父母;长大一切要靠自己,精神紧张、任务繁重,毫无玩耍的余暇。
动物园里的动物与野生状态不同,时间有余,所以应该研究增加些什么科目进行训练更为合适,忽略了这点有时动物可能会产生神经症,有的则陷于极度紧张,最终会招致躯体疾病。
由此想到人问,如何减轻儿童负担,恢复童年的天真,在游戏、玩耍、娱乐当中训练孩子们的才能,培养起有益的兴趣;过保护方式,强迫性灌输,禁锢式生活,放纵任性等等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可能不会有益处。
(选自《动物与人行为探秘》,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
三、动物的通讯方法(丁运联)
群居动物个体之问总要互通信息,在这方面它们和人类相似。
比如青年人在车厢里看到拄拐杖的老人上车,他起立让座,老年人见到青年人的礼貌行为点头表示谢意,坐了下来;路上流氓行凶,受害人大声呼救,热心肠的人立刻奔上前去,边跑边喊救人,坏人听到有人呼应,一溜烟地跑了。
被害人的求助,行路人的申援,行凶者的逃跑,都是听到声音,看到现象,才产生这些动作的。
至于我们嗅到或触摸到什么,也会和听到或看到一样产生行为。
由此可知行为的产生首先要获得信息。
我们接收信息要通过眼、耳、鼻、皮肤、舌等器官。
这些器官我们叫做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人和人之间的通讯依靠感官,动物也是如此。
动物感官机能的原理虽和人类相同,但是有的构造却很特殊,着生的部位也不一样。
比如昆虫的复眼里有几千只小眼睛;蛾子的触角还能当鼻子使用;蝗虫的听觉器官不长在头上,却生在腿上;鱼类的皮肤不像人类是裸露的,它有层鳞片覆盖着,身体两侧的鳞片上有侧线,接受水的波动,这就是鱼的感觉器官。
动物的这些感觉器官有的比人的还要灵敏得多。
姿态和色彩
动物接受信息多数来自眼睛,比较容易被眼睛接受的刺激是姿态。
蜜蜂能用跳舞的方式通知同伴一块儿去采蜜,跳舞的特殊意义为对方所“理解”。
这个秘密是被一位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茨揭露的。
他通过长期耐心的观察和精心设计的实验才搞清楚的。
图1 蜜蜂的圆圈舞(左)和轮摆舞(右)
弗里茨把盛有糖溶液的碟子放在临近蜂巢的地方,工蜂终于发现了这只碟子。
一小时内成百只工蜂蜂拥而至。
弗里茨给最先光顾的工蜂背上点了一点红颜料。
为了搞清楚回去的工蜂干了些什么,他制做了一只配有玻璃的蜂巢。
他发现点了红颜料的工蜂回巢之后,做一种有规律的飞舞。
弗里茨把这种舞蹈叫做圆圈舞(图1)。
巢里其他工蜂立即围上来,表现出非常兴奋的样子。
围观的工蜂不久也开始模仿着跳起来,接着工蜂群由发现食物的蜂子带领直飞盛糖碟子的所在地,有时不由那只工蜂领路也会飞到目的地。
弗里茨继续观察研究,又知道工蜂还会跳一种他命名的轮摆舞。
工蜂跳这种舞时先直线前进,腹部前后扭摆,在空中划一个半圆,回到原来出发点。
第二次向前进时,换一个方向,左右交替进行,路线像“8”字形(图1)。
其他的工蜂见到时,也会像跳圆圈舞时那样,先围观,后模仿,接着就出动。
工蜂为什么要跳两种不同的舞?
这个问题还是由这位科学家经过实验寻到答案的。
原来不同的舞蹈都和食物的来源以及蜂巢的距离有关。
当蜜源离蜂巢不远,回来的工蜂跳圆圈舞;蜜源距离蜂巢在100米以外,工蜂改跳轮摆舞。
如果蜜源距巢350~700米,他发现轮摆舞的速率会发生改变。
如蜜源距巢350米,工蜂跳15回完整的轮摆舞花30秒时间,而在700米距离,用同样时间只跳11回。
在没有发现食物的工蜂陪伴下,其他工蜂群出动采食时,怎样知道朝哪个方向飞呢?
图2 蜜蜂指示方位的方法
他从实验中又找到了答案。
先假定太阳的方位和采食的行为有关联。
他把食物放在蜂巢和太阳之间,使三者成一直线排列。
回来的工蜂把每趟起舞出发时成直线飞舞的一段与这条直线重合。
他又把食物放在太阳和蜂巢连结线的右方成45°的地方,那么回来的工蜂也向右调整起舞出发时的直线方向,使它与食物和蜂巢的连结线的夹角也成45°。
在蜜蜂的舞蹈中所发出的信息,如果变成人类的语言,就是一句话:
“飞向太阳偏右45°方向!
”(图2)。
图3 大灰雁的姿态
动物行为学家经过充分研究大灰雁的各种行为之后,把它们通过姿态所反映的信息给翻译出来了。
在图3中:
一、表示警惕,二、在一定距离之外恐吓对方,三、全力以赴地开始攻击,四、处于攻击和退却的矛盾之中,五、在攻击和退却之间略有踌躇,六、防御,七、服输,八、怯生,九、接近未来的配偶。
哺乳动物所表现的各种姿态我们就更加熟悉了。
当看到一只猫耸起背脊上的毛,弓着腰,这是向你表示敌意的一种姿态。
一条狗摇曳着竖起的尾巴向你跑来,你也一定明白这是表示欢迎。
至于动物界中最聪明的黑猩猩,彼此交往的信息系统就更加发达了,而且还有类似人类感情的雏形。
试看图4,它们通过面部表情的各种变化来传递信息的手段是多么接近人类。
图4 黑猩猩的各种面部表情神态
色彩也能成为信息,被眼接受。
浅而鲜明的颜色往往是雄鸟,因为它作为信息易被雌鸟发现。
同时,同种的其他雄鸟也易于发现这种“不要接近,以免发生冲突”的信息。
还有的动物身体的色泽在繁殖时期能够改变,借以引起异性的注意。
声音和语言
昆虫用各种方法发声。
知了在腹部有气室和鼓膜,腹部肌肉的张弛使气室里的空气振动鼓膜而吱吱地叫个不停;蝗虫、蚱蜢用后肢摩擦翅膀唱歌;蟋蟀用双翅相互擦击,唧唧呜叫。
鸟类的发声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有声带起作用,或者是鸟舌在起作用。
鸟类的啼啭是通过鸣管发声的,鸣管是气管特化的一种发声器官。
不过鸟类也用其他方法发声。
如松鸡用翅膀敲木头,啄木鸟用喙啄树干,作为声音通讯的方法。
哺乳类一般用呼气来振动喉间声带发声,但也有例外。
如水狸鼠用尾巴拍打水面发出警报。
蝙蝠会发出频率很高的、人耳听不见的超声波作为食物定位和自己避开障碍物的凭借。
动物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有的我们也能分辨。
为此,在我们的词汇里才出现“虎啸”“狼嗥(háo)”“马嘶”“咩咩(miē羊叫)”“呦呦(yōu鹿鸣)”“狺狺(yín犬吠)”“咪咪(猫叫)”“喔喔(鸡叫)”等词组。
可是劝君切莫过于自信,人类能听得到的动物声音的范围相当狭小,刚才提到的蝙蝠,它发出的高频率声波我们就听不到;低频率的、过于细小的我们也听不到。
虽然耳不济事,却可借助声波摄谱仪,录下图谱以供研究。
一种动物在不同情况下会发出高低疾徐不同的声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狗在摇尾乞食时发出的哼声和它处于紧张状态引颈张口、鬣毛直竖时的吠声完全不同;雌猫和雄猫在发情期的对叫和两只雄猫捉对厮打时的呼叫也完全不同。
一些科学家还相信,多种动物能用某些含有一定意义的声音信号进行交往。
打野鸭子的猎人会吹一种哨音,招来野鸭就是这个道理。
动物界中最聪明的黑猩猩能利用各种各样的叫声交流各种信息。
当看到树上结着美味的果子,它就大声呼啸,通知同伙,附近群中的成员也会闻声而至。
当它遭受攻击,会发出疼痛或惊吓的号叫,此时母亲或是同伴就赶去救援。
黑猩猩的一种“wurɑ…ɑ…ɑ…”的叫声,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一有这种呼叫声,它们的同类就会快速奔向出事地点。
黑猩猩还能准确无误地判断是谁在发出信号,它们正是利用这种啸叫,以保持分散着的本群成员之间的联系。
海豚不仅在水里发声而且可以把喷气孔伸出水面发声。
它们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尖叫声、吱吱声、唿哨声、嘶哑声、呼喊声等。
如果这些声音集中于一个海洋水族馆,使你听来有震耳欲聋之感。
它在水下发出的“卡塔”声能起回声定位的作用。
饲养的海豚还能模仿人的声音。
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水族馆里,观众可以听到宽吻海豚把头探出水面说:
“yes,ok!
”
动物有没有语言?
海豚发出类似人类说话的声音是不是语言?
科学家花了不少时间,做了许多努力,可是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
海豚只能随着人重复一二个没有意思的音节,至多也只能模仿人的个别单词,就像宽吻海豚发出英语的“是的,好!
”一样。
海豚同其他动物一样,不能进行抽象思维,没有近似人类的真正语言。
读者此时或许会在脑海里泛起鹦鹉学舌的情景。
受过训练的鹦鹉,一见客人进门,开口喊道:
“客来倒茶!
”看来鹦鹉会说话,其实它发出类似人的语言的声音是一种条件反射。
在鹦鹉的大脑皮层里不存在类似人的思维过程。
这种条件反射属于索食性的条件反射,是在鹦鹉出生以后经过训练,或是在经验中逐步形成的。
饲养员在有人进门时教鹦鹉说“客来倒茶”,以此作为喂食的信号。
经过反复训练,次数多了,人的出现,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