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故事 六十一至七十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259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故事 六十一至七十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书法故事 六十一至七十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书法故事 六十一至七十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书法故事 六十一至七十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书法故事 六十一至七十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法故事 六十一至七十章.docx

《书法故事 六十一至七十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故事 六十一至七十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法故事 六十一至七十章.docx

书法故事六十一至七十章

书法故事(六十一至七十章)

第六十一章石韫玉作颠倒兰亭序绍兴兰亭,是碑刻书法荟萃的地方。

在众多万人传诵的碑刻中,有一通清代石韫玉所撰《颠倒兰亭序》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一篇将《兰亭序》三百二十四个字颠倒其文,组成一篇新的文章,世称《颠倒兰亭序》。

古代江南名城吴县,就是今天江苏苏州,有清一代,这里出了七名状元,石韫玉是其中之一。

石韫玉少年力学,文名颇响。

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庆祝乾隆皇帝八旬大寿,特地举行了一次“万寿恩科”,石韫玉一举夺魁,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第六十一位状元。

石韫玉(1756~1837)江苏吴县人。

生于乾隆二十一年,卒于道光十七年,年八十二岁。

历官四川重庆府知府,山东按察使。

因事被劾革职,乃引疾归,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二十余年。

修《苏州府志》为世推重。

喜藏书,但收书范围颇为激进,见淫书、小书及一切与朝纲不符之书即烧。

阅《四朝闻见录》中有劾朱熹之语,忽拍案大怒,又集资五万元,遍搜东南书坊、书肆,得书三百四十余部,凡有诋语之书,尽付一炬。

石韫玉对《兰亭序》很有研究。

1793年,石韫玉三十七岁,刚中状元才三年,正是年轻得意,踌躇满志之时。

一天他从京师太学处得到一本《兰亭序》。

《兰亭序》是一篇沁人肺腑、感招心灵的千古绝唱。

写景抒情,格调清奇,文章书艺,相得益彰,字里行间洋溢着潇洒俊逸的晋人风度,读来清朗上口。

石韫玉被《兰亭序》深深感染,不觉沉醉于美妙散文的意境之中。

读着读着,他突发奇想,把人们耳熟能详的《兰亭序》,打乱顺序,颠倒其文,重新组合,组成一篇新的序文,世称《颠倒兰亭序》。

1823年夏,三十年过去,时石韫玉已经六十七岁。

他来到绍兴兰亭,取范氏天一阁所藏神龙本《兰亭序》选取字样,将颠倒《兰亭序》摹勒上石,碑刻于兰亭。

石韫玉在后面的跋文中写到:

“往在京師,得太学兰亭,顛倒其文,試成斯序,忽忽三十年矣。

近歲适山阴,因取范氏天一閣所藏神龙本字,钩摹上石,置兰亭壁間,他日艺林又增一雪中鴻印也。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

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神龙本兰亭序系唐冯承素摹本,取天一阁所藏神龙本字,可知石蕴玉将《颠倒兰亭序》摹勒上石是精心选择字体版本的。

《颠倒兰亭序》碑高三十五厘米,宽一百二十一厘米,摹勒上石者为石韫玉的同籍吴县王召南。

多年来,这块《颠倒兰亭序文》石碑中部上端字迹已损磨不清,不能通读全文,故相当一段时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是,它的价值却不容抹杀。

今天,拂去岁月尘埃的《颠倒兰亭序》石碑,依然镶在右军祠内回廊壁间,《颠倒兰亭序》拓文被多种版本名家临兰亭序集所收藏,石韫玉当年要为“艺林又增一雪中鴻印”的愿望果真没有落空。

《颠倒兰亭序》虽然仍用原文的三百二十四个字,但是其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完全不能与《兰亭序》相比拟。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施蛰存就说过此文“不知所云”,很多人都对《颠倒兰亭序文》不屑一顾。

但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本人曾经将李商隐的七律《锦瑟》颠倒重组为七言诗、长短句和对联体,自以为创举。

后来他在绍兴发现,早在清代就已出现了《颠倒兰亭序文》。

王蒙为此写了《重组的诱惑》一文,指出当一篇文字打动了接受者的心弦,接受者也会沉迷于它的语言文字场中。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其实这篇《颠倒兰亭序文》有些句子写的也是不错的,比如“一取一舍,故视宇宙之为;一感一兴,亦极文情之至”;“引清泉,揽虚竹,右长者,左故知”等,从中可以窥见石蕴玉其功夫之深厚,文思之敏捷。

因此,我们不妨把它视为一篇另类的《兰亭序》。

《颠倒兰亭序》节录

第六十二章毛泽东手书《兰亭序》潇洒流畅气势磅礴在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内,毛泽东手书《兰亭序》石壁格外引人注目。

石壁是一尊天然的园林奇石,高二点八米、宽三点七米、重约八吨。

临沂市五位著名篆刻师,采用传统的手工刀刻,用时三十三天,精心雕刻完成毛泽东这一气势磅礴的手书《兰亭序》。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当代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

毛泽东八岁进私塾,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

毛泽东书法早期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

在战争年月,他也没有放弃对书法的研究和学习,经常随身带着唐人小楷字帖南征北战。

他十分喜爱《三希堂法贴》,在延安时,曾有过一套《三希堂法贴》,而且一直带在身边,后来在战争转移中不慎遗失了。

建国之后,他又收藏两套《三希堂法贴》,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1974年,毛泽东身体已经很差了,但他仍坚持看法帖。

工作人员为方便他使用,专门委托荣宝斋为他改装了一套《三希堂法贴》。

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常从故宫博物院等处借阅古代名帖真迹反复欣赏,颇得真味。

1955年开始,他指示身边工作人员广置碑帖。

1958年10月16日毛泽东致信田家英:

请将已存多种草书字帖清出给我,包括王羲之等人拓本、于佑任《千字文》及草诀歌。

解放后二十多年间毛泽东收藏各种拓本影本碑帖六百多种,已看过的将近四百种,其中“二王”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则是时常披阅。

毛泽东还要求为他收集各种字体千字文三十余种。

毛泽东不但博览群帖,而且注意规范草书,如古人编辑的“草诀要领”和“草诀百韵歌”等帖。

毛泽东几乎研究了中国书法史中的所有大书法家,就连现代的书法家沈尹默、于佑任和康有为的书法也研究过,因而形成了书风独特的行草书法艺术。

毛泽东曾对周围工作人员说:

“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

“字如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便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

“学字要有帖,学好帖后再发挥。

”毛泽东写书法喜用现成的墨汁,也不挑选什么名贵的端砚,笔则狼毫羊毫都用。

喜用大信纸或八开的白色厚宣纸,一张纸上最密的能竖写七、八行,但一般多只写三至五行,每行三至五个字,因此一页不过十来个字。

如果纸上有竖格,他常不按格写,也可顶天立地写满全纸,随兴所至,不求刻板,不受约束。

他书写时凝神连书一气呵成,写得满意就继续写,不满意就顺手扔入桌下的字纸篓里。

徐涛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有更多的机会与毛泽东接触,亲眼观看毛泽东写字或练习书法,听到毛泽东关于书法论述。

他回忆毛泽东谈书法时,常提及王羲之与《兰亭序》。

毛泽东告诉徐涛:

“《兰亭序》是王氏的传家宝,唐太宗十分喜爱,除令人临摹外,真品已被唐太宗带到昭陵的地下去看喽”!

他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笔势流畅,秀丽多变”,说“王羲之的书法,我就喜欢他的行笔流畅,看了使人舒服。

我对草书开始感兴趣就是看了此人的帖产生的。

”据徐涛回忆,毛泽东常用湖南乡音朗读《兰亭序》。

说到《兰亭序》,还有一则领袖趣闻。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和警卫员尹荆山回忆:

一九五九年,毛泽东不再担任国家主席,退居二线。

这时,他休息时便练练书法。

他听说黄炎培有一本王羲之的书帖,便向黄炎培借阅。

黄炎培字任之,生于一八七八年,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负责人。

一九四五年在延安窑洞,毛泽东同黄炎培有过一次关于中国历史周期率的著名谈话。

新中国成立时,黄炎培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后任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一九六五年十二月病逝。

黄炎培一辈子克勤自俭,奉公廉洁,生活极其朴素,惟有这本王羲之的书帖他视如命根,珍藏多年。

他听说毛泽东要借王羲之的书帖,当然一口应诺,双方商量借一个月。

或许是这本书帖太珍贵,或许是黄炎培本人太珍惜的缘故,借出才一个星期,他便打电话来询问。

有一次电话打到值班室,正逢尹荆山接电话。

于是,尹荆山便借给毛泽东倒茶的机会,说黄炎培那边又来电话了。

毛泽东说:

不是讲好一个月吗?

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

不到一个月催讨,他们失信。

谁失信都不好。

可是,过不多久,黄炎培又打电话来了,这次电话竟一直打到毛泽东那儿。

毛泽东在电话中问道:

“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

”一个月时间到了,毛泽东将王羲之的书帖用木板小心翼翼地夹好,交给尹荆山,郑重地关照说:

“送还吧,零点前必须送到。

”尹荆山说:

“黄老那边已经说过,主席只要还在看,尽管多看几天没关系。

”毛泽东摆摆手,说:

“送去吧,讲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朋友交往要重信义。

”他还风趣地说:

“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

对这件事情,黄炎培之子黄方毅,予以印证。

黄方毅是美国杜克大学硕士,长年供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从事经济研究,并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他在《父亲黄炎培与毛泽东》一文中说:

至于许多回忆文字中提到的黄向毛催索借去的一位古代书法大家字迹一事,事实上并非是现在传说中的“刚过一周”,而是过了一个月借期有余。

不管借期到否,在那个年代,黄炎培居然几次向毛泽东催索,确实“不够朋友”,而也确实“够英雄”。

毛泽东有个习惯,平时他看碑帖时从不动笔,写字当时又从不看帖,也不把帖翻开放在手边。

因此他书写古代名著,偶有记错或疏漏,就在所难免了。

毛泽东草书王羲之《兰亭序》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有多处。

如:

“岁在癸丑”写成岁在癸卯,“群贤毕至”写成群英毕至,“固”写成故,“悲夫”写成悲乎,“少长咸集”咸集二字重复,“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整句重复,“俯察品类之盛”以下缺十七字,“俯仰一世”以下缺九字,“感慨系之矣”以下缺六十六字,“不知老之将至”前多一曾字。

毛泽东一生不但喜爱古典诗文,而且喜爱手书古典诗文。

而且他手书古典诗文,大部分不看原著,都是背着写。

毛泽东草书王羲之《兰亭序》,一定是背临兰亭,兴之所至,潇洒流畅,气势磅礴。

从中可以看出他深厚的文学修养,精湛的书法功底。

毛泽东草书王羲之《兰亭序》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书法珍品,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水平。

正如有人评价,同样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王羲之的笔下,如古筝琵琶,唱逝者如斯。

在毛泽东笔下,似铜琶铁板,歌大江东去。

这篇作品,淋漓酣畅地展现了他广阔的胸怀,渊博的学识,浪漫的气质,敏睿的智慧,充沛的情感。

从书写字迹看,这篇草书写作时间应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因为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达到了巅峰。

有人统计,毛泽东的书法作品,自一九一五年至一九六六年面世者达四百件以上,包括各种题词约二百件,书信手迹八十四件,手书古代诗文一百一十七件,手书他自己的诗词约五十件。

仅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就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

毛泽东最喜爱的是草书,而在草书中,毛泽东又最喜欢怀素。

毛泽东对怀素的《自叙贴》、《论书帖》、《苦笋贴》等百读不厌,爱不释手。

一九七四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毛泽东在书房里接见了他。

亲切交谈之后,还特地赠送给他一本自己喜爱的《怀素自叙帖真迹》。

毛泽东手书《兰亭序》

第六十三章宋克《定武兰亭八跋》

 

在明代初期最有成就的书家当推宋克。

宋克(1327-1387),字仲温,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少年时即博涉群书,至成年时,适逢元末动乱,谢客学兵,欲北走中原,举旗起事,不意中道受阻,归家后乃发愤攻读。

他于家中辟一室,内藏历代法书碑帖,日游其间不以为倦。

在这一段时期中,他沉酣书法,十分用功。

《明史》说他:

“杜门染翰,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

”宋克虚心向当时著名书法家饶介(?

-1367)请教,深得其用笔之法,尤其是对皇象《急就章》深有研究。

《急就章》原称《急就篇》,为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撰。

史游把当时的常用字、按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分别部居”,编纂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既便于记诵,又切合实用,是汉、魏至唐代通用的儿童识字课本。

共三十二章,每章六十三字。

首句为“急就奇觚与众异”,因取前二字以名篇,所以叫《急就章》。

因为是教小学的教材,有章草和楷书两体,一行章草一行楷书,楷书用来注释章草。

历代章草书《急就章》有多种,以三国皇象写本最早。

皇象,三国吴著名书法家。

他因为《急就章》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宋克临习章草书即从皇象写本得法。

宋克《急就章》写于四十四岁时,十纸相接,一千九百余字。

一笔不苟,心手相应,代表了明代章草书的最高成就。

《定武兰亭八跋》是宋克于洪武二年(1369)春至洪武四年(1371)六月,陆续在唐人汤普彻所拓摹的《定武兰亭肥本》上所作的八次题跋。

汤普彻,与冯承素、赵模、韩道政、诸葛贞一道,为唐朝宫廷的拓书人。

《徐氏法书记》载,唐太宗计赚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后,命冯承素、赵模、汤普彻等人拓摹兰亭,赐房玄龄已下八人。

“汤普彻窃拓以出,故在外传之。

宋以后,定武兰亭有多种版本,定武肥本是其中重要版本。

宋克《定武兰亭八跋》了解认识定武肥本定武肥本有重要作用。

一是宋克讲述获得定武肥本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他说此卷去岁复得,恍如隔世,虽数展玩,未尝厌倦,表明其对《定武兰亭》的钟爱。

他曾携此卷与友人观之,相与披览,叹其妙绝,若故人邂逅于千里,抚卷有怀花增叹息。

“窗明几净,纸笔精佳,展玩一临,实天下之至乐也。

”二是高度评价定武肥本纸墨精拓。

他指出人们独宝定武本,其原因是其刻本贴近原作,与“真相”相距不远。

他写道:

今观唐僧怀仁集右军行书圣教叙,多用兰亭中字,往往与定武本相类,以此知定武刻最不失真。

刻之石者,纸墨有精疏,拓手有工拙,定武此本不但纸墨精拓,手工岂非至宝也?

三是强调临写求“精”。

他说,“笔秃万管,墨磨千锭,不作张芝也作索靖,古人用功,墨池、笔冢、书被皆穿,漆盘尽逊尚不能至美,况今人未能执笔恣情,点画便欲侉,余侪辈虽能掩俗者之目,得不?

自愧于心耶!

好观此卷悉以自警。

第四,对汤普彻拓摹大为称赏。

他说唐太宗晚得右军帖,如获至宝,秘而不传。

贞观中诏令汤普彻拓赐贵近,普彻亦窃拓出外其书,遂传。

普彻能书,识右军笔意,故其摹拓自到极处。

现存汤普彻史书资料很少,宋克此说,对后人了解研究《兰亭序》提供了一种参考,是有意义的。

宋克《定武兰亭八跋》在书写中小楷、行书、章草、今草诸体并用,而且在第一跋中还有楷书、行书、章草、今草间杂出写,错落有致,动静互补。

这种在字与字之间形成的“杂”书可视为宋克书法的一个特色。

元代末年,杭州文化圈向苏松地区迁移后,“杂书卷册”样式成为文人书家们创作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在宋克的创作中不但得到继承,而且还将这种风气带到明初。

《定武兰亭八跋》每跋长短不一,最多的为十六行,最短的为六行,每跋末尾亦有高有低,章法自然,错落有致。

同时,书体虽很“杂”且随意,但整体表现自然,动静互补,丰富了长卷书写的样式。

宋克的另一件著名的杂书卷册《录子昂兰亭十三跋》,也使用楷书、行书、章草、草书四种字体,笔力劲健,神采清逸。

《定武兰亭八跋》的创作时间在此前后,从创作样式和内容来看,此两卷可视为同期的“姊妹篇”。

可见,这种样式,是宋克在前人基础上的一种创造,也显示了他驾驭多种书体的能力。

宋克书法

第六十四章诗话兰亭:

今日赠余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朱。

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

今日赠余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

这是李白赞美兰亭的一首诗。

《兰亭序》面世以后,不但临摹、刻本成千上万,歌咏诗词也不可胜数。

这里仅选几首有代表性的作以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酬张司马赠墨》诗,是赞美长治县潞墨,据考李白唯一书法名迹《上阳台帖》即以潞墨“碧松烟”所书。

上党碧松烟:

指上党所产用优质松烟加珍贵香料制成的墨。

上党境内的长治县五龙山,早在一千余年前的《唐书》中就已著名,让五龙山名闻天下的主要原因是唐朝时著名的“潞墨”就生产在此地,初唐至盛唐,潞州已成墨的主要产地。

潞墨中有一种叫“松烟墨”或“松心墨”者,隋朝前已很著名。

潞墨,从大唐立国就开始贡入宫廷,

夷陵丹砂朱:

指夷陵(今湖北宜昌一带)所产的丹砂墨。

兰麝凝珍墨:

在上党松烟墨中添加麝香之类珍贵香料。

古人在制墨中,加入香料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黄头奴子双鸦鬟:

指黄头少女鸦青色发髻。

锦囊养之怀袖间:

这样的好墨只有藏之于锦囊,养之于怀袖才配得上。

今日赠余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

把这样绝好的松烟送给我,只有等到再赴兰亭的时候,才能取出一助诗文。

兰亭,以行书法帖《兰亭序》而著名,在浙江会稽。

《上阳台帖》是李白存世的惟一书法墨迹,他的书法同他的诗一般的高视阔步,物我两忘,天马行空。

没有书匠、书奴般的循规蹈矩,信笔而出,随意天成,整篇所包蕴的那种浑朴天真的气息格调令人叹服。

统观全帖,用笔纵任自然,婉转流畅,俊朗苍劲,飘然洒脱,形态万千。

清人周星莲说李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虽然他的书名为诗名所掩,但黄庭坚对他的书法有过这样的评价:

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上阳台帖》仅25个字,更显弥足珍贵。

《上阳台帖》

第六十五章兰亭诗话:

不因醉本兰亭在世人哪知旧永和东晋风流胜事多,一时人物尽消磨。

不因醉本《兰亭》在,世人哪知旧永和?

这是宋代文人薛绍彭写的一首诗。

这首诗深刻揭示《兰亭序》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意义,对宣传传播《兰亭序》起到很好作用。

薛绍彭因发现定武本《兰亭序》而闻名。

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北宋书法家。

以翰墨名世,善品评鉴赏,历来书家对其评价甚高。

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

米芾曾戏作诗曰,“世言米薛或薛米,犹如兄弟或弟兄。

”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据宋桑世昌《兰亭考》记载:

宋庆历中定武兰亭被李学究得到后,薛向帅定州,其子薛绍彭在官库中发现了兰亭石碑,于是按照原石翻刻了一块放入库中,而将原石带回了汴京,模刻勒石,翻刻拓本,《定武兰亭》遂得以面世。

薛绍彭在翻刻定武兰亭拓本时,缺损“湍、带、右、流、天”五字,于是《定武兰亭》有“五字损本”与“五字未损本”之别。

桑世昌的这些记载说明,薛绍彭是定武兰亭得以面世的关键人物,因此他对《兰亭序》的评价,有超出一般人的意义。

永和九年兰亭集会,得诗三十七首,取名《兰亭集》,又称之为《兰亭诗》。

平心而论,《兰亭诗》的质量并不很高。

南朝梁诗论家、文学家钟嵘(466-518),写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在书中就批评说,西晋永嘉时期,以道家之说为贵,崇尚玄谈,这一时期的诗篇,谈玄说理多而文采风韵少,诗歌平淡得毫无滋味。

到了东晋,前朝余风尚存。

孙绰等人的诗,都平庸板滞像《道德论》一般,建安风骨已经荡然无存了。

所以当年兰亭雅集所作的三十七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不高。

宋朝大书法家米芾(1051-1107)也说:

这次集会,“群贤吟咏无足称,”三十七首诗不足称道,最值得称道的是王羲之为三十七首诗写的序文即《兰亭序》。

清朝王澍称赞它是王羲之最好的作品:

“右军平生神妙,一卷《兰亭》宜泄殆尽。

”又说,不管什么时候,学行书肯定都是继承王羲之《兰亭序》的技法与神韵:

“《兰亭》行书之宗,千百年来,十重铁围,无有一人能打碎者。

”正如薛绍彭诗中所说:

东晋自晋元帝司马睿建国共历十一帝,前后一百零三年。

期间多少风流人物,多少惊天动地大事,要不是因为王羲之醉笔写下《兰亭序》,世人对永和年间其它事情还能记起来吗。

因此永和九年,成了中国书法人永远的记忆,永远的节日!

薛绍彭墨迹

 

第六十六章兰亭诗话: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这是黄庭坚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在这首诗,他着重强调学《兰亭序》重在学其精髓,对“世人尽学《兰亭》面”提出强烈批评。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引得人们竟相模仿。

疯疯痴痴的杨凝式竟然得其精健,博得黄庭坚写诗赞赏不已。

杨凝式(873-954年),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

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他书工行草,世传墨宝《韭花帖》,字字隽丽,笔笔秀拔。

杨凝式喜欢遨游佛寺,又特别喜欢书壁。

据说他居洛阳的十年间,二百余所寺院的墙壁,几乎都让他题写遍了。

而各寺僧人,也以能够得到他的题壁墨书为荣耀。

为此,寺僧们见有可题写的墙壁,就先将其粉饰一过,专等他到来。

杨凝式或乘兴游到此处,见墙壁光洁可爱,即“箕踞顾视”,兴发若狂,乃信笔挥洒,且吟且书,直到粉壁书尽才肯作罢。

诗中提到的“乌丝栏”,指有黑网格线的绢素或纸笺,“下笔便到乌丝栏”,系指才艺不凡,落笔锦绣。

杨凝式关健是他能学王遗貌取神,独辟蹊径,所以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和艺术感染力。

杨凝式的作品,从传世《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来看,个性超拔,黄庭坚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才叫学传统能到位。

学《兰亭序》不能仅学表皮。

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之中有一段跋《兰亭序》语:

《兰亭序》虽是真行之宗,然不必以一笔一画为准。

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

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序》者,多此也。

这段话,说到《兰亭序》这般经典之作也如圣人一样不能“无小过”。

要学精粹,学神韵,不能脱离全体而囿于一点一画去学。

兰亭序是是中国行书最高代表,学《兰亭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南宋杰出词人姜夔一生酷爱《兰亭序》,常年坚持研习《兰亭序》,他有一段著名跋语被研究者经常提起。

他写到:

“余廿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

”说历时二十多年研习《兰亭序》才稍知入门,可见兰亭释读之难。

郑板桥曾引用黄庭坚“世人只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诗句,告诉人们,临兰亭骨不可凡,面子不足学。

他还说古人书法虽然入神超妙,但是书帖经过石刻木刻千翻万变,遗意荡然。

若还是依样画葫芦,才子也写不出好作品。

所以临王羲之兰亭序,要抓住精髓,实出己意,切莫做表面功夫。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

黄庭坚墨迹

第六十七章诗话兰亭:

菁华已向昭陵閟宗派还从定武开醉本兰亭付辨才,一篇茧纸万琼瑰。

菁华已向昭陵閟,宗派还从定武开。

这是王文治《论书绝句三十首》中的一首。

读这首诗,着重理解定武兰亭的历史地位。

在王文治看来,王羲之所书《兰亭序》,已经在地下与唐太宗长相陪伴,现在人们所见之中,有欧阳询临摹的《兰亭序》,即为后世所称之《定武兰亭》。

宋朝以前,唐摹本《兰亭序》绝大多数收藏于内府,或是在一些私人藏家手中,一般人根本无缘看到。

而宋庆历以后,定武兰亭刊行于世,各种翻刻本相继问世,给更多人学习研究临摹《兰亭序》创造了客观条件。

正像姜夔所说:

“《兰亭》真迹隐,临本行于世。

临本少,石本行于世。

石本杂,定武本行于世。

”北宋时代的各种定武兰亭翻刻本,当有几十种,宋理宗内府所藏“《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而据桑世昌《兰亭考》卷一著录,当时公私所藏兰亭,共计四十五家凡一百六十五本,丞相游氏一人就收藏了《兰亭序》各种版本上百种。

各种定武兰亭翻刻本对传播《兰亭序》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宗派还从定武开。

在他看来,虽然王羲之所书《兰亭序》真迹,已经在地下与唐太宗长相陪伴,但世上只要有定武兰亭在,《兰亭序》就不会失传。

米芾有一首诗,也表达相似看法,他说:

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

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

王文治与《定武兰亭》拓本可谓有缘。

《定武兰亭》原石拓本仅存三本,有两本册首都是他题署。

一是元吴炳藏本,册首有王文治署《宋拓定武禊帖》。

二是元朝柯九思旧藏本。

王文治题:

定武兰亭真本,元柯九思旧藏,今归经训堂毕氏,丹徒王文治记。

他自己说,余从事于兰亭者三十年,从事于定武者二十余年,年近六旬,始粗有入处。

在两天时间里,头一天见元吴炳藏本,第二天旋又获见元柯九思旧藏本。

他在柯九思藏本题跋说,隋珠赵璧,接踵而至,残年謭学,而翰墨良缘若此之奢,岂非一段奇事耶!

王文治是清代风流倜傥的才子,著名的书法家,和当时的翁方纲、刘墉、梁同书一起,有“清四家”的美誉。

尝云:

“吾诗、字,皆禅理也。

”平日作字喜用淡墨,专取风神,善于自成面目。

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魁、周煌出使琉球,两位使臣仰慕王文治书名,特意邀请他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