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227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docx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docx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

矿业技术资料2010-03-2509:

55:

13阅读497评论0字号:

大中小

※※※※※※※※※※※※※※※※※※※※※※※※※※※※※※※※※※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总则※

※※※※※※※※※※※※※※※※※※※※※※※※※※※※※※※※※※

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和实施,加强煤矿采掘工程的技术基础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特编《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从事煤炭生产和煤矿建设活动的单位。

第三条编制煤矿作业规程的原则是:

(一)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

第四条必须建立健全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和实施的责任制度。

煤矿生产和建设企业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组织,做好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五条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应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

要做到:

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施工需要,采用规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号;采用计算机编制。

第六条编制煤矿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

(一)已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综采工作面、基建工程等设计)文件、资料。

(二)由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经过批准的地质说明书及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变化的勘查资料。

(三)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瓦斯等级和煤尘的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水害等资料。

(四)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

(五)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

(六)《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七)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等。

第七条煤矿作业规程编制之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组织本单位的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代表,对开工地点及邻近煤层进行现场勘察。

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施工的程序和任务,为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

第八条煤矿作业编制内容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

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中的规定。

作业规程编制格式应参照《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中的样本。

第九条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煤矿作业规程编制之后,应征求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意见,获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上报审批。

第十条煤矿作业规程的审批,由矿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进行,并应由生产技术、安全、通风、地测、计划、机电、运输、煤质、劳资、供应等相关部门进行集体会审;各部门都要提出审查意见并签字,最后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审批。

经批准的作业规程文本要按企业或地区行业管理区划分进行统一编号,并在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备案。

第十一第煤矿作业规程的贯彻学习,必须在工作面开工之前完成;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能加施工的人员学习,应由编制本规程的技术人员负责贯彻。

参加学习的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考试合格人员的考试成绩应登记在本规程的学习考试记录表上,并签名。

第十二条煤矿作业规程应由主管负责人(大中型矿井为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小型矿井为矿长)签字并组织执行,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实施。

所有现场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

第十三条对煤矿作业规程的实施应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重点抓好下列工作。

(一)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规程的指导、落实、修改和补充工作。

(二)应定期复查作业规程执行情况。

(三)从开工之日起,至少每月应重新学习一次煤矿作业规程。

(四)工作面的地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

(五)在软岩、冲击地压、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自然发火、水害和“三下”开采等条件下施工时,必须按规定编制专项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

(六)施工结束后,应写出作业规程的执行总结,送交生产技术部门,连同煤矿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措施一起存档。

存档的作业规程文本、电子文档不得修改,一般应保存3年以上。

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把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和贯彻执行作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组织生产技术、安全、通风等部门对煤矿作业规程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发现生产现场不按规程要求施工,应责令及时整改;如有规程不满足现场需要的情况,应责令其及时补充、修改。

第十五条本《指南》没有涉及到的采煤、掘进方法,参照本《指南》中的相关范例进行编写。

第十六条煤矿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煤矿作业规程检查、评比、奖励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规程的编审质量。

第十七条煤矿必须自觉接受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及实施进行的监督监察,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必须认真、及时地进行整改。

第十八条对于违反煤矿作业规程所造成的各类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进行追究处理,以便吸取教训,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

※※※※※※※※※※※※※※※※※※※※※※※※※※※※※※※※※※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第十三条工作面的位置:

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高、最低)、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向长度、面积),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

第十四条地面相对位置:

描述工面周边(含终采线)在地面的相对位置、地面标高(最高、最低)。

第十五条回采对地面的影响:

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影响程度。

第十六条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以及影响范围。

第二节煤层

第十七条煤层厚度:

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变化情况。

第十八条煤层产状:

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情况。

第十九条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f)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第二十条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第二十一条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

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顶底板分类(MT554-1996)见附件1、附件2。

第二十二条煤层底板(直接底、基本底):

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第二十三条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

第四节地质构造

第二十四条断层:

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第二十五条褶曲:

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第二十六条其他因素:

描述陷落柱、火成岩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第二十七条按比例绘制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素描图。

第五节水文地质

第二十八条含水层的分析:

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型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第二十九条其他水源的分析:

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第三十条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等事故,开采急倾斜厚煤层、特厚煤层时,还应对开采后的上部垮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描述。

第三十一条工作面涌水量:

描述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第三十二条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情况,确定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等级以及相对、绝对涌出量。

第三十四条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

第三十四条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参考相邻采煤工作面煤的自燃情况,确定自然发火期。

第三十五条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地温等情况,分析地温对回采的影响

第三十六条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

描述本采区、相邻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第三十七条叙述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的具体建议。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第三十八条计算工作面的工业储量,根据规定的采出率计算可采储量。

第三十九条应采用下列公式之一进行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的计算。

(一)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

(二)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第二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巷道布置

第四十条选择采煤方法,描述选择依据。

第四十一条描述采区巷道布置概况、服务巷道位置和设施情况。

第四十二条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

第四十三条描述其他巷道(联络巷、溜煤眼、硐室)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

第四十四条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区段平巷、溜煤眼、行人眼、运料眼以及联络平巷等巷道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进行描述。

第四十五条采用水力采煤时,应对多水力运输石门、回风石门、回采垛的尽寸、块段巷道(采煤头、溜煤道)以及煤水硐室的布置进行描述。

第四十六条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条件下下采遥排放瓦斯专用巷道、抽放瓦斯专用巷道的,需要对排放瓦斯尾巷、抽放瓦斯专用巷道进行描述。

第四十七条按比例绘制工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能够反映出井上下对照情况,构造情况,工作在周边的巷道、工程情况。

第二节采煤工艺

第四十八条简述采煤工艺。

第四十九条描述采高、循环进度等。

第五十条描述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控制方式。

第五十一条采用放顶煤工艺的,应对采放比、放煤步距、放煤方式、端头顶煤回收方式、初次放顶(煤)及收尾时的放顶煤工艺等内容进行描述。

第五十二条采用分层开采工艺的,应确定分层厚度等内容。

第五十三条采用上下面同时回采(对拉、顺拉)工艺的,应明确上下面的位置关系和错距。

第五十四条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明确:

(一)支架的角度结构、组成、宽度,支架垫层数和厚度,点柱等;

(二)工作面安全出口及两巷管理要求;

(三)扩巷方法、扩巷支护要求;

(四)支架的安装和管理要求(点柱的支设角度、排列方式和密度);

(五)回棚(柱)放顶规定;

(六)支架下放方式、要求;

(七)落煤方式和架内爆破规定;

(八)架外放煤方式;

(九)支架的拆除方式;

(十)收作。

第五十五条采用倒台阶方式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各台阶长度、相互之间的错距等作出明确规定。

第五十六条采用水采工艺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落煤方式(开式、半闭式或闭式);

(二)根据煤层顶板稳定程度选择落垛方式及煤垛参数;

(三)根据煤体的硬度选择合理的水压;

(四)明确水枪的安设位置、安设要求、水压要求等内容以及水枪的撤出方式、路线等。

第五十七条使用采煤机割煤,应叙述采煤机的进刀方式、进刀段长度、进刀浓度,割煤方式、牵引方式、牵引速度,并绘制进刀方式示意图。

如果采用人工爆破开切口的,还应参考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对有关事项进行描述。

第五十八条采用爆破落煤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进行炮眼布置设计。

描述炮眼具体的布置要求,绘制炮眼布置三视图(正、平、剖面图);

(二)填写爆破说明书。

应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范围,每循环炮眼的名称、编号、个数、位置、浓度、角度、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量、装药方式、封泥长度、水炮泥个数、连线方法、起爆顺序、炮眼总长度、循环用药、雷管量等内容。

第五十九条描述采煤工作面施工工艺流程,简要说明从准备、采、支、运、回到整理的流程。

第六十条用下列公式进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的计算。

W=LShRc。

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L工作面平均长度、S工作面循环进尺、h工作面设计采高、r煤的视密度、c工作面采出率。

第六十一条描述工作面采煤、支护、运输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数量。

第六十二条采用机采工艺的,应绘制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第三章顶板控制

第一节支护设计

第六十三条进行工作面的支护设计。

支护设计应包括工作面、端头和运输巷、回风巷支护设备的选型、支柱密度的选择、基本支架柱排距确定、柱鞋的规格尺寸等内容。

第六十四条工作面的支护设计,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一)采用顶底板控制设计专家系统时,应根据系统要求,合理选取有关参数。

(二)采用类比法时,应根据本煤矿或邻矿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和经验公式进行设计。

1.参考本煤矿或邻矿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选择本工作面矿压参数,可参考表1.

2.合理的支护强度,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计算(一般可以采用前两种方法,取其中最大值即为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Pt).

ⅰ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t=9.81hrk式中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h-------采高,m;r-------顶板岩石容量,Kn/m3k----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取。

开采煤层较薄、顶板条件好、周期来压不明显时,应选用低度倍数;反之则采用高倍数。

ⅱ选用现场矿压实测工作面初次来压时的最大平均支护强度Pt.

ⅲ采用工作面不同推进阶段(顶板来压、正常推进)按“支护原则”和“防滑的原则”要求计算支护强度,取其中最大值。

3.支柱实际支撑能力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Rt=KgKzKbKhKaR,式中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k------支柱阻力影响系数,可以从支柱阻力影响系数表中(表2)查得。

4.工作面合理的支柱密度,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n=Pt/Rtn------支柱密度,根/㎡;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根

5.根据合理的支柱密度,确定排距、柱距。

6.合理控顶距的选择:

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工作面的际条件选择控顶距。

坚硬顶板控顶距可适当增大,松软、缓慢下沉顶板控顶距可适当缩小,一般应采用“见四回一”的管理方式。

7.柱鞋直径的计算柱鞋一般选用圆形铁鞋。

根据支柱对底板的压强应小于底板容许比压的原则,采用下列公式计算铁鞋的直径。

¢≥200式中¢铁鞋的直径㎜;Q底板比压,可以从矿压参数参考表中查得,Mpa

第六十五条根据上述有关参数,结合采高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支柱并确定选用的顶梁的型号。

第六十六条选用金属摩擦支柱进行支护时,应明确升柱器的型号、数量。

第六十七条综采工作面的支护设计,需要根据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Pt),选取液压支架,并参考表3的内容进行适应性比较。

第六十八条乳化液泵站商讨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泵站及管路选型。

(二)泵站设置位置需在相关图纸上明确标明。

(三)泵站使用规定:

泵站压力调整要求、乳化液配制方式、乳化液浓度、检查方式等。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第六十九条确定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控制方式。

描述控制方法、控顶距离、放顶要求、支柱支设要求、伞檐规定、铺网要求、护顶方式及要求等。

第七十条确定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特殊支护形式。

描述密集支柱、抬棚、戗柱(棚)、丛柱、有垛、贴帮支柱的支设及临时支护、挡矸等要求。

第七十一条确定各工序之间平行作业的顺序和安全距离,回柱放顶的方法,放顶区内支柱(架)、特殊支护等的回撤方式。

第七十二条描述顶底板变化、地质构造、应力集中区等特殊地段以及其他因素时的顶板控制方法和要求。

第七十三条采用水砂充填或矸石充填控制顶板时,需要要明确充填的工艺要求、材料来源、材质要求、工序衔接等内容。

第七十四条采用放顶煤工艺或采煤工作面倾角较大时,需要描述增加支架(柱)稳定性、防止倒架(柱)的方式。

第七十五条采用水采工艺时,需要描述护枪方式和撤退路线的维护;倾角超过15°时还要描述采空区挡矸点柱的支设方式。

第七十六条采用人工顶板分层开采工艺时,需要描述造假顶方式、要求、材料以及在回采中防止顶板冒漏的方法等内容。

第七十七条采用强制放顶工艺的,应进行人工强制放顶设计。

第七十八条采用放顶煤工艺需对顶煤进行弱化的,应描述顶煤弱化的措施。

第七十九条如果工作面有伪顶、复合顶板时,应确定其控制方式。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端头顶板控制

第八十条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超出前支护的方式、距离。

第八十一条描述端头支护方式、支护质量要求,以及与其他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

第八十二条描述安全出口的高度等。

第八十三条确定各类支护材料的正常使用数量、规格,确定各类备用支护材料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管理方法。

第八十四条绘制工作面开切眼、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示意图(平面、剖面图),反映出工作面、超前、端头支护和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正常支护等情况。

第八十五条确定矿压观测内容。

应包括日常支柱(架)支护选题动态监测、巷道变形离层观测、顶板活动规律分析等内容。

第八十六条描述矿压观测方法,说明工作面和巷道中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的选型和安设位置,观测时段。

第四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运输

第八十七条确定运输、半载、转载方式,选择运输设备。

第八十八条描述运输设备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推移方式。

第八十九条描述运煤路线和辅助运输路线。

第九十条绘制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第九十一条描述工作面范围内通风设施的安设位置和质量要求。

第九十二条进行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各煤矿企业制定的“通防实施细则”计算或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工作面的温度、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风速等因系分别进行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进行风速验算,满足要求时,该最大值即是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一)一般情况下采用下列公式:

Q=100(67)qk,式中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100(67)-----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按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取100计算或按二氧化碳浓度不超出过1.5%取67计算;q----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m3/min;k----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它是积压个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的最大值与其平均值之比,须在各个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至少进行5昼夜的观测,得出5个比值,取其量大值。

通常机采工作面k=1.2-1.6,炮采工作k=1.4-2.0,水平工作面k>2.高瓦斯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应根据瓦斯抽放后的实际情况计算,具体为:

Q=100qk(1-K抽放率),式中K抽放率-----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放率,%;

(二)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60vS,Q=60Vsk(放顶煤工作面),式中v----工作面平均风速,可选取空气温度与风速对应表中(表4)的相关数值,m/s;S----工作面的平均断面面积,可按最大和最小值控顶断面积的平均值计算,㎡;K----综放工作面支架断面及工作面长短的风量调整系数,可从表5中选取。

(三)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

Q=4n,式中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四)按炸药用量计算:

Q=25A,式中A------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用量,kg.

(五)按风速验算

1.按最低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小风量Q>15S,S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面积,㎡;

2.按最高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大风量Q<240S,S-----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面积,㎡;

第九十三条如果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需采用符号《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时,应按其中一个工作面需要的最大风量计算。

第九十四条确定通风路线,描述风流从采区进风巷经工作面到采区回风巷的路线。

第九十五条如果工作面温度超限,必须进行专门降温制冷设计。

第九十六条采用水力采煤时,其采煤点的供风可以参考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有关风量计算方法和局部通风机选择、安装方法进行设计。

第九十七条防治瓦斯应包括瓦斯检查和瓦斯监测。

(一)明确瓦斯检查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的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每班检查次数、检查汇报签字规定,以及瓦斯超限处理、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

(二)明确瓦斯监测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的瓦斯监测设施(设备)的设置地点、断电瓦斯浓度、复电瓦斯浓度、断电范围,以及瓦斯报警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

第九十八条采用瓦斯抽放(排放)系统时,还应说明瓦斯抽放(排放)路线。

第九十九条确定综合防尘系统,描述防尘供水管路系统,防尘方式,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等内容。

(一)明确防尘供水系统,应包括防尘供水管理系统设置、供水参数、防尘设施设置等内容。

(二)明确防尘方式,应包括工作面综合降尘的各类方式(煤层注水、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转载点喷雾,湿式打眼,装煤洒水,个体防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净化水幕和冲刷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等方式)。

(三)明确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包括隔爆设施的设置、水量、管理等要求。

第一百条明确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所选用的消防管路系统及措施。

(一)描述回采期间选用的综合防灭火方式(注浆、注氮、阻化剂、凝胶、均压等),并确定相关的工艺和参数。

(二)确定监测系统,描述束管监测系统安设、传感器的设置地点、监测要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预报制度,以及气体超限撤人等内容。

(三)明确特殊时期的防灭火要求,包括工作面临近结束、停止正常生产,以及其他意外情况下的防灭火规定。

第一百零一条绘制通防系统相关图纸。

通风系统图、瓦斯抽放(排放)系统图、防尘系统图、注浆系统图、注氮系统图、消防管路系统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等图纸,可以合并绘制或分单项绘制。

第三节排水

第一百零二条根据而作面的最大涌水量,选择排水设备和排水系统。

第一百零三条明确排水路线。

第一百零四条绘制排水系统示意图。

第四节供电

第一百零五条进行供电系统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一)选择供电方式、电压等级、电气设备,计算工电力负荷。

(二)进行电缆选型计算和电气保护整定计算。

第五节通信照明

第一百零六条绘制供电系统示意图。

应明确供、用电设备情况,电缆种类、长度、断面和“三大保护”等情况。

第一百零七条描述工作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