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077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甘肃省武威六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看到的颜色相同吗?

有些人对某些色彩高度敏感。

科学家称这些人为四色视者,和我们这些三色视者不同,他们能看到四种不同的颜色范围。

也许普通人很难想象四色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学家的描述来窥探一下。

视觉学家告诉我们,视网膜上有三种类型的感光细胞,分别用来感知蓝、绿和红,每种能分辨100个颜色等级。

然后,大脑可以凭借指数递增的方式对这些参数进行叠加,从而让我们普通人分辨出100万种不同的色彩。

一个真正的四色视者会在橙色光谱的某个区域多出一类感光细胞,其增加的100种颜色等级能在理论上使其分辨出多达1亿种颜色!

对于不同河流,一个四色视者可以通过辨别细微的色差说出它们的相对深度和浑浊度,而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望尘莫及的。

并且,只有女子才会拥有这种超颜色视觉,这与基因相关,因为控制红绿两种视锥细胞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而只有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只有女性才会拥有真正的四色视觉。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鸟类和爬行类动物早已拥有四色视觉,但关键的区别是,它们的第四种色位或在红外区或在紫外区,而我们人类仍在可见光区徘徊。

虽然人们依旧看不到红外或紫外光谱,但却扩展了色彩的丰富度,所以还是可喜可贺的。

而对于幸运的四色视者来讲,我们三色视者恐怕就是色盲了,因为我们无法靠眼睛分辨出更详细的色彩信息。

三幅似乎一致的米黄色油漆作品,三色视者看不出其中的不同,而四色视者却可以分辨出这三幅作品掺杂了不同的金黄、灰色和绿色。

所以,当我们同样面对海上夕阳下落的美景,由于感光细胞各有不同,我们眼睛中所呈现的色彩也许是不一样的。

但是即便你我都是三色视者,都可以看到绿色树木、红色太阳和蓝色天空,那我们对色彩的内心感受就会是一致的吗?

可能未必。

因为有些东西只属于你,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当我们一起看到某些蓝色的东西,我们之间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我们的所见不仅融合了我们眼睛所接收的信息,还融合了各自的感受和记忆,这可能导致我们对蓝色很宁静,还有人感觉蓝色很广阔。

其他颜色也是如此,同样的红色,有人看到兴奋和热烈,有人看到了血腥与残酷;同样的黑色,有人看到了黑暗,有人看到了深刻。

我们使用相同的词语,用它们来分享彼此的感受,但实际上没人看到完全一样的夕阳景色,也没人对同样的景色有着完全相同的心理感受,我们可能永远不能体会他人所能看到的独特色彩,因为这世上没有人可以拥有相同的思维。

(摘自《大科技》2012年12期)  

1.下面关于“四色视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色视者对色彩高度敏感,能看到四种不同的颜色范围,而这种能力是普通人群中三色视者望尘莫及的。

B.四色视者能说出不同河流的相对深度和浑浊度,借助的是他们在大脑中将颜色等级多次叠加后形成的色差辨别能力。

C.四色视者能靠眼睛分辨出更详细的色彩信息,是他们视网膜某个区域比普通人多出了一类感光细胞。

D.四色视者都为女性,这是因为女性的基因中拥有的两条x染色体上,具有能控制红绿视锥的细胞。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普通人的感光器官分别能感知蓝、绿、红三类色彩,每种分辨100个颜色等级,这些颜色等级又能让人们分辨出许许多多的不同的色彩。

B.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四色视觉与人类的四色视觉的重要区别在于,两者第四种色位所处的光区不同。

C.由于三色视者看不到红外或紫外光谱,相对于四色视者就是色盲,但他们在可见光区,仍可辨识1亿种色彩。

D.一般情况下,三色视者难以分辨颜色比较接近的油漆作品,但四色视者却可以分辨出其中掺杂了不同颜色。

2、古代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19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徐勣字元功,宣州南陵人。

举进士,选桂州教授。

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勣从军。

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勣杖之,勣曰:

“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

”使者怒,欲并劾勣,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勣恶亶为人,辞不答。

通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

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

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

帝谓勣曰:

“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

”诏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

勣不肯与京联职,固辞。

迁翰林学士。

国史久不成,勣言:

“《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盖由元祜、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

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

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帝然之,命勣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

勣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

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

“勣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

”大观三年,知太平州。

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

“以用度不足故也。

”对曰:

“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

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推讲而力行之耳。

”帝曰:

“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

“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

”勣笑曰: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京惭不能对,勣亦终不复用。

以疾卒,年七十九。

勣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节选自《宋史·徐勣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胜:

能承受

 B.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

强迫

 C.人怀异意,以沮新政沮:

阻止

D.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更:

经过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勣刚直守正的一组是(3分)()

 ①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②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③勣恶亶为人,辞不答④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⑤勣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⑥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发兵讨伐交趾时,转运使发布官文,徐勣应命从军。

由于运送粮饷的路上瘴气弥漫,崎岖险阻,服役的人大多逃避。

徐勣同情他们,为使一千多个被捉来的人免遭杖责而据理力争。

 B.徐勣一向关心百姓疾苦。

担任通州通判时,曾亲自监督修筑海堤,以免海水泛滥成灾。

担任太平州知州时,又曾极力陈述现行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苦痛,建议皇帝诏令全国有关官员合理地生财、理财、用财。

C.针对《神宗正史》久未编成的状况,徐勣认为原因在于史臣好恶不同,取材各有偏向,意见难以一致,所以应广泛搜集资料,明辨是非,才能修成符合史实的国史。

他的见解和主张得到皇帝肯定。

D.皇帝曾命令徐勣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勣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

后来在徐勣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译文:

(2)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湖早春①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

①南湖:

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

本诗是作者谪居江州时期的作品。

②返照:

阳光倒影。

③不道:

不是说。

8.请简析诗第二联中“平”字运用的妙处。

(5分)

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远近有名的剃头匠师傅。

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900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

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

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

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

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

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

”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

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

”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

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

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

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

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

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

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成何体统?

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

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

”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

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

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

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36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刀”。

其一是“关公拖刀”:

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

其二是“张飞打鼓”:

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

“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

“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

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

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

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

气脉贯通和精血踊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这刀,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

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

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

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吴。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

有一段时间,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

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

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

“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

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

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

“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

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

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原载《山南水北》,作家出版社,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

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1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6分)

13.文章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

(6分)

14.对何爹“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的这种坚持,你是如何看待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各级政府要完善公务消费、预算编制和审计、绩效考核以及监督问责等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切实遏制公款消费的各种违纪违规现象。

B.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

C.国人热议的“例外”服饰在借“第一夫人效应”拓展市场后,国货品牌自身应向高品质方向发展,其当务之急是树立自身形象。

D.日方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回到通过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

1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礼、义、仁、智、信”,其本质核心是“仁”。

,。

,,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①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和发展

②以“仁”来塑造社会、教化人生

③正是这样一种核心价值观及其所形成的种种具体价值范畴

④在中国封建文化中,“仁”是一种道德规范

⑤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

⑥更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纲领

A.④⑥⑤②①③B.②④⑥③①⑤C.②⑤④⑥③①D.④⑤②①⑥③

1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15字)(4分)

日本政府“购岛”闹剧一出,中国赴日旅游人数锐减,国内多家航空公司也调减了赴日航线,日本航空公司也因客源不足减少了中国航线班次。

在东京召开的亚洲最大旅游博览会——“2012年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最大的参展团中国旅游展团因为“购岛”闹剧的干扰,而表示不参加此次活动。

中国国家旅游局驻东京办事处,本月13号向日本旅游业协会发出了取消参会的通知。

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日本首席代表张西龙称,由于日本政府错误地非法地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国有化”,使得两个国家旅游交流的基础、立场和氛围遭到了破坏,所以中方拒绝参加这次展览,这一切的责任和后果应该由日方来承担。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一位老登山者说:

“我发现在登一座高山之前,那些显得特别兴奋的年轻人,多半到后来会爬不上去。

因为他们才开始,心脏就已经跳得很快,又不知道保存体力。

倒是那些看起来没什么表情,一路上很少讲话,到山顶也没特别兴奋的人,能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请用一句话揭示出老登山者话语中蕴涵的哲理,不超过20字。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

“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

“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武威六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中国小说》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15

16

17

答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译文:

(2)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请简析诗第二联中“平”字运用的妙处。

(5分)

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10分,每空1分)

(1)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2),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4),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蚓无爪牙之利,。

(《荀子·劝学》)

(6)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7)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8),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

(9),檐牙高啄。

(杜牧《阿房宫赋》)

(10)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5分)()

1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6分)

13.文章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

(6分)

14.对何爹“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的这种坚持,你是如何看待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15字)(4分)

19.请用一句话揭示出老登山者话语中蕴涵的哲理,不超过20字。

(3分)

五、写作(60分)

高二语文答案

附译文:

徐勣字元功,是宣州南陵人。

推举他为进士,选任他做桂州教授。

朝廷发兵讨伐交趾,转运使发公文,徐勣应命从军,由于运送粮饷的路上瘴气弥漫,应当服役的人大多逃避,抓了一千多人,使者让徐勣杖责他们,徐勣说:

“他们确实有罪,可是他们都是饥饿体弱多病的人,不能承受杖责,姑且染黑他们的胳膊来警告他们,也就可以了。

”使者非常生气,想一并弹劾徐勣,徐勣据理力争,丝毫不改变,使者也不能改变他。

舒亶听说他的声名,要凭借御史的身份推荐(他),徐勣厌恶舒亶的为人,就推辞不答应。

他担任通州通判时,靠近海的地方有个堤坝,废弃已久没有治理,百姓每年都遭受海水泛滥之苦,徐勣亲自督促士兵修筑海堤,堤坝修成后,百姓依靠它获利,徽宗即位,徐勣升职做中书舍人,修订《神宗史》。

当时绍圣的党羽还在朝中,人们都怀有不同的想法,来阻止新政的实施,皇上对徐勣说:

“我每次听大臣应对问话,不是欺骗就是谄媚,只是徐勣耿直,正是我依赖的。

”于是下诏让徐勣与蔡京共同校对《五朝宝训》,徐勣不肯同蔡京合作,就坚持推辞。

后升职翰林学士,国史很久都没修完,徐勣说:

“《神宗正史》,现在已经修改五次了,还没能成书。

大概因为元祜、绍圣这些史官好恶不相同,范祖禹等人专门负责司马光收藏的一些记事,蔡京兄弟纯粹用王安石《日录》,各执一词,所以议论纷纷。

当时的辅相之家,每家都藏有记录,怎么能够说没有呢?

我认为应该全部取用,参考修订对错之处,才能修成国史。

”皇帝认为他说得对,命令徐勣草拟诏书告诫史官,让他们尽心去收集,不要让史实失真。

徐勣与何执中共同在宫中侍奉皇上,蔡京凭借自己是老官僚,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勣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徐勣)请求回家探望亲人的病情,有人说翰林学士中没有外出的规定,皇帝说:

“徐勣请求回去,不是离开朝廷,怎么是他轻易改变这个规定呢!

”大观三年,徐勣担任太平州知府。

皇上召他进见,他极力陈述先行的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皇上说:

“是因为资财不足的缘故啊。

”徐勣回答道:

“获得钱财要有道,打理钱财时要讲义,花费钱财要得法,现在国家资财不足,陛下可召令全国有关官员,推广宣讲并亲力推行它。

”皇上说:

“不见你很久了,今日才听到好的建议。

”蔡京从钱塘被召还,用隐晦的话语打动他说:

“你的功劳在伯通之上,伯通已经是丞相了。

”徐勣笑着说:

“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呢?

”蔡京很惭愧无言以对,徐勣最终也没有再被重用。

后因病而死,享年七十九岁。

徐勣耿介正直,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人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14.(8分)

答:

①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

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2分)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

(2分)

②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

(2分)

要耍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

(2分)(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文字运用

五、作文

一、准确理解材料:

 

(一)理解材料:

 

第一句话:

泥泞溜滑的田埂上,一个小伙子挑着一担秧苗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地走着。

没走几步后他放下担子,不知所措地站在田埂上。

——我不能前行 

第二句话:

妈妈喊他:

“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妈妈要他放下包袱,解除顾虑。

 

第三句话:

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的小伙子轻松地把秧苗挑到了妈妈跟前。

——我解除了顾虑,完成了任务。

 

第四句话:

妈妈帮他分析先前挑着秧苗走不了和后来轻松挑到妈妈跟前的原因:

“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 

结论:

有顾虑——不能完成任务;解除顾虑——完成了任务。

 

(二)分析顾虑到底是什么:

 

1从材料中看顾虑是:

担心摔倒,弄脏衣服。

 

仔细分析他担心两个方面:

一是担心失去现有的,那就是现在还站着,衣服还是干干净净的;二是担心做下去的后果,那就是摔倒在泥水中,把干干净净的衣服弄得很脏,自己弄一身泥巴。

正因为有这些担心,所以他先前挑担子时才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不知所措。

 

2引申理解顾虑的含义:

 

什么是顾虑,它就是一个人要去做或者做着一件事情、一项任务或进行一个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