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突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4945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突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消突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消突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消突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消突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突评价报告.docx

《消突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突评价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突评价报告.docx

消突评价报告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基本情况5

第一节矿井概况5

第二节工作面基本情况11

第三节工作面瓦斯情况13

第四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14

第五节其它15

第二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18

第一节区域防突预测18

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19

第三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19

第三章评估过程及依据21

第四章最终评估结论24

第五章问题及建议25

 

附图:

11701回采面防突措施钻孔竣工图(采用)

 

前言

1、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为11701回采工作面全部范围

二.评估依据

根据如下:

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2、《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3、《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评价方法》(MT/T1037-2007);

4、《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版);

5、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5月编制的《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

6、矿方提供的实测资料。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受矿方委托对11701回采工作面进行消突情况评估:

于2013年12月17日同行3人到该矿井下进行调查核实,收集资料,回公司后对该矿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

该矿地面已建成瓦斯抽放站,矿井已经建成瓦斯抽采系统。

宏发煤矿11701采面回采区域煤层原始瓦斯含量预测计算值为11.42m3/t,该矿经从2013年7月10日至2013年12月中旬对11701回采工作面进行了预抽瓦斯,根据已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其措施的控制范围及经抽放后的实测瓦斯含量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可进行评估。

第1章

基本情况

第1节矿井概况

一、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宏发煤矿位于贵州省普安南部地瓜镇,地瓜勘查区北部边界附近,隶属普安县地瓜镇管辖。

该矿地理坐标为:

东经104°57′00″—104°55′38″,北纬25°42′11″—25°41′11″。

普(安)—兴(义)公路从矿区边穿过,距普安县城约17km,距兴义市约90km。

距南昆铁路红果站约70公里,交通较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示意图1-1-1。

2、地形地貌

矿区内地势总体为南西高北东低,海拔标高一般在1500~1800m,最高点位于矿区南西部岩底下村北东的一大山,海拔标高1869.0m,最低点位于矿区北东梁岭子村南部冲沟中,海拔标高1420m,相对高差449.0m。

3、水系河流

本区域位于普安山字型构造与亦资孔莲花状构造交接之东南部,属于北东向构造(华夏系或新华夏系)的青山向斜和盘南背斜范围,有南盘江支流楼下河与北盘江支流罗细河(格所河)之分水岭通过。

分水岭处于归顺与莲花山相连一带。

走向北东。

分水岭北西面水流总体为由南向北流入格所河,属北盘江流域。

分水岭南东面水流总体为由北向南流入楼下河,属南盘江流域。

区域地表水有楼下河上游支流和格所河支流,地下水有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等。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物,第四系地层一般富水性弱。

矿区除北东部下厂河外无其它地表水,下厂河为山区雨源型河流,由北西向东从矿区的北东边界穿过,河床粗糙,水流湍急,流量变化较大,雨季山洪飞瀑,河水暴涨,枯水季节流量较小。

地表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

4、气象与地震

矿区属中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左右,区内无霜期较长,具有雨热同季,四季不分明,冬无严寒,夏有酷暑的气候特点。

每年6-8月为雨季,雨量较充沛。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18306—2001,1:

400万),本井田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峰值加速度0.05g。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5、环境状况

矿区范围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已有的工业广场及其周边也未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矿区及工业广场遭受现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环境条件较好。

由于老窑、小煤矿开采造成局部地表塌陷及小的裂缝,对今后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矿区内主要为煤系、第四系地层,多以冲沟为主排泄,地表水不甚发育,对地下水污染较少。

但煤矿井下水、工业污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水资源和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矿区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为煤矿燃煤煤烟、矿井废气、矿井工业场区装储运煤粉尘及当地民用燃煤,区域内主要的污染物是粉尘,SO2次之,烟尘最小。

图1-1-1交通位置示意图

二、矿区开采情况

该煤矿现无生产井。

矿井西邻老虎田煤矿,周边无其它在建井、规划井。

1、老窑

矿区及周边老窑开采历史悠久,以斜井、平硐为主,老窑井口多沿煤层出露地带分布,为季节性土法开采,以开采17-1、17-2、19、23、26煤层为主,见煤后沿煤层掘进,开采斜长一般50~250m,垂深一般20m左右。

老窑内存在着一定的积水。

当在老窑附近开采时,有可能引发透水事故,因此矿方必须对矿区内的小窑及采空区以及积水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并进行填图。

切实掌握小窑开采情况。

建议请有资质部门进行详细调查。

2、采空区

该矿采空区位于矿井北部(原坳上联办,主采26),面积约400m×330m,以及17煤层露头线附近(老窑,开采17煤层),面积约260m×130m。

矿区及周边老窑开采历史悠久,以斜井、平硐为主,老窑井口多沿煤层出露地带分布,为季节性土法开采,以开采17-1、17-2、19、23、26煤层为主,见煤后沿煤层掘进,开采斜长一般50~250m,垂深一般60m左右。

3、可采煤层特征

本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组系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由碎屑岩、生物化学岩及煤组成。

含煤地层平均厚299.0m,含煤23-41层,一般为29层,19煤层以上含煤9-11层,一般9层;19煤层底板以下含煤14-30层,一般20层。

矿区内可采煤层5层,即17-1、17-2、19、23、26煤层,其中17-1、19、26煤层为全区可采,17-2、23煤层不稳定。

现将各煤层分述如下:

17-1号煤:

含0-1层夹矸,结构简单,直接顶板产羊齿类植物化石,原煤全硫平均4.31%,属中高硫分煤,为全区可采煤层。

17-2号煤:

含0-1层夹矸,结构简单,直接顶板产羊齿类植物化石,原煤全硫为平均2.86%,为中高硫分煤,全区最厚煤层。

19号煤:

含0-2层夹矸,结构中等,直接顶板产动物化石,原煤全硫平均1.37%,属中硫分煤。

23号煤:

含0-2层夹矸,结构中等;根据周边资料,原煤全硫平均5.13%,属高硫分煤。

26号煤:

含0-2层夹矸,结构中等,原煤全硫平均5.45%,属高硫分煤,为全区硫分最高的煤层。

矿区内可采煤层特征见下表1-1。

表1-1可采煤层主要特征

顺序

区域组

煤层名称

煤层厚度(m)

层间距

(m)

煤层夹矸数

稳定性

煤层倾角(度)

煤种

顶底板岩性

最大

最小

采用

顶板

底板

1

龙潭组

17-1

1.76

1.60

1.69

3.74

0~2

基本稳定

15°~29°

无烟煤

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或泥岩

2

17-2

2.53

1.5

1.69

0~1

基本稳定

15°~29°

无烟煤

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或泥岩

20.56

3

19

1.45

0.83

1.28

0~2

较稳定

15°~29°

无烟煤

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灰岩、石灰岩

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115.20

4

23

2.01

0.34

1.43

0~2

基本稳定

15°~29°

无烟煤

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

23.74

5

26

4.66

1.75

3.55

0~2

较稳定

15°~29°

无烟煤

粉砂质泥岩或泥岩

粉砂质泥岩或泥岩

四、建设、安全生产情况

该矿历年生产过程中未发生过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五、通风状况

矿井通风方式: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

新鲜风流由主平硐和副平硐进入,乏风通过回风平硐排出。

矿井通风方法:

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

FBCDZ-8-No20B/2×75型二台,n=740rpm(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风机额定参数为:

风量42~93m3/s,风压625~2360。

六、使用局部通风机情况

局部通风机:

FD-INo6/30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为400~300m3/min,功率2×30kw。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具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七、地质构造条件叙述

宏发煤矿位于青山向斜北西翼北段(即盘南背斜南东翼北段)地层走向北东(30°-50°),地层倾角10°~30°。

含煤地层倾角较大,一般为15°~29°;上覆地层倾角较小,一般为12°~21°。

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

矿区内地表未发现次一级褶曲及断层,区内总体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简单。

八、上年度矿井“一通三防”情况和内、外因火灾情况

该矿建立了“一通三防”组织机构,成立了专业的防突组,管理完善,建立了测风等方面的技术档案。

上年度施工建设中未发生过“一通三防”事故和矿井内、外因火灾事故。

第二节工作面基本情况

117011回采工作面是矿井扩能技改后17-1号煤层的首采工作面,从运输上山直接开口沿17-1煤层向西翼布置11701运输顺槽;11701回风顺槽直接与轨道上山连通,通过回风绕道与回风上山连通。

在+1505m标高一采区运输上山与回风上山之间设置采区变电所,在+1484m标高一采区运输上山与轨道上山之间采区避难硐室,在+1448m标高运输上山与1440运输石门连通的斜巷作为采区斜煤仓。

一、工作面与地表关系

根据井上下对照图,该回采工作面地表无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为山坡地。

二、煤层及瓦斯情况

11701回采工作面布置在17-1号煤层中,从已掘露的机巷、风巷情况分析,该回采工作面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厚度为1.6-1.76m,平均厚度为1.69m,工作面内煤层有一定起伏变化,煤层平均倾角15°-29°。

顶板多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或泥岩。

17-1号煤层以半亮型块煤为主。

该回采工作面倾斜长度平均为120m,走向120m,煤容重1.53t/m3。

宏发煤矿11701采面回采区域煤层原始瓦斯含量计算值为11.42m3/t,根据矿方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测算出11701回采工作面面积为48000m2,煤炭储量为124113.6t;煤层气储量:

1417377.312m3。

矿井煤层倾角较缓。

11701回采工作面的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式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作面为普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本回采工作面采用“U”行通风方式,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

三、工作面通风情况

回采工作面为“U”型通风。

矿井总风量为71m/s,11701回采工作面分配风量为20m/s。

矿井容易时期等积孔为3.8,为小阻力矿井。

矿井首采工作面为11701回采工作面,其通风线路为:

副平硐→轨道石门→11701运输顺槽→11701工作面→11701回风顺槽→11701回风绕道→一采区回风上山→回风石门→回风平硐→引风道→地面。

第三节工作面瓦斯情况

一.矿井瓦斯情况

根据贵州省西能煤炭勘查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9月)《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测定报告》,该矿井在井下通风状态下,坳上联办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瓦斯相对涌出量为8.31m3/t;绝对涌出量为0.923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2.27m3/t;绝对涌出量为0.252m3/min。

根据贵州省动能煤炭技术发展服务有限公司(2005年10月)《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瓦斯相对涌出量为9.76m3/t;绝对涌出量为1.03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3.41m3/t;绝对涌出量为0.36m3/min。

根据贵州能源局印发的黔能源煤炭(2011)790号文件关于黔西南州《关于上报黔西南州2011年度煤矿瓦斯等级的报告》的批复,2011年宏发煤矿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2012年6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提供的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表,鉴定结果:

17-1煤层在+1409m标高以上有突出危险性,17-1号煤为突出煤层;其他煤层未做突出危险性鉴定。

因此,该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

二.工作面瓦斯赋存

区域抽放防突措施控制范围内瓦斯赋存量计算

1、煤层原始瓦斯含量

根据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对宏发煤矿11701采面回采区域煤层原始瓦斯含量计算值为11.42m3/t。

2、煤层瓦斯储量:

根据矿方提供采掘工程平面图计算出11701回采工作面储煤量为124113.6t。

根据地质煤炭储量,结合矿井瓦斯地质条件,得出该块段煤层资源储量。

煤层资源储量乘上该煤层的煤层气含量系数,即得出该块段煤层的煤层气资源储量:

Q气=Q煤×W

式中Q气—煤层气资源量(m3)

Q煤—煤层资源储量(t)

W—煤层气含量(m3/t)

则 Q气=124113.6×11.42

   =1417377.312m3

第四节矿井瓦斯抽放系统

该矿建立了地面瓦斯抽放站,安有瓦斯抽放泵四台,高负压采用2BEC-40型水环真空泵2台,最大抽气量95m3/min,最低吸入绝压1.6KPa,真空泵配套电机YB315S-4,功率为110kW,转速390r/min,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

低负压采用2BEC-40型水环真空泵2台,最大抽气量81m3/min,最低吸入绝压1.6KPa,真空泵配套电机YB315M1-6,功率为90kW,转速340r/min,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

高负压抽放选用φ325¡Á8型焊接钢管作为抽放主管;选用φ273¡Á7型焊接钢管为抽放支管。

低负压抽放选用φ377¡Á8型焊接钢管作为抽放主管;选用φ377¡Á8型焊接钢管为抽放支管。

根据高负压抽放泵冷却水消耗量为12.5m3/h,低负压抽放泵冷却水量为7.5m3/h,合计冷却水消耗量为20m3/h,选择IS65-50-125型清水泵2台。

流量50m3/h,扬程20m,防爆电机功率5.5KW。

抽放泵站内设置有甲烷传感器,配有100%的高浓度光学瓦检器2台,排放管中段安装有防回火装置,排完管一侧安装有避雷装置,管道最低处安装有放水器。

矿井实行高负压抽放。

矿井开采煤层时,采用了“先抽后掘,先抽后采”的瓦斯治理措施。

第五节其它

一、防突机构

宏发煤矿成立通瓦科作为专职的防突机构,共34人。

其中通瓦科科长1人,副科长1人、技术员3人、钻探队队长1人、副队长2人、钻探工20人(包括封孔、材料、放水、取样、管路安装)、防突考察工3人、抽放泵工3人。

二.防突管理

宏发煤矿已制定《宏发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制度》,在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作业计划同时制定防突计划,并按计划认真组织落实。

在回采过程中,如遇局部段块仍存在瓦斯突出征兆,严格执行考察批采制度,宏发煤矿采用复合指标法进行防突考察。

具体操作方法为:

1、考察方法

1)考察孔的布置及深度

用电煤钻打三个直径为φ42mm,单孔孔深为10m的钻孔,其中,2#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中部,1#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距巷道上帮0.5m;3#孔孔口位于巷道断面距巷道下帮0.5m处。

除2#孔与巷道掘进方向平行,1#、3#孔按其终孔点位于巷道断面两帮轮廓线(外)2~4m处进行施工;以最浅孔位置在巷道中心线的投影保留5m的超前距离,进行批掘。

2)、考察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

每钻进一米收集一次钻屑量,称其重量,临界值为6kg/m,K1指标临界值干煤样是为0.5ml/g·min1/2,湿煤样时为0.45ml/g·min1/2,第二米开始测定,隔一米测定一次。

3)、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⑴、尽量把考察孔布置在软分层内。

⑵、若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遇地质构造等原因,考、排孔参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⑶、考察时防突考察工负责布置考察钻孔,收集各项参数并做好记录;掘进工负责施工钻孔;现场必须有安检员和瓦斯员监督整个考察的全过程。

考察结束后所有参与考察及监督人员必须在考察原始记录上签字并对所测参数负责。

只有经效果检验当K1值和S值均小于临界值时,方可认定措施有效。

当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证指标超标时,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证检验人员必须立即通知现场施工队长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并由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证检验人员立即向矿调度汇报,采取消突措施并经验证有效后方可允许恢复施工,否则不得进行掘进。

三.防突培训

通瓦科管理人员、防突考察工均由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组织培训。

防突考察工的培训内容包括防突考察操作技能、防突基本知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规章制度、突出的危害及规律、区域和局部防突措施及突出预兆等。

四.突出事故应急预案

宏发煤矿已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编制2013年度《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应急预案》,本预案符合有关规定,适用于本工作面。

第二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第一节区域防突预测

该矿在历年生产过程中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喷出等瓦斯动力现象。

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及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的精神,宏发煤矿区域属于突出危险片区。

根据2012年6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提供的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表,鉴定结果:

17-1煤层在+1409m标高以上有突出危险性,17-1号煤为突出煤层;其他煤层未做突出危险性鉴定。

11701采面位于17-1号煤层。

经实测17-1号煤层瓦斯含量平均11.42m3/t;瓦斯含量都大于8m3/t,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的要求,该工作面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矿井必须加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工作,加强防突培训,熟悉煤(岩)与瓦斯突出预兆。

一旦发现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预兆,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突措施。

 

第二节区域防突措施

一、开采保护层

该矿11701采面位于17-1号煤层,17-1号煤层为首采煤层,所以评估区域没有保护层。

二.预抽回采工作面瓦斯

宏发煤矿分别在轨道上山往切眼方向120处的运输顺槽向上和回风顺槽向下施工交叉顺层钻孔预抽11701回采面的煤层瓦斯,共施工76个孔,其中回风顺槽钻孔编号1-38号,孔间距3m,抽放时间从2013年7月10日起至2013年12月中旬。

运输顺槽钻孔编号1-38号,孔间距为3m,抽放时间从2013年7月20日起至2013年12月中旬。

通过回采区域预抽钻孔竣工图分析,钻孔基本控制该采面的回采区域及开切眼和停采线外侧20米以上的范围,两顺槽在掘进期间也执行了巷道条带煤层瓦斯预抽,即本回采区段内基本无空白带存在。

根据矿方提供瓦斯抽放情况数据,该矿瓦斯抽放期间,瓦斯量很小,浓度很低,矿方未提供瓦斯报表,无法计算瓦斯抽采情况。

由于瓦斯抽放的效果不好,故本次评估采用实测瓦斯压力及残余瓦斯含量的鉴定指标。

第三节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回采期间必须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进行消除突出危险性效果验证。

本工作面采用煤层瓦斯预抽率、残余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验证。

一、残余瓦斯含量

11701采煤工作面所测最大瓦斯压力为0.12MPa(详见第三章)。

以上所得的瓦斯压力值小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53条的规定(小于0.74MPa),因此工作面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措施可靠。

三、实测残余瓦斯含量

经实测得最大残余瓦斯含量为4.3m3/t(见第三章),小于《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五十三条的规定。

第三章评估过程及依据

1、煤层瓦斯压力测定

2013年12月上旬,在11701机巷和风巷,根据《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第5条和《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评价方法》(MT/T1037-2007)第7条,按AQ1046-2007规定测定了残余瓦斯压力,在评估单元内共布置14个测压钻孔,根据宏发煤矿提供的测定结果如表3-1所示。

表3-1宏发煤矿11701回采工作面残余瓦斯压力测定结果

孔号

地点

CH4压力P(MPa)

测定时间

打钻异常情况

1

机巷距切眼50米处

0.08

2013年12月

2

机巷距切眼98米处

0.12

2013年12月

3

机巷距切眼148米处

0.03

2013年12月

4

机巷距切眼196米处

0.08

2013年12月

5

机巷距切眼216米处

0.09

2013年12月

6

机巷距切眼260米处

0.06

2013年12月

7

机巷距切眼341米处

0.04

2013年12月

8

风巷距切眼50米处

0.03

2013年12月

9

风巷距切眼100米处

0.02

2013年12月

10

风巷距切眼150米处

0.05

2013年12月

11

风巷距切眼200米处

0.05

2013年12月

12

风巷距切眼150米处

0.02

2013年12月

13

风巷距切眼300米处

0.04

2013年12月

14

风巷距切眼350米处

0.08

2013年12月

根据测压成果,11701采煤工作面所测最大瓦斯压力为0.12MPa。

以上所得的瓦斯压力值小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53条的规定(小于0.74MPa),因此工作面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措施可靠。

2、残余瓦斯含量测定

2013年12月10日,宏发煤矿经采取抽放措施后,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55条规定,采用直接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或残余瓦斯含量等参数进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对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若区段宽度(两侧回采巷道间距加回采巷道外侧控制范围)未超过120m,以及对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若回采工作面长度未超过120m,则沿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布置1个检验测试点;若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区段宽度或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回采工作面长度大于120m时,则在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沿工作面方向布置2个检验测试点,宏发煤矿在11701回采工作面走向长平均120m,工作面长平均120m,在11701回采面这个评估单元内共布置14个测瓦斯含量钻孔,取煤粉样品14件。

根据该矿瓦斯实验室对14件煤样进行解吸瓦斯含量测定。

该矿提供的测定结果见表3-2所示。

 

表3-2宏发煤矿11701回采工作面残余瓦斯含量测定结果

孔号

地点

煤层残余瓦斯含量(m3/t)

测定时间

打钻异常情况

1

机巷距切眼50米处

4.3

2013年12月

2

机巷距切眼98米处

4.2

2013年12月

3

机巷距切眼148米处

2.9

2013年12月

4

机巷距切眼196米处

3.4

201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