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常见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4464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常见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础会计常见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础会计常见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础会计常见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础会计常见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常见问题.docx

《基础会计常见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常见问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会计常见问题.docx

基础会计常见问题

《基础会计》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1-1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如何概括?

   答案:

        会计的职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才称之为基本职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会计的职能表述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

据此,人们通常将会计的基本职能概括为“总结”与“控制”,也有人把“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或反映),而把“过程的控制”理解为监督。

本教材就是把会计的基本职能概括为“核算”和“监督”的。

 

   常见问题1-2怎样理解企业经营资金的并存性和继起性?

   答案:

       在企业经营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过程中,资金会相应采取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等形态。

对于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这些资金形态中的每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没有货币资金,其他资金形态是难以形成的;如果没有储备资金,生产过程就不能顺利进行;而如果没有生产资金的耗费,又怎能生产出产品,形成成品资金。

显然,各种资金形态对于企业来说必须是同时存在的,即具有并存性。

继起性则是指企业经营资金以货币资金为起点的运动中,各种资金形态是依次转化的,不会发生逆运动,而且每发生一次资金形态的变化,就会向重新回到货币资金形态靠近一步,由此才能不断的进行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常见问题1-3怎样理解企业经营资金的按比例并存?

   答案:

        对于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这些资金形态中的每一种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其存在比例也必须适当。

比如,生产产品过程需要材料500000元。

那么,作为储备资金也要与其大体相当,如果储备过少则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储备过多又会造成积压浪费。

再比如企业正常的材料储备为500000元,为满足需要,要求必须筹集相应数额的货币资金,如果货币资金不足,也不能正常的进行材料筹备业务。

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资金的按比例并存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问题1-4怎样理解会计的方法与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区别?

   答案:

        会计的方法是由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方法和会计分析方法等方法所组成,而会计核算方法仅仅是会计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七种专门方法。

可见会计的方法与会计核算方法是有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是会计核算的方法,即会计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

至于会计的其他方法,本课程不作为重点研究。

 

   常见问题1-5登记账户与登记账簿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

        账户本身具有一定的格式,是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所发生经济业务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工具。

而账户的开设需要一定的载体,在手工记账的情况下,账户就是开设在由若干相互联结的账页所组成的账簿(账本)当中的。

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在一本账簿中可以只开设一个账户,也可以开设几个账户。

经济业务发生后登记有关账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登记账簿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登记账户和登记账簿应当是一码事。

 

   常见问题1-6如何理解会计主体基本前提?

   答案:

        会计主体强调的重要一点是:

会计核算应当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这样就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为什么强调“企业本身”?

主要是排除两点:

一是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在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范围内,因为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只能由其他企业的会计人员组织核算;二是本企业所有者本人的经济收支活动不包括在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范围内,因为企业所有者本人的经济收支活动属于所有者个人的经济行为,不应作为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因此,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常见问题1-7如何理解一贯性、可比性二者之间的区别?

   答案:

        一贯性、可比性虽然都具有“对比”、“比较”的含义,但二者之间是有重要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不同的比较空间(一个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同的比较时间(一个企业内部的不同会计期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同一会计期间)。

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以上差别,因此应注意不要将二者混淆在一起。

 

   常见问题1-8如何理解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答案:

        企业发生的各种支出一般来说都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

比如企业花钱去买材料发生了支出,但购买材料的目的是为了生产产品进而销售产品赚钱,如果一切正常的话,购买材料发生的支出肯定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即支出发生后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

但各种支出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购买的材料可能很快被生产产品消耗掉,由于产品的销售很快就会收回货币资金并获得盈利。

从支出的发生到利润的实现一般不会超过一年。

象这样的只能在某一会计年度内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支出称为收益性支出。

而那些能为企业在多个会计年度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支出(如购买一台设备花费1000000元支出,该设备预计可使用10年。

那么,这笔支出发挥效益的时间起码有10年,而且每一年都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则被称之为资本性支出。

 

   常见问题1-9 在会计上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在会计上将支出划分为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的组织支出的核算,收益性支出由于发挥效益的期间不会超过一年,在会计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全部计算为本年度的成本、费用;而资本性支出由于其发挥效益的期间是在一年以上,在会计上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发生的所有支出比较均衡的计入多个年度的成本、费用。

既不能将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即计入多个会计年度),也不能将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即只计入一个会计年度)。

如果这样做的话,应当计入某一个年度的收益性支出被不合理的计入了多个会计年度,必然会虚减当年的成本费用而虚增利润。

   例如,本年购入材料200000元,已经全部用于了产品生产。

这笔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应当全部计算为当年的生产费用。

如果将这笔支出分两年计入企业的生产费用,每年只计入了100000元,就使当年的生产费用虚减了100000元。

由于企业的利润是实现的收入与发生的费用比较的结果,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虚减了费用也就必然会虚增利润。

   而如果将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即只计入一个会计年度),则必然会虚增费用而虚减利润。

 

   常见问题1-10怎样理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答案:

        首先要明确这里所说的“实质”是指企业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形式”则是指企业的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调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注重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要完全拘泥于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

       在一般的情况下,企业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是统一的,不存在贯彻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问题。

如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入的设备,从经济实质的角度看是企业的资产,从法律的角度看企业对该设备也具有所有权和使用权和处置权。

但在某些个别的交易或事项中,其“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

融资租入的设备就属这样的例子。

企业融资租入设备具有分期付款购买出租者设备的性质,而且全部设备款只有在租借期满时才会付清。

在租借期未满之前,从法律形式角度看,租入者并没有完全获得该项资产的所有权。

但从经济实质的角度看,该项资产的相关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了租入者,租入者实际上已经行使了对该项资产的控制权。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租入者可以将其视为自有固定资产,按照自有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常见问题2-1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经济性质是怎样的?

   答案:

       根据会计要素内容的规定,待摊费用是企业的资产,而预提费用是企业的负债。

值得注意的是:

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都带有“费用”的字样,但其经济性质并不是费用类。

待摊费用之所以被定义为资产性质,是由于这种已经支付了货币资金的支出可以在多个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效益。

而预提费用之所以被定义为负债性质,是由于这种预先提取的费用在将来的某一会计期间企业是必须要付出货币资金的,相对于将来要付款这一点来讲,预提费用也是一种负债。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将在第六章关于权责发生制下期末会计账项调整的有关内容中详细讲述。

 

   常见问题2-2怎样理解资产要素中存货的内容?

   答案: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就是其储存的准备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物资和已经生产出来暂未销售仍然存放在仓库中的半成品或产成品等。

具体内容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和包装物(用于包装产品的箱、盒、袋等)等。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来说就是其储存的准备进行销售的商品。

 

   常见问题2-3怎样理解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组成内容?

   答案:

        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归纳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组成部分。

其中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资本公积是指由于资本(股本)溢价和接受捐赠等所引起的资本的增值;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盈余公积具体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未分配利润则是企业已经实现但暂未进行分配,可以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按上面四个组成部分理解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组成内容比较容易把握。

 

   常见问题2-4怎样理解收入要素的组成内容?

   答案:

        对于收入要素的组成内容的理解应注意:

收入要素的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收入的组成内容指的是狭义的收入,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实现的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而广义的收入除以上内容外,还应包括企业对其他企业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补贴收入等。

按照以上思路理解收入要素的组成内容比较容易把握。

 

   常见问题2-5怎样理解费用要素的组成内容?

   答案:

        同收入要素一样,费用要素的内容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费用的组成内容指的是狭义的费用,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发生的费用(生产产品、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和期间费用。

而广义的费用除以上内容外,还应包括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支出和营业外支出等。

因而,广义的费用可以概括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等。

按照以上思路理解费用要素的组成内容相对比较容易把握。

 

   常见问题2-6如何理解利润要素的组成内容?

   答案: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组成部分。

这些利润指标都是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是有关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进行比较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

在计算各种利润指标的过程中涉及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特别是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等是属于收入要素或费用要素的内容,不能将其看成是利润要素的内容。

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讲非常重要。

 

   常见问题2-7如何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

   答案: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将会计科目分为五类,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而在《基础会计》教材中是按制造业企业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将会计科目相应地分为六类,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

《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与《基础会计》教材中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的主要区别是:

(1)资产类、负债类科目没有变化;

(2)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单列为成本类;(3)将收入类和费用类的一部分(除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外的其他科目)合并为损益类科目;(4)将利润类科目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

对于初学者来讲,可以先按照后一种分类方法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加深理解《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这样相对比较容易一些。

 

                                 

   常见问题3-1怎样理解复式记账法下发生额平衡法公式?

   答案:

       复式记账法下发生额平衡法的公式为:

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资产类账户增加额合计+权益类账户减少额合计=权益类账户增加额合计+资产类账户减少额合计”。

其中的权益类账户应包括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两类账户。

对于这个公式应与借贷记账法的发生额平衡法公式结合起来理解。

借贷记账法的发生额平衡法公式是: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这是因为在借贷记账法下,每笔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都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记录的,这样,一定时期内全部账户的记录就呈现了这样一种关系:

将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相加在一起得到的合计数,必然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相加在一起得到的合计数。

由于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增加额和权益类账户的减少额均在账户的借方登记,而权益类的账户增加额和资产类账户的减少额均在账户的贷方登记,因而,“资产类账户增加额合计+权益类账户减少额合计”实际上就是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业务的借方发生额相加在一起的合计数;而“权益类账户增加额合计+资产类账户减少额合计”实际上就是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业务的贷方发生额相加在一起的合计数。

双方之间必然是相等的。

 

   常见问题3-2怎样理解借贷记账法下发生额平衡法公式?

   答案:

       借贷记账法的发生额平衡法公式是: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注意这里所指的是“全部账户”,而不是部分账户,更不是特指某一个账户。

因为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每笔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都是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要求记录的,这样,一定时期内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相加在一起的合计数,必然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相加在一起的合计数。

如果只将一定时期内部分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数相比较,二者之间是很难有相等关系的。

至于某一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一般也不存在相等关系。

 

   常见问题3-3怎样理解复式记账法下余额平衡法公式?

   答案:

        复式记账法下余额平衡法的公式为:

一定时间点上的“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权益账户(包括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对于这个公式应与借贷记账法的余额平衡法公式结合起来理解。

借贷记账法的余额平衡法公式是: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在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中,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而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因而,以上两个余额平衡公式可以说其组成内容是相同的,只不过文字表述方法不同而已。

两个余额平衡公式都体现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

 

   常见问题3-4复式记账与平行登记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需要注意:

这里所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都是指总分类账户,并不涉及明细账户。

而平行登记是指在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以后,既要在有关的总账账户进行登记,又要在这些总账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的做法。

可见,复式记账与平行登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不可混淆。

 

                                 

   常见问题4-1何谓记账编制凭证?

   答案:

       记账编制凭证是根据账簿记录的结果对某些特定事项进行归类、整理而编制的原始凭证。

理解记账编制凭证应注意两点:

第一,记账编制凭证是会计上的原始凭证,而不是记账凭证。

不要受其字面的影响而在理解上受到误导。

第二,记账编制凭证是原始凭证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因为一般的原始凭证都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从其他单位取得,或者是本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由经办人员填制。

会计人员要根据这些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

而记账编制凭证的产生程序恰恰是相反的,它是根据账簿记录的结果对某些特定事项进行归类、整理而填制的一种原始凭证,而不是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而填制的原始凭证。

 

   常见问题4-2单式记账凭证与单一记账凭证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

       单式记账凭证是与复式记账凭证相对应的一种记账凭证,它是指在一张记账凭证上主要填列每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的一方科目,并作为记账的依据的记账凭证(其对应科目虽然也在凭证上列示,但只作参考,不据以记账)。

单式记账凭证包括借项记账凭证和贷项记账凭证两种。

单一记账凭证则是与汇总记账凭证相对应的一种记账凭证,是指只包括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记账凭证。

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均为单一记账凭证。

可见,单式记账凭证并不等同于单一记账凭证,是两类不同的记账凭证。

 

常见问题5-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页上的“对方科目”指的是什么?

应如何填写?

   答案:

       这两种日记账上所设置的“对方科目”栏指的是所依据记账的记账凭证上的会计分录中与现金科目(或银行存款科目)相对应的会计科目。

职工王力因公出差向企业借款1000元,由财会部门出纳员以现金形式付给了王力。

在付款凭证上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

其他应收款——王力   1000

               贷:

现金               1000

   在这笔会计分录中,与现金科目相对应的科目是“其他应收款”。

在登记现金日记账时,其“对方科目”栏就应填写“其他应收款”。

   同样道理,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页上的“对方科目”指的是所依据记账的记账凭证上的会计分录中与银行存款科目相对应的会计科目。

例如,收回W公司原欠本企业货款20000元,已存入在银行开立的账户。

在收款凭证上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

银行存款        20000

               贷:

应收账款       20000

   在这笔会计分录中,与银行存款科目相对应的科目是“应收账款”。

在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其“对方科目”栏就应填写“应收账款”。

 

  常见问题5-2明细分类账簿的格式有哪些种?

为什么要设置这些种类格式的明细分类账簿?

   答案:

       明细分类账簿的格式主要有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三种。

在明细分类账簿中之所以要设置这些种类的格式,目的是要满足对不同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明细核算的需要。

其中: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簿适用于只要求反映价值指标的经济业务内容的明细分类核算;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簿主要适用于既要进行价值核算又要进行实物量核算的财产物资业务的明细分类核算;而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簿主要适用于只要求反映价值指标,但核算的内容又是由若干具体项目组成的业务内容的明细分类核算。

如企业的制造费用又具体包括制造部门管理人员的工资,制造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制造部门管理人员发生的办公费等,制造费用的核算就应采用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簿,在账页上分设多个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常见问题5-3总账账页中“借或贷”栏应怎样进行登记?

   答案:

       总账账页中“借或贷”栏表明账户余额的方向。

在会计期末结账时凡需结出余额的账户在结出余额后,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明“借”或“贷”等字样。

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内用“θ”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

总账账页中“借或贷”栏表明的是账户余额的方向,与发生额无关,即不能根据发生额的方向登记。

 

   常见问题5-4应如何正确使用划线更正法?

   答案:

        划线更正法主要用于更正记账凭证正确但登记账簿发生的错账。

但有两个前提:

一是记账凭证正确只是在登记账簿时发生了错误,或者说笔误。

由于记账凭证上的科目、金额等都没有问题,就可以在账簿上用划线更正法直接更正了。

第二个前提是在记账后即发现了错账,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不会影响整个账面的整洁。

如果在接续登记了若干笔经济业务以后才发现了错账,或者是在相隔数月后才发现了错账,再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有可能会涉及到账面上许多数字(如余额)的修改,修改起来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可能会使整个账面面目全非。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这类错账的更正了。

 

   常见问题5-5划线更正法适用于记账凭证上金额写多或写少错账的更正吗?

   答案:

        不能。

因为记账凭证上金额写多或写少而产生的错账,是由于记账凭证上金额的不正确而引发的记账错误,因此必须对错误的记账凭证进行更正,才能达到在有关的账簿中更正错账的目的。

如果只是采用划线更正法在账簿中对错误的数字进行更正,表面看起来错账是得以更正了,但错误的凭证并未得到更正。

因此,对于记账凭证上金额写多或写少的错账,不能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而应采用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更正。

 

                                 

   常见问题6-1制造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有什么意义?

   答案:

       对制造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有很多种分类方法。

在《基础会计》教材中主要涉及

   到了以下几种:

       1.按经济业务与资金运动的关系分类:

分为资金进入企业的业务、资金循环与周转的业务和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三种。

       2.按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的关系分类:

分为影响等式双方会计要素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的业务和只影响等式一方会计要素内部增减的业务两种。

       在这种分类方法下,也可以将经济业务细分为以下四种:

影响等式双方会计要素同时增加的业务、影响等式双方会计要素同时减少的业务、只影响等式左方会计

要素内部增减的业务和只影响等式右方会计要素内部增减的业务。

       3.按经济业务与记账凭证的关系分类:

分为收款业务、付款业务和转账业务三种。

       4.按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分类:

分为资金筹集业务、固定资产购置业务、材料采购及成本计算业务、产品生产及成本计算业务、产品销售及成本计算业务、财务

成果计算及分配业务等数种。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制造业企业的经

济业务加深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展开对会计的有关问题,如会计对象、会计等式、会计凭证以及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问题6-2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主要区别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确认标准不同

应收应付

实收实付

配比要求不同

强调收入与费用配比

忽略收入与费用配比

收益结果不同

各会计期间比较均衡

各会计期间差异较大

期末处理不同

必须进行调整

无须进行调整

账户设置不同

需专门设置调整账户

没必要设置调整账户

优点缺点不同

科学合理但较麻烦

核算简单但不合理

适用范围不同

各企业类会计主体

行政、事业类会计主体

 

 

 

 

 

   常见问题6-3对于账户应注意从哪些方面去把握?

   答案:

       在学习《基础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