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O Optics Pro 深入学习交流贴.docx
《DxO Optics Pro 深入学习交流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xO Optics Pro 深入学习交流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xOOpticsPro深入学习交流贴
DxOOpticsPro深入学习交流贴
说明:
与处处都是陷阱、必须连蒙带猜才能搞懂的CaptureOne7相比,DxOOpticsPro(以下简称DXO)尽管是英文界面,但掌握起来并不难,对于用过其他后期软件人来说,用按钮和滑块试几次就能明白,如果有外语基础,阅读一下帮助文件或使用指南即可将其彻底搞定。
本人没有英语瓶颈,结合英文帮助,使用英文界面,感觉更方便。
兹将学习时需要掌握的重点以及使用心得整理出来,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欢迎交流。
由于俺是从8.0开始学习这个软件的,因此第一部分内容为8.0,相关内容及抓图均基于以64位的DxOOpticsPro8.0(8.1.6Build340)。
后来又将其升级为9.0(9.1.1Build1563),故增加了第二部分内容,以介绍两个版本之间的不同和新版的主要特点为主。
由于DXO并非后期修图软件,本人仅用其处理RAW文件,不涉及JPG或TIFF等的调整。
另外,不讨论软件下载、安装、和谐以及汉化等问题。
第一部分:
DxOOpticsPro8.0
DXO官网上有详细的英文使用指南教程:
一、软件定位
打开DOX时,启动界面上有这样一个口号:
“Pushthelimitsofyourcamera”,意思是“充分发挥你的相机极限”,这句话正是该软件的宗旨。
如果纯粹为了修图,DXO不是一个好选择,姑且不说CS6,就连LR中最简单的渐变、笔刷和蒙版都没有。
DXO的长项在于RAW文件的解析,通过细致调整,导出高质量的TIFF或JPG,以便用Photoshop完成进一步的修图。
二、用前准备
1.名词界定:
为方便行文,首先界定一下界面用词。
软件最顶上的一行称为标题行,显示的是版本号和图像所在的目录及文件名称;第二行是菜单栏;第三行为选项卡,共三项:
Organize(组织)、Customize(调整)以及Process(处理)。
2.检查功能版本:
检查一下右上角的用户选项是否为DxO-AdvancedUser(高级用户),以确保能够使用软件的全部功能。
3.在联网的状态下,点击菜单中的DownloadaddtionalDxOOpticsMoudules,从里面选择下载你拍摄所有的机身和镜头校正数据。
如果,所用电脑随时可以上网,这一步可以忽略,因为打开原照时,会自动检查,随时下载。
4.调整工作桌面:
Customize选项卡是调图的主界面,是软件核心,Customize的默认布局是将所有调整面板集中在右侧,为了充分利用桌面,有必要调整一下。
首先点击Palettes(面板)按钮,选取所需工具,然后将其中一部分拖拉到主视图的左边,如图1所示。
5.打开OpenCL:
目前,很多显卡均支持OpenCL,比如俺显卡的是NVIDIAGeforceGTX260,因此可以打开OpenCL选项,提高软件效率。
操作方法是:
打开Edit菜单,选择Prefences,进入Performance选项卡,在第二个有OpenCL的方框上打上对钩,然后重启DXO。
三、Organize选项卡
该选项卡里只有浏览和项目两个按钮。
第一项无需解释,会用Windows就会通过浏览选择文件夹。
第二项的意思是将不同文件夹或不同存储媒介上的不同图像整合为一组作为一个项目进行调整。
本人无此需求,不做深入研究。
界面最下方是ImageBrowser,即从左至右排列的缩略图。
预览图上面有一系列按钮,所用图标非常形象,从左至右依次为:
排序、过滤(根据星级或是否处理等进行筛选)、图像属性(即Exif信息)、左旋90度、右旋90度、创建副本、导出、第一张、上一张、下一张、最后一张、打印、输出到flicker和LR等。
如果不喜欢这些小预览图最页面下方出现,可按Ctrl+U生成独立窗口,关闭独立窗口则恢复到原来位置。
四、Customize选项卡
在缩略图双击即可进入Customize的修图界面。
Customize下的命令条(Commandbar)上共有17个图案各异的按钮。
命令条下面是各种修图面板(palettes),所有调整多要通过这些面板实现。
下面以图2为例,说明每个命令条和调整面板的功能和使用。
1.光线与色彩(Lightandcolor)
白平衡(RAWWhitebalance):
有两个滑块Colortemperature(色温)和Tint(色调)。
打开图像时该项自动选定,默认设定时拍照时设定(Asshot)。
该图在阴暗的室内拍摄,使用了12800的高感光度,图像偏冷,因此首先需调整色温:
用吸管点一下准墙上的挂历,色温正常。
曝光补偿(Exposurecompensation):
一个调整滑块。
打开图像时自动选择了Smart(智能),此外还有高光优先、中央平均和手动。
觉得没有必要调整曝光,因此去掉了曝光补偿旁边的对钩。
DxO智能提亮(DxOSmartLighting):
打开图像时自动选择Slight(轻度),由于觉得该图没有必要提亮,因此去掉了旁边的对钩。
DxO认为智能提亮是该软件重要特色之一,使用指南中对其有专门描述,译成中文为:
普通的图像修改方法对整个图像发生影响,当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时,整个画面都会变亮或变暗,整个对比度都会变弱或变强。
而“DxO智能提亮”则根据实际需要,仅对局部亮度和对比度进行修改,不会影响全局,适用于逆光照、具有死黑区的大光比照片、由于欠嚗导致对比度不足或缺少明亮细节等类型的照片。
对比度(Contrast):
对比度滑块下还有一个微对比度滑块,也是DOX所特有的选项。
使用指南对其的解释为:
该工具对程序所界定的小面积同质区进行调整,其增强效果类似锐化,但无锐化处理造成的缺陷(即锐化过度形成的边缘白边)。
微对比度增强了图像细节,副作用很很小,只有将图像放大到非常大到程度才能看到,适合处理风光、建筑或工业题材的照片。
处理人像时,可将其调整为负值,起到柔化画面的作用。
色彩增强(Coloraccentuation):
包括自然饱和度和饱和度两项,使用方法同其他软件。
对于曝光和白平衡正确的风光照片,仅需把自然饱和度调整为80即可得到不错的效果,见图4。
2.光线与色彩-高级(Lightandcolor–Advanced):
包括色彩渲染、选择性色调、风格-色调、色调曲线、HSL等五个部分。
其中色彩渲染比较复杂,使用指南中的解释是:
“每一种相机、每一种处理软件、以及传统照片和各种胶片都有各自的(有些颇为著名)彩色渲染方式。
色彩渲染选项就是为了模拟不同相机或胶片的色彩渲染方式。
除了美学方面的考虑外,很多摄影师会用两三台不同相机拍摄,以获得不同相机特定的色彩渲染效果,为客户提供一套不同色彩风格的图片。
”
用通俗的话说,色彩渲染就是让数码照片模拟出不同的胶片风格,并通过更改相机、胶片和ICC色彩文件(Camera,film,ICCprofile)实现。
色彩渲染有两个下拉菜单,其中第一个下拉菜单决定第二个下拉菜单中的内容。
比如,在第一个下拉菜单中选择了相机(camerabody),第二个下拉菜单就变成了各种相机的型号,同理,在第一个下拉菜单中选择了彩色反转片(colorpositivefilms),第二个下拉菜单的内容就变成了各种反转片的型号。
色彩渲染有两个滑块,一个是强度(intensity)用于调整效果的强弱,另一个是保护过饱和颜色(Protectsaturatedcolors)防止某特定颜色溢出(分自动和手动两种)。
选择性色调(Slectivetone):
比较简单,共有高光、中色调、阴影以及黑色色阶四项,使用方法同其他图像处理软件。
风格-色调(Style-tone):
包括常见的黑白、人像或风光等拍摄风格。
色调曲线(Tonecurve):
同其他图像处理软件中等曲线。
例如,可通过调整蓝色通道曲线,为人像去黄,使皮肤变得粉里透白,如图5所示。
HSL:
这三个字母等具体含义为:
H-Hue色调、S=Saturation饱和度、L=Lightness亮度。
HSL是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常见功能(比如LR和飞思的C1),分别对6种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亦称明度或明亮度)进行调整。
HSL是色彩调整中的重要功能,常用于调整天空的蓝色、草地的绿色或人像的肤色等。
不过和LR以及C1相比,DXO的这个功能较弱,一个是可调整的颜色少(LR中是8种,C1中更多),另外就是缺少颜色吸管一类的选色工具。
3.预设编辑面板(Preseteditor):
功能与LR中的预设基本相同,展开各种预设,选择并点击下面的Apply(应用)按钮即可应用于所选图像。
此外,可以在这里建立自己的预设文件,方法和LR大同小异。
有人认为DXO的预设很神奇,其实很简单,比如点击Landscape-postcard预设获得的所谓明信片效果,就是将自然饱和度调整到80,如图4所示。
4.几何校正(Geometry)
梯形失真与地平校正(Keystoning/horizon):
打开高级设定(Advancedsettings)后会发现更多调整选项。
里面的各个滑块无需解释,左右滑动一下即可知道具体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项选项有时候需同时操作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比如,纠正地平线进行其他变形操作时,如果不在剪裁(Crop)上打上对钩并将其设定为AutobasedKeystoning/horizon,调整后图像就会出现黑边。
畸变校正(Volumeanamorphosis):
针对拍摄圆柱形和球形对象时产生的失真进行校正。
打开高级选项后出现那个径向密度(Radialintensity)滑块,用于微调校正效果。
5.细节调整(Detail):
包括降噪(Noise)、USM锐化(Unsharpmask)、去摩尔纹(Moir)、除尘去污(Dust)四部分。
用法简单,与其他图像处理软件基本相同。
这里仅提醒一个注意事项。
使用DXO降噪功能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
当在主窗口浏览全图时,你会发现原图和经过DXO自动降噪处理的图没有任何区别,并且RAW降噪选项旁边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叹号,其谈窗口提示说“为观察降噪效果必须将图像放大到75%以上”。
这时,可以转动鼠标滚轮放大主窗口上的图直至叹号消失,这时就能在主窗口看到经过降噪的效果了,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6.光学校正(OpticalCorrections):
里面共有五个调整面板,分为对焦距离、失真校正、暗角校正、色差校正以及镜头模糊校正。
DXO的光学校正中有不少与众不同之处,是学习重点,需详加研究。
对焦距离(focusingdistance):
这是一个时隐时现的选项,如果照片的EXIF中没有正确的焦距或对焦距离信息,DXO则会自动出现一个调整滑块,让你手动设定对焦距离(即拍摄距离)。
例如,俺打开用a99+85ZA拍摄的照片时,就会出现这个滑块,而打开RX1的片子时,则不会出现该滑块。
失真校正(Distortion):
用于校正枕形和桶形失真,自动手动均可。
暗角校正(Vignetting):
非常简单的四角提亮功能,用于校正照片的暗角,自动手动均可。
色差校正(Chromatic):
这里隐藏着一个寻常但非常有用的功能,即消除紫边。
在Purplefringing上打上对钩,然后滑动滑块。
镜头模糊校正(DxOlenssoftness):
这是软件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DXO自己和用户津津乐道的功能之一。
DXO用户指南第46页对其有相关解释,翻译成中文就是:
“DXO的镜头模糊校正是DxOOpticsPro所特有的强大功能之一,用于纠正被摄对象经镜头传输所造成的成像变软现象(非指由于拍摄不当由失焦造成的模糊或被摄对象移动所造成的模糊,这种模糊DXo无法校正)。
DxO光学校正模块根据各种机身与镜头的组合,对图像中的每一成像点的模糊程度进行计算,将照片Exif中所包含的光圈和焦距等拍摄信息与DxO光学校正模块所提供的像素分布图进行匹配,针对图像中每个像素的具体位置进行精确校正。
由于画面中央往往比较锐利,无需过多校正,因此这种校正并非作用于整个画面。
”
镜头模糊校正有三个滑块,分别为全局、细节和焦外滑块,指南中的有关说明俺也顺便翻译出来并加上必要解释,具体如下:
全局滑块(Globalslider):
DxOLabs通过全局滑块实现平均设定,默认值为-0.50。
从-0.2到0的这段负值因为低于校正水平,因此不会使图像变得更软或更模糊,而经过校正的图像,锐度要高于原图。
数值为0时,会使原图在一定程度上变锐。
对于人像而言,可将全局滑块向左滑动。
对需要锐利度的图像,则要向右滑动。
DXO的镜头模糊校正是一种“智能”校正,对图像噪点或高感光度图像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注意:
该调整面板仅对加载了光学校正数据的图像起作用(因此对NEX转接纯手动头拍的照片就不起作用了)。
细节滑块(Detailsslider):
该滑块的默认值为50,用于增强画面细节的微对比度。
适用于风光照片,对于人像来说,应调整到最小,以避免突出皮肤瑕疵。
焦外滑块(Bokehslider):
该滑块用于降低由于锐化对焦外造成的生硬的不自然感。
不过,通过这个滑块调整焦外时,也会对焦内图像产生轻微的柔化作用。
为了考察DXO镜头模糊校正的效果,俺用一张画面有很多杂草的照片进行了实验。
具体结果如下:
图6是未打开校正功能时的效果;图7是打开校正功能并使用默认设定时的效果;图8是将全局滑块从默认的-5调整到+5时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DXO的镜头模糊校正确实很有效,而且这种增锐效果比用USM锐化看上去更舒服、更真实。
另外,和降噪调整一样,使用镜头模糊校正时,需将图像放大到75%以上才能看到效果,否则在选项旁边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叹号,以示提醒。
7.DxOFilmPack面板:
该面板包括6个调整子面板,下面仅简单加以说明,如需深入学习,可到官网下载并阅读DxOFilmPack_UserGuide_v3.0_EN.pdf文件。
色彩渲染(Colorrendering):
用于从高级色彩面板里选择不同相机的彩色渲染方案,以及让一种相机拍摄的片子使用其他厂商的ICC色彩文件。
风格-色调(Style-Toning):
用于选择黑白、人像、风光等不同照片拍摄风格。
滤镜(Filter):
用于选择适用于黑白、人像、风光等不同照片的各种颜色滤镜。
DXOFilmpack颗粒(DXOFilmpackGrain):
用于为图像添加60余种黑白及彩色胶片效果的颗粒。
用法是先选择胶片类型(黑白、彩色、正片或负片),然后再选择胶片型号。
通道黑白混合器(Channelmixer):
仅在DxOFilmPack专业版提供,用于调整6种主要颜色的通道,以便从彩色照片中生成效果出色的黑白照片。
创建渐晕(Creativevignetting):
仅在DxOFilmPack专业版提供,用于增加或降低图像边缘的亮度,以突出位于图片中部的主体。
五、Process选项卡
这个选项卡里面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将经过调整的RAW文件导出为其他格式的图像成品。
这里仅对JPG导出选项进行简单解释,当然,如果导出的成品还要在photoshop里进一步修图,应导出16位的TIFF文件,方法大同小异。
为了得到较高画质,质量(Quality)一般选择90以上;路径(Path)一项可自行指定JPG的存放位置。
后缀(suffix)的意思是在原图的文件名上增加字母或数字,以便区别相机直出的JPG文件,俺选择的是_DxO。
和LR相比,这个选项比较简陋,因为第二次导出同一张图片,软件只会问你覆盖还是取消,不会自动增加后缀序号。
分辨率(Resulution):
这里指的是图像的DPI,不是图片大小。
一般来说,PC显示器的屏幕分辨率是72,因此用于屏幕显示的图像的DPI不能低于72,对于用于印刷的图像,一般选择300DPI即可。
允许图像重新取样(allowimageresampling):
这个选项很有用,如果不选,则按原始图像的尺寸输出,也可根据需求自定义导出大于或小于原图尺寸的JPG。
俺在导出不同尺寸的图像时,选择了限定长边(Largestsize)的做法,这样变不用担心是横拍还是竖拍了。
采样方法(Interpolation)设为自动。
最后一项是ICCProfile。
这是导出设定中至关重要的选项,如果设定不当,导出的图像色彩会和你调整时看到的色彩不一致。
对于没有对显示器进行硬件校正的用户来说,要选择显示器的ICC色彩文件(色彩文件的存放路径一般是在Windows-的system32-spool-drivers-color)。
如果对显示器进行了硬件校正,则要选择校正设备生成的ICC文件。
俺用爱色丽对显示器进行了校正,因此选择了它所生成的ICC色彩文件。
六、一些小技巧
1.如何重置图片:
如果调整过程中觉得调乱了,点击Presets,选择DXOdefault即可恢复到软件对图像进行的初始状态,选择Nocorrection可将图片恢复到最原始的、没有任何调整的状态。
2.如何添加星级:
可以在缩略图上点击右键,然后选择ranking,但更简单的方法是在缩略图上点击左边五个小星星的水印。
3.充分利用副本功能。
无论是LR,还是C1,还是这个DXO,尽管叫法不同,但都有创建副本的功能,可见其重要性。
尤其是C1和DXO没有历史记录,因此要对比不同调整效果进行比较,则更需要使用副本。
另外,DXO输出时不能自动添加序号,也可以通过添加副本解决:
用鼠标右键点击缩略图,建立不同的副本(Virtualcopy),然后在不同副本上进行;不同的调整尝试,对副本进行输出时文件名不会重复。
最后把效果最满意的副本保留下来即可,其他的删掉。
七、总结
俺认为该软件的最大亮点或与众不同之处反映在不多的几个方面,首先是智能处理。
与LR和C1相比,DXO在图片处理上具有很高的智能性。
尽管打开一个图片目录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需要等待软件对图谱进行处理,需要下载相关机身与镜头的组合数据,但这个过程一旦结束,缩略图上出现了绿点之后,包括如高感降噪在内的大部分优化均已自动完成,而且效果出色,基本上只需略加调整即可使用。
由于DXOlabs是一个擅长器材测试的机构,有较多的基础数据,因此对于图片的优化并非泛泛的通用方案,而是针对不同器材的组合给出的定制方案,例如镜头模糊校正就是根据不同传感器的map,针对每个像素进行优化,因此远比通过增加图案边缘对比度的方法实现加锐的效果耐看。
俺认为DXO的所谓“充分发挥你的相机极限”主要是指这个功能。
智能提亮也是DXO软件的一个特点,和为其他软件中的类似功能相比,效果更好,因为其他软件提高了所谓宽容度之后,画面变得非常平淡,失去了立体感,而智能提亮能在保持立体感的同时,增加画面中的细节。
另外,很多小功能设计得也很贴心,比如,如果想对处理前后进行比较,不仅能点击工具条上的双人按钮,也可单击主窗口的图片。
鼠标放在缩略图上片刻之后会Exif信息浮动显示。
可以方便地通过Ctrl+J或鼠标右键创建副本、有复制粘贴图像调整参数功能,等等。
有人说该软件没有历史记录是其最大缺陷,并因此放弃使用,开始俺也认为如此。
但使用后发现,该软件并非修图软件,历史记录已经可有可无,不过有历史记录便于追溯,希望该功能在以后版本中能够出现。
其实,目前DXO的主要功能和LR及C1相比,就是缺少渐变和局部调整两大功能,尽管俺一直认为DXO的定位是RAW文件解析,但如果能和LR一样,增加这两个功能一定会备受欢迎。
第二部分:
DxOOpticsPro9.0
DxOOpticsPro9.0与8.0的不同之处及其新增亮点:
1.界面更简洁
9.0的界面只两个选项卡,即Organize(组织)和Customize(调整),取消了以前8.0版中用处不大的Process(处理)选项卡,将该功能改为ExporttoDisk,并置于界面右下方。
8.0和9.0的界面对比如下:
(8.0的界面)
(9.0的界面)
2.支持更多机型
以前的8.0版对索尼机型支持不好,而升级后的9.0几乎支持索尼的所有最新机型,甚至包括RX10和RX100M2这样的不可更换镜头的黑卡,俺认为这是9.0的最大提升,因为目前手中最多的就是索尼机身。
不过9.0依然不支持使用X3传感器的适马单反以及富士X-E1和X-E2的RAW文件,对于这两个机型来说,只能使用各自的原厂软件,或用LR5.3或ACR8.3进行解析了。
3.PRIME降噪
DXO9.0将常用功能组合到一个新的ESSENTIALTOOLS(基本工具)中并增加了透视校正,但最突出的是增加了一个NoiseReduction-RAW(RAW降噪)选项。
该选项不同于8.0中的RAW降噪,应该是9.0中最突出的亮点。
DXO在其英文帮助文件中的第7页对其进行了专门介绍,译成中文的大致意思如下:
“即使在高感光度下,也会得到令人震惊的图像。
“DxOOpticsPro9引入了一种革命性的降噪技术,使哪些在极其严峻的条件下拍摄的ojhzi也能丰富的细节和鲜艳的色彩。
这个名叫PRIME的降噪方法通过对RAW的文件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噪点和图像细节之间的差别,在降低噪点的同时,保留了图像的纹理、细节和丰富的色彩,尤其是暗部细节,使图像漂亮耐看,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降噪算法。
“对于喜欢迅速降噪的用户,DxOOpticsPro9保留了经过最新优化的高画质经典降噪方法,以极其敏锐的方式实现细节丰富的快速降噪。
”
在9.0的RAW降噪选项中,有两个按钮一个是HIGH(即经典降噪算法),一个是PEIME(即最新降噪算法),默认为前者。
通过实际使用,俺认同RPIME是9.0中的一个最大的亮点的说法。
用PEIME对高感照片进行降噪后,其细节、质感和色彩都非常好,与其他降噪算法不一样的是没有涂抹感。
另外,用HIGH进行快速降噪,效果也非常好,比8.0有明显改进。
尽管PEIME的效果出类拔萃,但速度太慢,一般图像需要好几分钟,如果是A7R的3600万像素的片子,甚至需要10分钟以上。
在启用PRIME降噪时,电脑几乎瘫痪,四核CPU全部被占用,其他任务很难同时完成。
4.高光调整方面的改进
SmartLighting是DxO的专有功能,DxO8里就有,DxO9又其进行了完善。
居帮助文件介绍,目前的高光处理功能更加强大,即使在原始RAW文件中缺少相关信息的情况下,也能找回过去认为已经无法再现或看不见的高光细节,把色度损失使降低到最低限度。
5.色彩渲染上的提升
在色彩渲染(Colorrendering)中的CameraDefaultRendering(相机默认渲染)里,增加了一个DxOPortrait选项,让人像肤色变得更加真实自然。
6.可视化预设
DxO8中有一个Presets预设按钮,可以快速调用不同预设,在DxO9中,依然保留了这个按钮,但位置有所改变,而最重要的是,在选择预设时,不仅能看到预设名称,还能直接看到效果,即所谓的可视化预设。
其他:
欢迎加入“我摄影,我快乐”QQ群,群号:
165525565和19186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