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787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docx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docx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

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

玉素甫·阿布来提

2012-03-2614:

03:

58   来源: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第2期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断定,随着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发展各种有利因素的逐步释放,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在不久的将来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

  中国新疆要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充分利用与中亚五国在地缘、人文以及市场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趋利避害,发挥中国全面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作用,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水平,大力拓展中亚五国市场,全力构建国家重要的能源陆路安全大通道和现代物流大通道,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面对外开放中更加有所作为。

一 中国新疆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开展经济合作的优势潜力

  

(一)突出的地缘优势。

中国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是中国全面向西开放的前沿,与中亚各国相邻,是中国连接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枢纽,受上海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将更为直接。

中国新疆拥有17个对外开放口岸,是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和欧亚大陆地理内心。

亚欧大陆桥的贯通更把天堑变成通途,使新疆成为占据欧亚最大商机的桥头堡。

如果把新疆放在欧亚洲际区位背景中,它可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等距性最好的世界三大洋和四大经济增长极(即东北亚增长极、西欧增长极、东南亚增长极和波斯湾增长极)的核心地区。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区,连接四大经济轴,更接近世界最大的经贸、能源和旅游市场。

中国新疆具有开发中亚、西亚、南亚、俄罗斯和欧洲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未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显现。

  

(二)中亚地区能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与中国能源互补性强。

从资源上看,中亚五国能源储量丰富,哈萨克斯坦石化能源储量达269亿吨油当量;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石化能源储量分别达3.3亿吨油当量和44.1亿吨油当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石化能源储量分别为5.9亿吨油当量和5.1亿吨油当量。

重点矿种是油气、铁、铜、铅、锌、铬、锡、金、铝土矿、磷矿和钾盐等。

其水电潜力也十分巨大,年发电量相当于1400万吨和2730万吨油当量。

中国煤炭储量丰富,高达4500亿吨油当量,但石油储量极为有限,只有17.2亿吨。

目前,中国原油进口仅次于美国。

由于汽车工业的高速扩张,中国需要大量的液体燃料,以保障交通运输业的正常发展。

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有一半依赖进口,2020年将有80%依赖进口。

中国和中亚五国在能源资源上的差异,展示了两者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

  (三)潜力巨大的市场优势。

中亚五国总面积达399万平方公里。

其中,最小的国家为塔吉克斯坦,面积为14.31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国家为哈萨克斯坦,面积达272.49万平方公里。

目前,中亚地区总人口大约为6193.14万。

其中,乌兹别克斯坦2710万(2007年12月)、哈萨克斯坦1556.6万(2008年1月)、塔吉克斯坦718.14万(2007年10月)、土库曼斯坦683.6万(2006年7月)和吉尔吉斯斯坦524.8万(2007年12月)。

从市场看,中亚五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链条依附于原苏联,苏联解体后其经济全面衰退。

这一方面使中亚五国的丰富能源和农产品失去市场;另一方面,中亚五国所需的资本和消费品出现严重短缺。

由于地缘上的优势,中国显然需要中亚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

中国的家电和日用消费品,也是中亚五国所需要的产品。

中亚五国在苏联解体后的市场链条,可以有机地同中国新疆连接起来。

21世纪以来,无论是实行激进式改革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还是实行渐进式改革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已走过10多年独立、发展的艰辛历程。

目前,中亚五国政治、经济形势都普遍好转,尽管还没恢复到苏联时期的水平,但总体经济形势已有根本好转,国家经济开始走上稳定增长的时期。

随着中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好转,中亚五国均将恢复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巩固现政权的重要措施。

中亚各国已步入市场经济轨道,随着国有资产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逐步开放。

从市场结构看,中亚五国的工业以采矿业和初加工工业为主,矿产品大量出口。

工业制成品,如成品轧材、机器设备和仪器仪表等以及轻工产品不能满足本国需求,缺口较大,以进口为主。

尤其是轻工产品和消费品自给率很低,70%以上产品需要进口。

土库曼斯坦每年粮食缺少60万吨左右,塔吉克斯坦粮食缺口达120万~130万吨。

中亚五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业比较滞后,建材、装修材料、施工设备和技术等方面明显短缺;大部分药品和医疗设备自给率也较低,绝大多数需要从国外进口。

中亚五国消费品市场基本属于对外依赖型的市场结构;原材料市场大都属于外部需求型的市场结构。

其具体表现为:

第一,对本国的原料利用率很低,大都面向国外市场;第二,机电、家电和汽车,特别是大轿车需求较旺盛,市场潜力很大;第三,轻纺工业发展滞后,产品无法满足本国需要;第四,药品市场基本依靠进口。

从市场特征分析看,中亚五国市场规模较大,市场发育程度较低,消费潜力颇大,中亚是一个没被充分开发的消费市场。

地缘优势和经济强势的互补关系,使中亚五国的经济合作对中国新疆有很强的依赖性,它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远未开发出来,也迫切希望双方的区域经济合作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四)明显的政治优势。

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五国由政治、军事合作转向全面合作,合作机制由元首会晤转变为制度化的国际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性推进,是中国对中亚外交的突破性进展。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是:

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安全保障机制;为中国参与中亚事务提供了一个制度性渠道;为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全面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还意味着中国与俄罗斯在中亚地区达成了战略妥协,两国在中亚形成了战略平衡,相互承认对方在中亚的利益并进行战略合作。

在西方理论界,则普遍把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看做是中俄联合试图阻挡美国和北约进人中亚地区的努力。

其实,这种观点是毫无根据的。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就曾明确表示,建立本组织的目的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加强多领域合作,以维护和巩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

该组织“不针对别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总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使中国在中亚的态势显示出强劲的势头和潜力,具有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等多层意义。

在目前全球范围内区域集团化趋势显著加快的背景下,随着中国与东盟及其他周边国家制度性合作关系的不断推进,如何进一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的经贸合作、尽快实现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已经成为我们应当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

  (五)区域经济互补优势明显。

21世纪,全球最具开发前景的中亚地区,能源蕴藏量巨大,而具有“五海之地”美称的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新疆与中亚、西亚山水相连,地理接近。

中国制造业较为发达,许多产品价廉物美。

在中国新疆与中亚、西亚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强,互利性好的条件下,加强与中亚、西亚合作交流,实现中国制造业与中亚、西亚经济发展的互补,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从总量和发展态势看,中国可以在资金和技术上作为中亚五国的输出国。

目前,被称为“世纪合同”的中哈石油管道已于2008年年底建成,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正在加紧建设。

自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亚五国与中国发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合作,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合作也正在不断加强。

二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能源矿产资源合作前景

  近年来,中国新疆不断推进产业结构改造和产业技术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它与周边国家在经济、贸易和技术等诸多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互补性和合作性。

  

(一)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经济互补性为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国与中亚五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高层互访频繁。

中国与中亚五国在许多国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识,各方对发展长期互利友好合作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意愿。

近年来,中亚五国积极推行务实的对外政策。

在国际市场能源以及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利好条件下,中亚五国经济普遍得到恢复性增长。

与此同时,中亚各国的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预算收入有所增加,黄金外汇储备水平提高,偿债能力增强。

中亚五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中国在技术和资金上的比较优势形成较大的互补性,加之双方优越的地缘条件为相互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上海合作组织则为中国与中亚国家长期互利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潜力巨大,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间贸易额年均增幅保持在40%左右。

中国在中亚国家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但一些中亚国家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与其所具有的潜力相比却不相符。

哈、乌、土三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棉花、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等重要资源,其合作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还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随着中国与上述国家能源、矿产和电信等项目开发和进出口规模的扩大,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中国与中亚五国间贸易将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快速增长态势。

2010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总额达到180亿~200亿美元,中国与中亚地区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三)经济技术和投资合作将成为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巨大动力。

目前,中国在中亚五国已实施并在继续探讨一些大型经济技术合作及投资项目。

这些项目的启动将明显扩大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规模,为上述国家创造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将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不仅会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而且将有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进程。

三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多层面的协调协作机制。

新疆是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相关国家开展经贸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随着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国新疆设立促进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辅助性组织机构刻不容缓。

为此,一是应在新疆设立上海合作组织贸易代表处。

从中国的实际立场出发,贸易代表处的重点任务应当是推动中国向西开放,加快在中国新疆建立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陆上能源资源安全通道,进而形成中国东、西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新疆作为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距离最近的省区,具有明显的地缘、文化背景优势,同时拥有与中亚区域相关国家开展经贸活动的成功经验。

二是应在新疆成立中国中亚研究院。

鉴于中亚地区在国际上地位凸显,同时对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应利用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间地缘相近、文化背景类同以及经贸活动繁多的便利条件,整合全国相关中亚研究机构,在新疆成立国家统一的中亚研究机构,为国家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行动方案。

  同时,加强中亚区域国家能源资源合作,构建中国西部陆上能源资源战略通道,不仅涉及中国新疆铁路路网、油气管网的建设,还涉及国内相关省区和周边国家。

因此,在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框架内,建立有效的双边、多边协调协作机制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一是国家相关部门、相关省区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协作,在中国西部陆上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建设中,对外共同采取一致性策略。

二是充分发挥中国区域性大国的影响力,在国与国互利共赢的原则下,通过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协调协作,争取在中国西部陆上能源资源战略通道建设中的主导权。

三是在操作层面上,要加强研究,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重视跨境运输所涉及的通关、技术标准、管理体系以及运价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周边国家开展在能源资源情况调查、铁路路网规划以及油气管网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周边区域国家铁路运输、油气管网一体化进程。

  

(二)建立中亚经济圈,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一体化发展。

这一经济圈的涵盖范围应包括中国西北五省、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有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以及巴基斯坦和印度等。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

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三)用战略新思维整合中亚五国能源资源,建立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安全大通道。

面对中国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困难,我们必须从国家能源资源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中国新疆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参与国际竞争,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走出去”战略的力度,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行谋划、思维和运作,加强同周边国家以能源资源互补为主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

  (四)大力拓展中亚国家巨大的消费市场。

新疆是连接中国与亚欧两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结合部。

中亚五国和俄罗斯拥有2亿多人口,中国拥有13亿人口,合计15多亿人口。

这个人口众多的消费市场使双方经济发展蕴藏着巨大的依存性和潜力。

要发挥好“乌洽会”的经贸合作、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区域市场贸易平台作用,把中国新疆建设成为亚欧腹地的国际商贸中心。

  (五)加强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金融合作。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不仅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等多个中亚区域国家,同时还包括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伊斯兰开发银行等众多国际上一流金融机构。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加快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

该组织通过提倡运输、贸易、能源以及其他领域的区域合作来帮助成员国发挥经济增长潜力,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

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贸易、市场、金融和能源等全方位合作的重大举措,它的实施有利于中亚区域相关国家合作共赢目标的实现。

  (六)合作建立与中亚五国区域性贸易清算支付体系。

区域性贸易清算支付体系首先应该设立清算基金以保证在各国之间顺利实现贸易的结算。

该基金的出资比例可以根据区域内各国进口金额总数来确定,比例由区域各国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决定,可定期调整。

清算支付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各国中央银行均承诺以约定汇率和约定的国际货币来清算本币贸易差额。

成员国出现支付困难时,可向清算基金申请贷款。

随着双边贸易清算支付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逐步建立多边的贸易支付清算体系,最终扩大到整个区域范围。

由于中亚五国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同,目前尚无法建立包括资本交易在内的清算与支付系统,而只能建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贸易结算系统。

随着各国开放程度的趋同,将来应建设包括资本交易在内的清算支付体系。

  (七)开拓与中亚国家边贸本币结算渠道。

为了减轻中亚区域内贸易对美元等强势货币的过度依赖,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有必要加强地区各国之间货币的直接结算。

  目前,人民币的比较优势使谋求建立中国与中亚边贸本币结算渠道,继而逐步推动中亚商业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中国与中亚国家高层金融机构应通过沟通协调机制,努力实现与中亚国家金融机构开办双货币兑换和结算业务,使贸易结算更具便捷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应考虑向中国新疆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取消贸易项下人民币出入境金额限制,只要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均可凭证携人民币出境。

对于本币结算的业务,在核销和税收方面应提供优惠政策,对本币结算的出口货物实行减退税和补贴政策。

  (八)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引领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能力。

中国新疆的经济发展要成为中亚、西亚地区的引擎,还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在思维方式和能力上尽快完成从传统农业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型,不断提高领导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全面对外开放的能力。

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双边产业的互补性,为拓宽经济合作领域,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

  1.王海燕:

《中国新疆在中国与中亚诸国经贸合作中的定位》,《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年第2期。

  2.王海燕:

《经济合作与发展——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唐艳辉、陈海威: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第6期。

  4.顾华详:

《新疆与中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任华:

《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便利与前景——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国际贸易》2006年第7期。

  [作者系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依托上海合作组织促进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

10BJY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责任编辑:

刘庚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