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760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docx

《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docx

二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板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

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

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道:

“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

”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9分,每小题3分)

刘行本传

刘行本起家梁武陵王国常侍。

遇萧脩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归周,寓居新丰。

每以疯读为事,精力忘疲,虽衣食乏绝,晏如也。

    性刚烈,有不可夺之志。

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记室。

武帝亲总万机,转御正中士,兼领起居注。

累迁掌朝下大夫。

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进之。

及行本为掌朝,将进笔于帝,承御复欲取之。

行本抗声曰:

“笔不可得。

”帝惊视问之,行本曰:

“臣闻设官分职,各有司存。

臣既不得佩承御刀,承御亦焉得取臣笔。

”帝曰:

“然。

”因令二司各行所职。

    及宣宗嗣位,多失德,行本切谏忤旨,出为河内太守。

隋文帝践祚,拜谏议大夫、检校中书侍郎。

上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

行本进曰:

“此人素清,其过又小。

”上不顾。

行本正当前曰:

“陛下不以臣不肖,令臣在左右。

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

臣言若非,当致之于理,安得轻臣而不顾?

臣所言非私!

”因置笏于地而退,上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雍州别驾元肇言于上曰:

“有一州吏,受人馈钱二百文,律令杖一百。

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

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

”行本驳之曰:

“律令之行,盖发明诏。

今肇乃敢重其教令,轻忽宪章,亏法取威,非人臣之礼。

”上嘉之,赐绢百匹。

    拜太子左庶子,领书侍御史如故。

皇太子虚襟敬惮。

时唐令则为左庶子,太子昵狎之,每令以弦歌教内人。

行本责之曰:

“庶子当匡太子以正道,何嬖昵房帷之间哉!

”令则甚惭而不能改。

时刘臻、明克让、陆爽等并以文学为太子所亲。

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

“卿等但解读书耳。

”复以本官领大兴令,权贵惮其方正,无敢至其门者。

由是请托路绝,吏人怀之。

                               (节选自《隋书•刘行本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纹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进之/

B.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进之/

C.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进之/

D.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进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机,指当政者处理的重要事务,也可指大臣处理的重要事务。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C.笞,指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

D.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先呼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了与帝王面对面的敬称。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行本曾把刻苦读书作为分内的事,全身心投入忘记疲劳,虽然缺衣少食,也安然乐观。

B.刘行本阐述设立官员要分清责任各司其职,皇帝听从他的建议,命令两位主管官员各行使自己的职责。

C.雍州别驾元肇向皇帝请求加重处罚违背他政令的一州吏,刘行本反对元肇不按律令执法而滥施刑罚。

D.刘行本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他直言谴责不用正道教导太子的左庶子唐令则,而对擅长文学的受太子亲近的刘臻等人加以劝勉。

7.把文言文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言若非,当致之于理,安得轻臣而不顾?

(5分) 

译文:

(2)今肇乃敢重其教令,轻忽宪章,亏法取威,非人臣之礼。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感事

明 刘基

天际草离离,鸿雁南归,冷烟凝恨锁斜晖。

蝴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

   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

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

注:

这首词写于元末乱世,避难于江湖时期。

8.“鸿雁南归”看似平常,其实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其作用。

(5分)

9.“没个人知”是作者刻意吐出的心中郁结,词人在这首词中“郁结”了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荀子《劝学》一文中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句子,这与韩愈《师说》中哪句的观点相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朝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房玄龄,生而为宰相

   初唐的天空,星光灿烂。

   在后人看来,这些光芒属于魏征、王珪、尉迟敬德、李绩……一个个激情张扬的人。

他们思考、磋商、争辩,挺直了脊梁建功立业,做人成事。

然而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是:

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最容易骄傲不服气,碰撞成灾难性的内斗和党争。

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来做稳压器。

   这个人,就是房玄龄。

他总是笑眯眯地洞明世事,又总是不吭声地隐忍委屈。

皇亲攻击过他,重臣萧踽攻击过他,第一宠将尉迟敬德也攻击过他,眼看都要变成朝里的“出气筒”了,可他还是和没事人一样。

他简直天生是给李世民做宰相的。

   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

“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

”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

房玄龄对此的反应是——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

“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

   房玄龄还是出名的“怕皇帝”者。

急躁任性的李世民,也和大臣们一样,经常拿房玄龄当“出气筒”,越用越顺手。

房玄龄照例不争辩、不顶撞,逆来顺受,道歉了事。

有人因此讥讽老房“没骨气”,尤其是他身边还有傲骨铮铮的魏征作对比。

其实房玄龄心里很明白,李世民是个多么骄傲的人,成天被魏征骂来骂去又不能还嘴,难免心理不平衡。

那我老房做做自我牺牲吧,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总比他攒多了委屈以致决策失误要好。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次又一次心照不宣的表演:

皇帝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痛骂宰相,剥官落爵叫他回家待罪。

房玄龄也就乖乖回家,平静地告诉家人“把房子打扫打扫,待会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

而李世民果真就来接了,两人携手上车回宫,谁都不多说什么,好象发脾气那一幕从来就没发生过。

   那些君臣的脾气,终于在性情温和、通达睿智的房玄龄手里,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了。

   但“老好人”房玄龄的本事绝不止于此,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

李世民和魏征等人通过争辩讨论定下了大政方针。

房玄龄就和他选拔的一批实用性人才一起埋头苦干,去实现贞观的宏图大业。

   贞观时代,朝廷全部官员只有六百多人,房玄龄做了22年的宰相,总是日复一日处理着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让一个高度精简的行政机构,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支撑起贞观之治的日常大局。

以致于李世民有时会抱怨他太过细致,警告说,身为宰相应该只管大事,把那些小事丢给下属就好。

可房玄龄还是继续“我行我素”地“琐碎”着。

   当时尚书省下辖的各部里,工作最繁琐、最被士人看不起的,是管理财政预算和账目的“度支司”,一度无人肯任其职。

房玄龄竞以宰相之尊自任“度支郎中”,亲自把守着大唐国库。

   这22年的殚精竭虑,比起早年辅佐李世民征战天下、决战玄武门,更值得记录在房玄龄一生功业的榜首。

诚如后世史学家所公认的那样:

作为宰相,他开国有功,却从不突出自己;王珪、魏征以谏诤闻名,他就竭尽全力给他们提供机会;李靖、李绩善于带兵,他就在后方做好后勤支持;每一个官员,他都能让他们在贞观时代淋漓尽致地展示才华。

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少不了他,世民也一样知道。

   人生终是难免一死。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走到古来稀的7l岁。

在那个时代里,他已经是活得很长的老人了,高龄带来的疾病难以克服,房玄龄的身体越来越差。

而此时,比房玄龄年轻许多的皇帝也已重病缠身,那太过绚烂的一生迅速地消耗掉了李世民的寿命。

重病中的李世民,让人把房玄龄抬到殿中,在御座之侧放下,君臣对坐流泪,竟是相视无言。

回首他们在渭北秋风之中的初遇,时光已经流逝了32年。

   一段浩浩汤汤的贞观时代,回荡着各种各样的旋律。

人们立德,立言,立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铭刻在这个时代上。

“贞观”因此而朝气蓬勃、气象万千。

但贞观的第一宰相房玄龄,却在洪亮之声中沉默着,埋头忙于记录、整理、实施……

   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中叙述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房玄龄玩笑的事件,从房玄龄的回话中直接可以看出房玄龄的大度、有气量。

B.房玄龄身为重臣,几十年来,没有做过大事,处理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以致君王李世民抱怨,警告他。

C.文章以李世民的急躁、骄傲、任性的性格来反衬房玄龄的温和、通达、睿智等性情。

D.本文注重细微处写人。

从小官吏开房玄龄的玩笑、被君王遣回家、君臣年高体衰时惺惺相惜等方面来突出传主形象,以小见大,可谓匠心独运。

E.行文叙评结合,以评为主。

既用鲜明的事例反映人物形象,又通过作者的评述补充人形象,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2)文中传主是房玄龄,但是开头却写了魏征、王珪等人,有何用意,请做分析。

(6分)

(3)文末“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一句中的“声音”具体指什么?

请根据文意概述。

(6分)

(4)这篇人物传记,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8分)

 

第II卷 表达题(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赵雷进入演艺圈不久,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相信他将越唱越好,成为演艺圈的明日黄花。

B.民间艺人用姆指吹奏高亢之音刻画纤夫粗犷豪爽性格、用小指吹奏柔和之音表现村姑娇柔含羞情态的精彩表演,令现场观众拍手称快。

C.中国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我国很早就跟绘画并驾齐驱,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一直被人们当作珍贵的艺术品来收藏。

D.我在读了许多作品之后,心血来潮,见猎心喜,也学写了一篇小说,冒失地向文学刊物投稿。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大建设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

B.站在2016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C.我省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广遭遇尴尬,投保企业数量远低于周边省份,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投保意识不强,普遍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

D.美国安全智库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2016年美国将加强在南海的活动,并巩固与东南亚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      。

     ,     。

      。

      ,     。

①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②在它们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③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  

④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   

⑤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⑥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A.④⑥③⑤①②    B.②④⑥⑤③①   C.②①③④⑥⑤  D.①②⑤④⑥③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2016年高考山东卷】

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

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

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

5年前,①。

那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

然而,②。

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他植物“寸草难升”,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冬的鸟儿没了食物和休息地。

如今,东滩的互花米草已被剿灭大半。

16.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5分)【2014年新课标卷Ⅰ】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有次去英国出差,在伦敦最繁华金贵的地方,看见在很多名牌店的中间夹着一个非常小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

他很好奇的走了进去,见一胡子拉碴的老人在整理奶酪,他问:

“老先生,这里是寸金之地,您卖奶酪的钱够付房租吗?

老人看着他说:

“先买十英镑的奶酪,我再回答你。

”舒尔茨于是买了十几英镑的奶酪。

“年轻人,你走出我店门向外看看,”老头说,“这街上所有你看见的豪华店铺基本上都是我们家的地产。

我们家很多代人都卖奶酪,赚了钱就买些店铺。

我和我儿子现在还是卖奶酪,因为我们喜欢卖奶酪。

请你从“老人”的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解析:

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

2.C解析:

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3、B解析:

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4.B    

5.A(不能指大臣处理的重要事务) 

6.D(“对擅长文学的受太子亲近的刘臻等人加以慰勉”这一说法不合文意,是指责他们)

7.

(1)我说的如果不对,您应在道理上说明/解释(我的)观点,怎么能轻视我而不理会呢?

(5分)

(2)现在元肇却敢重视他的政令,轻视法律条文,损害法律获得个人威权,(这)不是人臣的礼节。

(5分)

8.①点明高秋季节,营造一种凄凉的意境。

②暗示词人的思归,点出作者避难江湖的处境,反衬词人的失落与无绪。

③思归不一定就是回家,也意味着“梦”的归宿,心灵的安顿,传达出诗人对实现人生抱负的渴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点明时令季节,渲染环境氛围,为抒情作铺垫,传达内心情感。

解答时应结合景与情的关系,尤其是情感的理解应从景物本身暗含的意思出发,另外还要结合背景环境来解读。

9.①飘零江湖的悲愁与失落;②实现人生抱负的无望而执着;③人生失意的自怜与自爱;④才华被埋没的孤苦与怨恨。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与第一题结合起来理解。

本词借景抒情,要想明确情感的内涵,可抓景物深入探究其中蕴藏的深意。

“凋枫自落”暗指作者晚年飘零江湖的失意。

“鸿雁南归”思归之情,思归更有深意,结合背景可知,避难江湖期间,希望安定,这个安定应该是心灵的安定,国家的安定,所以其中寄寓的应该有无法实现的人生抱负。

再抓一些关键词品析,“飞上寒枝”“清露自凋”“没个人知”,写出了才华无人知晓的孤独惆怅与悲愤。

10、

(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11.

(1)DCB(分别为3、2、1分)A.非直接B.没有做过大事不准确,文本并为写其所做大事E.行文叙评结合,以评为主错,应以叙为主。

(2)写了他们的激情张扬、骄傲、个性鲜明;①为反衬房的沉稳、低调大度的性情;②为下文写房张本;③营造房作为宰相处理政事的人文环境,突出房的能力和性格。

(3)①采用比喻的说法,强调房玄龄在贞观时期的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任务。

②房玄龄将唐朝君臣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

③22年殚精竭虑,甘为人梯,使贞观时期的大臣各尽其才。

④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贞观时期的大事小事却离不开他的实干。

(第一项2分,后三项任写2点4分)

(4)第一问:

①本文通过典型场景或典型事例或细节描写或对比或以小见大手法等等刻画人物形象。

(2分)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2分)

第二问:

(1)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人物个性;

(2)把人物放置在具体的场景中,借助描写和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人物,使传主血肉丰满。

或选择细节描写或对比或以小见大手法等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4分)

12、C(A、现用“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B、拍手称快:

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坏事情有好结局使人满意。

该句宜用“拍手叫绝”或“拍案叫绝”。

C、并驾齐驱:

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D、见猎心喜特指一个人旧习难忘,一旦触其所好,便有跃跃欲试之意。

13、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了解语病类型,抓主干梳理枝干,看是否有语序、搭配、不合逻辑等错误。

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规划、建设”。

B项不合逻辑,否定失当,去掉“不”。

C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14、B(首先确定语言链④⑥;然后根据“发生的时候”和“及至时过境迁”推断出②在④前,进而排除其他项)

15、①东滩的景象可不是这样②比偷猎者更可怕的,是互花米草

16.(示例)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17、【立意分析】这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伦敦土豪卖奶酪,凭借这简单的工作赢得了亿万家产。

从“我们喜欢卖奶酪”工作来看,人生可以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来立意;从我们家很多代人都卖奶酪来看,人生要学会坚持。

译文:

    刘行本开始作官是梁武陵王的封国常侍。

遇到萧脩把梁州归附了北朝,于是就与叔父璠归附了北周,寄居在新丰。

他常常把诵读作为该做的事,投入精力忘记疲劳,虽然衣服食物缺少甚至没有,也很安然。

    他性情刚烈,有不可改变的志向。

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引荐他做中外府记室。

北周武帝亲自总管各种事务,刘行本调任御正中士,兼任起居注(史官)。

累功升官为掌朝下大夫。

北周朝的先例,皇帝到殿前,掌朝大夫主管笔砚,把笔砚拿到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