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3750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7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docx

《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docx

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1

2015-2016初一数学期末解答题专题复习

(1)

1.A、B两地分别有水泥20吨和30吨,C、D两地分别需要水泥15吨和35吨;已知从A、B到C、D的运价如下表:

到C地

到D地

A地

每吨15元

每吨12元

B地

每吨10元

每吨9元

(1)若从A地运到C地的水泥为x吨,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从A地运到D地的水泥为  吨,从A地将水泥运到D地的运输费用为  元.

(2)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从A、B两地运到C、D两地的总运输费,并化简该式子.

(3)当总费用为545元时水泥该如何运输调配?

参考解答:

解:

(1)由题意得,从A地运到D地的水泥为:

20﹣x,

从A地将水泥运到D地的运输费用为:

12(20﹣x)=240﹣12x;

故答案为:

(20﹣x),(240﹣12x);

(2)根据题意得出:

15x+12(20﹣x)+10(15﹣x)+9[35﹣(20﹣x)]=2x+525;

(3)由

(2)得,2x+525=545,

解得:

x=10,

即从A地运到C地10吨,从A地运到D地10吨,从B地运到C地5吨,从B地运到D地25吨.

答:

应该从A地运到C地10吨,从A地运到D地10吨,从B地运到C地5吨,从B地运到D地25吨.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需注意根据C,D所需的吨数得到B地运往C,D两地的吨数.

2.某单位在五月份准备组织部分员工到北京旅游,现联系了甲、乙两家旅行社,两家旅行社报价均为2000元/人,两家旅行社同时都对10人以上的团体推出了优惠举措:

甲旅行社对每位员工七五折优惠;而乙旅行社是免去一位带队管理员工的费用,其余员工八折优惠.

(1)如果设参加旅游的员工共有a(a>10)人,则甲旅行社的费用为 元,乙旅行社的费用为  元;(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并化简.)

(2)假如这个单位现组织包括管理员工在内的共20名员工到北京旅游,该单位选择哪一家旅行社比较优惠?

请说明理由.

(3)如果计划在五月份外出旅游七天,设最中间一天的日期为a,则这七天的日期之和为 7a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并化简.)

(4)假如这七天的日期之和为63的倍数,则他们可能于五月几号出发?

(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可能性,并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

参考解答:

解:

(1)由题意得,甲旅行社的费用=2000×0.75a=1500a;

乙旅行社的费用=2000×0.8(a﹣1)=1600a﹣1600;

(2)将a=20代入得,甲旅行社的费用=1500×20=30000(元);

乙旅行社的费用=1600×20﹣1600=30400(元)

∵30000<30400元

∴甲旅行社更优惠;

(3)设最中间一天的日期为a,则这七天分别为:

a﹣3,a﹣2,a﹣1,a,a+1,a+2,a+3

∴这七天的日期之和=(a﹣3)+(a﹣2)+(a﹣1)+a+(a+1)+(a+2)+(a+3)=7a

①设这七天的日期和是63,则7a=63,a=9,所以a﹣3=6,即6号出发;

②设这七天的日期和是63的2倍,即126,则7a=126,a=18,所以a﹣3=15,即15号出发;

③设这七天的日期和是63的3倍,即189,则7a=189,a=27,所以a﹣3=24,即24号出发;

所以他们可能于五月6号或15号或24号出发.

点评: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进而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

3.已知数轴上点A与点B的距离为16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6个单位长度,点B在点A的右侧,点C表示的数与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1)点A表示的数为  ,点B表示的数为  ,点C表示的数为  ,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

PA=  ,PC=  .

(3)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点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①在点Q向点C运动过程中,能否追上点P?

若能,请求出点Q运动几秒追上.

②在点Q开始运动后,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

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参考解答:

解:

(1)点A表示的数为﹣26,点B表示的数为﹣10,点C表示的数为10;

(2)PA=1×t=t,

PC=AC﹣PA=36﹣t;

(3)①在点Q向点C运动过程中,设点Q运动x秒追上点P,根据题意得

3x=1(x+16),

解得x=8.

答:

在点Q向点C运动过程中,能追上点P,点Q运动8秒追上;

②分两种情况:

Ⅰ)点Q从A点向点C运动时,

如果点Q在点P的后面,那么1(x+16)﹣3x=2,解得x=7,此时点P表示的数是﹣3;

如果点Q在点P的前面,那么3x﹣1(x+16)=2,解得x=9,此时点P表示的数是﹣1;

Ⅱ)点Q从C点返回到点A时,

如果点Q在点P的后面,那么3x+1(x+16)+2=2×36,解得x=

,此时点P表示的数是

如果点Q在点P的前面,那么3x+1(x+16)=2×36+2,解得x=

,此时点P表示的数是

答:

在点Q开始运动后,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为2个单位,此时点P表示的数分别是﹣3,﹣1,

故答案为:

﹣26,﹣10,10;t,36﹣t.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列代数式,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4.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小正方形(如图所示),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片又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小片,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循环进行下去.请将下表中空缺的数据填写完整,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操作次数

1

2

3

4

正方形个数

4

7

(1)如果剪100次,共能得到  个正方形;

(2)如果剪n次共能得到bn个正方形,试用含有n、bn的等式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

(3)若原正方形的边长为1,设an表示第n次所剪的正方形的边长,试用含n的式子表示an=________;

(4)试猜想a1+a2+a3+a4+…+an﹣1+an与原正方形边长的数量关系,并用等式写出这个关系________.

参考解答:

解:

观察图形知道:

剪一次,有4个小正方形,

剪两次有7个小正方形,

剪三次有10个小正方形,

剪四次有13个小正方形,

规律:

每多剪一刀就会增加3个小正方形,

故第n个共有4+3(n﹣1)=3n+1个,

(1)令n=100得3n+1=3×100=301;

(2)剪n次共能得到bn个正方形,则用含有n、bn的等式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为bn=3n+1;

(3)第一次所剪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第二次所剪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第三次所剪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第n次所剪的正方形的边长an=

(4)a1+a2+a3+a4+…+an﹣1+an=

+

+

+…+

=1﹣

故答案为:

(1)301;

(2)bn=3n+1;(3)

;(4)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找到规律并用通项公式表示出来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6盒火柴按“规则方式”打包,所谓“规则方式”是指每相邻2盒必须是以完全重合的面对接,最后得到的包装形式是一个长方体.已知火柴盒的长、宽、高尺寸分别是a=46mm,b=36mm,c=16mm,请你给出一种能使表面积最小的打包方式,并画出其示意图.

参考解答:

解:

一盒火柴的图形如图甲所示,则三个面的面积记为A=bc,B=ac,C=ab;又因为有6盒火柴,6=1×6=2×3,因此,规则方式打包有两类:

“1×6”和“2×3”.

由a=46mm,b=36mm,c=16mm,得:

S乙=2C+12B+12A=2×46×36+12×46×16+12×36×16=19056mm2,S丙=4C+6B+12A=4×46×36+6×46×16+12×36×16=17952mm2

因为S乙>S丙,所以最小表面积的打包方式是2×3.

点评:

此题考查列代数式,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已知:

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0,请回答问题

(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  ,b=  ,c=  

(2)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P为易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0到2之间运动时(即0≤x≤2时),请化简式子:

|x+1|﹣|x﹣1|+2|x+5|(请写出化简过程)

(3)在

(1)

(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

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参考解答:

解:

(1)∵b是最小的正整数,

∴b=1.

根据题意得:

∴a=﹣1,b=1,c=5;

(2)当0≤x≤1时,x+1>0,x﹣1≤0,x+5>0,

则:

|x+1|﹣|x﹣1|+2|x+5|

=x+1﹣(1﹣x)+2(x+5)

=x+1﹣1+x+2x+10

=4x+10;

当1<x≤2时,x+1>0,x﹣1>0,x+5>0.

∴|x+1|﹣|x﹣1|+2|x+5|=x+1﹣(x﹣1)+2(x+5)

=x+1﹣x+1+2x+10

=2x+12;

(3)不变.

∵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右运动,

∴A,B每秒钟增加3个单位长度;

∵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

∴B,C每秒钟增加3个单位长度.

∴BC﹣AB=2,BC﹣AB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

点评:

本题考查了数轴与绝对值,正确理解AB,BC的变化情况是关键.

7.如图:

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示数b,C点表示数c,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a+2|+(c﹣7)2=0.

(1)a=  ,b=  ,c=  ;

(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C点重合,则点B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3)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则AB=  ,AC=  ,BC=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4)请问:

3BC﹣2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参考解答:

解:

(1)∵|a+2|+(c﹣7)2=0,

∴a+2=0,c﹣7=0,

解得a=﹣2,c=7,

∵b是最小的正整数,

∴b=1;

故答案为:

﹣2,1,7.

(2)(7+2)÷2=4.5,

对称点为7﹣4.5=2.5,2.5+(2.5﹣1)=4;

故答案为:

4.

(3)AB=t+2t+3=3t+3,AC=t+4t+9=5t+9,BC=2t+6;

故答案为:

3t+3,5t+9,2t+6.

(4)不变.

3BC﹣2AB=3(2t+6)﹣2(3t+3)=1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及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轴的特点能求出两点间的距离.

 

8.让我们一起探索有趣的“皮克定理”:

用水平线和竖直线将平面分成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格子,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叫格点多边形.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它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为x.

(1)上图中的格点多边形,其内部都只有一个格点,请完成下表,并写出S与x之间的关系式:

S=  .

多边形的序号

多边形的面积S

2

 2.5 

 3 

4

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x

4

5

6

8

(2)探索:

在上面网格图中画出四个格点多边形,其内部都只有两个格点,并写出所画的各个多边形的面积S与它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x之间的关系式:

S=  ;

(3)猜想:

当格点多边形内部有且只有n个格点时,S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

S=  .

参考解答:

解:

(1)图中的格点多边形,其内部都只有一个格点,请你填写下表:

多边形的序号

多边形的面积S

2

2.5

3

4

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x

4

5

6

8

根据以上信息,多边形的面积=各边上格点个数和的一半,即S=

x;

(2)如图所示:

根据图可知:

长方形的面积是6,它的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x是10,中间格点数是2,

6=10÷2+1;

三角形的面积是3,它的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x是4,中间格点数是2,

3=4÷2+1;

梯形的面积是5,它的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x是8,中间格点数是2,

5=8÷2+1;

那么S=

x+1;

(3)通过上题探究可知:

最后的1就是内部的格点数2﹣1而得;

所以格点多边形面积=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

+(多边形内部格点数﹣1);即:

S=

x+(n﹣1);

故答案为:

S=

x;S=

x+1;S=

x+(n﹣1).

点评:

此题需要根据图中表格和自己所算得的数据,总结出规律.寻找规律是一件比较困难的活动,需要仔细观察和大量的验算.

 

9.如图,正方形ABCD和CEFG的边长分别为m、n,且B、C、E三点在一直线上,试说明:

△AEG的面积只与n的大小有关.

参考解答:

解:

如图,连接AC,设AE与CD交于点H.

∵△AEG的面积=△CEG的面积=

n2

∴△AEG的面积只与n的大小有关.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由题意得出“三角形AGE的面积就等于小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天天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同学.他将正方体的表面全部涂上颜色.然后把正方体的每条棱2等分,再沿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得到8个小正方体.通过观察他发现:

8个小正方体全是3个面涂有颜色的.

(1)天天又把另一个正方体的棱三等分,然后沿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得到了27个小正方体,表面涂色后,请你帮天天观察推理:

这27个小正方体中,有  个是3个面涂有颜色的,有  个是2个面涂有颜色的,还有  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

(2)如果把正方体四等分呢?

表面涂色后,有  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

(3)通过上面的小实验,回答下面问题:

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正方体(足够切),把每条棱都n等分后切开.数出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数为125,请问,n=  .

参考解答:

解:

(1)共有27个面,最中间露不出来的那一个面无涂色,个数为1,每个面的中间一块涂色1面,个数为6,

8个顶点上的面三面涂色,个数为8,

其余两面涂色,个数为12,

故答案为:

8,12,1;

(2)由题意可得出:

有8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

故答案为:

8;

(3)根据正方体的棱三等分时有1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

正方体的棱四等分时有8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

∴正方体的棱n等分时有(n﹣2)3个是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

∴(n﹣2)3=125,

解得:

n=7.

故答案为:

7.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用特殊归纳一般规律的方法.关键是通过正方体的特点来得到有关涂色情况的规律.

 

11.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说明:

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的差是环宽.(假设以下的圆环都是不能拉伸变形的)

(1)一种圆环甲(如图1),它的外圆直径是8厘米,环宽1厘米.如果把这样的2个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如图2),长度为  厘米;如果用n个这样的圆环相扣并拉紧,长度为  厘米.

(2)另一种圆环乙,像

(1)中圆环甲那样相扣并拉紧,2个乙圆环的长度是30cm,5个圆环乙的长度是69cm,则圆环乙的外圆直径为  厘米,环宽为  厘米.

参考解答:

解:

(1)结合图形可知:

把这样的2个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那么长度为2个内圆直径+2个环宽,长度为6×2+2=14cm,

根据以上规律可知:

如果用n个这样的圆环相扣并拉紧,长度为:

6n+2;

(2)①设圆环乙的外圆直径为xcm,环宽为ycm,

则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

圆环乙的外圆直径为17cm,环宽为2cm.

故答案为:

(1)14,(6n+2);

(2)17,2.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到所求式子的等量关系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如图,点P、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8、4,点P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设点P、Q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

(1)若点P、Q同时向右运动2秒,则点P表示的数为  ,点P、Q之间的距离是  个单位;

(2)经过  秒后,点P、Q重合;

(3)试探究:

经过多少秒后,点P、Q两点间的距离为14个单位.

参考解答:

解:

(1)点P表示的数为﹣8+2×2=﹣8+4=﹣4,

P、Q间的距离为:

1×2+12﹣2×2=2+12﹣4=10;

(2)若相向而行,则2t+t=12,

解得t=4,

若点P、Q同向向右而行,则2t﹣t=12,

解得t=12,

综上所述,经过4或12秒后,点P、Q重合;

故答案为:

(1)﹣4,10;

(2)4或12;

(3)①点P向左,点Q向右移动,则2t+t+12=14,

解得t=

②点P、Q向右都向右移动,则2t﹣(t+12)=14,

解得t=26,

③点P、Q都向左移动,则2t+12﹣t=14,

解得t=2,

④点P向右,点Q向左移动,则2t+t=12+14,

解得t=

综上所述,经过

,26,2,

秒时,P、Q相距14个单位.

点评:

本题考查了数轴,主要利用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表示,数轴上的数向右移动加向左移动减,难点在于(3)分情况讨论.

 

13.某公司在甲、乙两座仓库分别有农用车12辆和6辆,现需要调往A县10辆,调往B县8辆.已知从甲仓库调运一辆农用车到A县和B县的运费分别为40元和80元,从乙仓库调运一辆农用车到A县和B县的运费分别为30元和50元.设从甲仓库调往A县农用车x辆.

(1)甲仓库调往B县农用车  辆,乙仓库调往A县农用车  辆.(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共2分)

(2)写出公司从甲、乙两座仓库调往农用车到A、B两县所需要的总运费.(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共3分)

(3)在

(2)的基础上,求当从甲仓库调往A县农用车4辆时,总运费是多少?

(共2分)

参考解答:

解:

(1)设从甲仓库调往A县农用车x辆,则调往B县农用车=12﹣x,乙仓库调往A县的农用车=10﹣x;

(2)到A的总费用=40x+30(10﹣x)=10x+300;

到B的总费用=80(12﹣x)+50(x﹣4)=760﹣30x.

(3)当x=4时,到A的总费用=10x+300=340,

到B的总费用=760﹣30×4=640

故总费用=340+640=980.

点评:

根据题意列代数,再求代数式的值.

 

14.如图所示,用三种大小不同的六个正方形和一个缺角的长方形拼成长方形ABCD,其中,GH=2cm,GK=2cm,设BF=xcm,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CM=  cm,DM=  cm.

(2)若DC=10cm,求x的值.

(3)求长方形ABCD的周长(用x的代数式表示),并求x=3时长方形周长.

参考解答:

解:

(1)根据图形可知:

CM=x+2,

DM=MK=2+x+x=2+2x;

故答案为:

x+2,2+2x;

(2)根据题意得:

2x+2+x+2=10,

解得x=2.

答:

x的值为2.

(3)长方形的长为:

x+x+x+x+2+2+x=5x+4,

宽为:

x+2+2+2x=3x+4,

则长方形ABCD的周长为:

[(5x+4)+(3x+4)]×2=16x+16,

当x=3时,16x+16=16×3+16=64;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主要是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长方形的宽,注意各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数量关系.

 

15.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表示的数分别是﹣4、﹣2、3,请回答:

(1)若将点B向左移动5个单位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中,最小的数是  ;

(2)若使C、B两点的距离与A、B两点的距离相等(A、C不重合),则需将点C向左移动  个单位;

(3)若移动A、B、C三点中的两个点,使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移动方法有  种,其中移动所走的距离和最大的是  个单位;

(4)若在原点处有一只小青蛙,一步跳1个单位长.小青蛙第1次先向左跳1步,第2次再向右跳3步,然后第3次再向左跳5步,第4次再向右跳7步,…,按此规律继续跳下去,那么跳第100次时,应跳  步,落脚点表示的数是  ;跳了第n次(n是正整数)时,落脚点表示的数是  .

(5)数轴上有个动点表示的数是x,则|x﹣2|+|x+3|的最小值是  .

参考解答:

解:

(1)∵在数轴上点B表示数是﹣2,

∴将点B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表示的数是﹣7,

∵A、C分别表示数﹣4、3,

∴三个点表示的数B最小,最小是﹣7;

(2)有数轴可知:

A、B两点的距离为2,B点、C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2、3,

所以当C、B两点的距离与A、B两点的距离相等时,需将点C向左移动3个单位;

(3)有3种方法:

①移动B、C,把点B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把C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移动距离之和为:

2+7=9;

②移动A、C,把点A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把C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移动距离之和为:

2+5=7;

③移动B、A,把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把B向左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移动距离之和为:

7+5=12.

所以移动所走的距离和最大的是12个单位;

(4)∵第1次跳1步,第2次跳3步,第3次跳5步,第4次跳7步,

∴第n次跳(2n﹣1)步,

当n=100时,2×100﹣1=200﹣1=199,

此时,所表示的数是:

﹣1+3﹣5+7﹣…﹣197+199,

=(﹣1+3)+(﹣5+7)+…+(﹣197+199),

=2×

=100,

①当n是偶数时,表示的数是:

﹣1+3﹣5+7﹣…﹣(2n﹣3)+(2n﹣1),

=(﹣1+3)+(﹣5+7)+…+[﹣(2n﹣3)+(2n﹣1)],

=2×

=n,

②当n是奇数时,表示的数是:

﹣1+3﹣5+7﹣…﹣(2n﹣5)+(2n﹣3)﹣(2n﹣1),

=(﹣1+3)+(﹣5+7)+…+[﹣(2n﹣5)+(2n﹣3)]﹣(2n﹣1),

=2×

﹣(2n﹣1),

=n﹣1﹣2n+1,

=﹣n,

∴跳了第n次(n是正整数)时,落脚点表示的数是(﹣1)nn.

(5)根据题意,可知当﹣3≤x≤2时,|x﹣2|+|x+3|有最小值.

此时|x﹣2|=2﹣x,|x+3|=x+3,

∴|x﹣2|+|x+1|=2﹣x+x+3=5.

∴则|x﹣2|+|x+3|的最小值是5.

故答案为:

(1)﹣7;

(2)3;(3)3,12;(4)199,100,(﹣1)nn;(5)5.

点评:

本题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