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烟台金融形势分析.docx
《刊物烟台金融形势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刊物烟台金融形势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刊物烟台金融形势分析
2010年烟台市金融运行情况和2011年金融形势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
一、2010年全市金融运行情况
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准确把握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意图,合理调节信贷投放的力度和节奏,切实加强信贷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着力提高信贷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推动了金融业平稳健康运行,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人民币各项存款持续增长,存款活期趋势有所增强
2010年末,烟台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081.18亿元,比年初增加679.42亿元,同比少增106.39亿元。
其中,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含外资)各项存款余额为4021.24亿元,比年初增加678.98亿元,同比少增93.23亿元。
各项存款增量同比少增,但仍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从增速看,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0.32%,增速同比回落9.7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长20.31%,增速同比回落9.73个百分点。
消除季节性因素,月末余额环比增长折年率38.75%,同比回落30.82个百分点,但较上半年末提高42.82个百分点。
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速同比回落,从三季度以来降幅明显收窄,呈回升势头,主要是受国家对新开工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房地产等调控措施影响,企业、居民投资逐步趋于谨慎,存款分流现象有所减弱。
1、储蓄存款持续增长,呈活期化趋势。
2010年末,全市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2110.29亿元,比年初增加259.11亿元,同比少增25.33亿元。
其对全部存款增长的贡献度达38.16%,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
从增速看,较年初增长14%,增速同比回落4.16个百分点,同比降幅较上半年缩小1.84个百分点。
储蓄存款中,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但存款活期化趋势有所增强。
2010年末,全市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597.8亿元,比年初增加149.58亿元,同比少增42.59亿元;活期储蓄存款余额为512.5亿元,比年初增加109.53亿元,同比多增17.26亿元。
总体上看,活期储蓄增加,而定期储蓄增势减缓,储蓄存款活期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2、企业存款继续增加,同比明显少增。
2010年末,全市企业存款余额为1059.53亿元,比年初增加188.67亿元,同比少增117.53亿元。
其中,企业活期存款增加较多,余额为694.11亿元,比年初增加117.92亿元,同比少增52.97亿元,企业定期存款余额为415.66亿元,比年初增加70.75亿元,同比多增64.56亿元。
从企业存款结构看,企业活期存款余额在全部企业存款的占比达62.55%,同比提高5.61个百分点。
企业活期存款偏好增强,企业货币的流动性增加,经济的活跃程度提高。
3、财政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其他存款、委托存款同比多增,农业存款同比少增。
2010年末,全市财政存款余额为39.04亿元,比年初增加16.22亿元,同比多增12.03亿元。
机关团体存款余额为377.06亿元,比年初增加82.67亿元,同比多增32.85亿元。
其他存款余额为307.84亿元,比年初增加104.33亿元,同比多增14.51亿元。
2010年末,全市其他保证金余额为110.12亿元,比年初增加70.09亿元;信用证保证金余额为42.58亿元,比年初增加26.88亿元。
农业存款余额为24.98亿元,比年初增加3.99亿元,同比少增19.55亿元。
委托存款余额为52.26亿元,比年初增加23.99亿元,同比多增9.79亿元。
(二)人民币各项贷款稳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644.45亿元,比年初增加408.05元,同比少增196.01亿元;比年初增长18.25%,增速同比回落18.76个百分点。
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11.91亿元,比年初增加406.77亿元,同比少增122.78亿元,比年初增长19.32%,增幅同比回落14.29个百分点。
从增量看,人民币各项贷款虽同比回落,但处于2001年以来较高水平,烟台市金融运行基本符合金融调控要求。
从贷款增长结构看,各项贷款少增主要体现在票据融资上,全年全市票据融资累计净下降57.42亿元,同比多降90亿元,占全市贷款同比多降总量的73.3%。
剔除票据融资,全市金融机构一般性贷款(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增加464.42亿元,仅次于2009年投放水平处于烟台市历史第二高位,大幅高于2001年以来一般性贷款的增量,较2005年-2008年均多增300亿元以上。
2010年以来,票据融资成为金融机构应对规模控制的首选工具,信贷结构中一般性贷款和票据融资“一增一减”,对实体经济支持的稳定性增强,支持力度并未缩减。
这表明虽与2009年相比货币信贷增长逐步向常态方向回归,但各金融机构对全市贷款的投放力度并没放缓。
同时,票据融资持续萎缩,为常规贷款投放提供了空间,优化了全市信贷投放的期限结构,增强了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1、从贷款类别看,一般性贷款明显增加,票据融资下降较多。
2010年末,一般性贷款(短期+中长期)人民币余额为2321.41亿元,比年初增加464.42元,同比少增32.91亿元。
一般性贷款保持较快增长,表明全市金融机构更加重视实质性贷款的增长,实体经济对银行信贷仍然保持旺盛的需求。
(1)短期贷款增势加快,微观主体流动资金需求较为旺盛。
2010年末,全市短期贷款余额为1238.54亿元,比年初增加244.02亿元,同比多增67.82亿元。
其中,单位普通贷款及透支余额为1019.61亿元,比年初增加198.98亿元,同比多增38.79亿元;贸易融资余额为80.81亿元,比年初增加27.53亿元,同比多增29.65亿元。
(2)中长期贷款继续增加,增速有所减缓。
2010年末,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082.87亿元,比年初增加220.4亿元,同比少增100.71亿元。
2010年上半年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并且同比多增明显,但进入下半年以来,央行及监管当局严控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新开工项目的贷款,货币信贷增长同比回落,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量同比少增明显。
中长期单位普通贷款余额697.12亿元,比年初增加98.35亿元,同比少增140.96亿元;中长期银团贷款余额为23.17亿元,比年初增加13.74亿元,同比多增6.77亿元。
(3)票据融资继续下降,同比大幅多降。
2010年末,票据融资余额为189.9亿元,比年初下降57.42亿元,同比多降90亿元,票据融资规模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
受到监管部门总量调控影响,信贷规模控制力度加大,流动性较强的票据融资成为应对调控的首选工具,前期贷款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通过压缩票据融资,为收益水平较高的一般性贷款释放空间。
2、从贷款投向看,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1)消费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增速有所放缓。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凸显,消费贷款持续增长。
2010年烟台市个人消费信贷增长稳定,增势加快。
2010年末,全市个人消费信贷余额达339.2亿元,比年初增加98.95亿元,同比多增27.94亿元。
从消费信贷品种来看,主要集中于住房贷款,2010年末住房贷款余额276.16亿元,占个人消费贷款总额的81.42%;比年初增加85.02亿元,占个人消费贷款新增总量的85.92%,同比多增28.23亿元。
从消费领域看,不仅住房,汽车、助学、综合等领域也持续增长。
2010年末,全市汽车消费信贷余额为21.15亿元,比年初增加1.86亿元;其他类消费贷款余额为41.11亿元,比年初增加12.25亿元;下岗失业贷款余额为1599万元,比年初增加73万元。
(2)中小企业贷款增加显著。
2010年末,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不含企业票据贴现,下同)余额1177.33亿元,比年初增加278.5亿元,同比多增69.52亿元;中小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了30.98%,高出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11.66个百分点。
其中,全市小型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53.72亿元,同比多增21.73亿元;比年初增长41.39%,增速高于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22.07个百分点。
同时,人民银行继续在金融机构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2010年,全市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保贴业务的银行机构由4家增加到14家,累计签发商票81亿元,办理贴现54亿元,分别增长28%和25%;为400多户中小企业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3178笔、金额51.83亿元,分别较2009年全年增加93笔、8.57亿元。
(3)县域贷款大幅增加。
2010年末,全市县域贷款(芝罘区、开发区、莱山区、福山区除外)1043.2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1.53%,同比提高3.2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37.11亿元,同比多增34.07亿元,增长29.42%。
新增额在全市各项贷款的占比达58.29%,同比提高19.95个百分点。
2010年末,全市县域存贷比为55.35%,同比提高4.12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存贷比为76.19%,同比提高6.61个百分点。
(4)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回落明显。
2010年末,全市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55.97亿元,比年初增加5.82亿元,同比少增23.04亿元;比年初增长3.88%,增速同比回落19.84个百分点。
(5)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2010年末,在信贷投放快速增长同时,不良资产继续实现“双降”。
2010年末,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75.97亿元,比年初下降13.76亿元;不良贷款率2.87%,比年初下降1.15个百分点。
表外应收未收利息虽有所增加,但同比少增4.7亿元。
3、境内外汇贷款有所下降,同比少增。
2010年末,全市外汇贷款余额为200120万美元,比年初增加7893万美元,同比少增101303万美元。
其中,进出口贸易融资余额103503万美元,比年初增加29122万美元,同比少增15834万美元。
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贸易融资贷款到期归还贷款。
短期贷款余额为50636万美元,比年初下降48985万美元,同比多降112473万美元。
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3993万美元,比年初增加27943万美元,同比多增28164万美元;票据融资余额为40万美元;境外筹资转贷款余额为1182万美元;各项垫款余额为766万美元。
4、从信用总量看,全口径信用总量供给持续扩大。
2010年末,全市全口径贷款余额为3236.72亿元,比年初增加525.06亿元。
全口径信用总量达到4181.8亿元,比年初增加611.69亿元。
信用供给范围的扩大契合了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域外贷款大量涌入。
2010年末,全市域外贷款余额为433.06亿元,比年初增加46.84亿元,域外贷款占全市同期贷款规模的17.24%。
表外融资业务规模不断增大。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38.01亿元,开立信用证146.63亿元,比年初增加61.44亿元,同比多增31.75亿元;开展保函、保理等融资业务85.38亿元,比年初增加16.77亿元。
通过加大对银行间市场直接融资工具的宣传推广力度,支持企业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集合票据等累计筹措资金达105.2亿元。
在全年贷款规模及投放速度均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全市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和发展表外融资工具,扩大表外融资业务,对贷款形成了有力的补充。
5、现金收支呈现净投放态势。
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实现现金收入6559.4亿元,同比增长13.11%;支出现金6648.3亿元,同比增长12.31%。
收支相抵净累计投放现金88.91亿元,同比多投放27.68亿元,同比增长45.20%。
从现金收支渠道看,储蓄存款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依然是现金收入的主渠道,以上两项现金收入分别为4788.01亿元和747.03亿元,合计占总现金收入的84.38%。
现金支出渠道主要集中在储蓄存款支出、工资性支出和农副产品采购支出,三项现金支出分别为4820.34亿元、456.3亿元和311.71亿元,合计占现金总支出的84.06%。
(三)涉外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回升向好的态势
2010年,烟台市涉外收支总量为458.6亿美元,同比增长29%。
其中,涉外收入262.6亿美元,同比增长29.1%;涉外支出196亿美元,同比增长29.8%。
银行结售汇总量为1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2.8%。
其中,银行结汇121.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银行售汇55.8亿美元,同比增长50.6%。
二、2011年经济金融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趋势向好,经济增长动力将会得到增强,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运行继续朝着政策预期的方向调整。
我省深入实施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全市转方式调结构和科学发展打造了新的优势平台,同时,我市核电、机场、铁路、港口等重大项目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整体环境十分有利。
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国际金融环境仍不稳定;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市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回升向好、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进一步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信心,又要关注在经济回升中的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
(一)经济增长对传统动力的依赖仍然较强,经济转型任重道远。
2010年,全市经济向好发展,但经济增长对传统因素的依赖仍较强,经济转型依然任重道远。
一是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贡献相对较少。
2010年末,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5.86亿元,同比增长22.8%;完成房地产投资383.12亿元,增长41.3%。
投资增长速度连续多年保持高位,且占GDP的比例持续增大。
投资仍然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民间投资有待于进一步激发。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完成1748.49亿元,而民间投资仅为878.07亿元,占比较国有投资低近32个百分点。
同时,消费增长中很大一部分是受益于财政补贴推动的消费行为,居民其他消费相对增长缓慢。
如:
家电下乡(全市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157%)、汽车费改税和购置税下调(实现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71%)等,居民其他消费相对增长缓慢。
二是第二产业偏重,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
2010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占比72.21%。
从全市工业发展的现状看,内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传统行业比重偏高、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断被削弱。
同时,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缺少大型现代服务集团及其带动的上下游中小企业链,难以形成足以支撑经济发展的有效增长点。
由于当前现有产业结构进一步固化,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改变长期积累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2011年实现产业结构全面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变面临困难,经济转型任重道远。
要坚定不移地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和主攻方向,是促进经济转型的明智之举。
(二)稳步扩大内需仍然比较困难。
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政府投资冲动比较强烈,但要确保投资在符合“转方式调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合理增长难度较大。
一是2011年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整体信贷环境比2010年偏紧,政府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监管和房地产投资的贷款的收紧,以及去年投资同比高基数效应,2011年全市投资增速将会出现回落。
二是企业自主投资意愿有所下降。
2010年4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89.65%,较上季度回落3.41个百分点,为近1年来最低水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结束2010年以来连续走高的趋势,比上季下降0.1个百分点;企业家对2011年1季度各项投资预期指数也出现2010年以来的首次全面回落。
三是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加。
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分别低于消费增速8.6个和3.7个百分点,同时,还受到物价上涨、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房地产调控等的影响,2011年消费快速增长缺乏可持续性。
(三)物价总水平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这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
2011年,引发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
一是粮食价格上涨动力较强。
我国“北旱南冻”灾情将使2011年粮食生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此外,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要素和劳动力价格存在上涨动力,推升了农业生产成本,加大了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
二是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强。
2010年11月3日,美国宣布实施6000亿美元的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流动性大量增加,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
三是通胀预期比较强烈。
2010年4季度,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81.7%,比上季高8.5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值。
四是货币信贷高增长对物价的推动作用仍在释放。
(四)外贸稳定增长的形势不容乐观。
2010年4季度,企业家产品出口订单下季预期指数为57.4%,比上季度下滑1.8个百分点,企业家对出口增长信心减弱。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将分别较2010年回落0.6、0.5和0.7个百分点,相应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增长率将放缓至7.0%,较2010年低4.4个百分点。
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
近期,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从纺织、轻工等低附加值产业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蔓延。
2011年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更为严峻。
三是人民币可能继续升值。
近期多家机构预测2011年人民币将升值4%-6%。
部分企业汇率避险能力不足,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手段仍集中于加快收汇速度、改变贸易结算方式、贸易融资等传统手段,仅有20%的企业选择运用境内银行提供的外汇衍生产品,还有14%的企业未采取任何经济手段而被动接受汇率损失。
(五)信贷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一是2010年第二产业新增贷款较多,服务业信贷结构不够合理。
从增量占比可以看出,70%的新增贷款投向了第二产业。
而服务业由于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贷款仍然主要集中在运输仓储、批发零售、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仅批发和零售业新增贷款占服务业新增贷款总额的76.84%,而信息技术、计算机服务、软件、商务服务、科学研究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贷款较年初净下降13.76亿元。
二是部分“两高”行业贷款增长仍然较快。
2010年全市水泥、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6.49亿元,比年初增加12.95亿元,增长了55.05%。
其中,水泥行业新增中长期贷款4.52亿元。
这既与金融机构支持“两高”行业中一些优势企业结构升级有关,但也不排除部分贷款违反了政策要求。
三是部分振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2010年全市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五大行业,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新增5.66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新增的比重仅为2.72%。
四是高新技术行业贷款增长缓慢。
2010年全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及教育业中长期贷款仅增加1.12亿元,同比少增5.01亿元。
经济决定金融,信贷增长特点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增长特点,因此,从信贷增长的不均衡可以折射出经济增长的不均衡,且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的进一步失衡。
因此,2011年要将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优化信贷结构上。
(六)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市金融生态环境虽有持续改善,但横向比较看,全市信用环境建设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信贷投放的制约很明显。
主要表现在:
一是金融机构仍然存在大量不良资产。
2010年末,全市账面不良贷款余额75.97亿元;表外应收未收利息总额仍高达67.44亿元,比年初增加2.86亿元,总额排全省前列。
二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个别企业诚信意识差,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造成了不良影响。
据山东省银行业协会相关数据,我市欠息户数全省最多,共715户;欠息额达60.57亿元,居全省第三位;欠息比率居全省第三位,达2.65%。
三是金融司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2007至2009年,全市银行机构共发生涉诉案件9926件、共申请执行的标的额为38.68亿元,到目前为止,已审结7392件,审结率为74.47%,已执行20.2亿元,执结率为52.2%。
银行机构应结应执案件得不到有效落实,金融债权损失较大。
四是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我市担保机构建设起步较晚,实力不够强,管理有待规范,银保合作不够紧密。
2010年,我市担保行业资金放大倍数仅为1.6倍,在全省排名13位,比担保行业发展较早的德州市低2.3倍,比放大倍数最高的临沂市低3.2倍。
如果社会信用环境在2011年得不到有效改善,不仅不利于形成资金“洼地效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2011年全市金融工作取向
2011年货币政策是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在当前国际国内大环境下的正确选择。
当前,金融危机极端状态已经缓解,外需相对稳定,完全可以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2011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导向发生了重要变化。
在这样形势下,人民银行烟台中支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健货币政策要求,准确把握调控目标更加注重多目标权衡、调控方式更加注重宏观审慎管理、调控操作更加注重差别性、政策实施更加注重优化信贷结构这四个突出特点,引导全市各金融机构紧密结合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要求,继续把着力点放在优化信贷结构上,以信贷结构优化促进全市信贷合理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力争全年本外币贷款新增超过350亿元,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正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以信贷调整促进全市“转方式、调结构”
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是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
政策的内涵包括三个关键:
一是控制好货币供给总量,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实现中央提出的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二是优化信贷结构,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三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努力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同时,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是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如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太久,会助长粗放型和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模式。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有扶有控”地实施调控、引导消费和投资行为,为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平稳适度的货币环境。
因此,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正确处理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科学确定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与支持经济适度快速发展的均衡点,找到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与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双赢目标的切入点,进一步优化信贷投向,坚持以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以优化信贷结构为着力点,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1年全市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速,信贷需求将比较旺盛。
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全年新增贷款总量将有所下降,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将被作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引导各金融机构更加注重优化信贷结构,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主攻方向,建立具有烟台特色的有针对性的信贷管理政策,严格控制向“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信贷资金重点投向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建设、“三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要领域。
一是大力支持重点经济区战略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围绕两大国家战略,认真落实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