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题
行唐县第三中学、正定县第三中学、正定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2月联考试卷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
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
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
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
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
非也。
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
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
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
你不会。
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
不会。
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
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体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
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2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武王问太公曰:
“立将之道奈何?
”
太公曰:
“凡国有难,君避正殿。
召将而诏之曰:
‘社稷安危,一在将军。
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
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
‘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
‘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
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
“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
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
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君许之,乃辞而行。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
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
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
武王曰:
“善哉!
”
武王问太公曰:
“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
”太公曰:
“将有三礼。
”武王曰:
“敢问其目?
”
太公曰:
“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
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炊者皆熟,将乃就食。
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
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
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
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
(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
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的是()
A.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专:
独掌
B.敢问其目目:
条目
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次:
次序
D.白刃始合合:
交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其虚则进B.是故智者为之谋
置杯焉则胶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无以知士卒之寒暑D.炊者皆熟,将乃就食
蚓无爪牙之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王任命将军是,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
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
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
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5分)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②绮逾依:
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缺:
指月圆。
③列宿:
众星。
9.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
10.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4分)
(三)名句默写(8分)
11、补充下列空缺。
(1)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2)《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冥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4)李煜《虞美人》词中“,”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
六指猴
墨中白
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手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
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
“像六指猴吗?
”
“六指猴是江湖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
”说完,大伙善意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
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坡的凤凰墩。
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
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洲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
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
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
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
众人夸:
“好玉。
”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
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
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
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
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
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
“侯六人不小,是该成家了……”
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泗州大街,仁义当铺。
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
“玉呢?
大人催要。
”
黑衣人说:
“盗不来。
”
“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
”
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
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
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
“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
”
“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
”
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
吴知府听后,说:
“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
”
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
“大人的嘴,大着呢!
”
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
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
“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
东家取下玉佩递给说:
“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
”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
“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
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
”
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
“真是六指猴呀。
”
吴知府笑道:
“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多飞贼抓得完吗?
要的是玉!
”
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
“大人高明!
”
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
“我不配。
”东家伸手拉起他说:
“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
”
侯六说:
“不能再为您赶马了。
”转身欲去。
东家也不换留,说:
“走正道吧!
路平整,好走!
”
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
平原大道,晨光如金。
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
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
侯六感慨说:
“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
”双手递来一玉。
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
“何必呢!
”
侯六说:
“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
”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
“再为您赶一趟吧。
”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
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
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
听着,听着,东家会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
(本文有改动)
12.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错误项得0分)
A小说中有关“凤凰墩”的一段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鲜活,生动传神,充分地体现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对真实性的追求.
B.侯六听到东家与老婆的对话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这种叙事中的闲笔,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
C.知府勾结当铺老板,当铺老板收买黑衣人,黑衣人就是大盗六指猴,六指猴亦即侯六,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巧妙地交代了这些人物关系。
D.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吴知府在得到玉蟠螭前后对东家说的那两段话,就具有这样鲜明的表达效果。
E.侯六将盗回的玉蟠螭交还东家时说的话是伏笔,后来茶客们的话是照应。
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13.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4分)
14.请概括侯六与东家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15.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
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二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名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实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1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2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3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4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功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5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②③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0题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叫绝的,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
这真让我们这些后世的汉语使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
“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的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
你可以暇想:
在远方那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_______(chǎng)开了各自的门户。
①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②天,豁然晴朗了。
③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
小麦已经返青,望着满眼绒绒的新绿,你会感到,绿色自身也有生命。
在沟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十分醒目。
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
19、阅读第二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
(2)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0、第三段中①~③的文字(加“”)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3分)
①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_______(1分)
②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
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
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50字左右)
五、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公司招聘复印机推销员,老板对三名应聘者进行考核。
一天后,三名应聘者回来汇报自己的成绩。
第一个应聘者说:
“我花了一天时间,将一台复印机卖给了一个农夫。
”第二个说:
“我花了半天时间,终于将一台复印机卖给了一个渔夫。
”第三个说:
“我把600台复印机卖给了三个电器营销商。
我认为,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容易的事,才是最大的成功。
”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12月份联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
试题分析:
从高考来出题规律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3.已然、未然有意混淆;4.以偏概全;5.张冠李戴;6.因果颠倒;7.误划类别;8.无中生有;9.偷换概念。
因此解答时一般的方法是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
C项信息在第三、四段。
第四段开头说“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由此可知,选项中“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错。
A项信息在原文第一段。
B项信息在原文第二段。
D项信息在原文第三段。
2、B
试题分析:
B项张冠李戴。
信息在第四段,原文是说“约翰·穆勒则强调……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因此选项中的“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更美好”不符合文意。
A项信息在原文第三段。
C项信息在原文第六段。
D项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
3、B
试题分析:
B项扩大范围,具体信息在第五段,原文说“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由此可知,选项中“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错误。
A项信息在原文第三段。
C项信息在原文第五段。
D项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
二、古诗文阅读
4、C次:
驻扎。
5、AA、均表承接,就。
B、介词,替,给/动词,给予。
C、助词,的/定语后置标志,可不译。
D、副词,才/表顺接,就。
6、C文言断句,一看常见虚词,二看对话标志;还要粗通句意,以语义相对完整、结构相对一致为原则。
此句中,“将受命”之后的仪式和礼节,是断句的标准,“卜”“灵龟”都和占卜有关,“太史”是官职名,可以受“令”,故“太史卜”后应断开,“太庙”“斋”都和祭祀有关,“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均为动宾结构,三者断法相同,据此可判断答案为C。
7、B“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错,应是请求君王给予全权处理军中事务的权利。
8、
(1)国家的安危,全在将军您了。
现在某个国家不肯臣服,希望将军您率领军队前去讨伐他。
(关键词:
一、臣、帅 应各1分,句意1分)
(2)士兵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将军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白地了解他们的辛劳艰苦呀。
(关键词:
判断句1分,为、审各1分,句意2分)
9、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
天上月,门上波光闪动,江上月,室内月,月下幽深的山林,群星稀廖的夜空。
【解析】
前六句是一句一景。
抓住描写的对象,和描写的角度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