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198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docx

《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docx

化工原理上复习要点

第一章

一重要公式

1连续性方程

2柏努力方程

3阻力计算

(与U型差压计相关)

4阻力计算

(范宁公式)

二相关概念

1、连续介质模型

2、流体力学

3、压强及表示方法(表压、真空度)

4、修正压强及应用条件

5、牛顿粘性定律τ=±μdu/dy适用层流

6、层流与湍流分类、本质

本质区别:

湍流有径向脉动

7、粘度1Pa·s=10P(泊)=1000cP(厘泊)

8、Re=ρud/μ

9、平均速度u=umax/2(管中心,层流)

10、边界层及分离

11因次分析法

12、局部阻力

Re<2000(层流)

>4000(湍流)

13、de=4rhrh=流道面积/润湿周边长

14、管道突然扩大、缩小

15、并联特点:

∑hf相等

16、测量—

(1)点速度毕托管;

(2)流量:

孔板文丘里

de=d2-d1

转子a)特点:

恒u,恒△Pm,变截面;

b)标定:

例题

1常温的自来水从高位槽A经φ57mm×3.5mm钢

管送入密闭的容器B内,容器B上方压强表读数为

5.08×104Pa。

高位槽和容器的液面恒定,两者间

的垂直距离为15m,已知直管长度与全部当量长度

之和为83m。

试求该管路最大输水量为多少?

取水

的密度ρ=1000kg/m3、粘度μ=1cP、ε=0.2mm。

解:

依题意画图,见后一页。

以高位槽A的1-1与B容器的2-2间列B.E

 

第二章

一重要公式

1有效功,效率

2串,并联复合

3比例,切割

4安装高度

二相关概念

1、离心泵结构

①泵壳②泵轴③叶轮④轴封

2、工作原理

旋转叶轮————————

离心力————————

局部负压————————

中心吸入——————

边缘压出

3、欧拉方程

 

HT=a-bV

He=a-bV2

4、泵的性能曲线三条:

①扬程—V(He~V)②Na~V

③η~V

5、泵的效率分析:

①容积②水力③机械

6、离心泵叶片类型:

①后弯β2<90o②径向β2=90o

③前弯β2>90o

7、工作点:

泵、管路曲线交点;管路特性曲线方

程:

He’=H0+KV2

或者

He’=A+BV2

8、工作点调节方法:

①切割D②比例n③阀门

9、对泵特性影响:

ρ对H无影响,对η无影响,但对

Na~V有影响

10、现象①气缚②气蚀

11、泵选型原则①据液体种类选泵类型;②据V、

He选型号:

(He、V)泵≥(He、V)计算③Na校核

例题

1.水流量为12m3/h,泵的出口处的压力表读数为

1.9at(表),泵的入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140mmHg,

轴功率为1.2kW,电动机的转数为2900转/分,压力

表和真空表的距离为0.7m,出口管和入口管直径相

同,求泵的压头H和效率η?

 

2-20离心泵、往复泵各一台并联操作输水。

两泵“合

成的”性能曲线方程为:

He=72.5-0.00188(V-22)2,

V指总流量。

阀全开时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

He’=

51+KV2,(两式中:

He、He’--mH2O,V--L/s)。

现停开

往复泵,仅离心泵操作,阀全开时流量为53.8L/s。

求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中的K值。

解:

只开离心泵时He=72.5-0.00188V2

V=53.8L/s时He=72.5-0.00188V2=72.5-

0.00188⨯53.82=67.06m

He’=51+KV2=51+K⨯53.82

∵He=He’∴K=0.00555m/(L/s)2

3.用离心油泵从贮槽抽液态异丁烷至反应器,贮槽

液面恒定,液面上方压强为660kPa(绝压),泵安装

于贮槽液面以下1.8m处。

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为

1.2m。

输送条件下的异丁烷的密度为530kg/m3,饱

和蒸汽压为645kPa,输送流量下的汽蚀余量为3.3m

试分析该泵能否正常操作。

[与P75例2-5类似]

 

4.用离心泵将20℃水由贮槽送出,泵的前后各装有

真空表和压力表。

已知泵的吸入管路总阻力和速度

头之和为2mH2O柱。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5m,大

气压强为1atm,贮槽液面低于泵的吸入口距离

2m。

试求:

(1)真空表读数为多少mmHg?

(2)当水温由20℃变为60℃时发现真空表与压力

表读数骤然下降,此时出现什么故障?

原因何在?

怎样排除?

(要求定量说明)

 

第三章

一重要公式

1过滤速率基本方程

恒压

恒速

2过滤常数K

3洗涤时间

洗涤速率(板框)

4生产能力G

(板框)

5曳力公式

6Stokes公式

二相关概念

1.颗粒的当量直径:

dev

2.筛分分析:

①频率函数②分布函数曲线

3.柯士尼公式:

4.滤液流速dV/dτ,过滤速率dV/(A.dτ)

5.单位面积上的滤液量:

q=V/A

6.过滤操作过程:

①过滤τF;②洗涤τw;

③清理和组装τR

7.最大生产能力的条件:

τF+τw=τR

8.当qe≈0,板框:

叶滤:

9.助滤剂:

(SiO2)硅藻土,珍珠岩,石棉粉,炭粉。

10.自由沉降:

11.重力沉降室:

τ沉≤τ停

12.分离效率:

η

13.分离因素:

K=(uT2/R)/g

14.流态化:

聚式(G-S)、散式(L-S)流化

压降~速度图

△p=L(1-ε)(ρs-ρ)g

例题

1.某板框压滤机,过滤面积0.1m2,在规定压差

下恒压过滤某悬浮液,得出下列方程式:

(q+10)2=250(τ+0.4)

式中单位:

q--L/m2,τ――min

(1)求过滤249.6min所获得的滤液量为多少?

(2)若先恒速过滤5min,使压差达到规定值后便恒

压过滤,试问:

当总过滤时间仍为249.6min,总共

可得多少滤液?

(3)如果操作压差增大一倍,设滤饼不可压缩,

过滤时间仍为249.6min,总共可得多少滤液?

解:

(1)(q+10)2=250(τ+0.4)qe=10

(q+10)2=250(249.6+0.4)q=240L/m2

V=Aq=240×0.1=24L

:

(2)恒速过滤τ1=5min得滤液量q1:

q12+q1qe=(1/2)Kτ1

q12+10q1=(1/2)×250×5q1=20.5L/m2

恒压:

(q2-q12)+2qe(q-q1)=K(τ-τ1)

(q2-20.52)+2×10×(q-20.5)=K(249.6-5)

q=239.2L/m2

V=Aq=239.2×0.1=23.9L

(3)操作压差增大1倍,过滤常数增大1倍K’=500

(q+10)2=500(249.6+0.4)q=343.5L/m2

V=Aq=343.5×0.1=34.35L

2.用某板框压滤机在恒压下过滤某悬浮液,要求经

过2小时得滤液4m3,不计滤布阻力,若已知过滤常

数K=1.634×10-3m2/h,试求:

(1)若框的尺寸为1000mm×1000mm×35mm,则

需要滤框和滤板各多少块?

(2)过滤终了用水进行洗涤,洗涤水的粘度和滤液

相同,洗涤压力和过滤压力相同,若洗涤水用量

为0.4m3,试求洗涤时间?

(3)若辅助时间为0.4h,求该压滤机的生产能力?

解:

(1)过滤面积A=2×1×1×n=2n

不计滤布阻力,恒压过滤方程为V2=KA2τ

所以A=V/(Kτ)0.5

=4/(1.634×10-3×2)0.5=70m2

则框数n=70/2=35(个)

板数n+1=36块

(2)洗涤时间为τW=8Jτ=8×\u65288X0.4/4)×2=1.6h

(3)压滤机的生产能力为:

G=V/(τ+τW+τR)

=4/(2+1.6+0.4)=1m3(滤液)/h

第四章

一重要公式

1传热速率方程

2热量衡算

3K

4圆直管湍流

二相关概念

1.传热的三种方式:

①热传导,②对流,③辐射。

2.热交换方式:

①直接②间接。

3.热传导速率①Fourier:

4牛顿冷却定律

(1)流体被冷却时,T=T-TW;

(2)流体被加热时,T=TW-T

5.四个准数

(1)Nu=L/λ,努塞尔特准数(Nusselt),表示对流

传热系数的准数;

(2)Re=ρLd/μ,雷诺准数(Reynolds),表示流动状

态影响的准数;

(3)Pr=Cpμ/λ,普兰特准数(Prandtl),表示物性影

响的准数;

(4)Gr=L3ρ2βg

t/μ2,格拉斯霍夫准数(Grashof),

表示自然对流影响的准数

6.=

7.蒸汽冷凝:

(1)竖管(壁)层流:

(2)水平管外(因:

d小,总处于-层流)

8.大容积饱和沸腾曲线:

 

自然对流、泡(核)状沸腾、膜状沸腾

9.自动模化区:

与设备尺寸无关

10.强化手段:

例题

1.在研究污垢对传热的影响时,采用φ28×1mm

之铜管,水在管内流动,水蒸气在管外冷凝。

传热

系数K在很宽的水的流速范围内,对清洁管和污垢管

可用如下方程表示:

1/K=0.00020+1/(500u0.8)清洁管

1/K=0.00070+1/(500u0.8)污垢管

式中:

K--传热系数,kcaL/(m2·h·℃)

u--水的流速,m/s

=1/(500u0.8)--水的对流给热热阻,(m·h·℃)/kcal

试求污垢热阻和蒸汽冷凝给热系数。

已知:

铜的导

热率λ=330kcal/(m·h·℃)

解:

因铜管管壁很薄,内外管径比近似为1,则传热系

数K的表达式:

1/K=1/1+/λ+Rs+1/2

因题给条件,清洁管经验式中的数值0.00020应是管

壁及蒸汽冷凝给热热阻,故两方程相减得污垢热阻

Rs=0.00050[(m·h·℃)/kcal]

铜的导热率λ=330[kcal/(m·h·℃)]

管壁热阻

/λ=0.001/330=0.000003[(m2·h·℃)/kcal]

可以略去不计,故:

1/1=0.00020

所以蒸汽冷凝给热系数

1=1/0.00020=5000[kcaL/(m2

2.有一列管式换热器,装有φ25×2.5mm钢管300

根,管长为2m。

要求将质量流量为8000kg/h的常压

空气于管程由20℃加热到85℃,选用108℃饱和蒸

汽于壳程冷凝加热之。

若水蒸气的冷凝给热系数

为ao=104W/(m2·K),管壁及两侧污垢的热阻均忽略

不计,而且不计热损失。

已知空气在平均温度下的

物性常数为cpc=1kJ/(kg·K),λ=2.85×10-2W/(m·K),

μ=1.98×10-5(Pa·s),Pr=0.7。

试求:

(1)空气在管内的对流给热系数;

(2)求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以管子外表面为基准);

(3)通过计算说明该换器能否满足需要?

(4)计算说明管壁温度接近于哪一侧的流体温度。

2.解:

(1)di=25-2.5×2=20cm=0.02m,G=W/A

G=8000/(3600×0.785×0.022×300)=23.59kg/(s.m2)

Re=diuρ/μ=diG/μ=0.02×23.59/(1.98×10-5)

=2.38×104>104

Pr=0.7L/di=2/0.025=80

∴i=0.023(λ/di)Re0.8Pr0.4

=0.023×(2.85×10-2/0.02)×(2.38×104)0.8×0.70.4

=90.1W/(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