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方向与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
这节课咱们一起去看看夏令营时同学们的训练情况吧。
看,这是小强那一队的队列,多整齐!
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
(出示课本情境图中小强那一列同学的队列)
学生可能说:
第2个、第4个、从前面数第2个、从后面数第4个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在一列队伍中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说清数的方向和第几个就行了。
【设计意图】从一列队伍中确定位置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在方阵中确定事物的位置打下基础,同时为设置矛盾激发探究欲望做好铺垫。
2、新课学习
明确行、列的意义。
1.(出示信息窗情境图)
同学们这是小强全班同学的队列图,现在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
学生思考一段时间交流,可能出现的说法有:
横着数,第2排第3个
竖着数,第3排第2个
从左数第3排第2个
从右数第4排第2个
从前数第2排第2个
2.教师引导:
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
把情境图上的每有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学互相指一指。
3.教师介绍:
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
(第3列第2行)
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教室中同学的位置吗?
(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在描述一列队中事物位置的基础上设置矛盾——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认识数对
1.谈话:
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
(隐去人物图,出示点子图)用点子图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第第第第第
123456
列列列列列列
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
3.个性化表示位置,学习“数对”这一概念。
谈话:
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描述了小强的位置,能不能想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学生的个性化表示可能有:
第3列第2行、3列2行、列3行2、3/2、3-2、3+2、2/3等
教师介绍:
小强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3,2)。
数学上把这一对数叫做“数对”。
谈话:
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
(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
【设计意图】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深刻理解概念。
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1.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
(小青、小亮等)
引导思考:
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
)
2.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再根据数对确定是班中哪一个同学。
3.找生活中的数对。
(找坐位、找楼座等)
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1.展示方格图。
(将圆点连起来,成为方格图)
介绍方格图:
标注方格图上的列和行,使学生明白,横为行竖为列,列与行的起点为0。
谈话:
我们把每个同学看作一个点,连起来就成为方格图,这样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方格图比点子图更为简洁。
2.在方格图上标出小强的位置和其他同学的位置。
3.52页红点例题。
【设计意图】将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孕伏“坐标”知识。
3、结论总结
有同学说(4,3)与(3,4)这两个数对表示的是同一个位置,你认为呢?
(4,3)表示在第四列第三行。
(3,4)表示在第三列第四行。
4、课堂练习
1.下面是某幢楼报箱平面图。
(1)你能用数对表示出王强家、张东家报箱的位置吗?
(2)陈军家报箱的位置是(4,2),你能在图中标出来吗?
(3)你还能知道什么?
3.填一填,标一标
(1)点A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点B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点D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
(2)点C、E、F、G的位置分别是(1,3)、(4,4)、(6,3)、(9,5),请你在图中标出它们。
五、作业布置
(1)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三角形(顶点要画在点子上),然后用数对表示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
(2)将三角形向右平移2格,请你用数对表示出平移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
(3)你还能画出其他图形吗?
用数对表示其各顶点的位置。
5、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竖:
列从左向右数
横:
行从前往后数
小强:
(3,2)第3列第2行
学情分析:
1、预设学生不够准确,本以为自学材料中,学生通过自学应该是马上能找到答案的,但没想到学生花了很长时间,有些学生对有些问题还是难以做出来。
学生在自主学习这一方面还是要加强,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习。
2、有些学习小组的讨论还不够热烈,只知道去对答案,不能很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方面还要多去引导。
效果分析:
本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效果较好。
在教学列和行的含义时,老师导入教学,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受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用“排”或“组”的概念交流猜想时,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引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在这里,老师通过告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更加有序、有度。
在教学数对的含义和写法时,老师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一些符号加以记录,实质是教师又一次创设认知冲突的体现,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提取共同的合理成份,说明正确规范的书写方法,“数对”引出自然有序,语言简明清晰。
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老师通过活动,先让学生明确有关于列与行的规定,再通过一系列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期间,教师预设充分,在学生易错处引领,促进了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意义的建构。
在后面的练习中,通过一些生活情境,在学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了运用知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材用一个信息窗来进行教学,以军营中的队列为情境,设计了两个红点问题,从认识数对到应用,符合学生学习和认知过程。
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明确列、行在书写时的顺序,并弄清楚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第一题
在点子图上标出小明:
(5,5)小华:
(6,4)小青:
(1,5)的位置
第二题
在方格图上标出小强(3,2)、小军(1,1)、小丽(5,4)的位置
第三题
(1)你能用数对表示出王强家、张东家报箱的位置吗?
(2)陈军家报箱的位置是(4,2),你能在图中标出来吗?
(3)你还能知道什么?
第四题:
(1)点A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点B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点D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
(2)点C、E、F、G的位置分别是(1,3)、(4,4)、(6,3)、(9,5),请你在图中标出它们。
课后反思:
根据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
有效的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教学中在学生描述一列队伍中人物位置的基础上,让学生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制造认知冲突,激发探究的欲望。
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步由具体形象的图片到半抽象的点子图,最后到方格图,引导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有效课堂的形成。
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巩固练习时,让学生综合运用方向和数对的知识绘制平面图,不仅是对数对知识的巩固,而且是对以前所学方法知识的综合运用。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节课中我依托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尝试、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真正体现生活教育的理念的新课标的价值。
教学重点是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