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322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4、土壤的成分

执教者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点和自然形态。

2.观察土壤样本,知道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

3.通过分析实验,知道并认识土壤中存在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知道土壤中有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分析,认识土壤中的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学准备

土壤样本、水杯、水、镊子、餐巾纸、烧杯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周围的土壤,初步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土壤?

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出示小诗:

土壤是伟大的妈妈,

他的怀抱很大很大!

瞧!

嫩草发芽了。

看!

小树扎根了。

这里,冬眠的青蛙醒来啦!

那里,钻洞的蚯蚓歇息啦!

⋯⋯

亿万个生命,

都在他温暖的怀抱中长大!

学生读一读小诗,交流:

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物质?

(土壤)

写了土壤的什么?

(主要写了土壤的作用。

土壤有什么作用?

(让嫩草在里面发芽,让小树在里面扎根,让青蛙冬眠,让蚯蚓钻洞,让亿万个生命,在她的怀抱中长大。

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周围都存在土壤,土壤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板书课题: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1课,了解一下土壤的成分。

板书课题:

4、土壤的成分

二、交流土壤采集的过程及感受

教师引导: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在家长的帮助下,到大自然中采集土壤,大家采集了吗?

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交流采集土壤的过程及感受。

交流问题:

土壤是在什么地方采集的?

和谁一起采集的?

怎样采集的?

采集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采集的土壤跟你平时看到的土壤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顾自己采集土壤的过程,交流问题和感受。

教师相机引导,并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肯定。

引导:

通过土壤的采集,你们知道土壤是什么了吗?

出示句子: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初步了解土壤是什么以及土壤的特点。

三、研究土壤里有什么

教师引导:

土壤中有哪些东西呢?

你们有仔细观察过吗?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土壤里有什么东西。

提出观察要求: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土壤样本,看一看土壤中含有哪些物质。

教师提醒学生操作的注意点:

在观察土壤的过程中,可以把分辨出来的土壤中的物体挑出来,分类摆放,可以像课本上一样采用画简图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发现。

相机出示课本上的两幅简图,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学生分小组观察土壤样本,了解土壤中含有哪些东西并填写好活动手册。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相机指导。

全班交流,说一说土壤样本中含有哪些东西,并展示自己的简图。

四、研究土壤的成分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了解到土壤中有哪些东西,那么土壤究竟有哪些成分组成呢?

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

出示课本上的操作图片及文字说明,引导学生观察这几幅操作图,并且读一读相关的文字,了解研究土壤成分的方法。

全班交流,并且试一试。

方法一:

用手握一握

引导学生用纸巾包上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仔细观察一下,看到了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方法二:

用水泡一泡

把土块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开始你看到了什么,过一会儿,你又看到了什么?

提示:

在这个环节中,干燥的土壤放入水中,会有小气泡产生,还会有一些细小的物质浮起,因此,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注意,仔细观察。

方法三:

搅一搅,拌一拌

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物质,你看到什么?

搅拌过后,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再观察,又看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仔细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现象。

提醒学生注意分段仔细观察,在烧杯里水的表面看到什么?

中间一段看到什么?

水的下部看到什么?

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黏土、沙子等主要成分。

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土壤成分表格示意图。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中还有水空气,蚂蚁,树叶,黏土沙子等等一些物质,下一刻,我们将继续研究土壤,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板书

设计

4、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存在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04土壤的成分课课练课时练习

4土壤的成分

基础达标练练全基础知识轻松实现达标

1、填空题。

(1)___________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把一整块的土壤晒干,放入水杯中,我们观察到有气泡出来,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是动植物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4)如图所示,王老师把土壤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口有水珠生成,这种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___。

2、判断题。

(1)土壤中没有小动物,因为小动物在土壤中会被闷死。

()

(2)为了锻炼我们的独立能力,可以自己去水边观察土壤。

()

(3)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

(4)土壤里有植物的根、茎、叶残骸。

()

3、选择题。

(1)生活在土壤里的生物是()。

A.蝌蚪B.蚯蚓C.荷花

(2)下列不能在花园土壤中发现的是()。

A.枯树叶B.海带C.蜗牛壳

(3)能够改良土壤,并在制造腐殖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蜗牛B.蚂蚁C.蚯蚓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蚂蚁生活在土壤中

B.在土壤中能发现动物的残骸

C.土壤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4、填图题。

请在下图中填写在菜园土中能找到哪些物体。

 

能力提升练练会综合能力快速提升成绩

5、实验分析。

(能力指数★★★)

请根据土壤中的成分,说一说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6、实验探究。

(能力指数★★★★)

科学课上,我们准备了一些土壤,开始了土壤成分的探究实验。

第一步:

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我们会发现纸巾_______,这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

第二步,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_______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

第三步,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中有分层现象,颗粒大的在_______层,颗粒小的在_______层,浮在水面上的是_______。

 

4.土壤的成分

1.

(1)土壤肥力

(2)空气(3)腐殖质(4)水分

2.

(1)×

(2)×(3)√解析:

土壤中含有空气、水、大小不一的泥沙颗粒等物质。

(4)√

3.

(1)B

(2)B(3)C解析:

蚯蚓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

(4)C

4.(答案不唯一)

5.土壤中有水分和腐殖质,能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土壤中有很多小动物的残骸;说明有很多小动物生存在土壤中,土壤为这些小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答案不唯一)

6.

(1)湿了水分

(2)气泡空气(3)下上腐殖质

 

7.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保护土壤》这一课是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情况,并且知道有无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

通过分析讨论土壤和自然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会产生的两种不同影响,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说出土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对于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够了解。

本课通过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学生认识到植被在保护土壤中的重要性。

在模拟实验环节中,学生通过引导能够说出对比实验的部分要求,但并不能够将对比实验的步骤表达清楚。

因此本课就将水土流失实验作为思维焦点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思维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讨论分析,知道土壤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各种人类活动,能够辨别并说出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益害及其原因。

3.通过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意识到植被和土壤保护的相关性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比较水土流失实验现象,发现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2.通过讨论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初步树立对比实验地概念。

科学态度:

1.能够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地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土壤是人类的重要,树立保护土壤地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水土流失和有无植被有关

【教学难点】

根据材料公平地设计水土流失实验步骤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

水土流失装置,水,花洒。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经过了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在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的土壤。

请小朋友们看几幅图片分别说一说,土壤到底有什么作用?

2.出示雨林图片,这里植物的长势特别好,蚯蚓也在土壤里安了家。

西瓜地以及制作陶瓷的陶土图片。

3.请学生回答之后,再请各小组具体分析讨论:

土壤对动物、植物、人类的不同贡献?

4.小结: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

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还为人类提供制造陶器等的原料。

5.如果没有土壤,植物就没有养分。

如果没有土壤,动物就没有了家园,人类也没有了资源。

土壤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土壤。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让学生意识到土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直接导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土壤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也非常容易遭到破坏。

出示黄河和长江对比图片。

你有什么发现?

(黄河水比较黄)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黄河岸边的土壤流进了黄河水内)

2.为什么黄河附近的泥土会流进河水里,而长江附近的泥土没有被水冲走呢?

提问:

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水土流失。

(下雨)下雨下到平坦的地上会产生水土流失吗?

那就说明水土流失需要的条件还有坡度。

(需要坡度)

出示另两张图片,你有什么猜想?

(一张是黄河附近土壤无植被,一张为长江边上有植被)植物像被子一样将土壤覆盖起来,我们称其为植被。

(可能有无植被有关)

3.刚刚小朋友们已经提到了黄河的土壤流失是否和其周边有无植被有关呢?

那你怎么来验证这个猜想呢?

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对的?

可以一起做一做实验。

但是这个实验怎么做呢?

我们肯定需要一些东西来模拟降雨和坡度,你觉得你会怎样来模拟,用什么材料来模拟降雨和坡度呢?

4.那么下面呢?

我们还需要什么材料?

(土壤,小草)土壤需要准备几份?

首先黄河岸边可以如何模拟,长江岸边可以如何模拟?

(黄河岸边可以用无植被的土壤模拟,长江岸边可以用有植被的土壤模拟)还需要哪些材料?

出示材料:

这些材料老师依据小朋友们的要求准备了土壤、植被、花洒、水等。

5.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坡度可不可以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

那我在模拟雨水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呢?

可不可以一个雨水很大,一个雨水很小?

(雨水的量需要一样多,且倾倒高度及角度需要一样)

6.讲解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要求。

7.注意事项:

(1)同样力度挤压瓶体。

(2)仔细观察两份装置内土壤的变化情况。

8.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有植被的水较为清澈)出示结论:

有植被的土壤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有植被的水相对来说较少)

9.但是在生活当中不仅会有雨天,还会有一些大风,暴晒天气,都会影响我们的土壤流失情况。

10.其实植被不仅仅对于土壤流失有影响,对土壤的蓄水能力有什么影响?

当植被被破坏,不仅影响土壤流失,还会影响蓄水能力的现象,我们称他为水土流失现象。

思考:

为什么有植被了之后,水土就会流失的较少呢?

有植被的土壤有什么结构呢?

简单观察一分钟。

11.土壤不仅重要,还那么容易被破坏。

那么对于这么多人类活动,你有什么想法呢?

这些行为对于土壤地保护是好还是坏呢?

分别出示:

砍伐森林、修筑梯田、开窑烧砖、轮作休耕的图片。

12.小组内内讨论一分钟时间,得出一致的答案,在记录单2勾选出答案。

如果小组内有分歧,那么这幅图片的位置就不打勾。

13.小组成员讨论分享,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总结

14.可能会出现异议的在:

修筑梯田其实是更广泛的利用了土壤的面积,做到了防止土壤滑坡。

15.土壤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设计意图:

通过水土流失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植被对于水土的保护,土壤的修复等作用。

通过分析人类不同活动对土壤的益害,提高分析探讨能力,意识到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3、课后拓展

1.最后,我们了解到了土壤的现状和造成土壤流失的一部分原因,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够给黄河泥沙治理提供什么意见呢?

(植树造林,宣传环保)

2.提供这样意见的原因是什么?

能否根据今天所学说一说理由。

3.可以以怎样的形式宣传呢?

(制作视频、手抄报等等)

4.小组讨论: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土壤?

(适当的施肥,种植一些可以恢复肥力的植物等等)经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小朋友们回去之后,也可以和家人同学之间多多宣传保护土壤的各种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切身思考可以为土壤保护做些什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7.保护土壤

降雨→水土流失

↓坡度

蓄水能力下降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水土流失实验,学生直观感受到植被对于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土壤的意识。

在水土流失实验中,从模拟实验环节开始,对比长江黄河流域的植被情况,选择相应的模拟实验材料。

在对比实验环节中,学生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下,说出对比实验所需要注意的步骤。

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实验中,亲历了整个探究过程。

本课设置情境贯穿整节内容,学生有很好的代入感,也有较强的意愿开展探究。

在后面的分析土壤益害环节中,可能会出现学生脱离情境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在铺垫情境中多花一些时间。

7.保护土壤

记录单1:

土壤流失实验组号()

研究问题:

植被与土壤流失的关系

研究结果:

有植被无植被

 

较浑浊()较浑浊()

研究结论:

有植被()无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注意事项:

在方框内画出看到的现象。

 

7.保护土壤

记录单1:

土壤流失实验组号()

研究问题:

植被与土壤流失的关系

研究结果:

有植被无植被

 

较浑浊()较浑浊()

研究结论:

有植被()无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注意事项:

在方框内画出看到的现象。

 

记录单2:

人类活动对土壤是好是坏?

砍伐森林好()不好()

轮作休耕好()不好()

开窑烧砖好()不好()

修筑梯田好()不好()

注意事项:

组内得到一致答案再勾选,有分歧不勾选。

 

记录单2:

人类活动对土壤是好是坏?

砍伐森林好()不好()

轮作休耕好()不好()

开窑烧砖好()不好()

修筑梯田好()不好()

注意事项:

组内得到一致答案再勾选,有分歧不勾选。

 

5.土壤的类型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第4课《土壤的成分》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认识到土壤里面有了什么。

本课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

第二部分研究土壤的种类,其中包括3个部分:

(1)观察比较出三种土壤中颗粒的大小;

(2)运用多种感官研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如摸、看、捻、握和搓等;(3)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壤土、黏土和沙土三不物质的透水性来认识土壤的性质。

第三部分,了解不同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需求,挑选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学情分析】

依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好奇心的身心特点,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土壤的颗粒,从而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类。

经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科学素养,对认识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会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研究对象,为本课的开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土壤按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壤土三类。

2.知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科学探究:

1.运用多种感官研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如摸、看、捻、握和搓等

2.设计实验,比较三种类型的土壤的渗水性。

科学态度: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感官的作用。

2.愿意亲近土壤。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通过知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特点,挑选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比较三种类型的土壤的渗水性。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PPT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

一定量的土壤,另准备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烧杯、搅拌棒、纸巾、纱布、放大镜、漏斗、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1.出示花生、苹果、藕的图片.

2.提问:

你们喜欢吃花生、苹果、藕吗?

那你知不知道哪里的花生、苹果、藕最好吃?

3.山东烟台的苹果鲜艳红润、汁多味甜;小红毛花生,又名小京生,以浙江的嵊州市生产的为最佳。

小红毛花生特点是壳薄光泽,香而带甜,油而不腻;扬州宝应是全国著名的荷藕之乡,香糯莲藕更是成为当地一道菜色。

4.这些地方的花生、苹果、藕为什么最好吃了?

有什么奥妙吗?

5.预设:

(1)与气候有关

(2)与土壤有关

(3)与光照有关

6.是的,植物的生长不仅与气候、光照有关,还与土壤息息相关,今天老师专门托人从这些地方捎来了一些土壤,一起探究土壤的奥秘。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置问题,学生通过问题,明确目标,有利于本节课的开展。

二、合作学习,研究土壤种类。

活动一:

观察颗粒大小。

1.谈话:

让学生分组领取苹果、花生、藕土壤样本,猜一猜哪种土壤(编号①、②、③)属于哪种食物?

2.预设:

1、苹果属于①、花生属于②、藕属于③

2、苹果属于②、花生属于①、藕属于③

3、苹果属于③、花生属于①、藕属于②……

3.猜想有很多,那么我们来了解土壤吧,请同学们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说说你们的发现。

4.①:

颗粒较小

②:

颗粒有大有小

③:

颗粒较大

5.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活动二:

运用多种感官了解土壤的特点。

6.那你们想知道不同类型的土壤有什么特点吗?

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的特点?

7.提问:

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学习了,认识一个事物可以用哪些感官?

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舌头舔、手摸一摸等

8.那么认识土壤,用手来引导学生用捻一捻、握一握的方法来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差异。

9.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齐体验,用手捻,发现沙土粗糙,黏土细腻。

握成团,发现沙土不能握成团,黏土能,所以制作陶瓷,所以选用黏土为最好。

活动三:

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10.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但是多肉植物对水的需求量较少,荷花对水的需求量较大,不同的土壤,渗水能力是否不同呢?

11.想一想,哪种土壤类型的渗出来的水多?

12.预设:

沙质土渗出来的水多。

黏质土渗出来的水多。

壤土渗出来的水多。

13.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

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烧杯、水、过滤器,(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14.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

(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

(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

(4)让小组学生叙述看到的现象,比较盛水的容器里经过土壤过滤的数量,水多则说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渗水性能好,水少则相反。

15.小结:

土壤类型

特  点

沙质土

  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

黏质土

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

壤 土

  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

16.请同学们根据花生、苹果树、藕植物的特点,想一想,属于哪种土壤?

藕:

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

花生:

喜通气性、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不喜潮湿。

苹果树:

需要适宜的水分、肥力和通气性。

通过对土壤的了解,我们现在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

花生对应③、苹果树对应②、藕对应①。

哪一种组刚刚猜测正确了,分发一枚大红星。

17.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苹果这么好吃、花生这么香甜了吧,由于找到了合适的土壤,但是它们的美味也不仅仅是由于土壤哦,与当地的气候、光照也有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让学生初次经历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体验到设计实验的严密性,动手操作的科学性,实践证明的必要性,在科学探究中体会到学科学、做科学的乐趣,长此以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自行探究能力。

3、学以致用,根据不同的土壤的特点,挑选出适合不同植物的土壤。

1.提问:

老师这里还有几种植物,你认为它们分别适合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里?

(2)仙人掌:

耐高温、干旱、瘠薄,不喜潮湿。

(3)水稻:

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

2.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你知道它适合什么土壤吗?

3.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这个部分是本课的拓展部分,学以致用则是我们学习各门学科的最终目的,因此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必要的。

这不仅仅是运用,更是探究。

在探究之前,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土壤的特点和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板书设计】

5.土壤的类型

沙土

:

粗糙,不能握成团

根据颗粒大小分类黏土:

细腻、握成团

壤土

渗水性:

沙土最好,壤土次之,黏土最差

 

观察记录单

第小组

倒入同样多的水,分析比较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

结果发现:

渗水能力最强,渗水能力次之,

渗水能力最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