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781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3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docx

《钢筋混凝土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混凝土结构.docx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课程名称:

钢筋混凝土结构

英文名称:

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

课程类别:

必修

实验类别:

专业基础

一、学时与学分

1.课程总学时:

76

2.课程总学分:

4.5

3.实验学时:

4

4.实验学分:

0

5.上机学时:

0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系统地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课堂教学很重要,但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特别是学生如果没有对一个构件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的认识就不可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

钢筋混凝土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钢筋混凝土梁从加载、开裂到裂缝扩展直至最后得破坏的全过程试验,了解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主要试验仪器的操作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结构。

课程内容包括:

钢筋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及变形验算;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四、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用校内自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讲义》,教学以授课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份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试件设计及基本参数、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

五、实验课地点

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分室。

六、考核方式

1.教师对学生试验情况的现场考核

2.实验报告的批改

七、实验设备及器材配置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电阻应变仪

3.机械式应变仪

4.千分表、百分表

5.LVDT位移传感器

6.试验台座及加载设备

八、实验项目一览

适用专业、年级

1.土木工程专业三

总学时/实验学时

76/4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面向专业编号

备注

1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裂缝扩展、承载力试验

梁正截面抗裂、裂缝扩展、承载力

4

必做

验证

10

1

九、参加本大纲编写人员、执笔人

编写人员:

王清湘王吉忠

执笔人:

王清湘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课程名称: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英文名称:

Hydraulic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

课程类别:

必修

实验类别:

专业基础

一、学时与学分

1.课程总学时:

68

2.课程总学分:

4

3.实验学时:

4

4.实验学分:

0

5.上机学时:

0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系统地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课堂教学很重要,但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特别是学生如果没有对一个构件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的认识就不可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

钢筋混凝土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钢筋混凝土梁从加载、开裂到裂缝扩展直至最后得破坏的全过程试验,了解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主要试验仪器的操作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锻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广泛的结构。

课程内容包括:

钢筋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及变形验算;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四、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用校内自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讲义》,教学以授课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份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试件设计及基本参数、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

五、实验课地点

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分室。

六、考核方式

(1)教师对学生试验情况的现场考核

(2)实验报告的批改

七、实验设备及器材配置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电阻应变仪

3.机械式应变仪

4.千分表、百分表

5.LVDT位移传感器

6.试验台座及加载设备

7.试验耗材

八、实验项目一览

适用专业、年级

1.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三

2.水利水电工程三

总学时/实验学时

68/4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面向专业编号

备注

1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裂、裂缝扩展、承载力试验

梁正截面抗裂、裂缝扩展、承载力

4

必做

验证

10

1.2

九、参加本大纲编写人员、执笔人

编写人员:

王清湘吴智敏王吉忠

执笔人:

王清湘

建筑材料

课程名称:

建筑材料

英文名称:

BuildingMaterial

课程类别:

必修

实验类别:

专业基础

一、学时与学分

1.课程总学时:

48

2.课程总学分:

3

3.实验学时:

16

4.实验学分:

1

5.上机学时:

0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水泥、混凝土、混凝土砌块等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材料质量等级的评价方法。

通过学生自行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拌和物试验,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方法和混凝土工作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的判别方法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方法。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土木建筑结构物中所用到的材料。

建筑材料是土木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建筑及其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制约于建筑材料品种、质量;建筑材料又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使用、坚固、美观、经济、耐用和节能。

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

烧土制品、砂石、灰(石灰、石膏、水泥等)以及混凝土、钢材、木材和沥青七大类。

针对每种材料主要介绍材料的原料和生产、主要技术性质、质量验收方法、使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是以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为基础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试验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建筑材料学试验的任务是验证基本理论、学习试验方法、检验材料的性能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必须认真上好试验课、做好试验记录并及时写好试验报告。

 

四、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建筑材料学》和校内自编的《建筑材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为统一格式。

教学是以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相结合方式进行,实验采取预习、实验操作、处理数据,混凝土试验还需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配合比。

五、实验课地点

1#综合实验楼107

六、考核方式

学生的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现场考核10%(提问)

(2)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实验操作能力10%

(3)实验报告80%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七、实验设备及器材配置

标准套筛、摇筛机、净浆搅拌机、标准养护箱、沸煮箱、胶砂搅拌机、压力试验机、电动抗折仪、电热鼓风干燥箱、净浆标准稠度测定仪、水泥胶砂试模、坍落度筒、水泥胶砂成型振实台、水泥胶砂抗压夹具、二等砝码、台秤、磅秤、针、片状规准仪。

 

八、实验项目一览

适用专业、年级

1.土木水利学院各专业三

总学时/实验学时

48/16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面向专业编号

备注

1

水泥试验

水泥基本性质和评定

4

必做

验证

4

1

2

材料密度和砂石试验

材料基本物理性质

4

必做

验证

4

1

3

混凝土、砂浆试验

配合比设计及实际操作

3

必做

设计

综合

4

1

4

混凝土空心砌块试验

砌块技术性质

3

必做

验证

4

1

5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方法、混凝土强度指标测试

2

必做

验证

4

1

九、参加本大纲编写人员、执笔人

编写人员:

王立久任铮钺王宝民曹明莉

执笔人:

任铮钺

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实验

课程名称:

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实验

英文名称:

SpecialtyExperimentofHarborandOceanEngineering

课程类别:

限选

实验类别:

专业

一、学时与学分

1.课程总学时:

56

2.课程总学分:

10

3.实验学时:

12

4.实验学分:

0.5

5.上机学时:

0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发挥我校传统专业的优势,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培养和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设计与研究能力。

在学习,掌握港海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通过实验课的具体模型演练和动手能力的锻炼,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综合应用技能与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独立进行分析思考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实际工程的全面客观了解,提高处理具体问题与数据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明确海洋环境荷载对港海工程建筑物的主要作用,让课本上抽象和现场实习见不到的建筑物的受力情况得以清楚的显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综合技能,对进行毕业设计和参加工作十分有利,为学生毕业后尽快发挥生力军作用和继续研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海洋环境条件下的波浪对港口、海洋建筑物的作用与影响。

港海工程结构物受波浪作用的许多作用机理与复杂技术问题,还不能单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直接或很好的解决,现场观测又有许多困难,按相似理论使原型上的物理现象在模型中得以充分体现,。

实验中利用生波系统产生波浪,计算机测试和人工观察不同波浪条件对不同建筑物的作用与影响,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结果分析与验证。

实验课中主要包括斜坡式和直墙式建筑物断面物理模型试验,桩柱式建筑物物理模型试验,港口平面整体物理模型实验,并遵照相关规程与标准进行。

四、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用校内自编的《港海专业实验》教材,实验报告为统一格式。

教学是以授课和实验相结合方式进行,实验采取专业知识预习、实验操作、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两个班分组作实验,每组12人次。

五、实验课地点

土木水利学院土木水利专业中心实验室海工实验室。

六、考核方式

学生的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教师对学生专业知识情况的现场提问20%

(2)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实验操作能力与纪律30%

(3)提交的实验报告50%

七、实验设备及器材配置

40×8×1m的波流港池,30×1×1.3m的波流水槽,造波机控制系统,加流系统;

波高传感器,电脑流速仪,多点压力盒,多通道应变仪,多功能数据采集仪,控制系统用计算机;

多种护坡块体,直立式、斜坡式,桩柱式等建筑物物理模型。

 

八、实验项目一览

适用专业、年级

1.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四

总学时/实验学时

56/12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面向专业编号

备注

1

斜坡式实验

1.波浪模拟与作用

2.波压力测试

3.波浪爬高、越浪量测试

4.胸墙、护面块体稳定性

4

必做

验证

12

1

每班

3组

2

直墙式实验

1.波浪模拟与作用

2.破波距离、越浪量测试

3.墙面、墙底波压力测试

4.基床与墙身稳定性

4

必做

验证

12

1

每班

3组

3

桩柱式实验

1.波浪模拟与作用

2.波浪力测试

3.护底与整体稳定性

2

必做

验证

12

1

每班

3组

4

整体实验

1.波浪模拟与作用

2.整体平面布置

3.港内波况

2

必做

验证

12

1

每班

3组

九、参加本大纲编写人员、执笔人

编写人员:

张日向韩丽华胡立万姜萌

执笔人:

张日向

工程地质

(一)

课程名称:

工程地质

(一)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Geology

课程类别:

限选

实验类别:

专业基础

一、学时与学分

1.课程总学时:

30

2.课程总学分:

1.5

3.实验学时:

6

4.实验学分:

0.5

5.上机学时:

0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实验内容是工程地质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

课堂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实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肉眼鉴定主要造岩矿物及岩石的基本方法,以便用于生产设计之中。

因此,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根据每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学好最基本的工程地质知识。

因此,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课之前认真地预习实验教学指导书中的相关内容;实验过程中要肯于动手、勤于思考;实验过后要认真仔细写好实验报告,总结和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作一定的探讨。

本课程的野外实习部分使学生加深对矿物及三大岩类的认识,特别是认识主要的地质构造,包括单斜、断层、节理及褶皱构造。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工程地质

(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它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工程地质学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建筑场区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对工程建筑地区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措施,以便保证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正确合理的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

其研究内容包括地壳及其物质组成、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表地质作用、岩体结构、工程地质勘察等,以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如滑坡、崩塌、泥石流、风化、侵蚀、岩溶、地震等。

四、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

采用的实验指导书为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教研室康渔源、金春山编写的《工程地质实习及作业指导书》。

实验教学是在工程地质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已对实验内容有一定的感观认识,然后进行实验课及野外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实验报告有统一的形式要求,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课地点

土木水利学院岩土工程实验室

综合实验楼1#楼214室(第1-4学时);野外地质认识实习-庙岭地区(第5-6学时)。

六、考核方式

实验课包含五个内容,分三次进行,每一次实验或实习结束后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共占课程总成绩的20%,无实验成绩本课程不予通过。

七、实验设备及器材配置

各类地质标本,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矿物、各类化石标本等;各类试验器材,如玻璃板、小刀、条痕板、放大镜、地质罗盘、各类地质模型等。

 

八、实验项目一览

适用专业、年级

1.土木工程二(含水工、港工、工民建及道桥各专业)

总学时/实验学时

30/6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面向专业编号

备注

1

主要造岩矿物及岩浆岩

认识组成岩石的13种主要造岩矿物,学会肉眼鉴定主要造岩矿物的方法;分析火成岩的主要矿物成分,熟悉其结构、构造特征,学会火成岩简易分类和肉眼鉴定方法

2

必做

验证

2

1

2

主要沉积岩与变质岩

熟悉沉积岩与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特征,学会常见沉积岩与变质岩的简易分类和肉眼鉴定方

2

必做

验证

2

1

3

野外地质认识实习

认识自然环境下的三大岩类的特征,学会用罗盘测岩层产状的三要素;认识主要的地质构造,包括单斜、断层、节理及褶皱构造,完成工程地质认识实习综合报告一份

2

必做

验证

2

1

九、参加本大纲编写人员、执笔人

编写人员:

年廷凯

执笔人:

年廷凯

建筑结构试验

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试验

英文名称:

BuildingStructuralTest

课程类别:

限选

实验类别:

专业

一、学时与学分

1.课程总学时:

36

2.课程总学分:

2

3.实验学时:

12

4.实验学分:

0.5

5.上机学时:

0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在学习建筑结构试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更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结构试验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得到初步的锻炼和实践。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能力。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建筑结构试验的理论知识、试验设计、试验实施检验结构性能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建筑结构试验就是在结构物或试验对象上,以机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或其他因素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从强度、刚度、抗裂性以及结构的破坏形态等各个方面来判断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估计结构的承载能力,确定结构对使用要求的符合程度,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

结构试验可归纳为两大类:

生产性试验:

它以实际建筑物或结构构件为鉴定对象,经过试验对具体结构构件作出正确的技术结论。

包括:

综合鉴定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鉴定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推断、估计以建建筑物的剩余寿命;判断具体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为处理受灾结构和工程质量事故提供技术依据。

科研性试验:

它为具体的研究目的设计试验对象,经过试验、分析得出结论。

包括:

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为制定规范提供依据;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四、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用校内自编的《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为统一格式。

教学是以授课和实验相结合方式进行,实验采取预习、实验操作,并利用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处理数据。

五、实验课地点

土木水利学院结构实验室

六、考核方式

学生的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现场考核20%

(2)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实验操作能力30%

(3)实验报告50%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七、实验设备及器材配置

等强度梁及砝码;YJ26静态电阻应变仪;DH3815数据采集系统;UCAM—10B数据采集系统;万用表;兆欧表;混凝土回弹仪;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2000KN压力机;位移传感器;荷载传感器;钢桁架;手动千斤顶;磁性表座;游标卡尺;米尺;加速度传感器;试验梁;ED1500A动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应变计;混凝土试块;导线;点烙铁;502粘结计;丙酮;酒精;胶布;镊子;接线端子等。

 

八、实验项目一览

适用专业、年级

1.土木工程专业四

总学时/实验学时

36/12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面向专业编号

备注

1

电阻应变计测量应变技术实验

1.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操作

2.验证不同接桥方式的桥臂特性

3

必做

验证

8

1

2

钢桁架的静力实验

1.位移、荷载、应变量测仪器的使用

2.位移计、荷载传感器的安装、测量

3.单调加载静力试验的全过程

3

必做

验证

8

1

3

动态量测仪器的使用和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

1.动态量测仪器的使用

2.测量试验梁的动力特性

3

必做

验证

8

1

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

1.弹仪、压力机的使用

2.回弹值推定混凝土强度

3.回弹推定混凝土强度与破损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对比

3

必做

验证

8

1

九、参加本大纲编写人员、执笔人

编写人员:

王苏岩

执笔人:

王苏岩

流体输配管网

课程名称:

流体输配管网

英文名称:

PipelineforCarryingFluid

课程类别:

必修

实验类别:

专业基础

一、学时与学分

1.课程总学时:

52

2.课程总学分:

3

3.实验学时:

4

4.实验学分:

0

5.上机学时:

0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在学习、掌握流体输配管网原理和泵与风机等流体机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特别是加深理解离心风机和水泵的性能、水泵的串联并联特性,以及管网的压力分布特性。

通过实验课的锻炼,使学生能够掌握管网性能测试仪器仪表的操作和控制,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流体输配管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专门介绍公用设备工程中各种流体输配管网的工作原理和计算分析方法,以及流体输配管网的动力源——泵与风机的基础理论和选用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各类工程中的流体输配管网原理以及泵与风机的基本理论。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配合,掌握进行管网系统设计分析、调试和调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使学生能够正确应用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进行上述管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调节,并为从事大型或复杂管网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打下初步基础。

四、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用校内自编的《流体输配管网实验》,实验报告为统一格式。

教学是以授课和实验相结合方式进行,实验采取预习、实验操作,并利用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处理数据。

五、实验课地点

土木水利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室

实验1#楼101室

六、考核方式

学生的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现场考核20%(提问)

(2)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实验操作能力30%

(3)实验报告50%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

七、实验设备及器材配置

离心泵综合性能测实验台,离心风机性能测定实验台,热网水力工况实验台,毕托管,微压计,压力表、转子流量计。

八、实验项目一览

适用专业、年级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三

总学时/实验学时

52/4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

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

人数

面向

专业编号

备注

1

离心泵综合性能测定实验

测定单台及水泵串联和并联时的水泵特性

2

选做

验证

4

1

2

离心风机性能测定实验

测定离心风机的风量风压特性

2

选做

验证

4

1

3

热网水力工况实验

测定热水管网的压力分布特性

2

选做

验证

4

1

九、参加本大纲编写人员、执笔人

编写人员:

端木琳舒海文赵金玲

执笔人:

端木琳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

课程名称:

专业实验(含制冷技术,暖通空调和大气环境科学导论等课程)

英文名称:

SpecialtyExperiments(includingRefrigerationTechnology,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andGuidetoAtmosphericEnvironmentScience)

课程类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