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docx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
1: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一、动词使动用法。
例1:
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
怀:
使……归顺。
例2: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
使……震惊。
泣:
使……悲泣。
二、名词使动用法。
例1: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毛遂自荐》)
臣:
使……称臣。
例2:
先破秦入某者王之。
(《鸿门宴》)
王:
使……为王。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安:
使……安。
例2: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
使……急。
2: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动词,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它对宾语含有“以为什么”或“以为怎样”的意思,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
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以……为……”、“以为”、“为”等。
如:
市人皆以赢为小人。
(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
)《信陵君窃符求赵》
皆以美于徐公。
(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并简化结构,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
一、名词用作意动动词。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如:
孟尝君客我。
(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冯谖客孟尝君》
侣鱼虾而友麋鹿。
(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
)《前赤壁赋》
二、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看成怎样。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后所构成的动宾式,所表示的内容和古汉语的“以……为……”一样。
如:
成然之。
(成名认为他的妻子的话很对。
)《促织》
又安敢毒耶?
(我又怎么敢认为这个差役痛苦呢?
)《捕蛇者说》
吾妻之美我者。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羞。
(我认为处在蔺相如的下位很羞耻。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用作状语。
而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这种用法却很少。
一、一般名词作状语
(一)表示比喻。
这类状语,一般可用“象……那样地”或“跟……似的”对译。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X开翅膀那样掩护X邦)《鸿门宴》
(二)表示态度。
把动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用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
可译成“把……当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鸿门宴》
(三)表示处所。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表示工具。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某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驴子运进某。
)《黔之驴》
(五)表示方式。
可用“按照……”、“用……”结构。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摘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状语和中心词,常用“而”、“以”连接。
长驱至齐,晨而求见。
(冯谖长途不停顿地快速回到齐国,清晨就去求见孟尝君)《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二)时的用法。
1、上古,“时”译为“以时(按时)”。
学而时习之。
(学了知识又按时温习它。
)《论语》》
2、“时”用在句首,主语之前,译为“那时”、“当时”。
时先主屯新野。
(当时先主驻扎新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日”、“月”、“岁”的用法。
1、放在具有行动性动词前,表示行动的频数和经常。
宫某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皇宫里嗜好都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
)《促织》
2、“日”放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当“一天天地”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
乡邻之生日蹙。
(我同乡的乡邻们,生计一天比一天窘迫。
)《捕蛇者说》
3、“日”用在句首主语前,当“往日”、“从前”讲。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
(从前卫国不合睦,因此夺取了它的土地。
)《左传·文公十年》
4: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代
(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
例:
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从左右,皆肘之用胳膊肘碰
公子怒,欲鞭之用鞭子打他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用火把照
父曰:
“履我”穿上鞋
买五人之函之用木匣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
2.名+名
(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
例:
大楚兴,陈胜王称王
许子冠乎戴帽子
使天而雨珠下
雨麦于岐山之阳下
衣素衣而出穿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
例:
沛公军霸上驻扎(在)
欲王关中(在关中)称王
晋军函陵
3.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
例:
既而弥月不雨不(下)雨
晋灵公不君不(行)君道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不归咎上天
秦地可尽王也全部统治
子墨子不听,遂北就往北走了
秦师遂东就向东出发了
(注意:
“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
例:
非我即他不是我就是他
天又大风(刮大风)
皆玄衣白刃(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能愿动词+名词
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能游泳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应当在关中称王
左右欲刃相如想要杀相如
王曰:
“吾亦欲东耳”想向东进击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识其本名
5.名词+介宾
(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如动词)
例:
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筑屋居住
6.介宾+名
例:
亭以雨名西与韩境由山以上五六里
7.所+名
例:
置人所罾鱼腹中(鱼网用网捕来)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住所住)
馆:
修理客人住的地方
8.名+者
例:
赵王之子孙侯者(侯爵封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雉兔者往焉(打鸡猎兔的人)
9.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臣:
使……臣服都:
定都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蚕:
养蚕衣:
穿衣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
做官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西:
向西进军
去今之墓而葬焉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缇骑按剑而前
进城梯而下之梯:
放上梯子下:
使动
(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
所以只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用如动词)
5:
宾语前置
宾语本来应该放在动词后边
有的需要放前边
所以就前置了
条件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
《硕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
《鸿门宴》: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某楼记》:
“臆!
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过?
)
惟命是听(成语)
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
“沛公安在?
”(《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
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
“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X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
“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
6:
判断句
一、判断句的定义: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
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
“夫执舆者为谁?
”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
这是一种误解。
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
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
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蟹六跪而二螯。
”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
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
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
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
“是社稷之臣也。
”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
“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
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
“是”充当主语的如上句。
“是”充当谓语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是”的意思是“认为……是对的”,即认为汲黯的意见是对的。
“是”充当定语的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
”
作为系词的“是”,是后来发展而成的。
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存在。
“此是何种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是战国时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
”(《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这是汉代的用例。
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
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
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
(“制,岩邑也。
”)
2、主语+“者”,谓语+“也”。
(“兵者,凶器也。
”)
3、主语+“者”,谓语。
(“兵者,凶器。
”)
4、主语,谓语。
(“兵,凶器。
”)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
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
“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
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X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X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某楼之大观也。
”
“梁父即楚将项燕。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吾乃梁人也。
”
“是皆秦之罪也。
”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
“余为伯儵”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表示类属关系。
“滕,小国也。
”
2、表示等同关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
3、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
4、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
”“曹公,豺虎也。
”
5、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
7:
被动句
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
“故内惑于X袖,外欺于X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X袖”、“X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
”表被动。
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
“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所.....。
”表被动。
如: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
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X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X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X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
(《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X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