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999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灵宝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南省灵宝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2.干栏一词在《魏书·僚传》记述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

下列哪一远古人类建造并居住在干栏式建筑里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3.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就诞生在商朝。

它是

A.B.

C.D.

4.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口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首霸的是()

A.齐恒公B.晋文公

C.楚庄王D.秦穆公

5.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6.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的“智慧”是指

A.“仁”和“德治”B.“兼爱”和“非攻”

C.“无为而治”D.实行“法治”

7.成语“破釜沉舟”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

8.西汉初年,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繁荣盛世局面,指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B.C.D.

10.西汉和东汉初期,在政治政策上的不同之处是

A.下令释放奴婢B.减轻农民负担C.注意整顿吏治D.注意提倡节俭

11.造成东汉末年衰败的政治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因战乱大量南迁

B.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大

12.“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上。

下列属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城市有

①西安②吐鲁番③乌鲁木齐④敦煌⑤太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3.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C.华佗——发明麻沸散”,被称为医圣”D.华伦——创造“五禽戏”

14.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史学家司马迁的史学著作

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③既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④秦始皇、陈胜、汉武帝、蔡伦都被记载在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5.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16.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开始于

A.东晋时期B.三国时期C.西晋末年D.东汉时期

17.“王与马,共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A.西汉B.东汉

C.西晋D.东晋

18.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

A.宋B.齐C.梁D.陈

19.《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A.祖冲之B.贾思勰C.郦道元D.诸葛亮

20.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中,与佛教息息相关的是

①秦兵马俑

②白马寺

③青城山

④云冈石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21.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

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

为开发南疆,秦朝在南方兴修了水利工程叫什么?

(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

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三,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D处发生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争名称。

(4)读图四,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是。

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下列对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②北方人南迁,给江南输送大量的劳动力

③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④北方人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秦汉时期时代特征(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B):

22.材料解析: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

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这是什么水利工程?

是哪两个人主持修建的?

(调整统治政策)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

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引进优良作物)

材料三……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

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

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

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采用先进技术)

材料四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

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苻)坚与阳平公(苻)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军布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以为晋兵,顾为融曰:

“此亦劲敌,何为弱也!

”怃然退有惧色。

材料二:

秦兵逼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谢玄谴使谓阳平公融曰:

“若移师少许,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

秦兵遂退,不可复止

(1)这两则材料叙述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件大事?

(2)这里的秦是指由哪个民族的统治者建立的?

(氐族/羌族/羯族)

(3)这里的晋史称什么?

(4)此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主下昭,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魏王颁布诏令,认为:

“北方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

魏国宗室的祖先出自黄帝一脉,以土德称王,所以称姓氏为拓跋氏。

土,颜色为黄色,乃是万物之元,所以应该改姓为元氏”)

——《资治通鉴》

(1)此材料中“魏主”是何人?

反映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主”的姓由原来什么姓改为什么姓?

(3)“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

(4)“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课本所学可知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故选A。

2.C

【详解】

依据题干“干栏式建筑”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是生活在距今7000年前的原始农耕的代表,他们会种植农作物,过定居生活,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3.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商朝时期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故A符合题意。

BCD与“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口号,号令诸侯”无关。

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B正确;A排除;“缓和社会矛盾”“增强东周王室实力”与变法的目的无关,CD排除;故选B。

6.A

【详解】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兼爱”和“非攻”是墨家的,排除B,“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法治”是法家思想,排除BCD,故答案选A。

7.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8年,项羽率军五万赴巨鹿解救被围的赵王歇,在项羽率军渡过漳河后命全军将士砸毁行军锅,沉掉渡河船只,破釜沉舟以示决一死战的决心,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景象,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繁荣盛世局面,A项符合题意;BCD出现在A之后,不符合题意;故选A。

9.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和东汉初期,为了恢复生产,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注意整顿吏治,ABC三项是相同点,不符合题意;注意提倡节俭是西汉统治者的政策,不是东汉的政策,D项是二者在政治政策上的不同之处,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西汉和东汉的政策,结合比较法和排除法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11.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故C符合题意;A项北方各族人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是东汉末年衰败的表现;B项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说法错误,东汉的都城在洛阳;D项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大说法不符合史实,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2.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陕西省西安市,向西经过甘肃的敦煌,经过新疆的吐鲁番和乌鲁木齐到中亚地区,而太原是山西的省会,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城市,故A①②③④对,BCD错;故选A。

13.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为“医圣”。

故C符合题意;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降低了造纸成本,故排除A项;张仲景根据前人留下的药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故排除B项;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创造了“五禽戏”,故排除D项。

故选C。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学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既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它叙述了从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因此,秦始皇、陈胜、汉武帝可能被记载在内,但是蔡伦不可能被记载在内,因为蔡伦是东汉人物,在汉武帝之后,C项符合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