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7943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docx

届《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一轮同步训练第25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题组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2.下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

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3.如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

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

A.①B.②

C.③D.④

 4.(2012·新课标卷)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____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____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题组二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5.(2013·四川卷)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6.如图表示某反射弧,若在S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  )

A.引起的肌肉收缩叫做反射

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神经中枢单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D.引起S处Na+外流

 7.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8.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9.(2012·浙江理综)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10.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

C.ATP的合成和分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11.在如图所示的结构中,兴奋传导或传递的方向不能是(  )

A.①→②B.③→④

C.②→①D.④→③

12.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13.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a为树突末梢,构成突触小体

B.①中物质通过协助扩散释放到②中

C.②中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D.在反射弧中信号传递方向是b→a

14.(2013·安徽卷)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

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

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

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2·山东卷改编)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

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传导。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

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_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渗透性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

16.如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

神经元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

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

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

供选择仪器:

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

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________________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________,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

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____________,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三 人脑的高级功能

17.(2011·海南高考)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18.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所损伤。

下图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分析回答:

(1)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皮肤感受器受针扎之后,①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皮肤被针扎之后,会感觉到疼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人因车祸致脊髓在颈部断裂,导致高位截瘫,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伸肌和屈肌的反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收缩”或“舒张”)。

(5)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血清中存在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受损。

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对侧腿有无反应?

__________。

第25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C 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增加是一种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指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具体反射过程:

酸梅的颜色、形状刺激感受器(视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传出神经→效应器(唾液腺)。

在这一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2.C 题图为膝跳反射模式图。

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此过程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属于反射,A项正确。

Ⅰ为传入神经,阻断Ⅰ处,则反射弧不完整,再敲击Ⅱ处,兴奋不能传入,小腿不会抬起,B项正确。

Ⅲ为传出神经,刺激Ⅲ处,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所以在Ⅰ处不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C项错误。

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D项正确。

3.C 病人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正常,但手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至效应器,故阻断的位置是③传出神经。

4.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解析:

本题通过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识图应用能力,难度较低,属于送分题。

(1)从图(a)中已有感受器且b有神经节,所以b为传入神经,a是神经中枢,c、d分别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从图(a)中可以看到呼吸肌还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脑干是抑制吸气,引起呼气的,若屏住呼吸,既不吸气也不呼气,为主动意识控制行为,故中枢为图(a)中的大脑皮层,必须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3)考查突触的基本结构,教材上有类似的图和原句,突触结构中突触前膜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由图可知突触后膜由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充当。

5.C 本题以图像信息为载体,考查突触中信号转化、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兴奋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以及获取图像信息能力,难度中等。

针对此类题型,复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图像引导学生获取其中相关信息,同时需要对重点知识进行延伸,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所以“神经-肌接头”处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A项正确;电刺激①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能够使肌肉收缩和电流计偏转,B项正确;电刺激②处,由于“神经-肌接头”类似于突触,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所以不能传到电流计,不会有变化,C项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D项正确。

6.C S处位于传出神经上,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肌肉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故A错误;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可向神经中枢方向和效应器方向双向传导,故B错误;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故C正确;神经纤维上受到一定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Na+大量内流,故D错误。

7.A 由图中神经节可以判断,Ⅱ位于传出神经上,a位于传入神经上,传出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入神经上,所以刺激Ⅱ处,a处检测不到电信号,故A错误;图中b处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故B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其发挥作用后立即被酶降解,故C正确;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虽然能引起屈肌收缩,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故D正确。

8.A 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

图示中乙区外负内正,则乙区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丁区域外正内负,是K+外流所致。

9.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功能。

骨骼肌细胞一般较长,但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细胞质体积的制约,一个细胞内常有上百个细胞核同时存在,A项错误;神经和肌肉接点构成突触,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B项正确;突触后膜的功能是接受神经递质,使肌肉收缩,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突触后膜向内部凹陷,以扩大与突触前膜的接触面积,C项错误;要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需要对其的刺激超过某一最小值,并非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即可实现,D项错误。

10.D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当神经递质释放进入突触间隙时,会发生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此时突触小泡膜转化成突触前膜的一部分,该过程消耗ATP,而ATP每时每刻都在合成;神经递质识别和结合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

11.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即兴奋传导的方向可以是①→②,也可以是②→①;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时,只能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即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③→④,不能是④→③。

12.D 刺激a、b两点中央偏左侧,a点先兴奋,膜外变为负电位,而b点还处于静息电位,即b点膜外为正电位,因此电流表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a点左侧,未到b点时,a、b点膜外均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当兴奋传至b点时,a点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b点处于兴奋状态,膜外为负电位,因此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至b点右侧,a、b两点都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在a、b两点中间刺激,a、b两点同时处于兴奋状态即膜外同时为负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当a、b两点兴奋后,又同时恢复为静息电位,即膜外同时变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

13.C a为轴突末梢;①为突触小泡,其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②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在反射弧中信号的传递方向是a→b,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4.

(1)方法和现象:

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

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 

(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因此在传出神经给予合适刺激不会将兴奋传递给传出神经;灌注某种药物后,ⓐ电位计能记录到电位波形,在ⓑ电位计能记录到电位波形,说明并非抑制神经纤维膜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因此该药物应该是抑制突触兴奋的传递,所以可能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也可能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15.

(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2)内正外负 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基础知识,包括兴奋的产生、传导及传递;考查识图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

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发生膜电位的变化,从而产生局部电流(电信号),局部电流(电信号)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当兴奋传到神经纤维轴突末端时,可引起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故在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且信号的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局部皮肤红肿即为局部组织液增多,其主要是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或破裂,血浆蛋白渗出导致的。

16.

(1)①1、2之间 ②1 无肌肉收缩现象 

(2)②1 1 2 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解析:

(1)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可利用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的特点。

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实验位点1、2之间将其剪断,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的位点1,若肌肉无收缩现象,则表明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若出现肌肉收缩,则表明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乙为效应器(肌肉)。

(2)若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可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通过观察微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次数进行判断。

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1,若指针偏转1次,表明兴奋不能传到位点3,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指针偏转2次,表明兴奋可传到位点3,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

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故兴奋在神经元间是单向传递的。

17.D 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中枢是脊髓。

语言、记忆、思维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进行的。

意识丧失的人大脑皮层受损,因此排尿不能控制,但脊髓是正常的,仍能正常排尿,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18.

(1)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保持正电位 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3)神经冲动会由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大脑皮层 (4)舒张、收缩

(5)无

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经过突触结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①处的传出神经连接的是伸肌,②处连接的是屈肌,皮肤感受器受针扎后,伸肌无变化,屈肌收缩,故①处神经纤维仍保持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而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则经历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过程,膜外电位变化为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

脊髓中也含控制屈反射的神经中枢,故高位截瘫病人的屈反射仍能进行,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伸肌和屈肌的反应分别是舒张、收缩。

若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则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被阻断,故针刺患者脚部皮肤,对侧腿无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