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5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13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7109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8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5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13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5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13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5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13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5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13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5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13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5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13讲.docx

《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5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13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5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13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 专题5 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 第13讲.docx

二轮精品高考历史福建专用二轮复习测试第一部分专题5信息文明时代中国的崛起第13讲

第13讲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21世纪初)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

1.民主与法制建设

(1)“依法治国”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③相继出台了《选举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2)恢复与完善民主:

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基层民主选举:

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2.“一国两制”的理论、含义与实践

(1)理论:

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含义: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实践

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③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政策调整: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中美建交: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①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展开反恐外交。

(4)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①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②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③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5)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确定党和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经济体制改革

(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内容: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意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①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②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③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推进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④意义:

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对外开放

(1)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1990年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

(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发展

①20世纪80年代,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②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深化

①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②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地位确立:

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交通事业

(1)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

(2)改革开放后,取消了对乘飞机的许多限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通讯事业

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4.大众传媒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

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1)载人航天:

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信息技术:

改革开放后,我国“银河”系列电子计算机研究取得突破。

(3)生物技术:

20世纪末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文学艺术的发展

(1)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学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形式多样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中高等教育。

(3)推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六、选修内容

(选修四)邓小平

►时段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表现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文化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考向一 影响现代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外交政策调整的国际因素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主要是由于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的地位。

2.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主要原因在于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东北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3.20世纪80年代起在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下,高举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建立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4.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我国继续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积极谋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面临的国际形势:

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

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

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

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

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

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

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因素。

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4)在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料二、三的角度有何不同?

你认为导致角度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解题思路 第

(1)问,回答“政策”时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敌视”;“应对方针”据所学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有关外交方针。

(2)问,回答“变化”时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接近”;“原因”从中、美、苏及国际形势等方面分析。

第(3)问,材料三的最后一句话明确了“因素”;“影响”从多角度分析,如国际地位、外交、祖国统一等。

第(4)问,第一小问,从本国的角度,都认为是对方急于改善双方关系;第二小问,“因素”主要从不同的史观、不同的政治立场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

(2)变化:

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

原因: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因素:

应对苏联的威胁。

影响:

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

(4)不同:

材料二中方认为是美国急于改善两国关系;材料三美方认为是中方急于改善关系。

因素:

史观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史料的挖掘和运用的程度不同等。

考向二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特点

1.内容

(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分两步:

第一步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2)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2.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或者与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初始主体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城镇化改革的方式。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78~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变化的比较(%)

年份

GDP相对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2

47.9

23.9

1995

19.9

47.2

32.9

2006

11.7

48.9

39.4

——《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

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解题思路 根据表格数字信息,归纳其变化趋势;结合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等分析原因。

答案 趋势: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

原因: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考向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社会转型

第一次社会转型

第二次社会转型

主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方式

社会主义改造、制定宪法和民主政治建设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表现

①1949年新政协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②确立三大政治制度;③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④实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⑤颁布1954年宪法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转移工作重心,决定改革开放;②城乡经济体制改革;③完善民主与法制;④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⑤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结果

1956年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初步确立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是依靠工业革命,转向工业立国,才使英国这个孤悬一隅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为跨越两个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正是重视科技发明、信奉“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国这个原本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抓住机遇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

60多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0多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以上材料均摘自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1)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近代以来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中后期中国经历了哪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

答案 

(1)英国原因:

率先进行技术革命,开展工业革命;走符合时代潮流、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现代化道路。

美国原因:

重视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制度推动科技创新。

(2)转型:

第一次,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制度转型;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开始了经济体制转轨的探索。

考向四 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2.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3.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4.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

材料二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很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三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科技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

材料四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可用公式表述为:

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75%)+资本增长(25%)。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核算,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

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资本增长(34%)+科技和教育(66%)。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

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资本增长(33.4%)+科学和技术(66.6%)。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摘自岳麓版必修Ⅲ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明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邓小平对教育的认识有何发展?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题思路 第

(1)、

(2)问比较简单,提取材料信息即可回答;第(3)问通过对材料提供的数据进行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

答案 

(1)发展教育为科研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要优先发展教育。

(3)在发达国家,科技、教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我国的科技、教育在生产率增长总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未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说明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通史排查——真题对点

知识点一 “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

1.(2014·上海高考)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

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这体现了(  )

A.三权分立原则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D.“一国两制”原则

史实依据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一国两制”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

答案 D

2.(2013·江苏高考,节选)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光辉业绩,已成定论。

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

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

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

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

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调动知识 从“三次合作,大责难谢”提炼政治愿望。

积极因素可从人民愿望、历史传统、两岸交流需求等方面归结。

答案 (3)政治愿望:

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

积极因素:

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

知识点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2014·浙江高考)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

这表明(  )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题技巧 排除法。

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开始于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迄今,我国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故排除③④。

答案 A

4.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理解题意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实际上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联系1992年和2001年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事件来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 (3)以1992年为界:

经济改革的角度。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

以2001年为界:

对外开放的角度。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

知识点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5.(2014·天津高考)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字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题技巧 经济特区仍然坚持中央政府的领导,没有独立的管理体制,但拥有较大自主权,故排除含②的选项。

答案 C

6.(2014·四川高考)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题技巧 排除法。

中国改革开放,让世界了解中国、消除疑虑这是西方所欢迎的;上海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故排除含②③的选项。

答案 D

知识点四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7.(2014·北京高考)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关键信息 “1977年”“高校招生改革”

辨别选项 A:

恢复高考制度,体现教育战线拨乱反正;B:

1995年开始实行“科教兴国”战略;C: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方针。

答案 A

8.(2014·江苏高考)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

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

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

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关键信息 “‘文革’后”“科教”

辨别选项 A:

不符合“文革后”;B、D:

不符合“科教”。

答案 C

模块排查1——政治模块题组

1.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时把原宪法条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修订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次修订(  )

A.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表明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分析材料 分析题干材料,表明了1978年修宪仍然保留“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但也有进步。

答案 B

2.有外国记者报道:

“(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

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