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94864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docx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docx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

 

 

前言

电石是由碳素原料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投入到电炉内,在大电流、高温度下冶炼而成的。

同时还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在常温下,受水或潮湿空气的作用下,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倘若室内或容器内的水渗入到电石中,就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爆炸事故尤其在电石运输、电石装卸、贮存、电石破碎、乙炔发生工段颇多。

可以说,电石运输和乙炔发生始终存在着爆炸的隐患。

水、电、尘、气都可能因为稍有疏忽而引发事故。

这些事故的发生,真可谓惊心动魄,惨不忍睹。

以血肉之躯为代价的悲剧,往往都是由于人们思想上的麻痹和工作上的疏漏而发生的。

痛定思痛,在此希望通过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能够从中吸取血的教训而有所收益。

1电石物化性质

电石的性质

碳化钙,别名电石,分子式为CaC2,比重、熔点2000℃,属一级遇湿易燃物品,纯品为白色立方体结构,市场上出售的工业品是碳化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呈灰色或灰黑色不规则块状物。

高温时有强烈的还原性,能还原过重氧化物。

电石(CaC2)属遇湿易燃物品,通常呈黄褐色或黑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工业品中往往含有磷和硫等杂质。

工业电石遇水作用除产生大量的C2H2(爆炸极限为2.5%~82%,v/v,以下同)外,还生成少量的剧毒气体PH3和H2S,当PH3含量超过0.08%,H2S含量超过0.15%时,容易引起自燃爆炸,从而引燃、引爆C2H2气体;电石遇水或与潮湿空气作用分解出C2H2气体,当受到撞击、摩擦、振动或接触明火、高热时也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因此,在电石遇水或潮湿空气发生火灾时,只能用干粉、水泥粉、干黄砂灭火,严禁使用水或泡沫等水性物质灭火。

但当大量电石大面积遇水燃烧时,用上述灭火剂扑救有时也难以奏效,必须采取特殊的处置方法,消除危害。

碳化钙对水的化学反应很强,为强放热反应,每公斤化学纯碳化钙水解放热约为1962J,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可见必须控制其分解速度并及时移去反应热,否则可能因过热而发生爆炸。

电石的特性:

受到撞击振动、摩擦或遇明火易爆炸,遇酸反应剧烈,含有硫磷等杂质时与水作用,易引起自燃爆炸。

电石应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与可燃物品及强酸类要隔离,最好专库专贮,严防与水及潮气接触,同时入库前要将桶内乙炔气放空。

基于电石这种危险特性.国家在电石的包装和运输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规范,尽管如此,目前我国电石包装质量还较低,包装在运输途中发生破损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

2电石运输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事故基本情况

2005年6月下旬的一天清晨,一辆满载约40t工业电石的货车自内蒙古自治区某地出发,在途经黑龙江省某地时,因司机疲劳驾驶,将车停靠在一公路旁休息,距公路两侧10m处是居民区。

当时,正赶上该地区连降小雨,而覆盖在电石上的一层苫布不严密,有多处缝隙,雨水不断从缝隙处灌进车厢,遇电石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C2H2,引起燃烧。

待司机和押运员发现后,拿着车上自备铁锹,爬上车厢,掀开覆盖在电石上的苫布,准备将遇水着火的电石清除掉,几锹下去,2人就感觉脚底发烫,热浪扑面,而此时,因苫布被掀开,大量潮湿空气瞬间涌入,顷刻间电石车厢周围浓烟四起,着火面积迅速扩大,并伴随着从电石车厢内部发出的“砰、砰”声响,火势已无法控制,2人迅速跳下车厢,周围居民见状,立即报警。

事故处置经过

接到报警后,当地政府领导、公安、消防、交警、安监、环保等部门及当地一化工企业处置电石火灾专业人员火速赶到现场,迅速成立了灭火抢险指挥部,指定现场指挥,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制定具体措施。

指挥部根据分析火灾的危害程度,划定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严格控制过往行人及车辆,疏导附近居民,并同时要求现场所有参战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防止烧伤、烫伤和中毒。

小雨在绵绵不断地下着。

指挥部首先考虑到电石火灾的特殊性,如果用干粉只能一时将火扑灭,但电石遇雨水后又会很快复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指挥部当即命令消防队员用水冷却货车的柴油箱,待油箱温度降下后,将其卸下,放置安全处,以防受热爆炸。

然后,消防队员便用工具打开货车车厢,用钩齿和铁锹把车上的电石一点一点逐渐转移到公路上摊开,利用雨水和消防给水加速反应,等待燃尽。

但因电石量大,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排除险情,这样下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恶性事故,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还会长时间妨碍正常交通,将会给当地带来不利影响。

在此关键时刻,指挥部成员认真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确定处置方案,最终研究决定:

迅速调集当地一化工企业的1台50t吊车、2台铲车、3台翻斗车(均为柴油车)赶到现场,参加抢险。

指挥部命令吊车将货车车厢前部吊起,使其脱离底盘,1台铲车用钢丝绳把受到火势威胁的货车车头牵到安全地点,随后,吊车又将货车:

车厢一侧吊起侧翻,把整车电石倾倒在公路上,2台铲车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快速将公路上着火的电石装到3台翻斗车上(柴油箱用浸水的厚麻袋覆盖严),运到离火场2km外的污水处理池中进行专门处置,每车每次装运电石控制在2t以下,防止出现其他险情,经过近2h的运输,终于将电石全部处置完毕。

最后,消防队员对现场残留的少量电石直接用大量水冲洗,直至反应完毕,余火熄灭。

此时,指挥部宣布现场撤除警戒、解除交通管制。

此次电石运输火灾事故的处置行动,经当地全体消防官兵及其他参战部门的共同努力,冒雨奋战8h,终将险情排除,所有参战人员和抢险车辆无一受损,避免了恶性事故的发生,保护了附近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

这起电石运输火灾事故,将车载约40t工业电石全部烧毁,货车车厢报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5万元。

3电石装卸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装卸货物突发爆炸。

爆炸现场位于贵阳交警六大队300米外,与贵州恒霸烧伤医院一路之隔。

装运货物的货车已被炸坏,相邻的房屋门窗及恒霸烧伤医院的窗玻璃被震碎。

据附近的居民介绍,当日下午5点过钟,他们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接着升腾起一大片黑烟。

原来是两辆货车在公路边装白色灰粉时发生爆炸,一些人被炸后衣服飞到树杈上,爆炸导致该路段交通中断。

警方封锁现场展开勘查,交警在公路两端实行交通管制,现场数百群众围观。

现场停有三辆解放牌白色小货车,其中一辆车的车厢被严重炸毁,一具尸体还停留在货车旁边,到处是白色的灰粉。

伤者回忆爆炸瞬间

“那一幕太可怕了。

”被烧伤的司机廖又程说。

据他回忆,他被一个朋友叫去装载尿素,但到现场看时发现货物并不是尿素,其朋友就说是在肥料里掺入了其他的肥料,不知情的他遂答应帮忙运输。

快装满一车时,站在屋里休息的他,突然听到一声巨响,随即被一阵热浪掀倒在地,苏醒过来时已在急救车上,脸部被大面积烧伤。

伤者王荣方与程俊祥是搬运工,也是伤情最为严重的伤者,他们都是以背背篼为业,当天与另4名背篼同样被人以搬运尿素为由叫去。

老板说有40吨,以每吨8元的价格承包给帮助装车。

昨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事故发生后,与该事故有关的一些嫌疑人已逃离现场,有关部门初步疑为是“电石粉”引发的爆炸。

已在记者发稿前,连夜将抽取的样品送去化验。

警方称,爆炸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后才能认定。

目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中。

伤亡情况

据目击者介绍,当时现场非常混乱,因担心车内和屋内的“白色粉末”还会爆炸,均不敢靠近。

很快,有关部门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伤员。

昨晚8点过钟,记者在现场采访了省安监局相关人员。

两名正在查看现场的工作人员称,初步了解,这起事故共造成1人被炸死,3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公安、交警、消防、医疗等各级相关部门,均及时派出人员赶到现场施救、排险和勘察。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3名伤者先被就就近安排到贵州恒霸烧伤医院,随后转到金阳医院,因伤情严重,昨晚被转院到贵医附院抢救治疗。

3名伤者全身被烧得黑糊糊的,伤情严重,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抢救。

4电石贮存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相关案例

2010年3月3日9时52分许,陕西榆林锦界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

锦界南山工业区成元电石厂电石库发生火灾,情况万分危急,随时都有爆炸危险。

接到报警后大队迅速出动1辆干粉消防车、1辆大吨位泡沫消防车,12名官兵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大队领导同时到达事故现场亲临指挥。

到达现场后,发现一辆车牌号为晋K60962的大货车,满载36吨电石,停放在电石库中,车上腾起团团火焰,左右两边的轮胎已基本被化为灰烬,油管燃烧猛烈,油箱随时有可能爆炸。

驾驶室也已经大面积燃烧,火势已严重威胁到车载的36吨电石,由于电石的理化性质是:

黄褐色或黑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

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吸潮而失去光泽变为灰色,放出乙炔气而变质失效。

电石与水作用发生乙炔气体,如达到一定浓度,稍有明火即会形成大面积闪爆。

这无疑给消防官兵进行灭火带来了极大地困难。

了解现场情况后,大队迅速成立火场指挥部,由大队长郝凯担任火场总指挥、教导员李鹏飞担任副总指挥,经过缜密部署指挥部下令;首先,由指导员常少波带领战斗一班出双干线两支干粉枪压制火势,防止火焰威胁到油箱,但由于火势发展迅猛,刚刚灭掉又从新复燃,这时指挥部果断下令战斗二班出两支泡沫枪,消灭驾驶仓火灾,控制火势蔓延同时对油箱、轮胎部位进行冷却、降温,防止因温度过高引发爆炸。

但车身温度依然很高,随即泡沫枪对货车轮胎和底盘进行冷却;同时指挥员强调一号战斗员千万不能把水往车上的电石上喷射。

地面有大量爆炸物碎块(电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正在猛烈燃烧,并且不时发出咚咚的爆炸声。

见此情景,指挥部又调用现场铲车用沙土对地面散落电石进行覆盖灭火。

着火的电石初步得到控制,仍有少许电石还在燃烧。

若想彻底控制火势,排除险情,必须将着火的电石全部铲除,指挥部当即决定:

干粉车出一支干粉枪严阵以待,铲车继续将着火的电石铲除。

经过约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施救,大火被成功扑灭,一场随时都有可发生的大爆炸终于被成功排除。

经调查得知起火原因是因电石装载期间,散落到车胎旁的碎石块引燃车胎引发大火。

相关案例

2009年7月15日10:

25分,从重庆市长寿区和重庆市安监局获悉,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电石仓库今日上午9:

00左右发生爆炸,爆炸已经造成8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

目前,6名伤员已经被送往重庆主城区的西南医院救治。

5电石乙炔生产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

山西某厂乙炔气体空间爆炸死亡1人

1.事故经过和危害

1999年10月10日凌晨5时,山西省某厂聚氯乙烯车间乙炔工段当班班长A某在岗位巡检时发现氮气压力偏低,于是将该情况反馈给车间值班主任B某。

B某接到电话后立指示关闭其它岗位吹风用的氮气阀门。

约1小时后,A某准备加料时,发现氮气压力仍偏低,于是再次将情况反馈给B某。

B某在确认其它岗位确已关闭吹风用的氮气阀门后,随即向厂调度部门发出了提高该工段氮气压力的请求。

约10分钟后,A某开始在4楼加料,6、7分钟后,现场即传来爆炸声,并且有浓裂的火焰从4楼窗口窜出。

B某见状当即赶到事故现场布置紧急停车,并积极部署向消防部门报警。

紧急停车后,同班职工发现A某半躺半卧在厂房内电石提升井底部的地板上,便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抢救。

但A某因失血性休克,体内多个器官已衰竭,虽经多方抢救,终因无效于当是上午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1).乙炔发生器二贮斗翻板阀被电石块卡住,又值氮气压力于规定压力,发生器内乙炔气外泄,在加料电石磨擦碰撞产生火花,引起爆炸事故,这是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在给乙炔发生器二贮斗加料过程中,因操作不慎造成翻板阀被,乙炔气外泄,又在氮气压力低于规定指标的情况下进行加料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操作上的原因。

(3).管理人员思想麻痹,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客观地说事故所在车间平时虽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但对乙炔发生器加料贮斗翻板阀在加料过程中被电石块卡住的问题还强调得不够,致使个别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差,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管理上的原因。

案例二

一起水泥生料库乙炔气爆炸事故分析

2006年5月14日10时25分,江西省某水泥厂生料磨工段生料库顶2#渣浆库发生一起乙炔气爆炸事故,造成2名岗位员工烧伤,其中1人为全身60%浅Ⅱ度或深Ⅱ度浇伤。

(一)事故经过

2006年5月14日上午,该水泥厂开始进行生料磨试车,生料磨岗位接化验通知单,要求2#渣浆库进11m库位的电石渣浆,以备生料磨开车试磨。

8时40分,库顶料位工齐某、朱某到库顶开关好相应的阀门后,通知压滤岗位开始送电石渣到2#渣浆库。

为准确计量库位,按要求,齐某、朱某分别于9时40分和10时,2次对库位进行了测量,当时液位为8~9m。

到10时25分左右,齐某和朱某第3次对库位进行测量,齐某拿着绳索,朱某拿着碘钨灯来到2#渣浆库量取液位,齐某先到测量孔,打开盖板,放下测量绳,当朱某拿着灯刚靠近测量孔时,瞬间发生了爆炸,同时一团大火直接从测量孔喷出,强大的冲击波将齐某掀倒,并将2人严重烧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及定性

事故发生后,该水泥厂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抢救伤者,并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原因展开了调查。

经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明显的责任事故。

1.直接原因

⑴该水泥厂原属干法生产工艺,因各种原因承包方将其改为湿法工艺生产,而所采用的电石渣浆中仍有12%左右的电石没有完全反应。

事故单位在没有得到任何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施工,将原来储存半干电石渣的生料改为储存电石渣浆液,并在库内进行原料配置,同时将生料库上原有的拆除。

为防止人为破坏,又将库顶的各洞口用铁板封盖,造成电石渣浆中的电石快速反应后,生成的乙炔气在库内大量积聚,达到爆炸极限,这是引起这次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⑵该水泥厂在改变生产工艺后,并没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同时违章在易燃易爆生产场所安装无任何防爆措施的碘钨灯等电气设备,使得员工在作业中使用碘钨灯照明发生爆炸。

2.间接原因

⑴该水泥厂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过程中严重违反"三同时"的安全原则,对项目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对新工艺没有进行必要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⑵该水泥厂在采取新的生产工艺后,没有及时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试生产过程中无章可循。

⑶对员工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育,特别是针对新工艺中存在的危险性,没有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导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对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无法采取有效的防范。

⑷管理人员和人员对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性缺乏认识,对乙炔气等爆炸性气体安全知识匮乏。

同时该水泥厂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思想麻痹,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极为混乱。

案例三

增城市一乙炔气厂爆燃烧毁充装车间

2005年10月7日15时45分,广州增城新塘镇西洲工业区一乙炔气厂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烧毁乙炔气体充装车间及充装台建筑物400m2,共烧毁充装台约400瓶满装的乙炔气钢瓶,装卸台约400个乙炔气空瓶,充装车间正在充装的500个乙炔气钢瓶,其中充装台及装卸台有数十个乙炔气钢瓶发生爆炸,停在装卸台下的两辆汽车也被大火烧坏。

经初步调查,爆炸原因很可能是输气胶管发生泄漏,气体高速窜出产生静电,引发爆炸并起火。

消防部门派出19辆消防车前往现场,才将大火扑灭,所幸火灾中无人员伤亡。

案例四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

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4-丁炔二醇生产能力达3000t/a。

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发生器加料口燃烧

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

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

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

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

乙炔发生器爆炸

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人。

原因分析:

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

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

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m3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

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

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

湖南某厂乙炔站1#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

操作人员紧急处理时,乙炔气又从2#冷却塔水封处冲出,不久便被一楼的火源引爆,冲击波将东、西、北三方围墙冲倒,周围的9人受伤,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有2人为重伤。

原因分析:

①操作人员在紧急处理中,操作程序有误,造成管道内压力升高,冲破水封,气体跑出;②电石加料口处阀泄漏,乙炔气从加料口处冲出,而电石贮斗处氮气密封不好,有空气进入,致使加料过程中爆炸起火。

案例5:

乙炔发生器爆炸

保定市某电化厂乙炔工段乙炔发生器溢流管堵塞,停车处理。

开车后下料管道又堵塞,继续停车处理,操作人员用木锤、铜锤分别敲击下料斗的法兰盘,之后发生爆炸。

当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1人。

原因分析:

下料口堵塞时间过长,使发生器内电石吸水分解放热;又因加料斗密封橡胶圈破裂,空气进入。

当下料口砸通,突然下料,形成负压,瞬间发生爆炸。

案例6:

违章抽盲板,导致乙炔发生器发生爆炸

江苏某公司树脂厂乙炔发生器停车检修(包括动火作业)已1个月,在开车的当天,检修人员修理完电振荡器后,自认为“做好事”,未经允许擅自拆除加料口盲板,在遭到其他人员“谁装谁拆”训斥后又将盲板安装上,在这过程中导致少量电石落入发生器内,开车时发生爆炸。

致使分离器筒体1m长焊缝开裂,发生器顶盖严重变形,人孔32只Φ16螺栓全部拉断(需250t力),人孔盖飞出撞坏墙体,车间、操作室门窗玻璃炸飞,所幸未有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

违反了抽堵盲板“谁装谁拆”的原则,电石掉入发生器后未报告和处理,开车时加水没有执行操作规程2/3液面的规定(气相容积增大),导致气相充氮不足,使乙炔-空气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在开动搅拌时引发爆炸。

近期(12年)乙炔事故典型案例(28例)

年11月24日,省某电化厂乙炔工段乙炔发生器溢流管堵塞,疏通又堵,着力敲打下料斗法兰盘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1人。

事故原因:

下料口堵塞时间过久,(干式)发生器电石吸入水分分解放热,又因加料斗密封失效进入空气,当下料口砸通突然下料时,形成负压,引发爆炸。

年12月5日,河北省沧州市一家化工厂乙炔站3号乙炔发生器加料斗发生爆炸,致使厂房坍塌,半径100米以内窗玻璃破裂,1人死亡,2人轻伤,估计损失38万元以上。

事故原因是临时停电检修后,恢复生产未按规程进行所致。

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新泽西州享时敦一家乙炔生产厂发生爆炸,厂主当场死亡,2位工人受伤。

经分析,是由于碳化钙进给管路堵塞之故。

为疏通进给管路上的碳化钙,厂主带领工人用水冲洗,水喷射到碳化钙上产生乙炔气;用于照明的电灯不慎掉下,灯泡破碎瞬间点燃乙炔气引发爆炸。

年5月8日,河北省某化工总厂乙炔分厂乙炔发生器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200平方米的厂房倒塌。

原因是因乙炔高压干燥器压力过高,排污过猛,产生火花所致。

年6月30日,某化工厂违章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1名工人更换乙炔发生器内电石,并接上乙炔气胶管,浮筒即发生爆炸,该工人当场炸死。

事故原因是浮筒内空气未排净,乙炔气内磷化氢含量超标,自然引爆。

6.1996年2月29日,四川省某化工总厂氯碱车间l号乙炔发生器检修,2名工人对其进行冲洗置换,拆开人孔盖检查,未进行气体分析,检查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冲击波将1名工人冲出栏杆,从5米高处坠地而亡,另1名工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

7.1997年3月20日,某工厂电解车间生产急需集钠罐,车间主任擅自决定用焊枪烘干(按规定在烘干室用电烘干)。

因集钠罐内漏有乙炔气体,当点燃焊枪移向集钠罐时,乙炔气体发生爆炸,1人死亡,2人重伤。

8.1998年10月27日,新疆某氯碱厂检修供水总阀,3名管工在井里用气焊切割螺丝。

当准备用焊枪再次点着照亮时,打火机刚一打着,即刻发生爆炸,1死1伤。

原因是第一次焊枪照亮后没有关闭焊枪,乙炔气泄漏被火点燃引爆。

9.1999年3月24日,汽轮机厂十四车间数控工段准备用来进行焊接作业的溶解乙炔气瓶发生爆炸,1名工作人员当场炸死,另3名送往医院后死亡,13人重伤,17人轻伤,在场的3名瑞士专家惊慌飞往外地疗养。

爆炸的乙炔瓶被炸成三截,瓶底被炸飞出5米多远;车间南端被炸毁1/3,玻璃全部震碎;18台数控铣床6台报废,另外12台的电脑控制系统损坏。

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由于该起事故特大,黑龙江省政府请求国务院派人调查处理,后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调查组,调查结论是:

乙炔瓶不补加丙酮或少补加丙酮,最严重的一只瓶缺丙酮11.8kg。

在丙酮不足的情况下,超量充装乙炔,最严重的超4.8kg。

充装记录不全混乱。

为此,国家质监局2000年2月21日发了一个"质技监锅字[2000]14号"《关于哈尔滨溶解乙炔气瓶爆炸事故的通报》。

10.2000年2月12日,香港元朗大生围一机器维护工场发生乙炔瓶爆炸,7名工人3人死亡、4人受伤。

当天上午8时,7名春节放假后上班的工人在工场内准备开工,当有人启动气焊枪时即发生爆炸,2名工人被弹起抛上10多米高的工场顶部,横搁在工字钢的横梁上死亡,其余5名工人被炸伤,其中1人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警方经现场调查初步确认,工场内存放有53瓶氧气和29瓶乙炔,明显违反存放规定。

放在工场外的10多个乙炔瓶的橡胶软管早已损坏,接入工场内气体泄漏,12日上班开工时工棚里充满乙炔气,当工人进行切割时即触发爆炸。

11.2001年3月20日下午,市江宁区同夏路50号气站发生乙炔瓶爆炸,乙炔瓶炸得四分五裂,2人被炸成重伤。

该气站位于一幢3层迎街大楼的中心部位,门面房内堆放了大约70余个氧气、乙炔气钢瓶。

爆炸发生后该气站左右店铺的门窗及楼上10余扇窗户玻璃,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下全部散碎落地。

有一个钢瓶飞过马路落在加油站旁,一辆汽车挡风玻璃被炸碎、顶部变形。

爆炸时受重伤的父子俩,在消防官兵的护送下去江宁区医院抢救。

12.2001年3月22日,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九真再生造纸厂发生乙炔气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万元。

13.2001年4月11日晚,娄底市工业气体公司乙炔厂在充装结束时发生一起爆炸事故,1只乙炔气瓶和净化系统爆炸,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全厂停产,厂长当场炸死。

原因:

①乙炔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净化;②操作者擅自违章地调高压缩机压力(规定不得超过2.5MPa);③干燥器袋内8个月没加氯化钙(无水);④充装时违章地先关机后送瓶,造成系统压力过高;⑤气瓶长期不按规定补加丙酮,乙炔不能溶解。

是一起严重的违章违规事故。

14.2001年11月23日,东海县驼峰毛巾厂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三间厂房被毁,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

据了解,当天下午2点多钟,两名工人正在车间内一只乙炔罐突然剧烈爆炸,随一声巨响,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