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1921》建党90周年献礼10集专题片策划案.docx
《《琼崖1921》建党90周年献礼10集专题片策划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琼崖1921》建党90周年献礼10集专题片策划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琼崖1921》建党90周年献礼10集专题片策划案
《琼崖1921》
建党90周年献礼9集专题片策划案
一、创意阐释
以1921年前后,宋庆龄、张云逸、周士第、冯平、王毅、王俊、丘宗武、丘海云、丘卓云、丘岳宋、冯白驹、庄田、王文儒、王弼、马白山、吴克之、王国兴、刘秋菊、陈理文、王文明、杨善集等海南党史上关键人物的历史事件,贯穿海南23年红旗不倒的历史。
二、风格阐释
时间设定为1921年,正值共产党建立伊始。
在这个年代,各种思潮交错,在这个时期,大部分海南党史关键人物还处于青年时期,他们对怎样解救中国,怎样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充满了热情。
该专题片试图用年青化的视角去阐释青年时期的冯白驹、王文明、杨善集等在对海南未来、国家未来的探索之路。
3、播出设定
(1)9集连播
首播日期:
7月1日│播出时间:
18:
30│时长:
135分钟(含15分钟广告时间)
(2)9集分播
首播日期:
7月2日│播出时间:
20:
40│时长:
15分钟│周期:
10天
4、周期安排
5月22日
5月23日
5月24日
5月25日
5月26日
5月27日
5月28日
5月29日
5月30日
5月31日
6月1日
6月2日
6月3日
6月4日
6月5日
6月6日
6月7日
6月8日
6月9日
6月10日
6月11日
6月12日
6月13日
6月14日
6月15日
6月16日
6月17日
6月18日
6月19日
6月20日
6月21日
6月22日
6月23日
6月24日
6月25日
6月26日
6月27日
6月28日
6月29日
6月30日
7月1日
设定文稿、拍摄专案
拍摄
后期制作
审片
播出
5、专题素材
(1)1921年前后海南党史关键人物
宋庆龄(1893年~1981年)海南文昌人。
孙中山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邓小平在宋庆龄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说:
“她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从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女性”。
张云逸(1892年~1974年)海南文昌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万里长征,与邓小平一起指挥百色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
周士第(1900年~1979年)海南琼海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
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
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先后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八大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
冯平(1899年~1928年)海南文昌人。
历任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所长、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等职。
29岁时在澄迈县金江镇被害。
王毅原琼崖守备司令。
国民党陆军中将海南省澄迈县人,奉命调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
其离职呈文中,建议说,欲巩固国防,应依照孙中山先生之旨意,将海南改为行省,直隶中央。
当时一些海南军、政、学、商知名人士集会重庆,为此共商计议,谋求琼崖发展,准备做两件大事:
一是筹建企业公司;一是筹建私立海南大学。
王俊(1900一1948)国民党陆军中将。
海南省澄迈县北雁村人,(王俊胞弟)。
西江讲武堂、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科及南京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二期毕业。
历任军职。
1930年任中央陆军工兵学校筹备委员、中校教官。
1932年后任蒋介石侍从副官,洛阳航空学校教务处长,上海保安总队参谋长。
1936年12月授陆军少将,任广东绥靖公署参议。
抗日战争时期,任广东保安第十一团团长,琼崖保安副司令,广东保安第五旅旅长,广东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1945年9月授陆军中将。
l947年任军事委员会华北战地视察组长、中将监察官。
1948年冬派赴海南任第六十四军副军长,同年12月30日途经舟山群岛时遇难。
丘宗武1899年生初名余秀,号发堂,海南省澄迈县长安人。
(丘卓云丘海云堂兄)澄迈县立高等第一小学校毕业、广东海军学校肄业。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毕业。
1924年春由中央直辖西路总司令刘震寰介绍投考黄埔军校,同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
1924年9月12日,孙中山先生率部赴韶关督师北伐,作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135名学生之一,在队长文素松带领下,随军并侍卫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北上韶关。
毕业后历任入伍生队排、连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营长,预备第四师团附。
1933年任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第一总队上校总队附、代理总队长。
1940年初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学习,同年秋毕业,任江苏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议。
苏鲁战区第四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第十一战区干训团教育处长。
1949年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南部防守区副司令。
丘海云,初名余德海南省澄迈县长安人丘卓云长兄、丘宗武堂兄。
早年加入同盟会及国民党从事革命活动。
1913年,毕业于广东法政专门学校,后任广州潮梅地方审判厅书记官推事。
1914年,袁世凯窃国,弃官参加讨袁工作。
1919年,龙济光部袭掠琼州,他组织讨龙军,直捣其巢。
1921年,桂系粤督莫荣新阻挠革命,奉命在琼崖组织护法军,驱逐桂系驻琼部队。
后奉令讨伐陈炯明,与邓本殷部力战于琼崖各地。
1938年被任命为白沙县县长。
1940年,日军攻占琼州,澄迈告急,改调澄迈县县长,兼澄迈、临高、儋县、昌江、白沙五县上校游击指挥,编练团队,攻击敌人。
1941年春,敌人集中主力进攻儋县重镇那大市,他率部抗击敌人,敌不支溃退。
旋白沙县告急,遂出奇制胜,白沙得以转危为安。
丘卓云(1898~1978)字越卿。
海南省澄迈县长安人。
丘海云胞弟、丘宗武堂兄。
法国巴黎陆军大学毕业。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军校第六期战术教官,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宪警教导处上校大队长、少将处长,中央宪兵二团少将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陆军第五师十五旅旅长,暂编第五十二师副师长、师长。
1946年任军政部第十五军官总队少将总队长,陆军训练司令部军务处长。
1948年任国防部装备征订司少将副司长、中将司长。
1949年到台湾,任“国防部”参事室中将主任。
1965年退役,任“交通部”电信总局顾问。
1978年5月20日在台北逝世。
丘岳宋1904-1987又名丘敌。
中国国民党籍,海南省澄迈县长安人,黄埔军校二期,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海南特区长官乡署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冯白驹(1903年~1973年)海南琼山人。
海南革命领导人代表、革命家,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历任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始终是琼崖党组织、军队和海南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海南区委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海南行政区公署主任、广东省副省长、浙江省副省长等职。
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周恩来赞誉“冯白驹同志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邓小平为他的雕像题写“冯白驹将军”五个大字。
庄田(1906年~1992年)海南万宁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
参加过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任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副司令员,与冯白句司令员一道,领导琼崖人民的抗日斗争,后任桂滇黔边给队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等职。
王文儒琼崖独立师师长海南省澄迈县文儒乡良田村人。
1898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幼年参加革命,是早期。
在战斗中中弹负伤,转移时在琼海县佳寮村不幸被捕,1933年7月在海口慷慨就义。
王弼(1912一?
)又名兴宗,字辅军。
海南省澄迈县文儒镇北雁村人。
王俊之侄。
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步科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毕业。
历任第十集团军九十七师排、连长,营附。
1945年任琼崖守备司令部第二团上校团长。
1947年调任台湾警备司令部保安处副处长,1949年升任少将处长。
1956年退役从商。
著有《日军侵略海南作战沿革志》,《琼崖守备第二闭作战纪要》。
马白山(1907年~1992年)海南省澄迈县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游击队独立纵队参谋长、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总队长、副司令员兼总队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吴克之(1911年~1985年)海南琼山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参谋长、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总队长、副司令员兼总队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王国兴(1894年~1975年)海南琼中人。
海南黎族人民领袖。
1943年8月12日领导黎、苗族同胞举行了震撼海南岛内外的白沙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和自治州第一任州长。
刘秋菊(1899年~1949年)海南琼山人。
琼崖女豪杰。
先后担任过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委员、特委妇委书记等职务。
陈理文(1928年~1986年)黎族,海南保亭人。
全国特级战斗英雄。
在他参加的大大小小100多次战斗中,先后负伤4次,立大功4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授予“海南特等功臣”、“全国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王文明(1894年11月-1930年1月),乐会县(今琼海市)人。
中共琼崖一大代表,曾任中共琼崖地委书记、琼崖特委书记、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
革命烈士。
1919年任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副会长,领导学生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1922年秋参加中国共产党。
参与创办加积农工职业学校,任教务主任。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读书。
1925年回广州参与建立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任执委会常委。
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6年1月率部返琼讨伐军阀,留琼参加建党工作,任中共琼崖特别支部委员。
6月主持召开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共琼崖地委,当选为地委书记。
1927年任中共琼崖特委常委兼肃反委员会主席。
9月参与领导全琼武装总暴动。
11月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兼工农革命军党代表。
1928年后任琼崖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委员。
同年底红军反“围剿”失败后,率部开辟母瑞山革命根据地。
1929年8月在内洞山主持召开琼崖各县代表联席会议,重建中共琼崖特委。
11月任特委书记。
1930年1月17日在母瑞山病逝。
杨善集(1900年2月4日-1927年9月23日)。
广东省琼东县福田市(今海南省琼海市福田镇)井堪村人。
字义甫,笔名杨白。
中国共产党琼崖早期革命活动家,广东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者,琼崖党组织和武装斗争的主要创始人。
指导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曾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中共琼崖特委第一任书记。
革命烈士。
7岁入私塾,12岁考入本地大水高等小学校,15岁考入琼崖中学堂(今琼台师范)。
在校与王文明等组织“青年观摩会”,讨论有关革命救国问题。
1919年任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常务理事兼宣传股长,发动、组织学生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成为琼崖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1920年春至1921年冬在琼东县(今琼海市)三合振文高小任教员。
1922年春任琼东县第一小学校长。
5月辞去校长职务,考入广东工程学校。
在此期间,他详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1923年6月,参加广州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外围组织“新学生社”。
12月,被吸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同时他与洪剑雄等成立了“海外品学观摩会”,出版了会刊《觉觉》杂志。
1924年1月1日与徐成章、洪剑雄、周士第等组织了“琼崖少年同志会”,成立新琼崖评论社,出版《新琼崖评论》,任书记主任,他在刊上发表了《琼崖社会上两种大病》、《再讨论品学与政治》等大量文章,指出琼崖社会的两大病端是宗法社会未破和地方色彩太浓。
传播马克思主义,探讨、研究改造社会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批判当时思想战线上存在的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1924年5月广东工程学校毕业,被党组织送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
同年11月31日经陈乔年、刘伯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2月,根据共产国际的通知,被抽调到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为中国共产党掌握武装做准备。
1925年8月回国,被分配到中共广东区委做青年工作,9月任宣传部长。
10月任团广州地委书记,12月任团广东区委书记,肩负起领导广东青年运动的重任。
1926年6月,以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的身份到琼崖指导工作,筹建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并在海口市竹林村邱家屋主持召开了琼崖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以王文明为书记的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
1927年4月22日黄镇球、叶肇在海口、府城实行反革命大屠杀。
四二二事变后,5月,广东区委再次派杨善集到琼崖指导工作。
6月,主持召开地委紧急会议,将琼崖地委改为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成立军事委员会,任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
7月,主持创立琼崖讨逆革命军并任党代表。
他致力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各县成立县委,领导武装斗争,反击国民党推行的白色恐怖。
他善于宣传工作,宣传共产党政策,阐明革命目的。
在他的领导下,全琼各县的武装斗争队伍不断壮大,仅两、三个月,全琼武装队伍就发展到1000多人。
9月上旬,主持召开琼崖特委军事会议,决定举行全琼武装总爆动。
9月23日总爆动开始,讨逆革命军首先攻打琼海加积外围据点椰子寨,在撤退到加所坡时牺牲,年仅27岁。
(2)琼崖入党的第一批党员
1922年秋,经中共中央批准,王文明、徐成章、徐天柄、严凤仪、王器民、王大鹏等海南当地的先进分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们就是在海南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
(3)中共琼崖“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1950年5月,中共琼崖地方组织领导琼崖人民,接应和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渡海作战,全面解放海南,取得了琼崖革命的胜利,聂荣臻元帅评价:
“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琼崖革命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造了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的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范例。
回顾中共琼崖地方组织“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程,为我们了解中共琼崖地方组织领导琼崖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历史,正确把握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精神实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共琼崖地方组织的成立
1926年,国民革命军南讨胜利后,琼崖革命的统一战线开始形成,中共琼崖地方组织也逐渐建立,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
在国民革命军渡琼前后,共有三批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200余名进入琼崖进行革命活动。
这些党团员在各地宣传、发动群众,发展党团员,筹建党团的基层组织。
1926年年初,中共琼崖特别支部在海口成立,罗汉任特支书记,委员有王文明、冯平、李爱春、何毅、符向一、何嘉予、陈公仁等。
特支成立后,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迅速建立起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开展群众运动,发展党团的基层组织。
这些工作,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共琼崖地委的建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2006年6月,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竹林村邱宅(今海口市龙华区竹林里131号)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王文明、罗文淹、冯平、许侠夫、周逸、何徳裕、李爱春、黄昌炜、陈三华(女)、陈垂斌、罗汉等,代表党员240多人。
大会分析了全国和琼崖的革命形势,讨论了琼崖党组织的主要任务,通过了关于职工运动、农民运动、政治工作、军事工作等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
中共琼崖地委成立后,领导琼崖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大革命高潮,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支援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发展了琼崖的革命力量,促进了琼崖人民的解放运动。
琼崖讨逆革命军的成立和武装斗争的崛起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4月22日凌晨,国民党琼崖当局也向琼崖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发动了琼崖“四二二”大屠杀,中共琼崖地委委员李爱春、国民党琼崖特别委员会委员、共产党员符国光等200余人被捕牺牲。
之后立即成立“琼崖清党委员会”,向各县扩展,被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000余人,杀害500余人。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受失败,琼崖革命转入低潮。
为挽救局势,恢复党组织,中共广东区委派杨善集回琼。
地委主要负责人和大部分党员,在革命群众的掩护下,先后转移到各地农村。
在撤退中,也狠狠地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进行了武装反抗,为后来创建工农武装准备了条件。
6月,琼崖地委在乐会县第四区的宝墩李氏祠堂召开紧急会议。
杨善集传达了中共广东区委关于“组织武装,恢复农村工作,以革命红色恐怖镇压反革命的白色恐怖”的指示精神。
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将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改为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
选举杨善集、王文明、冯平、许侠夫、陈垂斌、罗文淹等为委员,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和肃反委员会,杨善集任特委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王文明任肃反委员会主席。
这次会议及时为琼崖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鼓舞了琼崖人民的斗志,明确了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在农村建立工农武装,以革命武装反击反革命武装为中心任务,实现了琼崖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随后,中共琼山县委、文昌县委、乐会县委、琼东县委、万宁县委、定安县委、陵水县委、儋县县委也先后成立,恢复和建立了一批区委和支部,组建起革命武装,队伍逐渐壮大。
琼崖各级党组织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党对琼崖革命斗争的领导,为琼崖革命斗争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7月,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委将各县的革命武装统一改编为琼崖讨逆革命军,成立琼崖讨逆革命军司令部,冯平任总司令,陈永芹任副总司令,杨善集任党代表,每县为一路军,共11路军,总人数达700余人。
各县讨逆革命军成立后,立即掀起武装斗争的高潮。
琼崖武装总暴动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7年9月上旬,为了响应党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全党和人民继续革命的战斗”的号召,配合湘鄂赣粤四省的秋收起义,中共琼崖特委在乐会县第四区召开军事会议(被称为九月军事会议)。
会议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态势,决定在全琼发动武装总暴动,由杨善集、陈永芹率领乐会、万宁讨逆革命军和由王文明率领琼山、定安讨逆革命军协同作战;冯平在西路统一指挥和组织澄迈、临高、儋县3县的暴动。
为加强对总暴动的领导,充实军委机关的领导成员,各县也成立了暴动委员会。
根据九月军事会议的决定和省委的指示精神,中共琼崖特作出集中兵力夺取嘉积的战斗部署,9月23日,讨逆革命军攻占嘉积的外围椰子寨,嘉积守敌得知椰子寨失陷后即调兵反扑,讨逆革命军因枪支差、弹药缺而撤退,杨善集、陈永芹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椰子寨战斗,揭开了琼崖武装总暴动的序幕,9月23日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人民军队的诞生日。
11月初,中共琼崖特委为贯彻中共中央南方局和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在乐会县第四区白水氵桑村召开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
杨殷传达了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
会议总结了九月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革命形势,通过了《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决案》和《新的军事计划》,决定在琼崖进一步扩大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
会议将琼崖讨逆革命军改编为琼崖工农革命军,冯平任总司令,王文明为党代表,郭儒灏为政治部主任,取消每县一路军的番号,分别成立东路、中路和西路总指挥部,东路总指挥部辖乐会、万宁、陵水、崖县,中路总指挥部辖文昌、琼山、定安、琼东,西路总指挥部辖澄迈、临高、儋县。
在工农革命军整编的同时,各地的农军(即农民自卫军)也实行整编,名称改为农民武装常备队。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
特委扩大会议后,全琼各地暴动又掀起了高潮,武装斗争继续发展。
中共陵水县委书记黄振士回到陵水西区坡村后,立即传达特委扩大会议精神,在工农革命军东路总指挥徐成章率领的3个连配合下,指挥陵水农军1000余人攻占陵水。
12月16日,在陵城召开陵水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选举王业熹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12月,中共乐会县委和乐四区委在乐四区召开乐四区农民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乐四区苏维埃政府。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中共琼崖特委发出了扩大暴动的动员令。
随着武装暴动的继续扩大,革命武装力量也不断壮大起来。
1928年1月,东路工农革命军扩展为三个营和一个连共800人。
中路和西路工农革命军和农军的力量也有所增强。
1928年1月下旬,琼崖东路工农革命军攻克三亚,琼东南的大片革命根据地逐渐形成。
2月18日至21日,琼崖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乐会四区阳江墟召开。
随后,中共琼崖特委将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为琼崖工农红军,冯平任总司令,王文明任党代表,符节任政治部主任。
由于中共琼崖特委在扩大暴动中,从实际出发,把暴动斗争从攻城转向反抗民团进攻,深入土地革命,加快苏维埃政权建设,巩固革命根据地,使琼崖革命在危险的境地中继续发展,而且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也逐步转向山区发展,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进军。
这时,红军发展到1400余人,赤卫队发展到1万余人,党员发展到1.7万余人。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琼崖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使国民党反动派惶恐不安。
1928年3月中旬,国民党广东当局派其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蔡廷锴率领所部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3个团及谭启秀独立团一个营共4000余人,分批到琼。
抵琼后,制造反共、“剿匪”舆论,发布《剿匪条例》,对琼崖红军进行残暴围剿。
在险恶的情势下,中共琼崖各级组织仍继续坚持领导海口、嘉积等城镇的斗争,开展工运和兵运,举行暴动,以策应和配合各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6月5日,王文明在乐会县第四区高朗村主持召开中共琼崖第三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如何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反“围剿”斗争等重大问题。
8月12日,全琼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乐会县第四区高朗村召开,宣布成立琼崖苏维埃政府。
琼崖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在全琼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增强了共产党在琼崖地区的号召力和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使琼崖各小快革命根据地有了统一的权力机构。
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导致军事上的失利,文昌、琼山、西路的革命根据地先后被蔡廷锴部摧毁,琼崖军民几个月的反“围剿”斗争,遭到惨重失败,革命转入低潮,各地中共党政组织、武装队伍和群众团体,有的被打散,有的上山,有的转入地下。
年底,王文明在乐四区文魁岭橡胶公司的胶园中召开党支部书记和乡苏维埃主席以上干部会议,研究有关转移和坚持斗争等重大问题。
会后,率领130多名红军和部分赤卫队、琼崖苏维埃政府直属机关、附属单位军械厂、印刷厂、交通处、医院等600余人,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向母瑞山转移,开辟母瑞山革命根据地,保存了革命力量。
内洞山会议确定冯白驹的领导地位
1928年12月,黄学增、官天民、陈大机等带领的中共琼崖党团特委机关迁到国民党在琼崖的政治、军事中心——海口市和府城镇。
1929年2月中旬,中共海口市委书记严鸿蛟被捕,叛变革命,供出特委和市委机关所在地,敌人随即派兵包围,捕获了陈大机、云昌江等特委和市委领导成员机关干部共13人。
7月,由于叛徒告密,敌人包围了海口福音医院,击毙官天民,捕杀黄学增,特委机关遭破坏。
在这紧要关头,时任澄迈县委书记的冯白驹主持召开澄迈县委会议,决定以澄迈县委名义,将琼崖特委被破坏的消息通报给有联系的其他县委,并亲自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