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秘传基本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92227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春拳秘传基本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咏春拳秘传基本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咏春拳秘传基本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咏春拳秘传基本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咏春拳秘传基本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咏春拳秘传基本功.docx

《咏春拳秘传基本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春拳秘传基本功.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咏春拳秘传基本功.docx

咏春拳秘传基本功

咏春拳小念头筑基

南有咏春,北有太极,咏春拳做为南拳中一种技击实用的拳法,以其自身的精简实用性深受技击爱好者青睐。

为了让更多的咏春爱好者了解咏春拳,少走弯路,本人愿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个人对咏春拳的领悟心得整理成文,希望本文不仅仅是引导,而是揭示一种拳术的实质与本质。

一、摊手

摊手是小念头中日字拳后的第一个手法,也是咏春拳中配合实用最多的手法。

在一定意义上讲,摊手就是松手放手之意,而在咏春中所谓的摊手是指摊开对方攻击的拳脚。

摊手是顺应对方的攻击而变的,所以在咏春拳中摊手属被动手法,而不是主动的。

手法形成过程:

在二字钳羊马的基础上,手肘由自身中心线向前缓慢摊出(图1)。

当手肘距中心一拳距离时,整个摊手完成。

正确的摊手从侧面看,手臂呈V字型,手掌是平的。

易范错误动作:

1.摊手时肘部外翻,没有沿身体子午线前行,导致肘部无法直接摊至中心(图2)。

2.摊手时桩马松散,手部过低,无法体验三角力点与沉肘之力(图3)。

3.摊手时肩架结构的变形使手法无法正确摊出,手部过于紧张用力,无法做到沉肘传递力量,使力量只能局限于手部表面,无法达到像水流一样绵绵不断,流过指尖(图4)。

辅助训练方法:

1.运用小臂吊砖或垂物方式提高肘部与小臂的力量与平衡控制力。

可分三组练习,每组30秒到1分钟,每组间歇30秒。

垂吊重量由轻至重,也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增加所吊重量与时长。

摊手训练目的:

提高肘部力量及手肘与身体的整体力。

摊手实战运用:

咏春拳中有些手法是单项练习而运用时却是组合运用的。

摊手往往用以摊压对方打来的桥手或被抓解脱时的配合攻击。

有人认为咏春摊手是用来挑开或挡开对方攻击手的。

试想对方打来的一拳的力量先不去说有多大,如果是格挡后再去反击,还没等出拳,对方的下一拳就会接二连三的打来,对方根本就不会给你反击的机会。

上述做法不但犯了咏春拳招手的大忌,也是不实际的。

换言之,如果是想挑开后再去反击不但自身的中心都给了对方更无法做到攻守同期,所以咏春拳强调摊打同时。

战例示范:

1.摊手日字拳击面。

对于中远距离以直拳进步攻击我的对手,我转马同时左手摊其来拳手臂,同时右手日字拳攻其面部。

当对方收拳以另一拳打来时,我右手拳回收摊其来拳手臂,左手同时摊打其面部(图5~图7)。

运用要点:

摊手时由中心摊出,须腰马转动,脚跟为轴,做到摊打同时,回转同步,连惯有力。

2.摊手破抓:

对于抓我手腕欲攻击我的对手,我摊手反压其抓我的手腕,同时进步左手日字拳、平肘砸其头面部(图8—图10)。

运用要点:

摊压时肘以中线为主不能外翻,腰马转动摊打同时。

3.摊打抢中:

对于摆击我的对手,我转马以日字拳摊打,当对方力尽收手时,我右手日字拳变为圈手由下向上回圈其手臂以正掌攻其下额,左手护手同时拍其肘部(图11~图15)。

运用要点:

此动作是以腰马转动回旋过程,运用时只有感应对方收发之力才能随势而进,转动及时拍打同时。

二、耕手

耕手是一种被动反击性的手法,在街头打斗中用之最广。

耕手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给对方造成太大伤害,但却可以达到瞬间解脱的目的。

多次实践得出结论:

一个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在正常的情况下被人扭住手臂时,第一反应就是向回拉手臂或将小臂绷紧,而事实证明这种局部用力,绝无效果而言;而耕手则是运用大小臂之间的整体支点轴承式旋转之力,这种力对手很难克服。

耕手可分为前耕手、后耕手和左右耕手,不同的耕手在实战中有着不同的用途。

左右耕手的形成:

在二字钳羊马的基础上,左手掌心向下耕出,随势右手向下耕出(图16~图18),耕手时肘部要紧贴身体以掌根为力点直向下方耕出。

后耕手的形成:

在左右耕手的基础上,双手同时上提至腰际(图19),掌心向后同时耕出(图20~图21),后耕手时手部的高度应与臀部保持齐平,两手之间紧凑为主。

前耕手的形成:

在后耕手的基础上,双手同时向前提至腰际(图22)向前斜向耕出,以掌根为力点,高不过小腹,低不过裆(图23)。

耕手时易范错误:

1.耕出的手过高,无法发挥身臂三角支点和整体力量(图24)。

2.耕出手过低,使上体肩架结构变形,导致力量无法全面发挥(图25)。

3.双手间距过大,失去原有重心与结构的平衡,无法正确防护中心(图26)。

辅助练习:

运用靶子或沙袋进行耕手的定形训练,感应手部力点的位置和准确性。

以二字钳羊马站立,将手臂抬至与肩同高,自然垂放做甩掌练习,目的是舒放手臂与对抗肌的局部紧张,提高耕手速度。

耕手训练目的:

提高大小臂之间协调整体性,以及对抗肌松弛产生的振动之力。

耕手战例示范:

1.前耕手破膝顶与对方发生冲突,对方突然搂我头部以膝顶击我小腹或裆部时,我以前耕手耕其裆(图27),同时右手耕手不变,左手耕手变拳击其面部(图28)。

运用要点:

耕手时两手间紧凑有力,不可脱节。

日字拳反击时要在对方收膝的同时完成。

2.右耕手破扭臂:

对于抓我腕部扭我臂的对手(图29),切忌与其较力,而是以腰胯为轴顺应对方扭动之力,同时右手向下耕出进马冲撞对方(图30,图31),随即以日字拳重击其头部(图32)。

运用要点:

转胯与耕手同时,日字拳攻击时左手必须拦格进行伏打,以防对方在次反击。

3.后耕手破搂抱,身后偷袭的对手远比正面来的对手更具威胁性,因为我们无法用眼睛辨别对方将要做什么。

当对手突然从身后搂抱时,此时我的手臂全部被对方抱住了,我以腰胯左右转动手臂向后移,同时手掌提至身后,随即双手同时向后耕出,目标是对方的小腹或裆部,当对方遭遇攻击松弛双手时我随即转身以右手日字拳击其头部太阳穴(图33~图38)。

运用要点:

必须将身体放松才能运用腰胯突然抖动之劲方能解脱。

一、什么是咏春拳基本功?

提起广州咏春拳,广大武术爱好者都为它精湛的技艺所折服。

但是,人们在练习广州咏春拳的过程中,往往容易留连于咏春拳的奇妙手法,而忽视对咏春拳基本功法的修炼。

而广州咏春拳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跻身中国武术之林,很大程度取决于广州咏春拳有一套严谨合理的基本功训练法。

武术界有句谚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所谓吃工夫熬工夫,高层次修炼必须在条件具备、方法正确的前提下,用大量的时间去“堆”,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光阴去“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功夫在不长的时间内上一个层次。

任何功夫都一样,离开基本功去寻求所谓捷径,都仅是“三脚猫”功夫,都是不能成大器的。

那么什么是广州咏春拳的基本功法呢?

广州咏春拳的基本功由佛山张保所创,定型于广州咏春宗师岑能,这就是习广州咏春拳者要熟习的广州咏春入门十二式。

只有将咏春拳入门十二式练好,才算打好咏春拳的基础,为日后的套路练习、获取劲吸“黏桥打”高级手法打下基础。

那么,广州咏春拳入门十二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现按前辈编排逐一介绍如下。

基本拳法:

子午捶。

十二式编排:

偏身捶、毒龙捶、拉箭捶、内搭手、外搭手、三品掌、阴里帘掌、阳里帘掌、纳内帘手、纳外帘手、扑翼掌、白鹤寻狐,共十二式。

广州咏春前辈统称为“三拳两掌三内外”。

当然也有人为了方便记忆,将其编为一鹤二掌三内外四大捶,不过这样却变成“十三式”了,因为“子午捶”是编排在“十二式”之外的。

十二式也罢,十三式也罢,不过是有助于记忆而已。

二、广州咏春拳十二式

练好广州咏春拳十二式,你就获得了咏春拳的入门路径。

以前曾经使你心旷神怡的功技法,如寸劲(零距离发劲)、整劲(咏春门叫身、手、步)、三合一爆劲、铁臂劲、站桩功等,均可仰仗“十二式”练至大成。

饮誉武坛的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主要内容均源于咏春拳十二式。

所谓“妙法法中生妙法,奇功功上见奇功”,“十二式”是广州咏春拳的大平台。

难怪目前一位仍活跃在北方拳坛的意拳朋友,在看了我们演练的咏春拳十二式后惊呼:

咏春拳十二式已涵盖了形意拳的所有内容!

我们根据习武教武的实践得出经验:

咏春拳十二式是练好咏春拳的一道门。

咏春拳功夫好不好,应先看“十二式”打得好不好。

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你诚心要和某“大师”学咏春,但又不知他的根底如何,你可先观察一下他的“十二式”,跟他扯扯三星捶。

如果连“十二式”都练得不伦不类,那么他的咏春功夫也不会太好,这是检验真假咏春师父的一个标准。

广州咏春拳宗师岑能先生当年在佛山天海茶楼练功,仅练一个“偏身捶”,就把天台阶砖用脚磨凹两寸。

“十二式”的修为是论年不论月的,除正确的方法外,没有二至三年的磨练,不可能成功。

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你真的练好了“十二式”,那么你要出场打擂台,除了补充一些必要的身体素质训练(如跑步、沙袋等)外,必备的攻防手法已足够了。

换句话说,“十二式”的手法比现代搏击的手法丰富得多。

从老一辈宗师遗留下来的拳诀中,我们得到了练习咏春十二式的理论启示:

钳羊马步,膝要朝中。

马开一尺,不宜宽松。

上身宜软,下重钳功。

挺阴缩臂,落膊收胸。

手穿心发,肘要对中。

子午手颈,灵活运用。

阴阳知觉,法门所宗。

马如机剪,桥若弹弓。

身如鹤立,目似灯笼。

横冲直撞,手若游龙。

三、广州咏春拳十二式演示

1.子午捶

子午捶是本门最基本、最凌厉的攻击手法之一,它攻中有防防中寓攻。

要求手由心发,又穿心而出(由心部向前虚引一条直线,左拳穿越此线向右,右拳穿越此线向左),肘要对中(“中线”理论,沿身体小线向前虚引一条直线,拳打出后肘尖在这条线上)。

所谓子午捶即中线捶,要求守中用中。

“子午”取意于中国易学文化的中线理论。

子午捶练习又叫“扯三星捶”。

根据中国古代的术数文化:

三三不尽,六六无穷,子午穿心捶打上下是子午捶,连续练习就叫“扯三星捶”了。

练好子午捶,可使你双手出拳快而有力(包含长短劲),通过伸筋拔骨的对拉,可放松肩肘关节,使劲力顺利通过腰间传导到拳面。

据说,澳大利亚咏春拳网术总会主席张卓庆,于1984年在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创造了“扯三星捶”每秒击8.3拳的纪录。

在实际搏击中,子午捶可见空则击,得隙则发,更可结合其它手法搏杀。

枪法有云:

中平枪,枪中王,当胸一枪最难防。

子午捶就是咏春门的“中平枪”。

动作说明:

以二字钳羊马起式,要求双膝内钳,提肛收腹,落膊收胸,头顶中天,如待发之弓(图1,图2)。

左拳沿中线打出(图3,图4)。

每拳发出时一用力则另一手尽力回抽,交替出举。

两手形成,一前—后的对拉劲或二挣劲(图5—图10)。

每次须操练过百,力尽而止,目久功成。

540)this.width=540"vspace=5>

在出拳的瞬间,要求练武者全身的十四个大关节(颈、双肩、双肘、双手腕、腰、双膝、双脚腕)同时发劲,借助蹬地的反作用力,形成强大的螺旋力与弹别力,这就是广州咏春拳的发劲基础原理。

只要充分挖掘身体每一发力部位的潜能,劲往一处使,其整体爆发出的能量与局部发出的能量是不同日而语的。

对练说明:

两人相对而立,按上述咏春桩要求立马,然后两人同时发捶(图11,图12)。

注意两人三星对扯不是手桥横碰发力,而是挤开对方拳桥力,使对方手桥偏离中线。

通过如上“扯三星”的训练,学习者将拳桥劲大增,足可截击对手的直接攻击(图13)。

540)this.width=540"vspace=5>

2.偏身捶

偏身捶是本门功力练习的重要手段,可同时练习腰手马三合一发劲,以盘活马步。

马步、身法要求沉稳协调快速灵活,保持机动作战能力。

同时偏身捶又是本门的奇门捶(子午捶是正身捶),结合二字钳羊马转腰,出手角度可突然改变,仿佛手突然变长,加之以腰摧动,往往令对手不知所措、防不胜防而出奇制胜,所谓“不招即打”。

动作说明:

站好二字钳羊马(图14),然后迅速转马,左捶顺势击出(图15~图17)。

在练习偏身捶时,要求练习者头悬正中,身稍偏后,出拳时手臂打直,回抽手有劲,重心置于后脚。

然后转体180度,双手交替扯动击出(图18~图20),这样循环往复。

对练说明:

两人相对而立,按上述咏春桩要求立马,然后两人同时按要求发偏身捶(图21—图22),力尽而止。

长期练习偏身捶可使学习者腰手马有劲且灵活,出手如鬼魅,并为日后操练其它手法打下坚实基础。

实战说明:

双方对峙,左方散打格斗桩,右方咏春桩法(图23)。

左方发直捶攻击右方胸部,右方突转马,使左方拳落空,同时右偏身捶击向左方下颏(图24),随之转身左偏身低捶又击中左方胸或腹部(图25),重创左方。

需要说明的是,在面对泰拳的箍颈起膝攻击时,施用偏身捶也可稳操胜券。

例如:

左方施用泰式箍颈起膝向右方攻击,右方施以偏身捶,巧妙地避开左方的飞膝攻击,同时一记左偏身捶击向左方下颏(图20)。

3.毒龙捶

毒龙捶也是咏春门的基本功力训练手段,是广州咏春四大捶之一,它巧妙地把偏身捶和正身捶结合在一起。

这个训练是正身马加偏身捶及偏身马加正身捶的有机结合,以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

动作说明:

二字钳羊马起式(图27.),沉肩收腹,提肛钳膝,气沉丹田。

然后左拳向左侧发出正身马偏身捶(图28,图29),再发偏身马正身子午捶(图30),随之变为正身马偏身捶(图31)。

这样反复练习。

4.拉箭捶

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整个身体尤如待发之弓箭,身体侧看像一把拉满弦之弓,而拳桥如离弦之利箭,可见其凶猛快捷,刹那问击人于丈外。

另外,拉箭捶要求练习者移马攻击,使练习者能步法灵活,身法变化神速。

练好箭马,学习者能紧贴对手,不让对手逃之。

所以说“箭步”造就了广州咏春拳的“摩托化”部队,机动性大大提高。

不仅能使咏春拳手打赢“阵地战”,同时也能打胜“运动战”。

另外,拉箭捶的训练要求移马攻击,通过移动身体来增加攻击的冲力(攻占包括拳、桥、指、掌、肘、肩等)。

所谓箭马如—飞,可见其威力之大。

拉箭捶是咏春门腰、手、马、步的四结合操练,身型步法及功力练习之大乘。

动作说明:

二字钳羊马起式(图32),右手打山正身马偏身捶,此式与上述的毒龙捶无异(图33),随之右腿向右跨一步,左捶顺冲势向右方打出正身师(图34,图35),右腿再向右跨一步,身体摆正,右手借腰力同时打出正身马偏身捶(图36)。

右腿再右跨—步,左腿紧跟,左手顺势向右方打出正身捶(图37)。

注意:

该式跨马要快捷,手身马要协调紧凑,正身捶要借助跨步之冲力,偏身捶要借助腰马力。

同时要按身体左右两方分别操练。

5.发腰

发腰是广州咏春拳又一个行之有效的功力训练法。

咏春拳发劲,讲究腰手马三合为一,全身协调一致,整体发力。

腰是身体的发力中枢,更是力量的传导中枢,它起着把腿蹬地的反作用力传导至手部的作用。

所以经常练习“发腰”对提高练习者的协调发劲大有帮助。

同时,发腰也是咏春门一记有效的反擒拿手法。

动作说明:

将两前臂叠起,平放于胸前,放松腰马,气沉月田(图38,图39)。

然后以手带腰,以腰带马左转90度,重心在后腿(图40),按上述要求反复练习(图41~图43)。

实战说明:

两人四臂相搭,右方欲摔倒左方(图44)。

左方以“发腰”将两前臂叠起,平放于胸前(图45)。

此时右方的右手腕因左方的的“撕力”已松脱。

左正方以“发腰”姿势继续左转,致使右方无法抗力而全面脱敢于腕挫伤(图46),左方再山重拳重创石方(图47)。

540)this.width=540"vspace=5>

小结:

四大捶(子牛捶、偏身捶、毒龙捶、拉箭捶)、二套拳(小念头、寻桥、标指)是广州咏春拳的重点学习内容,凡欲在咏春门有大成就者,要努力练习多年,方朋成效。

再谈广州咏春拳秘传基本功

 有学生问我:

老师,怎样才能成为武林高手?

听了这话,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

练武功嘛。

一句话,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就不简单了。

练功是非常艰苦的,也是比较枯燥的,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花香自苦寒来。

咏春拳前辈对功力训练有着较为深刻的描述:

咏春要练功,技法为不空。

小成过千日,大成十年中。

挨得三更苦,顶得天寒冻。

只待炉火青,艺高方英雄。

下面继续介绍咏春拳基本功。

一、内搭手

内搭手是咏春拳攻守转换的手法之一,属于以横破直的手法,往往从外而内、从上而下伏压标出,控制住对手的来势,使对手有力使不出而陷于被动挨打的困境。

由于内搭手的发力角度较好,所以利于练习者运出诸力,是四两拨千斤、以弱制强的工具。

1.动作说明

练习者立二字箝阳马,落膊收胸,气沉丹田(图1),然后练习者左手伸出内搭手。

注意:

内搭手必须从上而下向前伏压标出,肘部要置于人体躯干线之内,不能置于线外,否则就无法挤占中线。

在咏春门中,肘部飘出人体躯干线外,叫“飞肘”是错误的。

在内搭手出尽时,手腕要放松,肘与腹应保持一拳的距离,以保证必要的攻防纵深(图2~图4),然后练习者转二字箝阳马,出右内

2.对练说明

练习者相对而立,左方以左直线捶尽力击向右方胸前,右方以右搭手截击左方的攻击(图8)。

随之左方又以右直捶尽力击向右方胸前,右方又施以左搭手截击左方的攻击。

在成功地伏击左方攻击后,右方一记左直捶反击左方面部(图9,图10)。

二、外搭手

外搭手由内而外旋转拨出(图11,图12),在意识中把用力点放在前臂外沿,并可视对方来手高低调整外搭手的位置。

练习时,双手交替练习,使其纯熟运用。

1.对练说明

练习者相对而立,右方分别以右、左直线捶尽力击向左方胸前,左方以左右外搭手消解右方的进攻,令其中线捶脱离中线范围,失却攻击目标(图13,图14)。

在左外搭手消解对方攻击后,左方起左挂捶攻击右方头部,重创右方(图15)。

2.实战举例

练习者各自立桩对峙,左方立格斗桩,右方立咏春拳应敌桩(图16)。

左方逼近一步,以右摆捶击向右方头部。

右方以左外搭手迅速拦截左方攻击,同时右直捶击向左方头部(图17,图18)。

此项攻防,实属咏春拳“连消带打”的功夫。

三、摊阴阳里帘掌

“摊阴阳里帘掌”简称“摊掌”,分为内摊掌和外摊掌,在实际应用中,抢中用中并能轻易转化对方攻击角度,多用于“藕桥藕打”的攻防转换中,在“离桥黐打”亦可应用。

在初级练习中,仍以攻防接手为主,体现“桥来桥上过”的战术思想。

摊掌的应用,不离练习者身型手法马(步)法的配合。

四、内摊掌

内摊掌就是以手桥内缘抢中占中,一般消解对手直线攻击,可用手桥内缘也可用手桥外缘。

咏春拳以占中线为主,中线即占,主动性将大大增加。

1.动作说明

练习者如前述,站二字箝阳马,先出左手,意守手掌内缘,逐渐将手移到身体中线(图19~图2]),该式也是左右交替练习(图22—图24)。

2.对练说明

练习者相对而立,左方以左、右直捶尽力交替击向右方胸前,右方以左右内摊手交替消解左方攻击(图25,图26),并可在适当的时机反击左方(图27)。

五、外摊掌

外摊掌就是以手桥外侧抢中占中,直线消解对方的直线进攻,外摊掌手掌稍外扭,自己的发力点主要在手掌外缘的掌角一寸左右处。

1.动作说明

练习者如前所述,站二字箝阳马,先伸左手摊掌(沿身体中线发出),肘部跟身体约一拳,保持适当的攻防纵深(图28~图31)。

外摊手在消解对手的直拳进攻时,切勿做挑拨之力,而应发直线力,像“楔子”那样把已消解之力朝对方手桥“楔”入。

当然,咏春拳双手是“兄弟手”,随时交替配合,所以练习者除练习左手,同时应练习右手(图32~图34)。

2.对练说明

(1)练习者相对而立,各出外摊掌,相互交接,目的是通过双方互练,使外摊掌练至纯熟(图35,图36)。

每次练习要力尽而止。

(2)练习者相对而立,左方以直线捶交替攻击右方胸前,右方以左右外摊掌消解左方的攻击。

目的是通过双方互练,使右方的外摊掌能承受对手直线捶的冲击,并能有效制止对手的直线捶进攻。

(图37,图38)。

外摊掌同时可用于连消带打,往往在对手攻击时,配合直线捶使用,既可防御对手进攻,又可直接攻击对方,一举两得(图39)。

广州咏春拳秘传纳外内帘手

大凡搏击之道,离不开控制与反控制。

在拳脚交加之际,能有效地控制敌人,就能稳操胜券。

在咏春拳的搏击理念中,强调逼而打之和黐而打之的心法,实则也是为了控制战局,形成一个“只有我打你而没有你打我”的良性局面。

咏春拳脱胎于福建鹤拳,传说清朝时,五枚师太因见蛇鹤相斗而悟出咏春拳,所以,在咏春拳中有大量以鹤为形的身形手法与步法。

以白鹤的凌厉双翅、锋利双爪及尖喙为仿生对象,不但适合搏击,而且运动幅度大,攻防配合亦相当到位。

在古代,“手搏”就是一种以打法为主的技术,并辅以踢法、摔法和拿法,属于徒手格斗技。

咏春拳强调以双手打法为主体技术,不但继承了传统“手搏”积累的经验,而且还有所创新,而咏春拳的“纳外内帘手”就是这种综合体现。

其特点有三:

第一,双方对峙时,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并重。

先发制人可以“抢”为主,除可以“先下手为强”抢占对手的中线外,更可抢攻敌方,所以要“因时而攻”。

第二,纳外内帘手是双手并重,双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使出不同形态的招式,发出不同的劲力(图1),这是“连消带打”的基础。

人体是对称的,像建筑物的设计一样,外有几何中心线,内有力学重心线。

当以双手为主技击时,意念中可将身体一分为二,设计与搏击有关的动作,其单手的每个关节都有特定的运动方向和劲力方向。

如将手视为兵器时,单手的基本动作可有刀、枪、剑、斧、锤、盾、钩等许多作用。

当将左右合二为一,有规则组合动态格斗模式时(散手),其左右动作对称与否均可,但整体必须动态平衡。

双手同做一动作可模仿双刀、双剑等(图2),做不同动作可模仿一刀一盾或一枪一钩等,这是连消带打的原理(图3)。

540)this.width=540"vspace=5>

第三,守中打中是咏春拳攻防意识的不二法门。

咏春拳的中线理论是在无数次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竟与古罗马经济学家柏列图的经济理论极为相似。

柏列图在长期对经济活动的观察中,总结出如下规律:

在当时的罗马,80%的财富由20%的人占有;在日常买卖交易中,80%的销售额往往由众多买主中的20%下订单;在生产一种产品中,80%的质量问题往往是由仅占20%的原因导致的;在公司的库存原料中,可能有20%的品种,其价值占总库存的80%。

所以,柏列图法则认为:

管理工作应集中在最关键的20%上,因此,柏列图法则也称”“80-20法则”。

咏春拳先辈告诉我们:

敌方向我们攻击的部位,主要是头、胸、腹、裆四个位置,这四个位置都处于人体的中心线,而且这四个位置的面积总和亦大致等于人体总面积的20%。

只要把防守精力集中在人体最关键的20%上,就可以有效地消解来自敌方80%的攻击。

东西方哲理竟不谋而合。

所以说,守中抢中打中是咏春拳攻防意识的不二法门。

在弄清楚有关咏春拳的搏击实操原理后,我们再回到“纳外内帘手”的课题上来。

一、纳外帘手

纳外帘手是广州咏春拳的“主战火炮”,它攻击力强,主控人体中线(主要是头、颈、胸等部位)的“主战场”,具有速度快、力量大的特点,而且机动性强,可先控后打,也可边控边打,甚至可控而不打,改用其它技法降服敌方。

纳外帘手最适合打“硬仗”,如果碰上那些力大势雄、以力取胜而自身灵活性柔韧性不足的对手,对方被纳外帘手缠上了,大多只能“缚手缚脚”,以失败告终。

动作说明

练习者立二字钳阳马起式,要求双膝内钳,提肛收腹,头项中正,全身势如待发之弓(图4),练习者向右侧转体约20度,坐右马(全身重心约80%落在右脚上),然后左手成扣拿状(意念扣拿别人的前手),右手成子午中线捶穿心击出(图5~图7)。

在完成上述动作后,练习者身体左转,出左纳外帘手(图8,图9),技术要领与右纳外帘手相同。

对练说明

540)this.width=540"vspace=5>

练习者相对而立,按咏春桩要求立马,然后两人同时发捶做“扯三星捶”练习(图10~图12),随之左者右手扣拿右者的右手,左子午捶穿心顺桥向右者中心线打去。

右者以左捶穿桥拦截(图13),形成“桥来桥上过”之势。

左者又左右手连续扣拿右者的前手,同时左右子午捶穿心顺桥连番击-出,而右者又连发子午捶穿桥拦截(图14,图15)。

右者在消解左方连续进攻后,其左手扣拿手反扣拿左者左手,右方右子午捶穿心顺桥击向左者中线,而左者则发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