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900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docx

《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docx

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

二级公路测量方案1

 

第一章测量总流程图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路桥工程施工手册》;

3、《公路测绘手册》;

4、由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测量成果报告书》;

5、《公路测量》;

6、《大昌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图纸(送审稿)》;

7、《路桥工程验收规范及规程》;

8、坐标为独立坐标系,投影至2060m工作面(中央子午线103̊37,30,,),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二、测量总流程图

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兼地形、工程结构的复杂,测量工作任务也较大,为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根据工程需要我们做如下测量操作流程图,(采用GPS及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用DS3型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全长18.124KM,即K178+518.909~K196+655。

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KM/H,整体式路基宽为33.5M,分离式路基宽为16.75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按照目前拟定的施工图,全线主线共15座大桥,均为蒋家坝1、2号大桥、沪昆铁路上跨、吴太屯大桥、废弃铁路主线上跨、廖家田1、2、3、4号大桥、沪昆客专线下穿、八角洞大桥、长凹子大桥、马龙河大桥、长坡岭大桥、下小屯大桥,填方及挖方,主线钢波管涵47座、天桥4个及路面防护等工程。

二、校核图纸数据:

施工图纸是测量放样的主要依据,图纸数据校核是第一步,作为测量人员首先应读懂并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才能准确的进行图纸数据校核。

其步骤如下:

首先,应该了解图纸的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其次应该读懂图纸总平面设计图,了解工程各部位的平面位置,红线桩位图,周围现状建筑物、公路、桥梁位置,合理有效利用,为今后控制点布设及施工放样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1、阅读图纸所有桩基,桥台,盖帽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了解它们的形状、尺寸、构造,特别是轴线尺寸、结构尺寸。

2、校核桥梁桩位坐标与高程,可根据图纸提供的曲线要素(曲线要素也需要检查)逐个检查,对应桩号与高程是否一致,承台高程与地下管道是否有冲突,如若发现有误或承台与地下管道有冲突,应该及时上报项目工程部,由工程部妥善解决。

3、校核墩顶、台帽、盖梁坐标与高程,其高程应该根据桥面设计纵横断面图提供的设计高程逐层减去桥面铺装层厚、箱梁高度、支座垫石厚度,如果发现与图纸对应不上应该及时上报工程部,让工程部协调处理。

4、校核桥梁各平面尺寸及结构尺寸,检查其距离是否与对应坐标有出入。

5、校核挡墙顶及挡墙基础顶面高程,应该根据匝道路面纵横断面图对应计算并以计算高程为准,如发现有出入的地方应上报工程部。

6、校核两匝道汇车口及出车口处对应桩号的高程是否一致,如果不符则应该上报工程部,交由工程部处理。

7、校核地下管道高程,如电缆人孔井、雨水与给水井与设计路面是否有冲突,如有问题应该上报工程部。

8、校核图纸是工程测量的重要一步,它直接、间接的影响了工程质量与安全,图纸有问题了,如没有及时发现,等到施工在即或施工完成才发现,为时以晚,质量受影响不说,更是延误工期,损失人力、财力。

所以图纸校核应在施工前及早进行。

另外,如发现有图纸仅有细小出入,可自行进行调整,如若变化出入较大应上报驻地办或设计院。

第三章工程控制测量

一、控制点复测:

为确保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无误,首先应该对甲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点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的最后结果交由监理工程师处理。

二、控制点加密:

1、由于工程测量工作的需要,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不能对整个工程实施放样,所以有必要对控制点进行加密。

2、首先应该了解工程现场需要,然后才进行加密导线点的埋设。

埋设过程中应该选择视觉空间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考虑埋设的控制点是否便于施工放样,相邻控制点是否能通视、距离是否太近。

保证平均边长大于250米,最大500米。

为了便于保护,应该对做好的控制点做明显测量标志及围护等措施,然后根据已知点与新增点的关系进行排名编号,至此,控制点埋设任务基本完成。

三、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的开始,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运转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工程各结构部位的正确性与精确性,所以进行高精度的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关键的一步。

2、根据工程对导线精度的要求,布设相应的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

一般是以四等和一级导线为常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及全站仪已经在测量领域普及,给测量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它可同时测距、测方位角,也可以进行悬高测量,基线测量,偏置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特殊测量,功能颇多,测量精度高,误差小,使用简便,施测速度快。

因此导线施测多采用全站仪(全站仪在有效鉴定时期内,标称精度为mD=±(a+bD),a为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mm,D为测距长度km)进行观测为最佳。

其步骤为:

1.选择导线点,架好仪器,调整仪器使全站仪水泡严格居中(不宜超过一格"),2.将仪器调到“常规测量”,瞄准后视导线点,调动螺旋使望远镜十字丝对中后视导线点上棱镜.,然后置零,平稳均速转动仪器,瞄准前视导线点上棱镜,对中两次,按测量键测量。

测量员利用测量专用薄记录好观测值(测站点与后视点、前视点的水平角和水平距离),至此,上半个测回完成,下半个测回,同样将仪器对中后视点上棱镜,纵转望远镜并且逆时钟转动仪器,对准前视测量。

记录好数据,至此,一个测回完成。

如此循环观测,其操作方法一致。

3、根据要求采用DJ2型全站仪观测四等导线需要6个测回,一级导线需要4个测回,(采用DJ1型,四等导线须4个测回,一级导线须2个测回),其观测水平角技术要求如下表:

等级

仪器型号

同一方向值

各测回较差(")

两次照准读数较差(")

半测回归零差(")

四等

DJ2/DJ1

9/6

4/6

6/8

一级

DJ2

12

6

12

其测距主要技术:

等级

仪器型号

总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

较差(mm)

单程各测

回较差

四等

DJ2/DJ1

6/8

5/10

7/15

一级

DJ2

4

20

30

4、导线测量其主要技术要求:

四等导线测角中误差为2.5",测滤中误差为10mm。

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3mm。

方位角闭合差±5√n(n为测站数),相对闭和差1/35000,测距相对中误差为1/75000,一级导线其测角中误差为5",测滤中误差为15mm,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30000,方位角闭合差为±10√n(n为测站数),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mm,当导线全长小于规定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GPS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及测量精度

固定误差(mm)

比例误差

系数(ppm)

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mm)

最弱相邻点点位相对中误差

四等

≤5

≤5

50

∠1\35000

一级

≤5

≤5

50

∠1\20000

(3)观测时段60分钟

(4)卫星截止角度10°

(5)有效卫星总数最大为9颗最少4颗

(6)控制网复测成果使用中海达HDS2003随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5、测量员根据记录的测量结果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平差,四等导线与一级导线须采用严密平差,其平差结果应该满足规定技术要求,否则,不可作为测量施工放样。

最后,将导线最终成果表交由监理师,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导线点才可以使用。

我标段采用一等导线测量,仪器采用索佳SET360LK。

四、水准导线测量:

1、我标段采用双面尺法,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我标段采用四等水准测量,为确保整个工程水准测量的准确无误,需对甲方提供的首级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核并记录好数据,并将数据处理后的最后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妥善处理。

3、为了便于保护,水准点尽量与平面控制点保持在同一点上,采用Ds3型的水准仪和红黑双面尺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为:

后黑—后红—前黑---前红。

其主要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每一千米高差10mm,环线闭合差为±20√Lmm(L往返导线总长,单位km),山岭区±6√n(n为测站数),视线长度小于100m,前后视较差5m,前后视累积10m.偶然中误差小于5m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差0.2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红黑面读数较差3mm,本分划辅助分划或红黑面所测高度较差5mm.往返观测各一次。

采用水准测量专用记录簿记录数据:

作业完成后对数据进行检核,然后对数据进行平差,平差结果应符合规范等级标准,否则,将不可施用。

4、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顺序为:

后黑—前黑---前红---后红,其主要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6mm,视线长小于75m(DS1型为100m),.偶然中误差小于3mm,前后视距累积差为5m,基本划分、辅助划分或红黑面读数较差2mm(DS1型为1mm).基本划分、辅助划分或红黑面所测高差不得超过3mm(DS1型为1.5mm),环线闭合差不大于±12√Lmm(山地为4√n),红黑面较差在允许范围内可取平均值作为测站高程,(三、四等水准的偶然中误差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M=±√1/4n[△△/R]

式中: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R--------测段长,km

n------测段数.

M-------偶然中误差

5、导线施测完毕,将测量成果整理并做相应平差,将其成果交付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其水准点方才有效,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五、三角高程测量:

对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水准点的高程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每公里误差不大于20毫米,复核测量水准点采用DSZ-3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复核测量结果报送驻地办签认。

(此项工作在外作业时,项目部将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及指正)

水准点加密测量和加密点的初测:

加密点埋设好后用GPS测量仪器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对加密点各点的高程进行初步测量。

测量方法:

外业测量时采用精密水准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观测。

在加密点稳固后,开始进行水准点的高程测量。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技术及指标来控制,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控制前后视距差等可能影响结果的不利因素,并及时进行返测,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数据成果的可靠性。

并对日期天气变化等及时做到记录在案。

利用设计院提供的IVM04.IV4高程点为起始高程依据,将各导线点联测,保证闭合差符合规范要求。

外业测量完成并平差计算后,且计算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时将以形成文字成果报送驻地办签认后再上报总监办。

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

等级

仪器

对向观测较差(mm)

垂直角

较差(")

测回数中丝

最大边长

附合或环线闭和差

单向

对向

四等

DJ2

±35√S

7"

4

300

500

±20√L

三等

DJ1

±45√S

10"

3

800

±12√L

第四章主体工程施工测量

一、施工放样的作业准备:

施工放样前应仔细阅读设计图纸,核算放样点坐标数据以及标注尺寸,记录好核算结果,准备好仪器和工具(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方可用其放样。

二、桥梁下部工程放样测量:

1、桩基放样

桩基是桥的基础,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