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8933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docx

《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docx

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

第一单元望远镜里的天空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设计思路是:

依据《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即要求学生“了解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会聚、通过凹透镜则会发散”、“了解常用的光学仪器(如望远镜)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了解一些探索宇宙的工具和设备(如伽利略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初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和我国在宇宙探索中的进展”。

同时依据教材编写总纲“认识宏观世界”的探究要求,确定了下列主题:

²       透镜

²       望远镜

²       探索月球

²       望星空

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要对透镜、透镜在望远镜中的作用、人类利用望远镜更深入地探索宇宙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通过观察不同的透镜,学生可以认识凹透镜、凸透镜;通过让光束透过不同的透镜,学生可以观察到凹透镜、凸透镜对光分别有发散和会聚的作用;通过用不同的透镜观察物体等活动,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凹透镜、凸透镜可以影响或帮助人们在生活中认识事物;通过动手制作望远镜等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光学望远镜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通过查阅和整理探索月球、探索星空等活动,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以及我国在宇宙探索中的进展。

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还要帮助学生感悟科学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帮助学生提高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评价态度、激发学生关注天文科学的兴趣,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会聚,通过凹透镜则会发散。

2、了解常用的光学仪器(如放大镜、望远镜)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

3、了解一些探索宇宙的工具和设备(如伽利略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4、初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和我国在宇宙探索中的进展,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5、感悟科学技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

6、激发关注天文科学的兴趣

7、初步形成良好的交流评价技能

8、会制作一些简易的光学器材

单元教学活动结构图

活动三

各种各样的望远镜

 

活动二

光通过透镜会怎样?

活动一

这两种透镜各有什么特点?

活动一

用两块透镜看远处

望远镜

望星空

望远镜里的天空

活动三

用一块透镜观察物体

活动四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一

望星空,认星星

 

教学活动准备一览表

课时名称

活动名称

教具

学具

 

1、透镜

活动一“观察”:

这两种透镜各有什么特点?

一块凹透镜、一块凸透镜

活动二“实验”:

光通过透镜会怎样?

手电筒

一块凹透镜、一块凸透镜

活动三“操作”:

分别用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观察物体,看看有什么发现?

一块凹透镜、一块凸透镜

书本等物

活动四“小资料”: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关图片

或者实物

 

2、望远镜

活动一“操作”:

选择两块透镜形成不同的透镜组合,一边调节两块透镜之间的距离,一边通过透镜看远处

两块凹透镜、两块凸透镜

活动二“制作”:

制作简易望远镜

两块凹透镜、两块凸透镜

两个一大一小的纸筒

透明胶带

活动三“小资料”:

各种各样的望远镜

相关音像

图文资料

或者实物

 

3、探索

月球

活动一“讨论”:

说说你对月球的认识

相关图文

资料

活动二“欣赏”:

登陆月球

相关音像

图文资料

活动三“小资料”:

“嫦娥工程”

相关图文

资料

4、望星空

活动一“观察”:

望星空,认星星

相关图文

资料

旋转星座图(可参看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基地制)

活动而“欣赏”:

用望远镜可以看见许多美丽的天体

相关音像

图文资料

电脑

活动三“小资料”

哈勃望远镜

相关音像

图文资料

5、自由探究

制作并使用“水透镜”

金属丝两根、水盆、各种有趣的物体

单元评价建议:

一、评价形式

自评、小组互评、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皆可。

二、评价项目设计可以从以下内容考虑

1、 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活动手册》完成情况、教学活动中的探究兴趣、教学活动中能探究的本领、探究活动中能有发现等本领单元项目进行测评。

2、 评价内容可以依据各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情感态度方面。

 

第一课透镜

(对应教材第1~2页)

在本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对不同的透镜分别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将对凹透镜、凸透镜形成一定的认识,同时对透镜在生活中的用处会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

通过触摸和观察透镜的镜面,发现透镜的镜面形状;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凸透镜能够会聚光线、凹透镜能够发散光线。

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透过透镜看物体的活动,发现凹凸透镜对物体有缩小和放大作用;通过改变透镜在物体与眼睛之间距离,还发现看到的“物体”有时是正立德、有时是倒立的……这些探究活动也为学生学习望远镜、学习显微镜做了铺垫。

同时,在学生的观察、实验等系列活动中,也提高了发现、探究、求实等科学素养。

本课的重点:

初步了解不同透镜的特点;知道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会聚、通过凹透镜则会发散。

本课的难点:

初步了解不同透镜的不同特点。

版面说明

⇨     凹透镜有平凹透镜、双凹透镜等,凸透镜有平凸透镜、双凸透镜等。

透镜右侧呈现的是双凹透镜和双凸透镜的侧视图。

这个观察活动之后还有一个记录作业(活动手册p1)。

⇨     图中呈现的是:

学生正打算将一块凸透镜置于光束中。

教学时,应注意到活动主题是“光通过透镜会怎样?

”所以学生需要比较“不用透镜、用凸透镜;不用透镜、用凹透镜”时,光束射向黑板呈现的光斑变化,从而了解到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为了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应拉上教室里的窗帘遮光。

这个活动也附有记录作业(活动手册p1)。

建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充分交流自己的发现,不拘泥于“会聚”、“发散”等专业术语。

⇨     这里呈现了学生分别用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看书,学生发现凸透镜“放大”了文字、凹透镜“缩小”了文字。

事实上,学生还会有很多其他发现,教师可鼓励学生本着求实的精神,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p2上。

这里呈现了一些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师最好提供实物供学生观察。

学生能够大致说出透镜的部位即可,不必区分出凹透镜、凸透镜。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触摸和观察,认识凸透镜、凹透镜的特点

2、通过实验比较,初步了解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会聚、通过凹透镜会发散

3、通过实践操作,还能发现用凸透镜看到的字比原来大等其他特点。

4、初步形成良好的交流、记录、评价等技能。

5、知道一些生活中用到透镜的例子。

教学活动指导:

活动一“观察”:

这两种透镜各有什么特点?

活动目标:

初步认识凸透镜、凹透镜的特点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观察:

看看摸摸不同的透镜

2、交流:

说说凹透镜、凸透镜的特点

3、记录:

《活动手册》p1

1、 引导学生注意到教材照片右侧的透镜侧视图。

可以告诉学生还有其他类型的凹透镜、凸透镜,不只是教材中所呈现那两种。

2、 引导学生看看摸摸不同透镜不同部位的厚薄特点。

活动二“实验”:

光通过透镜会怎样?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会聚、通过凹透镜会发散。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实验:

让光束射向黑色卡纸,用白色粉笔画出光斑的大小;让光束透过凹透镜射向黑色卡纸,用蓝色粉笔画出光斑的大小;让光束透过凹透镜射向黑色卡纸,用红色粉笔画出光斑的大小。

2、 比较、交流:

比较三个光斑的大小。

3、 记录:

《活动手册》p1

1、 教材中呈现的是“光束射向黑板”,教学中可用黑色卡纸替换黑板,可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

2、 事先拉上窗帘,给学生实验准备一个良好的暗环境。

并且视学生的实验状况而定,也可以先做一个不加透镜,将光束投向黑色卡纸然后“看看画画”的示范。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教师不必强求学生用“会聚”、“发散”等专业术语。

4、 此外,教师也可以演示“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报纸”的实验,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会聚了光束即会聚了光能。

活动三“操作”:

分别用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观察物体,看看有什么发现。

活动目标:

1、对透过透镜看物体有进一步的探究和发现

2、知道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3、引导学生尊重事实、勤于发现、善于交流。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 观察:

①用一块凸透镜(凹透镜)贴近书本看文字(或图片);②用一块凸透镜(凹透镜)由贴近书本看图片(或文字)渐渐远离书本看图片(或文字);③用一块凸透镜(凹透镜)看远处。

2、 交流:

自己的发现

3、记录:

《活动手册》p2

1、视学生的实验状况而定,可以先做一个操作流程的示范。

2、事实上,学生还会有很多发现。

比如:

凸透镜能“放大”字体、凹透镜则“缩小”字体。

学生可能还会看到有时候文字“正立”,有时候“倒立”等等。

教师可鼓励学生本着求实的精神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四“小资料”: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

知道一些生活中用到透镜的例子。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 观察:

放大镜、望远镜、老花眼镜、显微镜、投影仪、近视眼镜、照相机等中用到透镜的部位

2、交流: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 教师准备一些实物,让学生看看摸摸用用,让学生找找实物中的透镜。

2、 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发明史。

比如:

透镜的发明故事、眼镜的发明故事等等。

其它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出示并且介绍一些教材中没有呈现的其他透镜种类。

比如属于凹透镜一类的平凹透镜、属于凸透镜一类的平凸透镜等。

在教学凹透镜对光束的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束的会聚作用时,也可以板画出简单的光路图帮助学生理解。

因为用放大镜(或者凸透镜)会聚太阳光燃烧报纸的实验,能够很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会聚光束即会聚了光能,也能帮助学生联想到太阳灶等环保装置,所以教师可以演示一下。

在教学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因为这个年龄的学生平时可能对这些物体有一些了解,但是未必注意到这些物体中用到的透镜。

所以,教师可以尽量提供一些实物供学生观察,或者准备一些组装拆卸这些物体的录像。

《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1、凹透镜:

透明、中央薄边缘厚

凸透镜: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2、在光束中插入凹透镜后,黑板上的光斑变大了。

在光束中插入凸透镜后,黑板上的光斑变小了。

这说明凹透镜对光束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束有会聚作用。

3、用凸透镜观察物体时,我发现:

书上的字被“放大”了。

用凹透镜观察物体时,我发现:

书上的字被“缩小”了。

 

第二课望远镜

(对应教材第3~4页)

在本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要透过两块透镜观察物体,要展开一系列看远处物体的探究活动。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将初步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和组成,同时对望远镜的发明和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

通过任意选择两块透镜、形成任意的前后放置顺序,透过这样的透镜组合看远处,探究望远镜的结构和组成、发现望远镜中“物体”的特点;通过自选两块透镜、自定前后放置顺序、加以合适的两个纸筒组装简易望远镜,进一步了解光学望远镜的结构和组成;通过了解各种各样的望远镜,感悟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能激发出学生对望远镜里的天空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探究中能有所发现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

初步了解一般光学望远镜的结构和组成;初步认识到望远镜的作用。

本课的难点:

初步认识到望远镜的特点和作用。

版面说明

⇨     框框里的画面表示窗外远处的风景;眼睛前面是透镜的侧视图,其中有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凹透镜的组合。

这里呈现的是:

用眼睛透过不同的透镜组合看窗外远处风景的一系列探究活动。

佳佳的话“这几种情况下,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

”提醒学生注意探究的目的。

此外,这还与活动作业p2的记录作业有密切联系。

文文的话“哪些透镜组合相当于望远镜?

”提醒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注意能清晰望见远处风景的透镜组合有哪几种。

可以在完成活动作业p2之后谈论。

此页的左下角有个警示图标、右下角还有个作业要求。

⇨     图中呈现的是两种不同类型望远镜的组装方式。

严格的说,伽利略式望远镜是用平凸透镜作为物镜,用凹透镜作为目镜;开普勒式望远镜是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

教学中不必拘泥于“开普勒式望远镜”、“伽利略式望远镜”的名称,学生能初步认识到一般的单筒望远镜也有不同的类型就可以了。

本课教学目标

1、 发现用两块凸透镜可以使远处的景色“变近了”。

2、 发现用一块凹透镜(贴近眼睛)、一块凸透镜可以使远处的景色“变近了”。

3、 对透过两块透镜望远处,还能有一些别的探究和发现。

4、 了解一般光学望远镜的组成、特点。

5、 了解相关科学史,感悟科学技术的发展

6、 初步形成良好的交流评价技能

教学活动指导:

活动一“操作”:

选择两块透镜形成不同的透镜组合,一边调节两块透镜之间的距离,一边通过透镜组合看远处。

活动目标:

1、发现用两块凸透镜可以使远处的景色“变近了”。

2、发现用一块凹透镜(贴近眼睛)、一块凸透镜都可以使远处的景色“变近了”。

3、对透过两块透镜望远处,还能有些别的探究和发现。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观察:

学生任意用两块透镜看远处,观察远处物体。

①学生透过两块透镜(一块凸透镜贴近眼睛,一块凹透镜拉向远处)观察远处。

②学生透过两块透镜(一块凸透镜贴近眼睛,一块凸透镜拉向远处)观察远处。

③学生透过两块透镜(一块凹透镜贴近眼睛,一块凹透镜拉向远处)观察远处。

④学生透过两块透镜(一块凸透镜贴近眼睛,一块凸透镜拉向远处)观察远处。

2、 交流:

充分表达各自的发现

3、 记录:

《活动手册》p2

4、 交流:

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凸透镜的组合能使远处的景色“变近了”,相当于望远镜的组合。

1、 视学生探究状态而定,教师可以先示范一下组合、调节距离、看远处的过程,同时提醒学生切勿直视太阳。

也可以要求学生依据《活动手册》p2的联系边观察边记录。

2、 对于“变远了、变近了、远近不变”可以酌情选用,比如只保留“变近了”这一栏。

这样可易于教学。

3、 在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观察记录以后,再组织学生讨论文文的问题“哪些透镜的组合相当于望远镜?

活动二“制作”:

制作简易望远镜

活动目标:

进一步了解一般光学望远镜的组成;初步形成良好的交流评价技能。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小组讨论:

“用什么、怎样做”

2、 制作:

①将一个纸芯筒插入另一个纸芯筒之中,两个筒可以移动调解,但不会滑脱。

②将物镜放在纸芯筒的一端,用胶带固定。

③将目镜放在纸芯筒的另一端,用胶带固定

3、 记录:

《活动手册》p2

4、 使用:

自己和他人制作的简易望远镜。

5、 评价:

自己和他人制作的简易望远镜。

1、 不必强求学生区分这两种类型的光学望远镜,活动手册的练习以及教材中的图文呈现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望远镜有不同的类型,而且与科学家、科学研究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在学生制作与记录之前,教师应告诉学生开普勒式望远镜和伽利略式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在教材上先做一个图文连线。

2、 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视导。

3、学生使用自制望远镜时,提醒学生注意到用伽利略式望远镜看到的远处景色是“正立”的,而用开普勒式望远镜则反之。

活动三“小资料”:

各种各样的望远镜

活动目标:

1、了解相关科学史,引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2、感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帮助。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 了解:

双筒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牛顿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阿雷西博天文台射电望远镜等

2、交流:

还有哪些特别的望远镜?

1、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科学史。

比如:

牛顿的故事、伽利略的故事、现代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发展等。

2、 可以播放一些相关音像资料。

其它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特别的望远镜结构图,比如开普勒式望远镜、伽利略式望远镜。

还可以提供一些图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科学家的逸闻趣事及其对望远镜发展的贡献。

因为后两课时收集整理资料的活动份量较重,所以在此处就不一定设计同类型活动了。

《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1、正立

倒立、变近了

正立、变近了

正立

2、都是凸透镜;开普勒式望远镜;(略)

 

第三课探索月球

(对应教材第5~6页)

在本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要从人类用肉眼认识月球、用望远镜认识月球、登陆月球等过程中,感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认识的影响,体验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将知道一些人类探索月球的科学史。

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

通过交流,学生之间共享各自对月球的原有认识;通过观察和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望远镜对人类认识月球概貌的作用;通过观看有关登月的音像资料,让学生了解一些人类登月的科学史;通过阅读和交流我国探月计划及其进展资料,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收集有关月球的更多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月球、感受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愿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此外,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神话故事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有密切关系。

本课的重点:

初步了解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以及科学技术于其中的作用。

本课的难点:

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历程。

版面说明

⇨     左侧圆圈里是肉眼看到的月球(满月),右侧是神话里月宫中的嫦娥。

佳佳的话“月宫里真的住着嫦娥姐姐吗?

”意在引导学生对用望远镜看看、登上月球看看等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左侧是望远镜中的月球,右侧两幅也是望远镜中的月球,只是望远镜望远的本领更大些。

两者之间的连线表明是同一个部位。

右下角画的是望远镜,意在提示读者这都是望远镜中的月球。

文文的话“猜一猜: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意在引导学生想象、交流。

教师可以在此对环形山等月貌略作介绍。

⇨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这里呈现的就是当时“阿波罗11”登月的资料照片。

照片中,美国宇航员Aldrin正在月球表面安装科学装置。

Aldrin的左后侧是登月舱。

Aldrin和他的同伴Armstrong(登月第一人)在月球表面进行了2小时30分钟的活动,进行科学试验、采集岩石和土壤样品。

⇨     “嫦娥工程”是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和行动,所以自教材编写起至今,一定有了新的发展、新的资料。

在此,可补充即时信息(包括月球资源信息),以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只争朝夕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知道人类认识月球的一些历程

2、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事物的影响

3、 初步了解一些月球的表面特征

4、 初步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发爱国、爱科学的情感

5、 引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指导:

活动一“讨论”:

说说你对月球的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引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学习兴趣。

2、初步知道望远镜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月球。

3、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一些了解。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说说:

神话里的月宫和嫦娥

2、 看看说说:

肉眼看到的月球、不同放大倍数望远镜中的月球

3、 交流:

望远镜在人类认识月球中的作用

4、 推测:

环形山的形成

5、 了解:

科学家对环形山形成的推测

1、 可以让学生多多交流有关月宫、嫦娥的神话故事,进一步引发学生了解月球、探索月球的兴趣。

2、 可以简单介绍一些月球地貌,以及科学家们对环形山形成的各种推测。

3、 也可以呈现月貌照片,介绍一些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环形山、月海”等。

引发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探究的情感。

活动二“欣赏”:

登陆月球

活动目标:

1、知道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阿波罗11登月”,引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学习兴趣。

2、进一步知道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月球。

3、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一些了解。

学生活动流程

指导要点

1、 观看:

“阿波罗11登月”音像资料

2、 收集整理资料:

《活动手册》p3

3、 交流:

对月球的认识

1、 可以介绍一下教材照片。

包括登月舱、宇航员、宇航员正在做的工作……

2、 可以介绍一些人类登月梦想以及成败历程

3、 准备充分的音像资料

活动三“小资料”:

“嫦娥工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发爱国、爱科学的情感。

2、对我国探月计划和活动中的重要事件“嫦娥工程”有些了解。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 阅读交流:

中国人的登月梦想、尝试。

2、 阅读交流:

“嫦娥工程”相关资料。

3、 了解:

人类登月的意义

1、 可以介绍一些月球资源、以及人类登月的意义。

激发学生关注我国的探月计划及活动。

2、 可以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只争朝夕的工作精神。

引发学生珍惜时间、爱学习、爱科学的意识。

其它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事先要准备较为充分的图文、音像资料,也可以事先了解一些有价值的相关网站网址,在教学中设计一个上网查阅资料的活动。

此外,在讨论肉眼看到的月球时,可以让学生画画说说。

这样一来,“肉眼看到的月球”“形状”就有很多种了。

这时就需要教师作一些简单的解释,以便不影响后面的比较活动“肉眼看到的月球”和“望远镜中的月球”。

 

第四课望星空

(对应教材第7~8页)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要产生望星空、认星星的兴趣,要产生探索宇宙的浓厚兴趣,要了解不断改进和发展的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星空。

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

通过认星星、找星星等活动,初步了解北斗七星的方位和形状,初步了解北极星的方位,初步知道一些认星星的方法和意义;通过收集整理彗星、流星的资料,通过制作科普小报,引发学生对探索宇宙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资料,通过“用哈勃望远镜”欣赏宇宙中美丽的星系、星云,对著名“千里眼”哈勃望远镜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能认识到人类不断改进和发展望远镜,而不断改进和发展的望远镜又帮助人类更深刻地认识宇宙、更深入地探索宇宙。

从而,帮助学生感受到人类探索宇宙的不懈努力,激发学生学科学、学技术、探索宇宙的兴趣和愿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课的重点:

对北斗七星、北极星有初步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望远镜能帮助人类探索宇宙。

本课的难点:

初步认识北斗七星、北极星;初步了解认识星星的意义。

版面说明

⇨     小博士的话告诉了我们看到如此星空的时间和地点。

上海市区内因为光污染厉害,星空里除了月球,几乎看不到什么星星。

市区的人们可以在乡村度假旅游时,依据星空图认星星。

北斗七星的形状特别,容易辨认,人们又可以通过北斗七星(注意图中的连线)认出北极星,而认出北极星就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方向(北极星位于北方)。

这样,人们在旅途中就不会迷失方向了。

⇨     左下图意在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星空图认识北极星以外的星星:

面朝北方,让星空图也指向北方(如图示),仰望星空认星星。

右下图是一个学生通过望远镜望星空、认星星。

此页下方还有一个作业标记《活动手册》p4。

可在教学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之后完成。

⇨     此页的小资料和欣赏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四幅星云、星系图都是通过小资料介绍的哈勃望远镜拍摄的。

所以,可以结合起来教学。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