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8738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docx

《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docx

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

年鉴基本知识与编纂

蒲江县史志办公室编

一、年鉴基本知识

(一)年鉴的性质

年鉴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工具书。

逐年编纂和资料性大致说明了年鉴的内容;连续出版和工具书,则大体说明了它的表现形式。

这个定义中,包含了年鉴的三个性质:

资料性、年度性、工具性(检索性)。

资料性是年鉴的第一属性。

典型的年鉴资料是:

材料可靠,有存查价值;内容相对完整,形式多样;简洁明白,便于检索。

年度性是年鉴的基本属性。

年鉴姓“年”最大特点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一年一鉴。

“年度性”就是选题选材以“年”为限,主要记述当年元旦到12月31日的资料,对本年度相连续和需要交代背景的资料,应简短摘要上溯或下延。

工具性也是年鉴的基本属性。

年鉴作为工具书的一个品种,也是备查备考的实用工具。

人们利用年鉴是为了求证、查找所需资料,而不像对报刊杂志或文艺作品那样从头到尾慢慢阅读欣赏。

年鉴的工具性主要表现为它的检索性,内容资料富有检索意义,方便检索。

年鉴分为综合性年鉴(包括国家年鉴、地方年鉴)和专业性年鉴(包括各学科、各行业年鉴)。

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包含以下几方面要素:

空间——本行政区域。

时间——年度性。

内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业态等方面。

形式——系统。

分类目、分目、条目,横分门类。

性质——资料性文献。

属性——属地方志范畴。

编纂主体——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即地方综合年鉴属于官方著述。

(二)年鉴的特点

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这一内涵包括如下几层含义:

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它准确、真实、客观,已形成一定的编制标准和规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权威性。

年鉴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强调年鉴的年度性和连续性,有较大的总结统计作用,既有现实性,又有史册性。

年鉴是汇辑上一年度重要文献的图书,含有大量可查阅的应用的资料信息,主要特点有:

1.收录广泛。

从取材范围来看,年鉴总是将上一年有关的材料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进来,并注意概括地加以反映,有较强的完备性。

2.资料权威。

年鉴多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出版社、科研单位所编。

它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对大量原始信息、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加工,最后以高密度的形态将各种信息、情报传递给读者。

它选材严格,翔实可靠。

其资料、文献、数据大都来自报刊、政府各专业部门或统计数据,具有权威性。

3.反映及时。

年鉴逐年出版,资料新颖,及时反映上一年度的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

4.连续出版。

年鉴的内容不断更新,但它的结构体系、栏目设置等是相对稳定的,其内容是上下衔接连续记载的,所以有较大的累积总结作用。

读者可以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记录作比较分析,从而把握事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5.功能齐全。

年鉴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每一部年鉴的编纂形式也是多样化的,能将各种类型工具书的形式兼容并包,具有众多的编纂手段和多功能性。

(三)年鉴的作用

年鉴既是时代感强的资料性年刊,又是传至久远的史书;既为现实服务,又对历史负责;既是工作指南性出版物,又是各界读者随时查检的工具书。

年鉴“集万卷于一册,缩一年为一瞬”,具有直接为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服务的多种功能。

年鉴忠实地记录年度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真实历程、基本资料,可以记录历史,传至久远。

由于地方综合年鉴是政府主办,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编辑,资料全面、真实、准确、权威,可以让领导和工作人员用以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对工作有指导借鉴作用。

综合性年鉴的知识横陈百科,有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社会事业、社会生活、人物、民风民俗等类别,信息量大。

使用年鉴,就是打开知识宝库、开启信息资源库,让使用者长知识。

年鉴与史书、志书一样,主要是存史、资政、教化。

不同的是,传统的地方志书“存史”作用更突出,而年鉴为现实服务的作用更突出。

年鉴具有七个方面的价值:

1.年鉴具有导向价值。

可发挥决策参考和战略指南作用。

领导了解国情、社情需要年鉴,掌握和制定方针政策需要年鉴,各级领导确定战略发展目标需要年鉴。

2.年鉴具有媒介价值。

可发挥横向联系和窗口的作用。

经济交往、技术合作、出国访问、对外交流需要年鉴;进口设备、引进技术、发展外贸需要年鉴。

3.年鉴具有学术价值。

可发挥教育培训和科研参考作用,广大科研人员在确定研究课题、收集资料、发表成果等环节需要年鉴;在职培训、科学研究需要年鉴。

4.年鉴具有实用价值。

可发挥生活顾问和社会服务作用。

民众工作、学习、生活需要年鉴;图书馆与信息咨询服务行业需要年鉴;企业单位寻找信息时,参阅年鉴;报考人员需要了解招录单位工作内容时,参看年鉴。

5.年鉴具有历史价值。

可发挥传播文化和积累史料的作用,了解社会需要年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乡土教育需要年鉴。

6.年鉴具有情报价值。

可发挥战术指导和技术顾问作用。

经济生产管理需要年鉴,军事国防建设需要年鉴。

7.年鉴具有借鉴价值。

可发挥惩前毖后和防微杜渐的作用。

“鉴西窗之风雨以明晴晦,览各地之起落而知兴衰”、“以志为鉴可以治郡国,以史为鉴可以治天下”。

二、年鉴的体例结构

年鉴的体例指收录的各种资料采取什么形式,什么结构分类,即全书的资料如何组合和排列。

综合年鉴形态以文字记叙为主、图表为辅,内容的编排层次主要是按照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设计。

年鉴一般由编纂机构、编辑说明、图照、目录、特载、专文、大事记、百科、统计表、附录、索引、编后记组成,以横为主,纵横结合。

年鉴的框架设计要做到要项不缺,结构合理,归类科学,层次分明,领属得当,编排有序。

要突出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

年鉴分类可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并结合社会实际分工和本行政区域特点进行。

在类目、分目的设置上应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

要用机构分类就都用机构分类,要用行业分类就都用行业分类,不可混用。

同时注意类目、分目、条目的辈分关系,不能犯概念种属关系上的错误,造成层次上的混乱。

年鉴的基本类目包含:

专文、综述、党政、团体、法制和军事、城乡建设、农业、工业、商贸业、旅游业、金融业、财税、经济管理、对外经贸合作、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活、镇乡、人物、大事记、统计资料、文献和文件、附录等,可根据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作适当调整,可以强化、弱化、合并相关类目。

年鉴框架应相对稳定,为了保证年鉴内容能够推陈出新,年鉴框架必需不断有所调整、有所创新,要依据年度特点和事物变化情况作适当调整,以体现稳定和创新的有机统一。

年鉴框架的变化是为了更好更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提高年鉴的资料价值;不变是为了培养读者的检索习惯,提高年鉴的使用功能。

调整框架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千方百计突出年度特点,体现时代特色。

设计者要善于审时度势,从风云变幻中把握时代的潮流和脉搏,及时抓住新的重点题材、热门话题,设立新的栏目,淘汰过时的栏目,以便更好地汇集相关资料,增强年鉴内容的时代性。

二是千方百计突出地方(行业)特色。

年鉴框架要有地方(行业)特色,根本要求是善于抓住地方(行业)特点,扬长避短,使栏目和选题尽量切合实际。

抓住地方(行业)的强项,地方(行业)的独到、独特之处,合理设计栏目,并适当安排版面,框架就能显出自家的特色。

年鉴编纂体例规范包括总体设计体例规范、选题体例规范、条目编写体例规范、成书加工体例规范。

在总体设计体例方面,需要把握一些重要的结构指标。

一是综合情况、动态信息、附属资料、检索系统四大部分的构成比例要恰当。

一般综合情况(概况、综述)占7%,动态信息(分为若干类目)占56%,附属资料(领导讲话、工作报告、统计资料、法规文件、大事记等)占29%,检索系统(目录、索引)占8%。

二是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构成比例要科学,一般为一次文献占9%、二次文献占36%、三次文献占55%,理想比例为1︰4︰5。

要适当控制一次文献的篇幅,防止年鉴变成文件汇编;大幅度增加二次文献的品种和数量,彻底解决年鉴内容单薄、资料形式单一表现手法单调的问题。

在选题选材体例方面,要注意防止稳定性选题偏多、动态性选题偏少,内向性选题偏多、外向性选题偏少,雷同性选题偏多、个性化选题偏少的“三多三少”的现象,努力增加动态性、外向性和个性化选题,提高年鉴的新颖性和使用功能。

要求稳定性条目占30%~40%,动态性条目占60%~70%。

在条目编写体例方面,一是要坚持条目的相对独立性,完善条目内容要素规范和记述程序,规范条目标引,尽量避免同名条目,增强条目的独立检索意义,提高年鉴的内容质量。

二是完善条目内容要素规范和记述程序要求,记事条目按新闻五要素记述,即事主、时间、地点、事情和结果,某些特别重要又有复杂背景的事件,还要说明原因;地方、部门和行业的概况条目,内容要素一般为基本情况、年度主要业绩、发展变化特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机构、团体条目一般要求记述设置沿革、现在状况、年度重要活动、主要成就等;会议、节庆活动条目一般要求记述时间、地点、主(承)办单位、主题、内容、主持人、参与人数、社会影响等。

在成书加工体例方面,要反对片面追求豪华、大气,扫除年鉴的奢华之风。

年鉴作为工具书的一种,其装帧版面设计要突出严谨、缜密、简洁、朴实的风格,并按照“高密度、大容量”的原则安排图文资料。

年鉴的版心幅面设计应尽量扩大尺寸,尽可能减少白边;年鉴的字体、字号设计也要有利于增大版面的有效信息容量;年鉴的图表设计也应在保证图表视觉效果的请况下,占用版面宜少不宜多。

重视年鉴版面中的边角地的利用,在尽量不留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空白之处,主要做法有:

一是加上一些地情小资料,以充实版面;二是增加一些实用信息,体现“官书民用”;三是将本地域的特色产品、特种技艺等用图片或文字作简单介绍,增加版面的美感。

三、年鉴编纂的基本要求

(一)资料收集要求

1.年鉴主要辑录反映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本行政区域密切相关的资料。

2.年鉴主要辑录年度性资料,一般不上溯下延。

根据需要,少数跨年度的资料和必要的背景材料、图片、变化大的数据等可适当上溯或下延。

3.年鉴资料应突出时代性、年度性和地方性,具有为现实服务的价值和存史的价值。

4.年鉴资料应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特别是数据要与上一年对照,能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5.年鉴资料应真实,人名、地名、时间、事实、数据、图片、引文等应准确。

6.年鉴采用的数据应以统计部门提供的为准,未列入统计范围的,以业务主管部门的为准。

数据不一致时,应加以说明。

7.资料除依靠各供稿单位提供外,还要通过查阅档案、报刊和提炼网络信息,以及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搜集。

(二)编纂内容要求

全:

门类齐全,内容完备。

全面反映各个领域的基本情况。

新:

内容新,有新意。

反映的是新事物、新情况、新发展、新变化、新成果、新问题、新趋势。

不能重复前期内容,有些事物虽连续反映,但要有新意,以突出年鉴内容新的特点。

精:

精炼。

选材要精,一年里发生的事很多,不能一一罗列,要精选,突出大事、要事、新事、特事、首事入鉴;文字要精,去掉一切导语、描写、议论之类,用事实说话。

特:

有特色,体现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产品特色等。

实:

实事求是,内容真实可靠。

不说大话、套话、假话,常识上不出笑话,文字语言上不出毛病。

鉴:

要有借鉴作用。

正面和反面,成绩和缺点都应该如实反映。

(三)语言文字要求

第一、语言要准确。

1.用词准确。

年鉴语言必须字斟句酌,选用恰当的语言表述事物,不用“现在”、“当前”、“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部门”、“大幅度增长”等模糊语言,以及“去年”、“今年”、“明年”、“近年来”等时间基准不清的词语。

年鉴反映当年年度内的事,可用“年内”表述时间。

概括性的语言也要恰如其分。

2.逻辑准确。

语言要合乎逻辑,合乎现代汉语语言规范,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语言习惯等,不用“可能”、“大概”等模糊词句。

3.资料准确。

年鉴语言所表述的资料、信息要翔实可靠,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要有据可查。

提供的数据在不同地方出现时,应取得一致,不要自相矛盾;不要出现各分项数加起来与总数不符的情况。

“概况”栏目中总的技术指标与各分目中的单项技术指标要一致。

第二、语言要规范。

使用现代汉语书面语,避免使用口语和方言。

要使用规范化文字和词句。

忌用仅在行业或本单位内部使用的用语和简称。

在语言规范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字要规范。

以国家最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不得使用停用的《第三批简化字》和不规范的汉字,注意“其他”的“他”、“必需”的“需”、“截至”的“至”、“成分”的“分”、“撤销”的“销”等首选字的运用。

2.用词要规范。

用词要朴实、庄重,不夸饰。

不能用“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首创”、“重大作用”之类的过头话。

不要用大长句,倒装句。

不要使用出现歧义的词语,如:

“上级指示”、“××人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原领导班子”等。

3.在称谓上一律使用第三人称,政区、机构、政党、军队等均直书其名。

不使用“我县”、“我局”、“我部”等第一人称称谓,可用“本县”、“全县”、“县内”等代称,但应在记述中保持前后一致。

涉及人名,要直书其名,不加“同志”、“先生”、“女士”等称谓,必要时可在名字前冠以职务、职称,如“市长×××”、“县委书记×××”等。

各种组织机构、会议、单位、地址、职称、文件、活动等名称要规范,除特载外,一律不用代称,如:

“我部门”、“我单位”、“我厂”、“我公司”等,应直接写单位名称;一般情况下不能用简称,一律使用全称。

如“计划与市场营销部”不能写成“计营部”等。

各种名称首次出现时一般采用全称,再次出现的可以采用约定俗成的习惯简称。

简称应概念准确,避免产生歧义。

有的不宜随意简称用全称,如:

“文化大革命”,不宜简称为“文革”。

不同时期的机构、团体、职务等,一律使用当时的名称。

如:

“原东北公社(现鹤山镇)管委会主任×××”

4.地名应使用省、市、县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地名。

如:

“蒲江大桥(新东门大桥)”,不用“新东门大桥”。

历史地名一律使用原名,并括注年鉴下限时的地名,如:

高桥乡(现西来镇高桥社区)。

植物、动物、矿物等名称,应使用标准学名,必要时括注当地俗名或拉丁文。

使用外国各种名称,均以新华社译名为准。

若无新华社译名,须在首次使用其它译名时括注外文原名。

科学术语凡有中文定名的,一律使用中文名称,首次使用时括注外文原名全称。

尚未确定中文名称的,可使用现行通用名称。

5.在时间表述上,应明确年月日。

不用“今年”、“明年”、“去年”、“几个月”等时间代词,要写明准确的年月日。

年份一律用全数,不得省略,如“2014年”不能写成“14年”。

不使用“今年”、“明年”、“今天”、“明天”、“本月”、“上月”等时间代名词,不使用“最近”、“不久以前”、“前些时候”等时间概念。

对截止日期和称谓要前后统一。

如对截止日期的三种表述:

“截至2013年底”、“截止到2013年底”、“截止2013年底”,这三种不同的表述中,前两种表述虽然都正确,但在同一部年鉴中应统一使用其中一种,一般使用“截至2013年底”。

在一个条目中,年份不要重复出现,如“2013年3月……,2013年6月……,2013年9月……”等,“2013年3月”之后,直接写“6月”或“9月”,不连续出现此年份。

农历年月日和星期用汉字表示。

6.不要使用缩略语。

如“宣贯”(宣传贯彻)、“两级公司”(集团公司和分公司)等。

新名词、专业性强的名称第一次在文稿中出现时,应加注。

如“保先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群教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7.数字用法上,按照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使用。

年鉴主要用公历,用阿拉伯数字表述,农历用的少。

具有统计意义数字的除特殊情况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如“20件”、“100辆”等。

不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会议届次、得奖名次,以及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和含有日月简称表示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的词组中的数字一般使用汉字,如:

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十一五”规划、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三名、四大基础工程等。

相邻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或带“几”字的约数。

如:

五六吨、十七八岁、一百四五十元等,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但国际性会议、赛事用阿拉伯数字,如:

“第15届奥运会”、“第24届世博会”、“第47届世乒”赛等。

社会广泛流行、并渐成习惯的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月简称词组,如:

“3·15”、“5·12”等,日和月之间的间隔号用小园点居中,并加双引号。

数字在5位数以上的要用万、亿为单位,如:

“240000”写作“24万”。

小数点后根据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数字。

用小数表述的数据,不用“多、左右”字,如“1.3万多人”,把多字去掉,直接写成“1.3万人”。

数字之间相比,百分比一般用“增长15%”、“降低15%”,不用“增加15%”、“减少15%”;具体数字用“增加56人”、“减少96万元”。

在同一条目中,如多次出现“与上年同期相比”的,第一次应写明“与上年同期相比(下同)”,后面的数据简写成“增长”、“降低”、“增加”、“减少”。

8.量和单位,按照国家标准《量和单位》所规定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

遵从现行社会实际习惯,在表示土地面积时一般可使用“亩”,个别面积较大时用“公顷”;表示建筑面积时用“平方米”、“平方千米”;表示长度时用“公里”或“千米”;表示重量时用“公斤”、“千克”或“吨”,不用“斤”。

学校、医院用“所”,公园用“个”,文化馆、电影院、体育场、桥梁用“座”,道路、河流用“条”,企业(工厂、公司、商店)用“家”,个体工商户用“户”;人数用“人”或“名”,人数在前称谓在后时,可用“名”或“位”,如:

“10名医生”、“20位专家”。

9.标点符号,按照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准确使用。

注意破折号和连接号的使用,破折号占两格,如“中国绿茶之乡——蒲江县”;连接号占一格,如“县城—大塘—甘溪”、“1994-09-30”。

连接号“~”,主要用于相关数字的连接,带有单位的起讫数字在用“~”时,前一个数的单位可以省略,如“20~22米”;百分号“%”和表示摄氏度的“°C”不是单位,应写作“10%~15%”、“10°C~15°C”。

行文中一般不夹杂使用数学符号,如:

“=”“>”、化学符号分子式“H2O”“CO2”、计量单位“Kw”“Kg”“93﹟汽油”等,上述符号分别用汉字“等于”“大于”“水”“二氧化碳”“千瓦”“公斤”“93号汽油”表示。

书名号《》用于文化精神产品,如书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艺术品等。

引号“”主要用在强调、借用、否定、引语等方面,引用其他文章的内容或约定俗成的词语用引号,投资、精神名称、会议、单位、证件、荣誉称号一般不加引号。

行文中,“其中”二字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并使用句号分隔,则“其中”与后面用逗号分隔;前面不是完整句子或是逗号分隔,则“其中”直接与词语或数字连接,如“商业连锁企业网点190个,其中县城内网点35个”。

引号、书名号连用,只要不引起歧义,各对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

第三、语言要简洁。

年鉴条目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文约事丰,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

要力避空话、套话、大话和穿靴戴帽、重复、冗长、拖拉及描写、议论等不含信息量的语言。

一部质量较高的年鉴内容应该做到:

“多一字繁,少一字残”,不允许出现冗词赘句。

要注意消除以下几种句式:

一是穿靴戴帽。

如:

“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以……为立足点,以……为兴奋点,以……为切入点,以……为出发点,有效提高了全县的经济综合实力。

2012年全县实现社会总产值30亿元……”有用的信息只有“2012年全县实现社会总产值30亿元”一句话,其他均为穿靴戴帽。

“按照……部署和要求……”、“按照……会议要求……”等也属穿靴戴帽,各部门的工作都是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开展的,只记述部门如何做工作、结果如何。

二是内容空洞,无实质内容或无年度特色。

如:

“全县各级对台工作部门和相关涉台部门加强涉台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台胞、台属来信来访承办督查制度,认真处理涉及刑事、房地产纠纷、婚姻登记、寻根寻人等涉台案件,维护台胞台属合法权益”。

“加强……、建立……、处理……、维护……”等没有具体内容,属内容空洞,无实质内容,看不出年度特点。

三是标题过长。

“以‘提素质、创一流’为目标加强自身建设”,可以改成“加强自身建设”;“以规范工程管理为核心,重点工程建设再上台阶”,可以改成“重点工程建设”。

标题大、内容小的“完成2012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记述的就是公平秤的安装,应改为“完成集贸市场自助式公平秤安装”。

四是记流水账。

“……宣传”记述3月份、7月份、10月份开展了什么宣传活动,做了哪些工作……,像记流水账,琐碎,缺乏高度概括,没有概括和提炼出业务宣传的重点内容。

在记述语言上还要注意忌用以下句式:

一是忌用总结、宣传句。

工作总结、工作报告中常用“一是、二是、三是”或“1﹒2﹒3﹒……”等固定句式的套语,讲意义、谈作用、提要求、做打算,这种固定句式应连续记述;也不应像新闻稿、广告词那样,加“导语”、“评说”,宣传色彩浓厚,渲染溢美。

不用工作总结、报告、讲话中常用的套语。

如:

“在……正确领导下”、“在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有关部门配合下”、“以……为指导”等。

二是忌附加句。

年鉴条目在句式运用上,要浓缩用笔,字字落实。

多短句,少长句;多主谓句,少定语、状语、补语等附加成分;多实词,少副词、助词、形容词、感叹词等。

如:

“××单位经营绩效一举扭亏为盈,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创造了历史性的新辉煌”、“奋进中的××单位将继续以……为指导,以……为目标,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再创新辉煌”等,这些词本身没有错,只是用到年鉴条目中不合适。

语言不简洁、内容无价值。

三是忌“为”字句。

有的条目一开头就是“为了……”,然后记述事物的产生、发展。

又如“总数为”、“产值为”、“上升为”等句式,从语法上说得通,而出现在年鉴条目中则不够规范。

去掉“为”字,语句更加简明利落。

年鉴是信息载体,受篇幅限制,必须以有限的文字记载丰富的资料,应努力不虚着一语,不多用一字,做到“文约事丰”。

四是忌“共”字句。

此类句式在年鉴条目中大致有以下类型:

一类是记总数、全数。

如:

“职工共XXX人”、“投资共XXX万元”;另一类是记全域、全范围数。

如:

“全厂共”、“全公司共”、“全系统共”等。

上述所列,既然说的是总数、全数,“共”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因此应将“共”字略去。

五是忌“已”、“了”字句。

“已”、“了”在现代汉语中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已经过去。

年鉴记载的是出版年上年实际完成或发生的事实。

如:

“参加文体活动人数已达200人”,不加“已”字,也表达同样意思。

“明确了……”、“建成了……”、“完成了……”、“召开了……会议”、“……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审议了……工作报告”、“通过了……决议”、“作出了……决定”、“提出了……”、“实现了……”、“进行了……”、“改善了……”、“步入了……”、“取得了……”等中的“了”字也应删去。

六是忌“对”字句。

“对”在一般文体中应用较多,年鉴则不宜用。

“对”字句式一般以“对……进行了……”的形式出现。

如:

“对……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了普查登记”、“对危险房屋进行了抢修”等。

此类句式可去掉“对”,削去“了”、“进行”等附加词,改成“调查……单位经营状况”、“普查登记全县工业企业”、“抢修危险房屋”等,这样,句子便由虚变实,简洁顺达。

如果作为条目标题的话则注意应将主题词前置,如:

“年鉴编纂”、“职工教育”。

年鉴记述,重在实际发生什么,不在“进行了”什么,这是年鉴特性所决定的。

七是忌“于”字句。

“于”在现代汉语中是介词,表示“在”的意思。

很多人喜欢写“于……年……月……日开工”、“于……年……月……日建成”等,这里已经有了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