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8601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docx

《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docx

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

特大型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规律研究——伦敦、东京、纽约的国际案例比较

作者:

吴唯佳唐燕向俊波于涛方

来源:

《上海城市规划》2014年第6期

吴唯佳唐燕向俊波于涛方

摘要研究了二战以来纽约、伦敦和东京近60年的发展历程,指出这3大世界城市虽然在不同的历史环境、社会经济、城市体系和政治背景中成长起来,但在城市发展和功能结构演变上却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这对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包括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总体发展目标,强调城市发展实力和整体地位的提升,通过区域整合推进地区发展,注重城市要素的处理,以及重点关注人文社会领域等。

关键词特大城市|伦敦|东京|纽约|演进|规律

文章编号1673-8985(2014)06-0025-12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吴唯佳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教授,博士

唐燕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教授

向俊波

广州增城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博士

于涛方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教授

*首都区域空间发展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CSC013)联合资助。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之间,特别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之间的竞争。

世界城市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它们在银行、金融、保险、咨询、工程、广告、会计等领域提供的优质服务及所发挥的作用。

纽约、伦敦和东京是目前举世公认的世界城市,这3大都市不仅集中了相当数量的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外国银行和从事金融交易的公司,也是世界最大跨国公司总部最为集中之地①,发挥着全球经济管理、经营中心的作用。

研究二战以来纽约、伦敦和东京近6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3大世界城市在不同的历史环境、社会经济、城市体系和政治背景中成长起来,它们在城市发展和功能结构演变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②,对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1 研究对象与空间范畴

1.1 伦敦:

金融、商业、文化、政治中心

伦敦是欧洲主要的世界城市和商业中心,是从英国南部一直延伸到意大利北部的欧洲“香蕉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伦敦曾是世界最主要的管理控制中心,二战以后伦敦的管控中心地位逐渐让位于纽约,同纽约、东京并称为3大世界城市。

伦敦有249家银行办事处,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5%在伦敦设有总部或者分支机构③,它们为全欧洲或者全世界提供服务。

伦敦在二战之后的城市发展和功能演进中呈现出阶段特征(图1),人口增长、城市扩张、产业发展、行政体制变革等在不同时期特点各异④。

研究伦敦需要明确几个概念层次⑤:

(1)大伦敦,包括伦敦城与32个伦敦自治市,共33个次级行政区,面积1580km2,截至2005年人口750万。

(2)伦敦城+内伦敦+外伦敦(图2)。

(3)伦敦都市圈,包括伦敦、伯明翰、谢菲尔德、曼彻斯特、利物浦在内的数个大城市和众多中小城市,面积45000km2,人口3650(2007年)。

1.2 东京:

金融、文化、时尚、政治中心

东京为世界5大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既是国际航空口岸,也是亚洲第一时尚中心,亦为全球最大的都市经济体。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高度集中于太平洋沿岸,特别是东京、大阪、名古屋3大都市圈中(图3)。

从19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服务业化和国际化功能的增强,东京更是成为日本经济的主要支撑。

东京都与周边的神奈川、千叶、埼玉等府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一个一体化的城市地域。

东京作为东亚地区唯一的顶级世界城市,其所在的周边区域是东亚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世界城市地区,这主要得益于197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大量的投资活动以及金融管理活动在东京的集聚。

东京研究的几个概念层次包括⑥:

(1)东京中心区,主要由23个区(Wards)组成,面积约621km2;

(2)东京都,由23个区,39个市町村组成,面积2162km2;(3)大东京地区/东京都市圈,它包括了东京都和南部的神奈川县、东部的千叶县、北部埼玉县,距离东京都市区的距离大约是50km,面积13556km2;(4)国家首都区/首都圈,它包括了大东京地区及周边的山梨县、群马县、枥木县、茨城县,面积36274km2(图4)。

1.3 纽约:

国际经济、金融、艺术文化中心

纽约是世界的经济、金融中心,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纽约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是美国工业、金融和经济的中心,波士顿到华盛顿大城市带中的核心城市。

纽约城市陆地面积约789km2,人口约800多万。

纽约在2005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全美国各城市之首,总量居世界城市第二,并拥有世界金融中心之称的华尔街,其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纽约控制着全球40%的财政资金。

2006年,纽约财产所有总值为804万亿美元⑦。

纽约研究的几个概念层次包括⑧:

(1)纽约市,包括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皇后区和斯塔腾岛5个区,面积800多km2。

(2)大纽约地区,包括纽约市以及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个县市,面积32400万km2,人口约1680万人。

(3)纽约都市圈,包括

波士顿、纽约、费城和华盛顿4大城市群,以及巴尔的摩等一些中等城市和它们附近的卫星城镇,含40个城市,人口约6500万(2006年),面积138000km2。

2 3大世界城市的规划目标与发展策略⑨

2.1 伦敦

伦敦市约有700万人,如果按大都市区来计算有1800万左右人口⑩。

伦敦是英国政治、商业、金融、文化和旅游的中心,有着2000年的悠久历史,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许多跨国公司的总部落户于伦敦市中心。

“大伦敦发展战略规划”是伦敦市长负责、依据法案规定制定的第一个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核心议题是探讨如何应对伦敦的人口和经济增长。

战略针对城市伦敦的宜居性、包容性、可达性等各种城市性能确定了战略发展方向,并建立起从城市定位、整体策略、具体政策到实施措施的系统性战略架构(图5)。

2.2 东京

作为全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日本首都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面积约2000km2,人口约1299万11。

2006年,东京发布城市发展战略“东京巨变:

10年规划”,规划确定了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创造城市亲水景观、降低环境负荷、减少城市灾害等途径提升城市整体水平的远景目标和运作策略(图6)。

2.3 纽约

纽约于1624年建城,现在它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世界。

纽约的人口密度约1万人/km2,大纽约都会区人口大约1800万12。

2007年纽约市长发布“纽约203013”,一个针对未来25年的综合性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纽约2030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历时一年多,旨在明确具体举措以减少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何容纳新增的一百万城市人口,及提供高品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

战略针对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气等不同要素拟定了相应的规划目标和战略举措(图7)。

作为全球性示范城市,纽约确定了到2030年城市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30%的目标。

整体上,伦敦、东京、纽约3大世界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分基础设施、人口与居住、经济与文化、交通设施、能够与资源等不同方向形成子目标。

每个子目标对应着不同的规划实施策略,从而形成目标导向、兼顾问题、注重实施的城市空间规划指引体系。

3 空间演进

从中心城的发展来看,二战以后3大世界城市的空间演进基本都经历了郊区化引发的空间外围扩散阶段,此后人口、就业、投资等再度回归中心城;另一方面,从区域来看,3个世界城市的发展基本都是从相对孤立的“极核”发展走向更加广泛的区域联系和空间整合。

城市建设注重强化中央核心区的优势来保持城市竞争力,也重视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和区域联动等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

3.1 伦敦:

郊区化与再城市化进程

(1)郊区化+新城建设+内城衰落(1950—1970年代):

伦敦在此期间经历了由小汽车普及,新城、高速公路、郊区铁路的大规模建设而驱动的郊区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内城的衰落,城市人口分布特征以向郊区转移为主。

伦敦从1946年到1960年代多次增加新城的数量和规模,这些新城都在伦敦绿化带,即大伦敦管辖范围以外。

(2)再城市化+内城复兴(1970年代中期之后):

政策调整、日益暴露的内城问题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促使政府重新关注内城,通过内城复兴带动回归性的再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流动趋势以重返中心城为主。

1970年代中期,英国工党政府被迫削减大部分的新城建设计划,转而关注伦敦的内城改造,这种政府关注和1980年代撒切尔时代自由主义和鼓励私人参与的政策结合在一起,使得许多民间资本重新流回伦敦中心,大量的办公、科研、文化设施、住宅在内城地区获得再生或者建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80年代中期伦敦道克兰(Dockland)地区的成功改造。

(3)中央活动区CAZ(CentralActivtiesZone):

伦敦的核心竞争地区14。

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城市经济结构趋于多元,城市的中心功能也更加丰富,原本的中央商务区(CBD)概念已经与城市发展趋势不符,于是出现了功能更加多元、空间更加混合的城市中央活动区(CAZ)来引导中心区发展。

2004年的《伦敦规划:

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央活动区的概念,规划将全域划分为3个圈层:

外伦敦(促进发展);内伦敦(调节贫富差距,平衡地区发展);中央活动区(伦敦的核心竞争地区)(图8)。

中央活动区是伦敦此次规划的重点,是伦敦保持自身全球城市地位、展现城市魅力的核心区。

伦敦的中央活动区总面积约22km2,规划容纳27万人口,地区定位为国际、国内和伦敦市的中心,是伦敦参加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地区;伦敦地理、行政、经济、文化的中心;体现伦敦现代、活力、多元的地区。

3.2 东京:

从“一极集中”到“多级多核”15

1950年代初,伴随着东京战后经济的复兴和人口的恢复增长,日本国内人口和大企业开始向东京聚集,导致了东京城市出现了“极轴”现象。

东京都“一极”结构造成了城市过度拥挤、城市规模无限扩张、城市功能过度集中等问题。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控制中心区人口、产业和功能的过度集中,东京城市规模不得不向外扩张,进一步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由传统的“一极结构”向“多极结构”转变(图9)。

(1)第一—第三次首都圈建设规划:

从特大城市到城市区域。

1956年,日本政府实行“首都圈整顿方案”,构建一个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km内的“首都圈”。

1958年,日本首都建设委员会制定了第一次《首都圈建设规划》,仿照1944年大伦敦规划,提出建立卫星城市的方案。

1965年,日本政府对“首都圈整治法”进行了修改,对首都圈的功能体系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出巨大的地域复合体构想。

在1968年和1976年,日本政府又分别出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首都圈规划建设》。

较第一次规划而言,这两次规划将首都圈范围扩展至“一都七县”,不仅扩大了首都圈的规划范围,而且分散了东京城市中枢管理的功能,设想建设“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体”的分散型网络结构。

(2)第四—第五次首都圈建设规划:

从一极到多极。

1986年,日本政府提出将东京“一极集中”的结构转变为“多心多核”的结构设想,推进“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体”的建立,即将东京都市圈进一步分成几个自立性高的区域,建设业务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环状交通基础设施。

1999年的第五次首都圈建设规划,提出与“多中心多核”结构都市圈相近的新设想——展都和迁移首都的功能,目的是要将东京城市中心及周围区域的次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分布到都市圈内包括千叶、琦玉、神奈川等县的范围中。

构想旨在改变东京原来单核“外溢”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都市圈向“多中心多核”的城市空间结构转变,从而达到大都市圈均衡有序发展的目标。

3.3 纽约:

从“点”的孤立增长到“面”的

区域整合16

纽约的空间演进表现出从“点”到“面”的轴向扩展和区域整合特征17:

1870年前的孤立分散城市发展阶段是纽约大都市圈空间的点轴扩展模式。

起初,只有在沿海的重要港口聚集少数经济中心,由于各城市间的联系较少,显现出彼此独立发展的状况,呈斑点状分布。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横贯大陆铁路网的形成,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各城市的建设区也基本成型,形成了单中心城市体系。

1920年到1950年是美国社会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各城市的建设区已经成型,中心城市规模较前一阶段继续在扩大,城市发展不断地向周边郊区扩展,超越了建成区的地域界限。

整个区域逐渐形成了以纽约、费城两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轴线。

在极化和轴线的扩散作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慢慢连接起来,形成了都市圈的雏形。

1950年后,是大都市圈发展的成熟阶段。

此时,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交通和通讯革命随后而起,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加速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出现,次中心区域开始形成,沿海交通主干线将各个中心城市及区域连接起来。

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沿着以纽约、费城两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轴线方向向外扩展融合,整个都市圈区域建立了具有联系密切的功能性网络,形成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一体化。

1980年代以来,纽约大都市圈的空间扩展模式已经从“点”扩展到“面”。

城市一方面不断通过改造和提升中心城区来增加城市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功能的整合与调整,通过区域合作扩大城市竞争力。

纽约逐步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共同组织城市经济区,形成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和华盛顿四个城市群的纽约都市圈,并大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基底。

4 人口变化

3大世界城市的人口变动情况总体上呈现出“人口向心聚集——郊区化引发人口外流——中心城复兴带来人口的再度回流——人口趋向稳定”4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与各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趋势相顺应。

4.1 伦敦

伦敦历史悠久,从公元50年左右罗马人建城开始至今有2000多年18:

(1)1750年代到1850年代,伦敦人口实现了第一个快速增长。

1500年伦敦人口仅5万,1700年则增长到70万,1800年和1850年更是分别增加到100万和275万人。

(2)1850年代到1900年代初,伦敦人口增长相对较快。

到1900年,人口规模达到600万。

(3)1900年代到1940年代,城市人口呈现出缓慢增长态势。

1939年的伦敦人口约861.7万人。

(4)1950年代到1970年代,逆城市化进程出现。

1950年城市人口徘徊在860万人左右。

(5)1970年代中以来,伦敦出现人口波动变化较大的再城市化过程。

4.2 东京

(1)1880—1940年代,东京稳定增长期,明治维新后的政治中心迁移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人口快速增长。

1880年城市人口约96万人,1940年达到735.5万人。

(2)1940—1945年,受战争影响城市人口急剧减少。

(3)1945—1970年代,为战后恢复与人口快速增长阶段。

(4)1970—1990年代,人口规模趋于稳定。

(5)1990年代以来,受泡沫经济及老龄化的影响,东京人口总量短暂下降。

1995年后经济复苏,再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缓慢回升。

4.3 纽约

纽约自1686年建市以来,在短短300年时间,发展成一座拥有800多万人的国际大都市。

人口增长体现出阶段性19:

(1)1686—1830年,城市发展初期人口缓慢增长。

1790年城市人口约3.3万,1820年人口增长到12.4万。

(2)1830—1950年,加速城市化的人口快速增长期。

工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推动城市化进程,1890—1950年的60年间,纽约人口增加了640万。

由于远离欧亚大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没有给纽约造成破坏,反而还极大促进了其繁荣发展。

(3)1950—1970年,纽约人口规模进入稳定阶段,基本保持在780万左右。

(4)1970—1980年,纽约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中心城区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居住条件下降;高速公路修建、私人汽车的快速发展降低了人们的通勤成本。

(5)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纽约进入再城市化阶段。

政府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双重调整,使得人口向中心城区转移,2005年城市人口总数约为840万。

5 产业发展

3大世界城市在产业发展上呈现出共同的趋势:

制造业日益消退,第三产业迅速扩张,生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在城市产业的空间分布上,制造业向郊外迁移,生产服务业向大都市中心地区集中。

国际金融创新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直接推动了3大都市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5.1 伦敦

(1)产业结构升级:

制造业外迁+中心区

服务业高级化:

随着二战后地价、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伦敦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发展经历了制造业的向外迁移和中心区服务业的高级化过程。

1950年代伦敦制造业就业占到总就业规模的1/3,1990年代早期衰减到10%。

位于中心区的港口、工业、仓储运输业等衰落,并向泰晤士河下游迁移,原有用地或被废弃或被改作服务业用地。

1980年代开始,伦敦与区域性和国际性功能紧密联系的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商业和金融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上升到1/3,创造了伦敦40%以上的财富。

其它主要服务产业还包括文化、旅游、设计、零售和娱乐业,这类新增加就业往往指向城市中心区或者密集地区。

(2)就业空间变化:

外围地区的制造业就业+中心区的高端服务业就业。

1950到1970年代的制造业离心化带来就业空间的离心化,就业开始向伦敦以外的郊区转移。

随着1980年代以后中心区的改造和产业高级化,金融、商业服务、旅游、文化等产业产生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并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区。

此外,在伦敦外围,就业空间的极化现象进一步突出,伦敦西部的西思罗机场附近及M4走廊;北部的剑桥及斯坦斯蒂德(Stansted)机场附近地区成为伦敦新经济和就业的重要增长极,而伦敦东部地区则成为失业率较高的衰落地区。

5.2 东京

(1)占领与恢复期(1945—1955):

二战结束时,东京遭受严重破坏,人口减少到349万人,只有1940年人口的47%,东京有超过20%的市区面积被轰炸摧毁,战前高度发展的重型制造业在战争中几乎完全丧失殆尽。

战后初期,东京规划系统一方面和日本的行政系统一起接受占领当局的民主化改造,一方面又面临着繁重的重建任务。

到1950早期,东京的人口和经济已经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城市重建也基本完成,基础设施水平较战前还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

(2)高速增长期(1955—1972):

进入1950年代中期以后,东京经历了将近20年的高速经济成长,奠定了东京的国际地位。

轻纺工业和重化工业在这一阶段的产业成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1968年,日本经济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苏联。

日本城市化过程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成为东亚地区首先基本完成现代化、城市化的国家,东京的经济、人口、建成区面积都快速增加,工业带动着城市向郊区快速蔓延。

在产业立国的思路下,规划系统也主要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发展的效率需求,主要是一种开发导向而不是控制型规划。

(3)调整和重新增长期(1972—1990):

石油危机使得一度依靠大耗能的重化工业扩张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日本受到重创,日本政府着手改革,加强了地方当局在规划权力体系当中的作用。

东京的制造业在GDP和就业总量中的份额逐步下降,电子和高技术产业逐步取代重化工业成为制造业当中的主要增长部门。

经历结构调整之后,日本经济重新步入增长期,高技术产业、服务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兴部门。

198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速维持在4%以上,在发达国家中保持着最高水平,其国际化功能在这一时期得到极大提升。

受自由主义影响,东京全面放松了空间管制尤其是对中心区的空间管制,在这一时期内大量设施在东京都市区的范围内兴建,东京的土地价格开始急速上升,成为投机资本的主要投资地区,也是日本经济泡沫的代表地区。

(4)停滞期与改革(1990以来):

1990年以来,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进入漫长的经济停滞期。

1992—2002年间,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6%左右,2001年,日本经济再度出现0.6%的负增长,以至于日本人称1990年以来为失去的10年。

同时,日本高速发展时期积累的体制问题全面暴露,政府丑闻不断曝光;人口的老龄化导致社会负担沉重;集权发展与分权改革难以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开始寻求各种改革措施,以图恢复社会经济的活力。

东京这一时期采取了各种措施试图恢复自身的经济活力,包括通过维持经济活力保持国际竞争力、实现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复兴中心区的衰落地区等。

5.3 纽约

纽约是一个以第三产业为主,特别是以金融、贸易、旅游为主的城市,其服装、印刷、化妆品等行业均居全国首位,机器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有重要地位。

纽约是美国文化艺术的中心,它积聚着众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学研究机构和艺术中心,美国3大广播电视公司和一些最有影响的报纸都把总部设在这里。

百老汇歌剧、麦迪逊大道时装、自由女神像、卡内基音乐厅等已经成为纽约文化的代名词。

(1)产业结构变迁:

从制造业升级到现代服务业。

纽约自1970年代以来,经历了制造业的快速萎缩和服务业的飞速增长过程。

一方面,纽约的现代服务业占据明显的优势,尤其是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和商业等以城市居民和国际游客为主的行业类型也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纽约的制造业主要以服务城市居民生活的消费品生产为主,生产性消费品的比较优势在迅速退化,表现为以高档消费品制造为主的皮革和相关制造品制造相对发达,而资源依赖和环境破坏型的传统产业,例如机械设备制造、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类产品制造等几乎退出了纽约生产市场20。

(2)就业规模变化:

与城市化趋势相对应。

1950—2000年5个10年间,纽约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分别减少了9.2万、18万、27万、15.8万、9.5万人21。

纽约的服务业自1970年代以来快速增长,2000年服务业就业人口规模占总比重最大,为42.3%,制造业的比重只有5.7%22。

总体上,纽约1970年代以后的就业总规模变化不大,呈现出“W”型的变动格局,即1970年代就业规模缩小,1980年代上升,1990年代在略有下降的基础上逐渐上升,这种变化与城市化进程具有对应性。

纽约市的产业发展在不同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加上交通通信等手段的更新,曼哈顿区在纽约市的经济中体现了高度的集聚性、枢纽性和控制性。

200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曼哈顿各行业的雇员人数占纽约市的总人数比例至少有38.4%,最多的将近90%(如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如此高度的雇员人数聚集性,决定了曼哈顿绝对的领导与控制地位。

6 交通体系23

6.1 公交优先与大都市发展

“公交优先”意味着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限制使用私人小汽车,在投资上优先考虑发展公共交通项目,加大投资来补贴公交的亏损,提高公交的吸引力。

总体上,3大世界城市在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和鼓励自行车或步行出行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公交专用线、信号优先、为残疾人乘用公共交通创造方便条件的措施等。

其中,纽约和伦敦着重解决公共交通网的年久失修问题,东京的公共交通网具有较高的现代化程度并在继续提升,交通策略主要致力于建设环形道路的连接线。

东京是世界上公认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大都市之一24,在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外部效应。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快速、安全、便捷以及强大的运输能力等特点,促进了城市人口向轨道交通沿线两旁的区域聚集,不仅扩大了城市范围,而且促使了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