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850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docx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docx

统计学上机实验指导书

 

《统计学》

 

实验指导书

 

 

前言

1.实验目的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它是论述在社会经济范围内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科学,这就决定了本课程的地位——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核心课,是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加强定量分析,更好地解决经济管理各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上机实验的设计上,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较系统的掌握EXCEL在统计的应用,但避免枯燥的操作介绍,而是有针对性的要求学生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和有关案例数据,运用EXCEL完成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及其结果的指标解释。

上机按照分班分期集中的形式完成相应内容的教学任务,由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

⒉适用专业

统计学实验适用的专业是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

⒊先修课程

概率与数理统计、统计学

⒋实验课时分配

实验项目

学时

实验一中文Excel的概述和基本操作

1

实验二Excel在描述统计学中的应用

2

实验三Excel在推断统计学中的应用

2

实验四社会调查的数据处理及调查报告的撰写

3

⒌实验环境(对实验室、机房、服务器、打印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配置及数量要求)

本实验按自然班分组,每次实验指导教师指导一个实验小组,为此统计上机实验需设35个座位,实验台上配备Excel统计数据的实际案例,如教科书,教师搜集到的最新的经济管理类相关的统计数据、统计图、统计表并复印给每位学生,教授学生Excel统计功能的幻灯片及实际操作的随堂作业;××统计调查报告的范本等等。

主要统计调查报告的制作流程图要悬挂在实验室墙壁上,便于学生参阅及按步骤有的放矢的完成调查报告,同时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⒍实验总体要求

(1)通过统计学上机实验,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实验中,要将理论课所讲的内容与实际操作进行对照,弄清模拟实验资料中全部经济数据的统计处理。

(2)进行操作,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在实验中,为学生配备了相关的经济管理类数据分析内容,比如:

近几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分析预测内容,学生要按要求进行图表绘制并根据结果进行适当的定性分析,提高实际分析能力。

(3)通过实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常识,为进一步处理复杂经济现象形成的数据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进行统计实验时,一般应遵循下列要求:

①动手操作之前,要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并对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以便顺利完成各项实验。

②本实验不同于计算机操作实验,要求学生先掌握Excel的基本功能后才能进行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③上机操作之前,安排学生按照调查工作的步骤,对某项进行系统而正规的调查,并对搜集调查数据做相应的数据分析。

(4)应用Excel做图表等分析是第一步,最终目的是希望做理性的预测和定性分析。

⒎本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对于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是对Excel的统计功能的使用,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为保证实验课的质量,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复习有关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并以书例介绍计算机操作的内容,留一定课后作业加深学生印象。

实验具体组织过程如下:

首先,由教师布置实验:

介绍相关的参考文献,提出实验要求,提示实验过程及应注意事项;其次,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和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准备:

包括阅读参考资料,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预习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提出实验可能涉及的问题;第三,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第四,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侧重点在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实验尚未解决的问题。

最后,教师审阅学生实验报告,评出优秀实验报告,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组织学生对实验及相关理论进行讨论,并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实验一中文Excel的概述和基本操作…………………………………………………………6

实验二Excel在描述统计学中的应用…………………………………………………………9

实验三Excel在推断统计学中的应用……………………………………………………10

实验四社会调查的数据处理及调查报告的撰写………………………………………12

 

实验一中文Excel的概述和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尽快了解Excel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类型(含验证型、设计型或综合型)

本实验属于综合性实验,学生可以依据老师给出的表格或书例做出Excel表格。

三、实验资料

书例或实际数据,后面的具体步骤中有范例。

四、实验原理

Excel的基本功能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数据的输入、复制、移动、删除等等;

2.Excel函数(包括统计函数)的使用方法可概括为:

①选择适当的函数值存放的单元格;

②使用“插入”菜单——“函数”选项,或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粘贴函数”按钮进入“粘贴函数”对话框;

③在“函数分类”列表中选择“统计”,在“函数名”列表中选择相应的函数(对话框内提示函数的语法和功能);

④点击“确定”按钮,出现输入数据或单元格范围的对话框;

⑤输入数据或单元格范围;

⑥点击“确定”按钮,在函数值存放的单元格即计算出(返回)函数值。

六、注意事项

1.通常Excel的数据处理就是对某个工作簿中若干工作表中的某些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或放置在现有(或者新的)工作表——乃至新工作簿的指定的单元格中,并可同时或单独绘制成直观的图表。

用户经过对原始数据和结果(数据或图表)的显示格式进行必要和适当编辑加工后,即可保存或打印输出。

2.学生对统计调查的有关数据,如调查问卷中涉及的数据,做适当的处理,绘制成Excel表格,以便以后使用。

3.每个输出的表格必须附有原始的调查问卷。

七、思考题

1.数据的来源有哪些?

2.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区别?

3.数据的误差有哪些?

4.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有哪些?

各适合哪种现象和数据?

5.问卷的设计包括几个步骤,有几种方式?

6.系统外数据和系统内数据有哪些?

7.问卷的数据如何处理?

 

实验二Excel在描述统计学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具体实例的演示和操作实验,首先帮助学生加深有关统计中描述统计学的内容。

描述统计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包括数据的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搜集阶段要求对信息形成可以进一步整理和分析的数据形式,形成表格和图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直观的描述,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计算,以便很好地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用Excel制表、绘图的方法,如使用“分析工具库”,画直方图、散点图、数据透视表、排位与百分比工具等等。

二、实验类型(含验证型、设计型或综合型)

综合性实验

三、实验资料

书例或实际数据,后面的具体步骤中有范例。

四、实验原理

数据的描述性方法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统计函数:

统计函数可根据原始数据集合计算平均值、方差、协方差、标准误差、中值、众数、最大/最小值、相关系数、相关性检验值、极差、样本总和、样本个数、置信区间、百分比排位、四分位数、以及各种分布函数值等。

2.图表是Excel为用户提供的直观而形象的观察和分析工具,Excel能根据用户选择的输入数据,生成包括条形图、柱形图、散点图、饼图等标准的常用形式图表,以及用户可定义的多种形式图表。

范例如下:

【例1】绘制饼图

图1中“图表”工作表的A1~B3单元格中已经输入了“性别”与“人数”原始数据,绘制“性别——人数比例”饼图并显示在该工作表内。

(1)选择A1~B3单元格,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表”选项,如图2,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图表向导”按钮,出现如图3所示的“图表向导—4步骤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在“图表类型”列表中选择“饼图”。

图1图2

图3图4

(2)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向导—4步骤之2—图表数据源”对话框,如图4。

由于已在⑵步选择了单元格,故数据源已缺省为“=图表!

$A$1:

$B$3”(当数据区域跨行或跨列时,单元格标识中有“$”符号)。

(3)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选择“数据标志”选项卡中的数据标志为“显示百分比”,如图5;

图5图6

(4)在“标题”选项卡中的图表标题文本框中输入“性别——人数比例”,如图6;

(5)在“图例”选项卡中,点击“显示图例”复选框使之被选中,并在“位置”单选框中选择“靠右”,如图7;

(6)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向导—4步骤之4—图表位置”对话框,如图8。

当前的选择表示该图表作为对象(插入)显示在“图表”工作表内;

(7)单击“完成”,在“图表举例”工作表生成如图9所示的“性别——人数比例”饼图。

图7

图8

图9

3.对时间序列数据做描述分析,如散点图绘制,相关系数计算。

4.使用“分析工具库”的数据分析工具,使用Excel“工具”菜单的“数据分析”选项,进入“数据分析”对话框,在“分析工具”列表框中选择相应的分析工具,在“输入区域”中选择输入数据单元格范围,在“输出区域”中选择输出数据单元格范围,选择适当的单选框和复选框,并单击“确定”即完成相应的数据分析操作。

分析结果在“输出区域”单元格中。

六、注意事项

1.对各种类型的处理要采用合适的图表,比如定性数据用饼图描述而定量数据多采用直方图描述。

2.函数的使用也要区分数据类型。

3.“分析工具库”是对数据特征做的简要说明,要了解各种指标说明的含义,比如偏斜度说明分布形态偏斜情况。

七、思考题

1.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的特征?

2.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的图表描述方法各有哪些?

3.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的分布特征测度方法有什么不同?

 

实验三Excel在推断统计学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具体实例的演示和操作实验,首先帮助学生加深有关统计中推断统计学的内容。

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有样本数据的推断总体特征,便于总结总体数据的规律,还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等。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Excel中抽样分析方法,二项分布等分布函数的应用,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据的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

二、实验类型(含验证型、设计型或综合型)

综合性实验

三、实验资料

书例或实际数据,后面的具体步骤中有范例。

四、实验原理

数据的推断方法和时间序列分析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移动平均、指数平滑等等,如移动平均(时间序列),说明用Excel“分析工具库”中的移动平均工具,计算移动平均数并相应图表的绘制方法。

范例如下:

【例2】移动平均

操作如下:

(1)10中已经输入了近4年某地消费物价指数变化的数据。

(2)单击Excel“工具”菜单,选择“数据分析”选项,在“数据分析”对话框的列表框中选择“移动平均”项,出现图11所示的“移动平均”对话框。

图10图11

(3)选择“输入区域”为A2到A16单元格、“输出区域”为输出到当前工作表的B2单元格,选中“图表输出”复选框,在“间隔”文本框中输入数值4,单击“确定”按钮,即得到图12的“四项移动平均”数据。

(4)以B5到B17单元格为“输入区域”、C5单元格为“输出区域”选中“图表输出”复选框,在“间隔”文本框中输入数值2,单击“确定”按钮,得到图13的对“四项移动平均”数据的“二项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