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8366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docx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docx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

高中语文劝学(节选)试题2019.09

 

1,两条路

[德]里克特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清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着地面,几个比他更加无望的生命飞向他们的归宿--坟墓。

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

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的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路的入口--一条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处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无底深渊,从那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出舌尖。

老人仰望着昊天,苦恼地失声喊道:

“青春啊!

回来吧!

父亲呀!

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

”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漂浮明灭,瞬息即逝了。

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

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穿透了老人的心脏。

他记起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荣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父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

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而做的祈祷。

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母居留的天堂。

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坠下。

他绝望地大声呼唤:

“回来,我的青春!

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夜晚打盹时做的一个梦。

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个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苍,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坠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还在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

“青春啊!

回来,还我韶华!

”那时只能是徒劳了。

1.第六段中画线的“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不超过20个字)作者写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不超过20个字)

答:

(1)含义是:

(2)目的是:

2.

(1)体会第二段画线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超过40个字)

(2)第四段最后把老人和自己的伙伴作比较,有什么作用?

(不超过15个字)

3.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不超过30个字)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的主人公是犯过错误的年轻人。

B.本文是通过人物的幻觉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

C.本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第二部分是后两个自然段。

D.前五个自然段用插叙的手法,通过主人公对青年时代生活选择的回忆,表现了一个老人的觉醒。

E.前五个自然段是用倒叙的手法,按主人公老年、青年、少年的顺序,表现了一个六十岁老人的苦恼和希望。

5.将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内容不得有删削)。

里克特是德国著名作家。

他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作为“穷人的歌者”,他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答:

6.在下面这段话的后面续写两个句子。

续写的句子要与前面的“敢于……”一起构成一组排比句。

青年朋友,面对青春的门槛,迈过去,义无反顾!

敢于用你那还不太坚实的肩膀,去承受社会生活的压力;

7.根据下表分析归纳。

“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到什么地方工作”表

地区比例

经济特区

沿海地区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镇

老少边区

农村

国外

其他

%

13.2

25.7

22.6

20.1

2.1

1.2

1.9

9.2

4.0

答: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职业、地区的选择存在着如下四个特点:

(1);

(2);(3);

(4)。

形成这种择业倾向的主观原因是:

;客观原因是:

;结果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

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

精妙之处在哪里?

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3,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泾jīng涘yǐ渚zhǚB.泾jìng涘sì渚zhě

C.泾jīng涘sì渚zhǚD.泾jìng涘yǐ渚zhě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径流渚崖辩别望洋向若

B.泾流劝谏旋转欣然自喜

C.争辩穷匮孀妻遗笑大方

5,“海纳白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的自题联,你能体会林则徐想通过这幅对联勉励自己做怎样的人呢?

6,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秋水时至时:

()百川灌河河:

()

河伯始旋其面目旋:

()不见水端端:

()

7,指出下列“之”的含义。

野语有之日()我之谓也()

少仲尼之闻()泾流之大(

8,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闻道白,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9,庄子,名,中期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10,《庄子》有篇,七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研究者的多认为是庄子所作。

1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美为尽在已。

顺流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

“野语有之曰:

‘闻道日,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对文段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B/C/D/

2.文段中两个通假字是:

通,通。

3.请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

4.判断下列句子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文吕有两处用了“于是焉”,都当“这时候”讲,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不辩牛马”与“不见水端”是用比照手法突出大海的广阔。

文中最能反映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的语句是:

前面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12,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文后习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日: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

远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日: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上,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日: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于是惠子恐发于南海惠子相梁,子知之乎

于是得腐鼠止于北海欲代子相仰而视之

2.与“或谓惠子曰”中的“或”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莫如以吾之所长攻其所短,或能负乎?

B.或坐或卧,或仰或俯

C.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D.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惠子相梁担任相国B.或谓惠子日有人

C.非梧桐不止停止D.非练实不食精熟、精美

4.对本文中庄子的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B.井蛙不可与之语海

C.山不在高,水不在深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3,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輮(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

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

14,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5,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B.晒C.又猛又急的D.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A.断,断绝B.超越,超过C.拒绝D.横渡,横穿

16,“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

1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8,“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1.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D.将焉取之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A.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指:

今义指:

B.用心一也

古义指:

今义指:

3.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B.①⑤⑥C.③⑦⑧D.④⑤⑧

4.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准确翻译下边文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

6.本段共六句,共分几层?

请在文中标出来,并指出每层的大意。

7.本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19,阅读下列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

诗曰:

“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于一也。

1.注音

①衢()②()

2.解释加点的词

①无冥冥之志者:

②无赫赫之功:

③事两君者不容:

④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⑤心如结兮: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译:

②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译:

4.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5.这一段的论点是:

20,老约翰过去是个商人,但后来破产了,他孤身一人搬到约克镇的乡下,过着冷清的生活。

一天晚上他在卧室中生了一个炭炉,接着便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恶梦,梦见一个原来的仇家趁他不备,用绳子勒死了他。

第二天早晨邮递员进一封电报,却发现老约翰家门窗紧闭,敲门里面没人应。

从卧室的窗户看到老约翰已经倒在床下死了。

警方没有找出任何他杀的痕迹,便断定老约翰是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上面叙述的老约翰临死前和死时的情况,都是约克镇的乡民们讲述的。

细心的读者,你发现其中的谬误吗?

试题答案

 

1,1.

(1)走上正路的人一定会过上美好的生活。

(2)激励有过失的年青人迷途知返,走上正道。

2.

(1)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走不同道路的不同境遇与结局,增强了表达效果。

(2)反衬“老人”因走错人生道路而一无所获,徒有懊悔和痛苦。

3.本文的主题思想是:

年轻人要珍惜青春努力奋斗,否则,年老时只徒留悲伤。

或:

年轻人要选准人生道路,不可误入歧途,否则将后悔不及。

4.A、C(B项就百通过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D、E项并不是用插叙、倒叙手法,也不是“回忆”、“表现老人的希望”。

前五个自然段是写年轻人的一个梦,按时光倒流的顺序,从老年写到青年、童年(少年),表现一个花甲老人的追悔)

5.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德国著名作家,“穷人的歌者”里克特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6.略

7.特点:

(1)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多,到内地老少边区的人少;

(2)到大中城市的人多,到小城镇的人少;(3)到经济特区的人多,到其他地方的人少;(4)到国外的多,留在国内农村的少。

主要原因是:

着重地区经济条件,就业环境;客观原因是: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结果是人才相对集中,分布不均衡。

2,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乐曲和弹筝女

的神情、动作。

②一是集中描写音乐。

上阙由曲名写起,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

“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

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用的是特写镜头。

“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孩年轻秀美的特征。

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

“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

3,C

4,B

5,通过上联想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集思广益,把事情办好;通过下联勉励自己杜绝私欲,光明磊落,刚正不阿。

6,按时黄河旋转、掉转尽头

7,这样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的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在这个时候,河伯高兴极了,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9,周战国宋老子道家

10,33内篇外篇外篇

11,1、C2、“泾”通“径”“辩”通“辨”3、望洋兴叹贻笑大方4、×√√√

12,1、D2、B3、C4、A

13,D

14,C

15,

(1)C

(2)A(3)B(4)C(5)D

16,①c②b③f④d⑤f⑥a

17,B

18,1.B2.A蟹钳;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B因为用心;集中注意力或居心3.B4.A5.略

6.分三层。

一层(l-2句),学习要积累;二层(3-4句),学习要有恒;三层(5-6句)、学习要专心

7.比喻论证

19,1.①qú②téng

2.①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有精诚专一的意思②显著盛大的样子③侍奉④善;仪态⑤凝结在一起

3.①所以没有精诚专一的精神,就不会智慧豁然贯通。

②布谷鸟喂小鸟,平均对待,始终如一

4.学习(或办事)应专心致志

5.故君子结于一也

20,老约翰既然次日晨就死了,那么他前一天晚上做的梦又有谁会知道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