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转录.docx
《RNA转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NA转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RNA转录
第五章
RNA的生物合成
(转录)
RNABiosynthesis,Transcription
主要内容
•第一节转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DNA指导下的RNA聚合酶
•第三节与转录起始和终止有关的DNA结构
•第四节原核和真核生物的转录及抑制剂
•第五节转录后加工及其机制
基本要求
•掌握转录相关的酶类
•熟悉转录的基本过程
•了解转录抑制剂
•掌握转录起始与终止的特殊结构
•掌握转录后加工机制
第一节转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一、基本概念
第三节二、转录与复制的异同
第四节一、基本概念
第五节转录(transcription)
第六节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第七节转录的基本概念
第八节反应体系:
DNA模板,NTP,酶,Mg2+,Mn2+,合成方向5'→3'。
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
第九节转录特点:
不对称转录--DNA片段转录时,双链DNA中只有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这种转录方式称作不对称转录。
第一十节模板链(templatestrand)及反意义链(antisensestrand):
指导RNA合成的DNA链为模板链,又称反意义链。
编码链(codingstrand)及有意义链(sensestrand):
不作为转录的另一条DNA链为编码链,又称有意义链。
由于基因分布于不同的DNA单链中,即某条DNA单链对某个基因是模板链,而对另一个基因则是编码链。
第一十一节原料:
四种磷酸核苷NTP,DNA中的T在RNA合成中变为U
第一十二节合成过程:
连续,
第一十三节方向:
5‘→3’从头合成,5´—末端的起始核苷酸常为GTP或ATP
第一十四节转录的一般过程
第一十五节参与转录的物质
第一十六节原料:
NTPs(ATP,UTP,GTP,CTP)
第一十七节模板:
DNA
第一十八节酶:
RNA聚合酶(RNApolymerase,RNA-pol)
第一十九节其他蛋白质因子
第二十节转录模板
a)DNA分子上转录出RNA的区段,称为结构基因(structuralgene)。
b)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称为模板链(templatestrand),也称作Watson链。
相对的另一股单链是编码链(codingstrand),也称为Crick链。
第二十一节不对称转录
第二十二节(asymmetrictranscription)
第二十三节在DNA分子双链上某一区段,一股链用作模板指引转录,另一股链不转录;
第二十四节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条单链上。
第二十五节生物信息流动模式
第二十六节5′···GCAGTACATGTC···3′
第二十七节编码链
第二十八节3′···cgtgatgtacag···5′
第二十九节模板链
第三十节mRNA
第三十一节mRNA
第三十二节5′···GCAGUACAUGUC···3′
第三十三节5′···GCAGUACAUGUC···3′
第三十四节蛋白质
第三十五节翻译
N······Ala·Val·His·Val
转录单元(transcriptionunit)
一段从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DNA序列。
一个转录单位可以是一个基因,也可以是多个基因
转录的特点:
1、不对称性
2、连续性
3、单向性
4、有特定的起始和终止位点
转录与复制的相同点
•1.都以DNA为模板
•2.原料为核苷酸
•3.合成方向均为5′→3′方向
•4.遵守碱基互补配对规律
•5.产物为多聚核苷酸链
•复制和转录的区别
第二节DNA指导下的RNA聚合酶
•一、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
(一)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大肠杆菌
–分子量为480kD,由四个亚基组成α2ββ′σ(全酶)
–去掉σ亚基称为核心酶
•起始
•双链DNA局部解开
•磷酸二酯键形成
•延长阶段
•解链区到达基因终点
•终止阶段
•
(二)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三种RNA聚合酶Ⅰ,Ⅱ,Ⅲ,它们专一地转录不同的基因,其转录过程和产物已各不相同.三种RNA聚合酶对鹅膏覃碱的敏感性反应不同.
RNA聚合酶与DNA聚合酶的区别
R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大小(M)
大,4.8×105dol
小,1.09×105dol
引物
无
有
产物
较短,游离
较长,与模板以氢键相连
作用方式
一条链的某一段
两条链同时进行
外切酶活性
无
5’3’,3’5’
校对合成能力
无
有
修复能力
无
有
第三节与转录起始和终止有关的DNA结构
•一原核生物的启动子和终止子
•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异同
•sextamabox(-35区):
RNA聚合酶识别位点,该序列提供了RNA聚合酶识别的信号。
•Pribnowbox(-10区):
RNA聚合酶牢固结合位点,此处AT含量多,有助于DNA局部双链解开。
真核生物启动子
真核有三种不同的启动子和有关的元件,每一种RNA聚合酶都有自己的启动子.
启动子Ⅱ最为复杂,它和原核的启动子有很多不同
(一)RNA聚合酶Ι的启动子
(二)近启动子:
-40-----+5,其功能决定转录起始的精确位置
(三)远启动子:
-165------40,其功能是影响转录的频率.
(四)
(二)RNA聚合酶Ⅱ的启动子
(五)核心启动子(corepromoter)
(六)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promoterelement,UPE)
(七)1、核心启动子
(八)●定义:
指保证RNA聚合酶Ⅱ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及转录起始位点上游TATA区
(九)TATA常在-25bp左右,相当于原核的-10序列
(一十)T85A97T93A85A63A83A50
(一十一)作用:
选择正确的转录起始位点,保证精确起始
(一十二)2、上游启动子元件
(一十三)●包括CAAT盒(CCAAT)和GC盒(GGGCGG)等
(一十四)CAAT:
-70--80bp
(一十五)GGGCGG:
-80--110bp
(一十六)●作用:
控制转录起始频率。
(一十七)帽子位点
(一十八)即转录起始位点,其碱基大多为腺嘌呤(指非模板链),两侧各有若干个嘧啶核苷酸.
(一十九)增强子及其功能
(二十)增强子的发现从SV40开始,在SV40的转录单元上发现它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200bp处有两段72bp长的重复序列,它们不是启动子的一部分,但能增强或促进转录的起始,除去这两段序列会大大降低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
(二十一)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为增强子或强化子(enhancer)。
后来在许多基因的启动区中陆续发现了增强子的存在。
(二十二)增强子的性质
(二十三)1增强效应十分明显:
10---200倍,甚至上千倍
(二十四)2增强效应与其位置和取向无关
(二十五)3大多为重复序列,其内部常有一个核心序列TGGAAA
(二十六)4其增强效应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细胞特异性,只有特定的转录因子参与才能发挥其功能
(二十七)5没有基因专一性,与不同的基因组合均表现增强效应
(二十八)6许多增强子还受外部金属离子等调控
(三)RNA聚合酶Ⅲ的启动子
•最初在非洲爪蟾5SrRNA基因的启动子中被发现
•这种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位点的下游,一般又叫做内部启动子或下游启动子
•该类启动子有分区,并须与相应的转录因子结合才能起始转录
原核与真核生物转录起始位点的结构差异
•1原核生物转录起始位点没有帽子结构,嘌呤和嘧啶都能起始转录;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位点不但有帽子结构,而且要求有腺嘌呤才能起始转录
•2原核生物启动区范围较小,真核生物转录启动区则较大
•3原核生物中一般只有Pribnow框和Sextama框,而真核生物中相应的调控框则较多
第四节原核和真核生物的转录及抑制剂
•一、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
•二、原核生物转录的延长
•三、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
•四、真核生物的转录
•五、RNA生物合成抑制剂
•1.起始位点的识别
•σ识别正确的启动位点,启动子的结构至少由三部分组成:
-35序列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10序列是酶的紧密结合位点(富含AT碱基,利于双链打开);第三部分是RNA合成的起始点。
•2.转录起始
•加入的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是GTP或ATP。
所形成的启动子、全酶和核苷三磷酸复合物称为三元起始复合物,第一个核苷三磷酸一旦掺入到转录起始点,σ亚基就会被释放脱离核心酶。
•3.链的延伸
•以NTP为原料和能量,DNA模板链为模板,靠核心酶的催化,核苷酸间通过3´,5´-磷酸二酯键成核糖核酸链(RNA)
•4.转录终止
•转录终止信号有两种情况
•弱终止子:
依赖ρ因子(终止因子,terminators)的终止
•NusA蛋白识别DNA链上的终止信号,在ρ因子帮助终止。
•强终止子:
(1)在终止点之前具有一段富含G-C的回文区域。
(2)富含G-C的区域之后是一连串的dA碱基序列,它们转录的RNA链的末端为一连串U(连续6个)。
•一、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一)转录起始
转录起始需解决两个问题:
1.RNA聚合酶必须准确地结合在转录模板的起始区域。
2.DNA双链解开,使其中的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
3.包括转录起始、延长、终止三步
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
–原核生物由σ因子辨认转录起始位点,原核生物在-35区有5′-TTGACA,在-10区有TATAAT盒RNA酶结合到DNA链上,DNA双链部分解开形成转录空泡.
–转录起始不需引物,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发生第一次聚合反应,形成四-磷酸二核苷酸。
–转录起始复合物:
–
(二)转录延长
–1.σ亚基脱落,RNA–pol聚合酶核心酶变构,与模板结合松弛,沿着DNA模板前移;
–2.在核心酶作用下,NTP不断聚合,RNA链不断延长。
–转录空泡(transcriptionbubble):
也称转录复合物,是由RNA聚合酶的核心酶、DNA模板和转录产物RNA三者结合在一起的复合体。
–三)转录终止
–指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停顿下来不再前进,转录产物RNA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落下来。
–分类
–依赖Rho(ρ)因子的转录终止
–非依赖Rho因子的转录终止
–1.依赖Rho因子的转录终止
–Rho因子是rho基因的产物,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由6个亚基组成,分子量300KD。
Rho因子结合在新生的RNA链上,由5’端向3’端的方向移动。
–◆Rho因子有ATP酶的活性和解螺旋酶的活性
–2.非依赖Rho因子的转录终止
–DNA模板上靠近终止处,有些特殊的碱基序列,转录出RNA后,RNA产物形成特殊的结构来终止转录。
–①RNA产物3’端往往形成特殊的茎环结构,该结构阻碍RNA聚合酶前移。
–②转录产物中有密集的G-C配对,形成茎环结构,其后有一串寡聚U。
rU:
dA最不稳定。
–③寡聚U有利于RNA不再依附DNA模板链而脱落。
–终止效率与二重对称序列和寡聚U的长短有关,长度效率
–茎环结构使转录终止的机理
–使RNA聚合酶变构,转录停顿;
–转录复合物解离,RNA产物释放。
–二、真核生物转录的基本过程
–模板识别
–转录起始
–转录延伸
–转录终止
–模板识别阶段主要指: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
原核生物: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直接识别。
真核生物:
RNA聚合酶不能直接识别基因的启动子区,需要转录调控因子(辅助蛋白质)按特定顺序结合于启动子上,RNA聚合酶才能与之相结合并形成复杂的前起始复合物。
(一)转录起始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RNA-pol种类不同,结合模板的特性不一样。
转录起始时,原核生物RNA-pol可直接结合模板,而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需与多种蛋白因子的相互作用才能结合模板。
•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element)
•-35区 5′-TATAHogness盒TATA盒
•-40~-110区 CAAT盒 GC盒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factor)
•转录因子(TF)
•转录因子和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复合物
–TFⅡA、B、D、E、F
–起始前复合物(PIC)
•转录起始前的上游区段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element)
•DNA分子上具有的可影响转录的各种组分
TATA区:
使转录精确地起始。
CAAT区和GC区又称为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promoterelement,UPE)或称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activatingsequence,UAS)主要控制转录起始频率,基本上不参与起始位点的确定。
尽管这3种启动子区序列都有着重要功能,但并不是每个基因的启动子区都包含这3种序列。
•有些基因,如组蛋白H2B,不含GC区,但有两个CAAT区,一个TATA区。
•2.转录因子
•能直接、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白质,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factors)。
•反式作用因子中,直接或间接结合RNA聚合酶的,则称为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alfactors,TF)。
•3.转录起始前复合物
•(pre-initiationcomplex,PIC)
•真核生物RNA-pol不与DNA分子直接结合,而需依靠众多的转录因子。
(二)转录的延伸
•RNA聚合酶离开启动子,沿DNA链移动并使新生RNA链不断伸长的过程。
转录起始后直到形成9个核苷酸短链是通过启动子阶段,此时RNA聚合酶一直处于启动子区,新生的RNA链与DNA模板链的结合不够牢固,很容易从DNA链上掉下来并导致转录重新开始。
一旦RNA聚合酶成功地合成9个以上核苷酸并离开启动子区,转录就进入正常的延伸阶段
转录延长
真核生物转录延长过程与原核生物大致相似,但因有核膜相隔,没有转录与翻译同步的现象。
RNA-pol前移处处都遇上核小体。
(三)真核生物转录终止
——和转录后修饰密切相关。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转录的差别
·区域不同
·RNA聚合酶不相同
·启动子不同
·转录后RNA加工修饰不同
核酸合成的抑制剂
·核苷酸合成抑制剂
氨基酸类似物
叶酸类似物
碱基和核苷酸类似物
·与DNA模板结合的抑制剂
嵌合剂
烷化剂
·作用于DNA聚合酶或RNA集合酶的抑制剂
抗菌素:
如利福平、曲张霉素
有机化合物:
如磷羧基乙酸
转录过程的选择性抑制剂
放线菌素D
利福平
α-鹅膏蕈碱
原核
抑制
抑制
不抑制
真核
抑制
不抑制
抑制RNA聚合酶Ⅱ
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1、嘌呤和嘧啶类似物
●碱基类似物(人工合成):
抑制和干扰核酸的合成,
●代谢抑制物:
直接抑制核苷酸生物合成的酶,或掺入核酸分子中去,形成异常DNA,RNA,影响核酸功能。
●DNA模板功能抑制剂
●
(1)烷化剂
●
(2)放线菌D(原、真)
●(3)嵌入染料
●RNA聚合酶的抑制剂
●
(1)利福平:
和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β亚基结合,从而阻止合成。
●
(2)α-鹅膏覃碱:
通过作用于RNA聚合酶Ⅱ和Ⅲ阻断真核生物细胞mRNA的合成。
第五节转录后加工及其机制
•一、mRNA的前体加工
•二、tRNA的前体加工
•三、rRNA的前体加工
•四、RNA的剪接
•五、RNA催化活性
•六、RNA编辑
•RNA转录后的加工(post-transcriptionalprocessing)
•转录得到的只是初级产物,通常要经过加工,才能转变为成熟的RNA。
tRNA和rRNA的转录后加工比较简单,而mRNA的转录后加工比较复杂。
•原核基因是多顺反子(poly-cistron),通常是几个相关的结构基因(编码的)同时转录得到多个mRNA。
•而真核基因是单顺反子(mono-cistron),又是断裂基因。
其结构基因中由编码的外显子(exon)和不编码的内含子(intron)间隔排开。
转录得到的是“毛坯”,要在其5’端加上鸟嘌呤“帽子”,3’端加上polyA的“尾巴”,切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mRNA。
•几种主要的修饰方式
•1.剪接(splicing)
•2.剪切(cleavage)
•3.修饰(modification)
•4.添加(addition)
真核细胞mRNA的加工
·5′端接上一个“帽子”(CAP)结构
·3′端添加PolyA“尾巴”,由RNA末端核苷酸转移酶催化
·剪接:
剪去内含子(intron),拼接外显子(extron)
一、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后加工
一)首、尾的修饰
•5'端形成帽子结构(m7GpppGp—)
•3'端加上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Atail)
帽子结构
•帽子0:
m7GpppX,N7甲基鸟嘌呤核苷酸
•帽子1:
m7GpppXm,帽子0后第一个核苷酸2位氧甲基化,这是除单细胞真核生物外其它真核生物的主要帽子形式
•帽子2:
m7GpppXmpYm,帽子0后第二个核苷酸2位氧甲基化
•帽子结构中甲基供体为S-腺苷甲硫氨酸(SAM)
帽子结构的生理功能
•1帽子结构为核糖体识别mRNA提供了信号,帽子0结构是核糖体识别mRNA所必须的.
•2帽子结构增加mRNA的稳定性,保护mRNA免受5’外切核酸酶的降解.
•3帽子结构还能促进某些RNA的合成.
•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尾修饰
•——和转录终止密切相关。
•2、3’端加尾
•多聚腺苷酸尾巴
•AAUAAA:
•★准确切割
•★加poly(A)
•
(二)mRNA的剪接
•1.hnRNA和snRNA
•核内的初级mRNA称为杂化核RNA(hetero-nuclearRNA,hnRNA)
•snRNA(smallnuclearRNA)
•snRNA
•核内的蛋白质
•小分子核糖核酸蛋白体
•(并接体,splicesome)
小分子核内RNA(snRNA)
•真核细胞核内一组小分子RNA,含70~300碱基,序列中尿嘧啶含量较高,因此又用U命名.
•既非任何RNA的前体,也非某种RNA代谢的中间产物,而是具有独特功能且独立存在的实体,参与mRNA的加工。
•常与多种特异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小分子核内核蛋白颗粒(smallnuclearribonucleoproteinparticle,snRNP)
•*断裂基因(splitegene)
•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mRNA的剪接
•——除去hnRNA中的内含子,将外显子连接。
•snRNP与hnRNA结合成为并接体
•外显子(exon)和内含子(intron)
•外显子
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
内含子的其它剪接方式及功能
•内含子的分类
•按基因类型分
–第一类内含子线粒体,叶绿体内转录初级rRNA基因
–第二类内含子线粒体,叶绿体内转录初级mRNA基因
–第三类内含子套索状剪接SnRNA和SnRNP完成
–第四类内含子tRNA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的内含子
二tRNA的转录后加工
•切除部分序列:
–5′-端一段前导序列
–反密码子环一段插入序列
•3′-端CCA-OH的生成
–tRNA核苷酸基转移酶
•某些碱基的化学修饰:
–甲基化
–还原反应DHU
–脱氨反应
•碱基修饰的方式:
•1)甲基化
•如:
A→A
•
(2)还原反应
•如:
U→DHU
•3)核苷内的转位反应
•4)脱氨反应
•如:
A→I
三rRNA前体的加工
»原核生物中rRNA基因与某些tRNA基因组成混合操纵子,这些混合操纵子在形成多顺反子转录物后,经断裂成为rRNA和tRNA的前体,然后分别进一步加工成熟.
»四、核酶
»核酶(ribozyme)
»具有酶促活性的RNA称为核酶。
»核酶
»某些RNA分子本身具有自我催化能力,可以完成rRNA的剪接,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RNA被称为核酶。
五RNA的编辑
•编辑(editing)是指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突变、加入或丢失等现象。
RNA的拼接、编辑和再编码
大多数的真核基因都是断裂基因,断裂基因的转录产物需要通过拼接,去除插入部分(即内含子,intron),使编码区(即外含子,Exon)成为连续序列,这是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环节。
RNA编码序列的改变称为编辑(editing),RNA编码和读码方式的改变称为再编码(recoding)。
由于存在选择性的拼接、编辑和再编码,一个基因可以产生多种蛋白质。
1、RNA的拼接
2、RNA的编辑
3、RNA的再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