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维保方案、报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770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维保方案、报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检测维保方案、报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检测维保方案、报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检测维保方案、报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检测维保方案、报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测维保方案、报价.docx

《检测维保方案、报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维保方案、报价.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测维保方案、报价.docx

消检、电检方案及报价单

消防设备维修保养方案及报价单

北京中消长城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

消检、电检方案及报价单

一、建筑消防设施检测

1、检测方主要依据的国家现行规范如下: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97

《火灾报警控制通用技术条件》GB4717-93

《木制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GB14101-93

《钢制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GB12955-91

《钢制防火卷帘门通用技术条件》GB14102-9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A5-91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通用技术条件》GA54-93

2、受检方需要派出1-2名配合人员,如果受检方派出两名配合人员,检测方现场检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检测内容中一项内容,按每检测两项,逐步进行检测;

3、受检方最少派出一名配合人员,检测方按检测内容中每一单项内容,逐步进行检测。

二、检测的工作程序

检测应按以下工作程序进行:

1、申报检测时,需向检测机构提供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

2、检测机构受理检测申请,安排检测日期;

3、检测中检测仪器必须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验合格,检测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4、检测前,受检单位应组织好应组织好各受检系统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情况介绍,检测中,受检单位有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必须在场,配合检测人员工作;

5、检测工作结束,主检员应向受检单位通报检测情况,对有争议的项目,主检员可决定当时复检;

6、主检员组织检测员根据各系统检测的原始记录,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编写《检测报告》,经检测机构负责人审核批准,签发《检测报告》;

7、受检单位领取《检测报告》报消防监督机关备案,有关资料及原始记录由检测机构存档。

三、现场检测用工具

1、钢卷尺

2、皮卷尺

3、游标卡尺

4、照度计

5、声级计

6、风速仪

7、微压计

8、塞尺

9、水平尺

10、测力计

11、压力表

12、温湿度表

13、火灾探测器加烟器

14、火灾探测器加温器

15、钳形电流表

16、秒表

17、万用表

四、现场预检时初步统计受检方安排本次消防检测的建筑内,消防系统设施具体内容如下:

五、检测步骤

第一项: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应急广播、声光报警装置、火灾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灯、电梯迫降等)

第二项:

消防供水系统

第三项:

消火栓系统

第四项: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五项:

防排烟系统及空气调节系统

第六项:

防火卷帘、防火门(双、单钢)

备注:

检测方按受检方每座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现场的检测,现场检测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具体每一项消防设施的静态设置及功能的检测;第二类为每一项消防设施的动态功能的检测,以及每一项消防设施的动态功能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自动联动功能试验(以下第五项包含检测方对每一项消防设施的现场检测内容及检测具体每一项消防设施的技术要求)。

五、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具体内容如下:

1、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应急广播等)

1.1消防控制室检查:

现场检测

1.1.1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为甲、乙级防火门。

如果消防中控室设在建筑的首层,消防控制室的门的上方应设标志牌或标志灯,地下的控制室门上的标志必须是带灯光的装置。

设标志灯的电源应从消防电源上接。

1.1.2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器线路及管路穿过。

1.2报警控制器

1.2.1火灾报警控制器或集中报警控制器安装要求

1.2.2现场检测:

报警控制器安装应平稳、牢固,不得倾斜;报警控制器单列布置时,其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米,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米;报警控制器如一侧靠墙安装,另一侧与墙距离不应小于1米;需从后面检修的报警控制器,其后面板与墙距离不应小于1米;报警控制器底面宜高出安装地面0.1-0.2米;壁挂式报警控制器的安装高度应便于人员观察及操作。

1.3区域报警控制器、层显示器、复示屏的安装要求

现场检测:

区域报警控制器、层显示器、复示屏的安装牢固、平稳、不得倾斜。

如安装在轻质墙上,应采取加固措施;区域报警控制器、层显示器、复示屏如安装在墙上,其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3-1.5米;如安装在靠近门轴的侧面,与墙距离不应小于0.5米;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米;当用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或一台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

1.4控制柜内布线

现场检测:

配线清晰、整齐、美观,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端子板不应受外界机械应力;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表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得褪色;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子,其接线不得超过两根;导线应捆扎成束;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0.2米的接线余量;导线引入穿线后,应在进线管处进行封堵;控制器应有牢固的保护接地,并且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要严格区分,要有明显标志。

1.5火灾报警系统电源

现场检测:

火灾报警系统的供电电源应是消防专用电源,并有明显标志;火灾报警系统应有主电源和直流被用电源;报警控制器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插头;火灾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CRT显示器、消防通讯设备等的电源,宜由UPS装置供电;如消防控制室为双路供电,则应在其末端配电箱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1.6联动控制消防设备、安装要求(重点现场检测)

现场检测:

联动控制器前操作距离:

单列布置时不小于1.5米;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米;

值班人员工作面与墙距离不应小于3米;控制器后维修距离不应小于1米;当控制器的排列长度大于4米时,其俩端应设置宽度大于1米的通道。

1.7控制柜内布线

现场检测:

不同电压、不通同电流类别导线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且布线整齐、清晰、牢固。

1.8盘面控制、显示信号及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现场检测:

控制器盘面应有消防设备控制信号和动作部位的显示信号;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1.9、电源

现场检测:

供电电源应是消防专用电源,并有明显标志。

火灾报警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插头;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CRT显示器、消防通讯设备等的电源,宜由UPS装置供电;如消防控制室为双路供电,则应在其末端配电箱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1.10接地布线

现场检测:

联动控制器应有牢固、可靠的接地。

并设置明显标志。

1.11火灾探测器系统布线

1.11.1信号传输线路保护材料

现场检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并应采取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1.11.2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保护材料

现场检测:

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厚度不宜小于30mm。

当采用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

1.11.3管路加固措施及管路连接处理;管路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或采用焊接等其它加固措施;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吊点或支点,在线槽接头处、接线盒0.2m处、线槽变向或转角处应设吊点或支点;线槽吊杆直径≧6mm;敷设于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路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

1.12布线要求

现场检测:

管路长度大于45米无弯曲时、大于30米有1个弯曲时、大于20米有2个弯曲时、大于12米有3个弯曲时,应加装接线盒便于接线;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应分管、分槽设置,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宜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导线接头应在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1.13火灾探测器

1.13.1外观质量要求

现场检测:

探测器自身应牢固、完好,无破损、碎裂。

1.13.2普通点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现场检测:

常规情况下,探测器应吸顶安装;装设在通透性吊顶的场所,探测器应在通透性吊顶的上方吸顶安装;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5m;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5m;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离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边的距离不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安装一只探测器;.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一半;.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不应超出下列所规定的范围;

表4-1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半径

火灾探测器的种类

地面

面积

S(㎡)

房间

高度

h(m)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

防顶坡度θ

θ≤15°

15°<θ≤30°

θ>30

A(㎡)

R(m)

A(㎡)

R(m)

A(㎡)

R(m)

感烟探测器

S≤80

h≤12

80

6.7

80

7.2

80

8.0

S>80

6

80

6.7

100

8.0

120

9.9

h≤6

60

5.8

80

7.2

100

9.0

感温探测器

S≤30

h≤8

30

4.4

30

4.9

30

5.5

S>30

H≤8

20

3.6

30

4.9

40

6.3

探测器底座应牢固,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0.15m的余量,正常监视状态下探测器不应发出故障和火灾报警信号。

1.14火灾探测器的确认灯

现场检测:

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出口;火灾探测器报警后,应启动探测器确认灯。

1.15报警功能

现场检测:

当被监视区或发生火情,探测器到达其响应阈值时,探测器应输出火警信号,且探测器地址或编码应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显示相一致。

同时启动探测器的报警确认灯。

当探测器连续短路或与底座脱离时,应输出故障信号。

探测器具:

便携式火灾探测试验器

1.16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要求

现场检测: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牢固,不得倾斜;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有显著标志,安装在墙上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1.3—1.5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内接线余量不应小于0.1m;每个防火分区内至少应设一只手动报警按纽,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