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6957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docx

《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docx

完成第四部份七种课型整体识字课型

第四部份 七种课型的课堂结构与教学环节

第二章“整体识字”课型的课堂结构与教学环节

一、整体识字课型的教学内容与几种识字方式

二、整体识字课型的课时数与写字的教学时间分配

三、整体识字课型的课堂结构

四、整体识字课型的特征性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一、整体识字课型的教学内容与几种识字方式

整体识字课型的教学内容,不同于传统识字课的教学内容,只是将一篇文章里的生字拿出来,从头开始读一读、认一认、讲一讲,一节课实实在在的将这篇文章里字都讲得清清楚楚,现在的孩子上学以前都有一些识字量,如果再按照传统的方式一个不漏的讲来讲去,会很浪费学生的时间。

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就是担心教材上的一个字不认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其实关于这一点,老师大可放心,即使有几个字不认识,并不能影响学生的成绩和朗读,而相反,一年级的小学生不超越教材认识更多的字,那才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所以关于教材内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这部分没有做为整体识字课型研究的主要问题,这一点应该说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办法。

因此,主题阅读的整体识字课型,是把如何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进行拓展识字做为研究的重点。

整体识字课型,是要求我们的老师具体地按照一种方式,进行拓展识字。

所以整体识字课型的主要特征是,老师在上课时,是否有让学生拓展识字,差异化地增加识字量,而不是只将教材上的生字整体的识下来。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所以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我们在这里提出的整体识字课型中的“整体识字”的几种方式有:

背诵识字、韵角识字、部首识字、词语归类识字、随文识字、查字典识字等,希望老师们能利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拓展识字。

几种方式具体解读如下:

(一)背诵识字,既在背诵(经典积累)的过程中识字。

小学一、二年级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告诉我们,这个时期是孩子们记忆力发展的高峰,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积累一些一生有用的经典。

所以便于积累和识字同步完成,在主题阅读系列读本中的《经典诵读》的第一册,我们安排的内容是琅琅上口的成语接龙(这和其它年级的编排体例和内容是不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能快速的突破识字关)。

这样便于老师在每节课中,拿出3-5分钟的时间,按照“速读速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一边积累经典,一边识字。

《经典诵读》一年级上册,编写的都是成语接龙。

其中有数字成语接龙,有同字成语接龙,有同音字成语接龙。

在这册书里面,有32组成语,每组有10个成语,总共有320个成语,总共1280个字,如果一年级的学生能在第一学期认识这1280个字(去掉重复的字500个左右),再加上教材里400个生字,那么基本上就能借助拼音和图画读一些儿童读物了,同时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

所以每节课拿出3-5分钟的时间,做成语接龙的背诵,是一个有效的背诵拓展识字。

(二)韵角识字,既在体会字音的韵律中识字。

在一年级上册的《主题读写》中,每一篇文章的下面都有一些韵角一致的词语(读本中,除了一年级上册以外的其它年级,这个部分的内容是,和这篇文章思想情感统一的名人名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主题是:

我们的画。

示例1:

我爱大山我爱家

郭荣安

小溪叮咚响,

鸟儿叫喳喳,

穿过金竹林,

绕过绿山茶。

山路弯弯山中行,

白云深处是我家,

人在半山腰,

满眼都是画儿。

绿林像大海,

红花遍山崖。

山是摇篮我是娃,

我爱大山我爱家。

读字词,听自己的声音:

叫喳喳遍山崖绿山茶都是画我是娃

在一年级上册《主题读写》的每一首儿歌后面,都有一个栏目:

“读字词,听自己的声音”。

而这些字词中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相同的,这样编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好听的韵律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这对学生未来学习韵律诗、理解中国语言打下基础。

(三)部首识字,既将同一部首的字,拿出来一起认识。

这种识字方法,利于学生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中国造字的历史,既是识字,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比如说,…………………………

依托部首拓展识字,是一种整体识字的方式。

在主题阅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部首识字和写字同时进行,其效果更好一些。

为此课题组特别研发了《大单元同步字帖》,此字帖就是将一个单元中的同一笔画、同一部首、同一结构的字放在一起,进行有规律的指导写字。

(四)词语归类识字,既按照一定语言规律进行识字。

比如说,重叠词说说看:

爸爸、妈妈、爷爷……蓝蓝、闪闪……日日、夜夜……,类似这样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一个字开花,ABB式词语我知道等。

在一年级的上册、下册两本《主题读写》中,每一单元的后面都有一个栏目,叫“我会读”。

这里面所选择的字、词或短句,都是这一个单元文章里面出现过的内容。

比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我们都是好孩子”,在这单元的“我会读”的栏目里,就在文章里找出来以下这些词语让学生们来读:

示例2:

一个问题一群蚂蚁一声令下一所小学

一个青春一件蠢事一天下午一本作业

一个心眼一根黄瓜一个萝卜一个李子

一把斧头一把搂住一位总统一个流浪汉

这样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律,让学生识字、积累词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量,积累词语,同时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说自己会的同类型的词语。

这个栏目表面上是读和认,其实也是说的一项练习。

(五)是随文识字,既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

先读书,后识字,读中识字,整体识字,使识字不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

这样的识字方法可以将整体识字课型和以文带文的课型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哪个字不认识,就认识哪个字,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已经有一定的识字基础(识字量达800以上)的学生,也就是在学生阅读的一篇文章里,不认识的字是少量的,认识的字是多数的。

而且这种随文识字的方法更适合在每个学生不认识的字都是不同的情况下进行。

反过来解释就是有的学生认识这个字,有的同学不认识那个字,这样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识字,就不会出现即使学生会了,也要因为个别学生不会某个字而一直在那里“注意听”。

(六)查字典识字,既利用查字典的方法来识字。

这种方法应该和随文识字一样,用在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量之后。

从教材的编排角度也是将拼音查字法(第一次学习查字典)按排在了一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这个时候小学生按照教材的正常教材要求,已经有800个字的识字量了。

如果在这样的教学时机,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读书莫怕栏路虎”的精神,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这既是一种识字的方法,更是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困难的一种习惯养成。

所以我们说,教会学生查字典不是目的,而是让学生养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的习惯才是目的。

整体识字课型的特征是看有没有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识字,那么用随文识字、查字典识字的方式,怎么拓展识字呢?

这主要应该体现在以文带文的“带文”中的随文拓展识字。

二、整体识字课型的课时数与写字的教学时间分配

(一)整体识字课型的课时数

按照大单元教学14课时分配表的教学建议,整体识字课一年级4节;二年级3节;3年级2节,4年级1节;依次递减,五、六年级不开“整体识字课”。

(二)整体识字课型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时间分配

整体识字课型,顾名思义是以识字为主。

但一节课40分钟,全是读一读、认一认、讲一讲的识字方式,这样的课堂往往学生会很疲惫,最后课堂会比较散和乱。

那么让写字成为识字的进一步延伸,是老师们常用的方式和方法。

所以在一节整体识字课上,识字时间占25分钟,写字的时间占15分钟,是一个比较好的比例。

三、整体识字课型的特征性环节与课堂结构

(一)整体识字课型的特征性环节

示例3:

背诵识字

韵角识字

部首识字

词语归类识字

随文识字

查字典识字

在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以上几种识字方式,那么是不是一节课用上其中的某一种方式就是整体识字呢?

我想答案是“不”。

这些识字方式,我们老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过,这对我们来说既不陌生,也不新奇。

整体识字课型的关键是看有没有在教材要求的识字量的基础上、在学生可接受的可能性面前,进行适当的、有规律地拓展识字。

所以整体识字课型中,一定有一个环节是“拓展识字”。

那么,拓展识字环节的特征是什么呢?

结合上面的几种识字方式,就会出现下列拓展识字环节:

示例4:

背诵拓展识字环节

韵角拓展识字环节

部首拓展识字环节

词语归类拓展识字环节

随文拓展识字环节

查字典拓展识字环节

(二)整体识字课型的课堂结构

当我们清楚了这些拓展识字环节时,就能设计出整体识字的课堂教学结构。

整体识字,不是一节课干巴巴地从头到尾都识字,而是以识字为主的识字、写字、词语积累、诵读、精读文的教学等多种方式融合为一体的课堂结构。

比如:

示例5:

背诵拓展识字环节+精读文的教学+写字环节

韵角拓展识字环节+写字环节+精读文的教学

韵角拓展识字环节+写字环节+诵读古诗教学

识字教学内容+部首拓展识字环节+写字环节

部首拓展识字环节+写字环节+朗读环节

……

依托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以识字、写字、诵读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在以上整体识字课型的课堂结构中,我们看出拓展识字是这一课型的特征性环节,而写字也将融入到每一节整体识字课的课型中。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研究课、公开课,很多老师怕课堂沉默,总是在课堂让学生“读和说”,充分的让学生动起来,而对写字这一项静的活动给出的时间不多、给出的指导也不系统。

这样的教学,往往就造成课堂上讲来讲去,说来说去,而课后还要给学生补来补去(因为写没完成)。

要想真正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要提高在课堂教学内写的质量。

上语文课不写字,再单拿出课时间做写字课,应该说这是一种方法,但这还不能称为最有效的办法。

四、整体识字课型的特征性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一)背诵拓展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

有趣的游戏。

示例6:

主题阅读系列读本《经典诵读》一年级上册第二组数字成语接龙的内容是:

一鸣惊人二姓之好

三年五载四面楚歌

五体投地六亲不认

七嘴八舌八拜之交

九死一生十恶不赦

“背诵拓展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一上第一单元《经典诵读》数字成语接龙:

四面楚歌一组。

教学时间5分钟。

读一读

背一背

认一认

1、通过背诵成语接龙中的10个成语,认识其中的生字。

2、积累成语。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

用5分钟,师生背诵主题阅读系列读本《经典诵读》中的《成语接龙》数字篇“四面楚歌”中的10句成语。

2、学生活动方式。

老师先领着学生读一读,然后再让学生背一背,最后再让学生认一认。

其实在读一读、背一背、认一认这三个环节中,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最难的是认一认。

因为读一读是老师领着读,这是一个学生模仿着读的过程,是认字的第一阶段;而背一背,是学生根据成语接龙的规律,并借助老师领读的初步认识,这对于处在模仿、记忆水平发展高峰期的小学生来说都不是难事;而最后一个环节,将生字脱离原有一语言环境,单个的认识,这是有难度的,所以在这里不要要求每个学生将每一个字都认识,而是能多认一个就比不多认为好。

3、教学目标。

背诵拓展识字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这10个成语里的生字,同时积累这10个成语。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背诵的成语接龙的所有字都要认识,而是在背诵中,有些字可以很准确的认识,有些字可朦胧的认识。

这样即使这次没有准确认识,那么下次再在其它文章里出现时,再一次进行认识。

同样背诵了10个成语,也不是每一位学生每个成语都得背下来,有些成语可以很准确的背诵,有些可以囫囵吞枣的背诵。

如果在背诵的过程中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认识每一个字,背诵每一个成语,那就又出现“死教书”的现象了。

(二)韵角拓展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以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

会看的小眼睛。

用韵角的方式拓展识字。

示例7:

主题阅读系列读本《主题读写》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与《菜园里》对对读的文章是《瓜儿谣》。

瓜儿谣

蒋应武

黄瓜短,丝瓜长,

西瓜圆,冬瓜胖,

南瓜和甜瓜,

一点儿也不像。

地瓜藏地下,

木瓜爬树上,

一群瓜娃娃,

各有各的样。

读字词,听自己的声音:

长胖像上样

“韵角拓展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一上第四单元《主题读写》:

瓜儿谣。

教学时间8分钟。

读一读

认一认

1、通过朗读《瓜儿谣》体会童谣的韵律美。

2、认读“长、胖、像、上、样”几个韵母相同的字。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

韵角拓展识字这一环节,老师运用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与教材上《菜园里》同主题的《瓜儿谣》这首儿歌,并依托韵角,让学生认识生字。

2、学生活动方式。

读一读、认一认是韵角拓展识字的学生活动方式。

3、教学目标。

在韵角识字的环节里,有些字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已经不是生字了,这没有关系,只有用学生会读的熟字,来带不认识的生字,才能真正的发挥韵角识字的妙处,也才能体到汉字的韵律美。

在这里面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瓜儿谣》这首儿歌里,还有“藏、群”等汉字学生也不认识,但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运用韵角的韵律带动识字,所以其它不认识的字,老师采用以“以读带讲”或领读的方法一带而过,不要每个字都面面俱到,而突显不了韵角识字的韵律感。

如果依据学生学习水平,这些韵角相同的字学生识起来没有难度,那么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说些他们已经会的同韵角的字。

比如:

“狼、扛、唐、王、刚……”,这样既可以增加教学的难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可以分享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部首拓展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以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

夏天趣事。

用部首拓展识字环节识字。

示例8:

单元一主教材中带“口”字的字有:

叶、吗、吧、呢、呀、哪

单元两翼读本中带“口”字的字有:

做左偏旁的有:

吹、吃、喘、呱、哇、唱、啪、喊

做小部件被包住的有:

调、圆、荷、店、姑、落、破、磨、可

做大部件的有:

只、台、石、合、后

“部首拓展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这一单元教材中带“口”字的字,有“叶、吗、吧、呢、呀、哪”。

2、认识两翼读本中带“口”字的字,有“吹、吃、喘、呱、哇、唱、啪、喊、调、圆、荷、店、姑、落、破、磨、可、只、台、石、合、后……”

教学时间6分钟。

先考后教

边考边教

1、先把教材整个单元带“口”字的字认读一下。

2、然后再把两翼读本中的整个单元带“口”字的字认读一下。

为学生自主阅读两翼文章做一个铺垫。

3、通过“口”字的汉字来历,来分类认读这些字,分享学生的认字成果。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先是一主教材中带“口”字的字,然后是两翼读本中带“口”字的字。

教学时间6分钟。

2、学生活动方式。

先考后教,边考边教,以考促教。

老师可先将“口”字的汉字来历演示一下,然后将口字加上一个偏旁,让学生猜这个字读什么,如果猜对读音了,就让不生组词,通过组词理解认读这个字,其实这就是考,通过这个考看哪些孩子已经在课外认识了哪些生字。

在这个猜读的过程中,有些不认识这个字的同学,经过其他同学的猜读,也就认识了,这就是边考边教,以考促教。

3、教学目标。

感悟中国测字的来历与中国文化的魅力,这是部首拓展识字环节的目标之一;借用部首认读更多的生字,分享学生的识字成果,促进学生学会按部首方式认识生字、理解汉字的特点,是部首拓展识字环节的目标之二。

在部首拓展识字环节之后,可以恰当的安排按部首进行指导写字的环节,这样不用再多讲解,学生也容易找到规律来写字,《大单元同步字帖》就可以在这个时候使用了。

(四)词语归类拓展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以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

夏天趣事。

用部首拓展识字环节识字。

示例9:

我会读(四)

月光云彩太阳星星

沉睡沉睡熟睡贪睡

荷香阵阵清风徐徐叶子厚厚

生机勃勃夏夜悄悄星星闪闪

“词语归类拓展识字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一下四单元“我会读”中的词语。

教学时间6分钟。

读一读

认一认

说一说,按规律再说几个同类词语。

1、通过朗读这些词语,初步感悟到这些词语的规律。

2、通过朗读词语,认读生字;通过说同类词语,学会运用语言规律。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

词语归类拓展识字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是《主题读写》中每一个单元后面的“我会读”栏目的内容。

一、二年级《主题读写》每一个单元后面都有这些带有语言规律的词语,而这些词语又都来源于《主题读写》这一单元的文章,这样就便于学生识字、积累词语再阅读一体化的进行。

因为这些词语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按规律认读和积累这些词语并不需要太多时间,每次有6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就会有些收获,但不必要强调每位学生每个词语都过关。

2、学生活动方式。

读一读、认一认,是所有识字环节常用的学生活动方式。

那么在词语归类识字中,加上了说一说的学生活动方式,这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词语归类中的语言密码,其实这个环节是一个由单一的读认过程,到理解和运用的过程。

3、教学目标。

从脑科学研究的理论来讲,给孩子的大脑有规律的输入信息,和给孩子的大脑无序的输入信息,孩子的记忆效果和理解程度有很大的区别,当然是有规律的输入,或者说按照一定的规律“块状输入”,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效果都会搞高。

所以词语归类拓展识字,是低年级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由于篇幅的限制,随文拓展识字和查字典拓展识字就不再做详细阐述了。

附练习?

一、填空

1、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就是担心__________________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其实关于这一点,老师大可放心,即使有几个字不认识,并不能影响学生的成绩和朗读,而相反,一年级的小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才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所以关于教材内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这部分没有做为整体识字课型研究的主要问题,这一点应该说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办法。

因此,主题阅读的整体识字课型,是把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拓展识字做为研究的重点。

2、《经典诵读》一年级上册,编写的都是成语接龙。

其中有_____成语接龙,有______成语接龙,有______成语接龙。

在这册书里面,有______成语,每组有______成语,总共有______成语,总共______字,如果一年级的学生能在第一学期认识这1280个字(去掉重复的字500个左右),再加上教材里400个生字,那么基本上就能借助拼音和图画读一些儿童读物了,同时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

所以每节课拿出3-5分钟的时间,做成语接龙的背诵,是一个有效的背诵拓展识字。

3、在一年级上册《主题读写》的每一首儿歌后面,都有一个栏目:

“读字词,听自己的声音”。

而这些字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都是相同的,这样编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_________________识字,在识字的过程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这对学生未来学习韵律诗、理解中国语言打下基础。

4、依托部首拓展识字,是一种整体识字的方式。

在主题阅读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部首识字和写字同时进行,其效果更好一些。

为此课题组特别研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此字帖就是将一个单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字放在一起,进行有规律的指导写字。

5、整体识字的特征性环节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计整体识字课型的特征性环节

1、以示例6为例,找一个单元的内容,设计“背诵拓展识字环节”,并写好其对应的教学目标,填好下表。

“背诵拓展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2、以示例7为例,找一个单元的内容,设计“韵角拓展识字环节”,并写好其对应的教学目标,填好下表。

“韵角拓展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3、以示例8为例,找一个单元的内容,设计“部首拓展识字环节”,并写好其对应的教学目标,填好下表。

“部首拓展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4、以示例9为例,找一个单元的内容,设计“词语归类拓展识字环节”,并写好其对应的教学目标,填好下表。

“词语归类拓展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答案

一填空

1、教材上的一个字不认识;不超越教材认识更多的字;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

2、数字;同字;同音字;32组;10个;320个;1280个。

3、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好听的韵律中。

4、《大单元同步字帖》;同一笔画、同一部首、同一结构。

5、背诵拓展识字环节;韵角拓展识字环节;部首拓展识字环节;词语归类拓展识字环节;随文拓展识字环节;查字典拓展识字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