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作业蒙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665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官作业蒙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感官作业蒙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感官作业蒙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感官作业蒙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感官作业蒙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官作业蒙氏.docx

《感官作业蒙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官作业蒙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感官作业蒙氏.docx

感官作业蒙氏

蒙氏感官部分作业

感官方法:

配对、分类、排序

配对:

感官讯息有层次

分类:

在众多中物品中,有好几种类,把具有相同特质的分为同一类。

数学属于感官的,把感官赋予数以后成为数学。

日常生活运用了动词和名词,到了数学又运用了形容词。

感官先只有动作,不太有太多的语言,感官区辨的能力提上来,加上记忆的方式(用举例创造记忆)

第一组感官教具可以在2岁半左右开始。

2岁半幼儿即将进入动作精致化敏感期,身体有条件执行精细的动作,感官有比较多的发展,进入认知的整理状态,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个新的知识体系就是打开感官知识大门的钥匙。

感官教具具备的特质:

每一种教具要加每一种感官的特质把它抽离出来。

老师所帮助孩子做的只是“间接预备”。

每种教具在做一个示范的时候只有一个困难度。

感官教具在数学上都是精准的。

因为儿童有吸收性心智,用海绵、照相的方法都吸收进去,包括重量、长度上的。

感官不仅存在教具身上,而是存在很多生活中。

感官教具一定限制在一个范围内,不是全部。

通过教具的练习,帮助孩子打造一把钥匙。

大小、长短、粗细没有绝对,都是被比较出来的。

感官教具一定要定义一个范围,不然孩子不能独立操作。

色板是教孩子配对、分类的,颜色是在美术区域去探索的。

理论部分:

感官活动的特质

每一个教具将某一感官特质抽取出来,教师的一个示范仅仅有一个难度。

教具在重量上都要是精准的,因为幼儿具备吸收性心智。

如培养我们的孩子对国家的认识,暗示幼儿在生活中找到中国的元素。

如:

老师身上饰物中出现中国结。

感官教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教具相当于一把钥匙,感官的东西都是比较出

来的,没有绝对的高矮、多少------。

感官三种能力:

配对、分类、排序。

幼儿可以带着这三种能力,他们还有沟通的能力。

教师给幼儿黄、蓝,幼儿知道了它们在一起会变色。

教师起到了控制变向的作用。

视觉教具

1、

工作名称:

带圆柱体底座

适应年龄:

2岁半——3岁半的孩子

教具:

带圆柱体底座

步骤:

1、双手握住带圆柱体底座的两端,轻轻拿起,放到桌子上。

2、右手用三指钳的方法先将两边的圆柱体拿起,随意放到桌子上。

3、任意的拿起剩下的其中一个。

4、告诉幼儿:

“你也可以试试看。

5、将剩下的全部拿出来。

6、放回时,右手三指拿起放在桌子上的任意一个圆柱体,让圆柱体的底朝向自己,对比着带圆柱体底座的圆洞,说:

“到底是哪一个呢?

哦,原来是这个。

”将对应的圆柱体放回圆洞中。

7、将其余的圆柱体都放回底座中。

注意:

幼儿初次进行此活动时,先进行粗细递减、高低相同的教具。

延伸活动:

a、幼儿熟悉四组带圆柱体底座后,可同时进行两组、三组、四组活动。

b、可把圆柱体拿到比较远的地方,教师可把一个发钗放到圆洞里,让幼儿找这个圆洞里的圆柱体。

c、可提供幼儿一个眼罩,让幼儿戴着眼罩进行活动。

此活动适合4.5岁以上的幼儿。

d、可以四人一起进行,让对方拿自己制定的圆柱体。

此活动适合4.5岁以上的

幼儿。

2、

工作名称:

粉红塔

1、取工作毯确定工作范围。

2、用右手从教具柜取下最小的立方体,放到左手的手心,两手相扣送至上作毯上,以同样的方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运至工作毯上散放。

3、找出最大的立方体,放于丁作毯中央,再找出次大的放在它的上面,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建塔,建塔时一手扶住塔顶,另一只手摸塔的两则是否对齐,要求旁边所留间隔必须相等。

4、造塔结束后,欣赏一下正体的协调感,取最小的立方体稍做展示,并从第一个台阶开始逐一向上对比。

(前三个要做到动作分解)

5、将立方体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取下,散放于工作毯上,并找出最大与最小的,做三阶段教学法

(1)命名:

分别拿起最大与最小的立方体,边摸边说:

“这是大的,请重复大的,”(据人数多少决定是否让幼儿摸摸看,4-6人可摸)。

(2)指认:

老师说“请问大的在哪儿?

请问小的在哪儿?

(3)发音:

老师手指到大小立方体问幼儿:

”请问这是什么?

6、结束后,为了了解儿童掌握的程度,可请幼儿在剩余的立方体中再找出最大与最小的。

7、工作结束后,按由大到小的顺序送回教具柜。

3、

工作名称:

棕色梯

适应年龄:

2岁半——3岁的孩子

教具:

棕色梯、地垫

步骤:

1、取出地垫,放在地上,打开并铺平。

2、到柜子前,从最小根拿起,右手拿起,左手手掌托住,散放在地垫上。

3、拿到比较大块时,双手握住棕色梯的两边,放到地垫上。

4、“哪根是最粗的呢?

”找出来放到地垫上面的位置。

5、“剩下的哪根是最粗的呢?

”再从剩下的棕色梯里面找出最粗的摆在第一根的旁边,用手摸一下,两边有没有对齐。

6、可用同样的方法再找出两根,剩下的可请幼儿进行。

7、把最细的拿下来,放到最粗的棕色梯上比对一下,依次往后面比对。

“看最细的一根在爬楼梯哦!

8、收回时从最大的开始收,并提醒幼儿一次只能收一块。

9、将地垫折好收回原处。

4、

工作名称:

红棒

适应年龄:

3岁半以上的孩子

教具:

红棒、地垫

步骤:

1、取出地垫,放在地上,打开并铺平。

2、到柜子前,从最短的那根拿起,右手拿起,左手手掌托住,散放在地垫上。

3、拿到长根时,要把红棒贴着身体拿出来。

4、所有都拿出来后,询问幼儿:

“看一看,哪根最长呢?

找出来”将最长的一根找出来放到地垫最上面,右手从左到右划一下。

5、“接下来哪根最长呢?

”找出剩下的最长根后,左边对齐,再用右手划一下、

6、“你也来试试吧!

”请幼儿完成后面的。

7、“咱们走到远处看一看吧!

8、拿起最短根与每根对比一下。

9、将所有红棒摆散,“请你将红棒送回去吧!

”请幼儿将红棒送回到柜子里。

5、

工作名称:

几何图橱

适应年龄:

2岁半以上的孩子

教具:

几何图橱

步骤:

1、到柜子前双手拿起几何图橱的两端,将它放到桌子上。

2、左手三指钳将几何图橱中国的三角形拿起来,右手食指与中指描摹一下三角形的边缘,(注意要从靠近自己的边缘描摹)再摸一下几何图橱的边缘,放在三角形下面的空格里。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正方形和圆形的工作。

4、放回去时,右手也要描摹一下图形与几何图橱的边缘。

5、为提高幼儿兴趣,可提供幼儿眼罩。

注:

此活动适宜3岁以上的幼儿。

6、幼儿进行完第一层抽屉后,可进行几何图橱下面的几层。

7、幼儿熟练后,可把几何图橱中所有抽屉一起进行。

8、拿出实心的卡片,放在桌上,任选几何图橱中的任何一个图形,找出与它相同的卡片,比一比,放在卡片的上面。

9、粗的卡片和细的卡片都独立做一遍后,最后可三张卡片一起进行。

6、

工作名称:

色板2

适应年龄:

2岁半——3岁的孩子

教具:

色板2

步骤:

1、打开盖子,将盒子放在盖子上。

2、“你能找出色板1的颜色吗?

你先把它们找出来。

3、将色板1的颜色找出来后,盖子盖上。

4、“这是你以前做过的,从这里开始吧。

”拿出一个蓝色的放在桌子上方。

5、将红、黄、蓝三色颜色配好,然后把盒子里剩下的色板都拿出来。

6、“你想从哪一个开始配对呢?

”随意的将剩下的颜色都配好对。

7、幼儿熟练后可进行距离游戏和环境游戏。

8、幼儿进行完后,可进行三段式语言教学:

一阶段:

命名——这是…色

二阶段:

重复——请你把…色拿给我

三阶段:

测试——这是什么颜色

7、

工作名称:

色板3

适应年龄:

3岁——3岁半的孩子

教具:

色板3

步骤:

1、准备一个托盘,将色板3中的一个色系拿出来放到托盘里,盖上盖子,将托盘放到桌子上。

2、将托盘里的色板都拿到桌子上,随意散放。

3、“哪一块是颜色最深的呢?

”将颜色最深的找出来放到桌子的一边。

4、再找出颜色最浅的放到另一边。

5、从颜色最深到最浅的依次排好。

6、摆好后从最浅处看一下,然后站到远一点的地方也可看一下。

7、再从盒子里找出一个色系的色板。

8、询问幼儿“你要先找出哪一块呢?

接下来哪一块呢?

9、按照颜色从深到浅的顺序摆好。

10、收回时,将顺序打乱,放到托盘里。

11、打开盖子,“收回时也要从最深的开始收放哦!

12、9种颜色都尝试过后,可在在桌子上摆一个小碗,把9种颜色都按照从深到浅摆出,摆出一个太阳的样子。

触觉教具:

工作名称:

指尖敏感化:

年龄:

3岁前

教具:

小水碗、温热水、小毛巾、水盆、托盘

步骤:

1将双手指尖放入盛有温热水的小碗里,教师和幼儿一起唱一首歌,大约一首歌的时间,将双手从温热水中取出,拿出小毛巾,一只手按住小毛巾,另外一只手在毛巾上磨一磨,搓一搓,然后同样的做法换另外一只手。

2将所用过的温水倒进回收容器中,把所有的材料放回固定的位置。

工作名称:

触摸粗糙细致板

年龄:

3岁前

教具:

粗糙细致板

步骤:

1现将双手做指尖敏感化。

2教师和幼儿只拿来一个触觉板,教师一边摸一边说:

“粗糙的(细致的)。

3幼儿来操作。

4提升难度,不用眼睛看,只用手模,一边摸一边给触觉板命名。

5收放材料

工作名称:

触摸触觉板

年龄:

3岁前

教具:

触觉板

步骤:

1现将双手做指尖敏感化。

2幼儿拿来触觉板,放在桌子上,教师坐在幼儿的右边。

3教师在开始部分带领幼儿定义触觉板。

教师摸一个,幼儿再摸,将摸过的这个触觉板放在一旁,教师再拿一个,如果与刚才第一个不一样,就放在一边,继续再拿一个,如果与第一个一样,就放在一起(配对)

4提升难度戴上眼罩进行配对。

5用视觉辨认刚才自己的操作。

6再次提升难度,将所有的触觉板放在一起,找到最粗糙的,放在桌子的上方(旁边),然后再从剩下的触觉板中再寻找最粗糙的一个,放在上方排列在第二个。

依次继续做。

7收放材料

工作名称:

触摸温觉板

年龄:

3岁多

教具:

温觉板

步骤:

1现将双手做指尖敏感化。

2幼儿拿来温觉板,放在桌子上,教师坐在幼儿的右边。

3教师用手腕的内侧温觉板的温度,请幼儿来试一试说一说摸到每一块的不同感觉,还可以说一说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教师引导与幼儿生活进行连结,对温觉板的材质进行命名。

4收放材料

工作名称:

触摸重量板

年龄:

3岁多

教具:

重量板

步骤:

1现将双手做指尖敏感化。

2幼儿拿来重量板,放在桌子上,教师坐在幼儿的右边。

3教师用手指做一个凹陷的弧度,将重量板放于指腹部位,上下颠一颠。

4先用最重和最轻的进行比较,摆放好。

分出一组轻,一组重。

延伸:

1戴上眼罩分轻重

2三个重量板进行比较:

轻、中配

重、中配

轻、重配

轻、中、重一起配

5收放材料

实体感官教具:

工作名称:

操作立体几何组

年龄:

2.5至3岁

教具:

立体几何组

步骤:

1找来一个地垫,铺在地上。

2拿到教具柜上的立体几何组,将它放入篮中,教师和幼儿坐在地垫上。

3教师先将教具一个一个拿出来进行命名,放在篮子旁边,然后将教具一个一个拿起来,请幼儿一起命名教具,之后放入篮子里。

4教师看着远远的地方,将教具一个一个从篮子里拿出来,用手去感觉教具,然后放在篮子的旁边。

延伸:

1、加入三段式语言教学:

教师用一块大布盖住教具,用手摸,一边说一边命名,

然后将该教具拿出来。

2、拿一个平盘,将形状放进去试一试是否能够滚动。

3、拿来图片通过形状底座将教具进行分类。

如:

圆形的放在一起。

5将教具放入篮中,收放材料。

混合感官:

工作名称:

操作建构式三角形

年龄:

2.5至3岁

教具:

建构式三角形

步骤:

1教师和幼儿取来教具,放在桌子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