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案.docx
《《沁园春雪》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雪》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一读,感知诗意。
1、了解创作背景。
2、识记生字生词。
3、整体感知评价。
二读,读出音律美。
立足于学生的朗读指导,充分体验诗歌精粹的语言。
1、读出层次。
2、读出节奏。
3、读好韵脚。
4、读好重音。
三读,读出图画美。
充分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引导学生渐入诗境。
1、读出意象。
2、读出意境。
3、再现意境。
四读,读出崇高美。
穿插背景资料,走进诗人情感世界,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
充分体悟毛诗的崇高之美。
1、读出诗词的气势。
2、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
3、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
五读,个性演读,熟读成诵。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个性化演读,达到熟读成诵。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实录
师:
“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古代很重视“诗教”,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们今天虽然远离了诗歌,但是,诗的语言是所有文学体裁中纯粹的、最凝练的,如果把文学比作项链的话,诗歌呢,就是项链上镶嵌的熠熠生辉的宝石。
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这颗美丽的宝石啊?
生:
(齐)想!
(环节一:
朗读,个别指导)
师:
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板书题目)。
我们既然是诵读诗歌,首先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我提一个基本的要求:
大家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畅,做到不误读、不加字、不漏字。
谁来?
没有自信?
两位了——大家知道什么叫自信吗?
师:
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
我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自信就是自己不难为自己,自己不和自己过不去。
你不要想着一上来就诵读得跟央视的播音员一样,你就把你自己的真实水平读出来就行了,别难为自己,是不是?
你来试试?
生8:
(诵读全诗)。
师:
多么清脆的声音啊!
读得字字响亮啊,不过我纠正一下,读“分(fèng)外”不是“分(fēng)外”。
好,基本上能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畅。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高一步,大家说我们怎么读就能比刚才读的稍好一点点?
好,你先说。
生8:
我觉得应该再读出些气势。
师:
怎样的气势?
生8:
因为毛泽东主席的词比较豪放。
师:
词可分婉约词和豪放词。
婉约词像大家学过的晏殊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们也用同样的声音来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感觉怎么样?
生9:
老师读得非常好。
(众生笑)
师:
你也打算这样读吗?
好,好就错了!
毛主席要是听到你这样给他读《沁园春•雪》,我想他是不会原谅你的。
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要读出豪放的情怀,豪迈的气势来,毛泽东这首诗词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写的?
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
生10: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毛泽东率部准备渡河东征。
在到达清涧袁家沟后,他亲赴黄河畔观察地形,目睹北方雪后风光,俯瞰北国大好河山,于是挥毫泼墨绘出这壮丽的画卷。
这之前的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师:
从这个背景资料,大家说说对我们理解这首词有哪些帮助?
师:
你听到什么时候写的?
生12:
1936年2月。
师:
是的,1936年的2月,长征已经胜利结束,毛泽东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已胜利到达了陕北,你想毛泽东带领着这么一支破衫褴褛的队伍,在数十万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之下,每个开动自己的两条腿,纵横驰骋数万里,横跨十一个省,胜利的到达了陕北。
你想毛泽东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3:
特别高兴。
师:
嗯,咱还学过一首《长征》,《长征》最后两句是——
生:
(齐)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
对了,岷山千里雪,“更喜”,一个“喜”,三军过后尽开颜。
欢颜,欢笑,对不对啊?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来到了秦晋高原,一场大雪过后,毛泽东登上海拔千里的塬上,“塬”就是丘陵,登高远望,壮怀激烈,写下了这首“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依傍,自铸传词的第一流杰作中的杰作。
”
刚才这位同学在读的时候还交待了什么?
听出来了吗?
(生13摇头)没听出来。
细心的同学呢?
听出来了吗?
好,你来。
生14: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师:
还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是历史把毛泽东推到了中国革命的风头浪尖,这样一种斡旋乾坤、把握今朝的历史使命感便油然而生了。
大家知道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就胸怀大志,他在像你们这般大的时候,就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
师:
带着这样的豪迈之气,这样的承担历史重任、心系天下的胸襟抱负,大家来诵读这首《沁园春•雪》。
生15:
(诵读全诗)
师:
老师觉得你的诵读有很大的进步。
你觉得在哪些地方你处理的比较得当,比较得意?
把你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15:
就是最后几句,就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读出一种豪放、倾倒。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上阕写“北国风光”,如此的妖娆,所以让我们为之倾倒。
我们的祖国太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师:
她读的很得意。
生15:
我觉得要读好在韵脚。
师:
哦,韵脚。
生15:
“北国风光”,“惟余莽莽”,“原驰蜡象”,“光、莽、象”几个字要重读。
师:
要重读,要注意韵脚。
诗歌诗歌嘛,是歌就要讲韵律。
你看毛泽东写诗词他经常押这个“ang”,它比较响亮。
就像一个人的名字,你到火车站接一个人,“李阳”,大老远就能听见。
你要押别的韵,你像“i”,“晓乙”,别人就听不到,所以填词的时候这个也很重要,押“ang”,这位同学注意到了,大家在读的时候这个韵脚要打开胸腔,气发丹田,来读——“惟余莽莽”。
好,还有哪位同学在来试一试?
生16:
(诵读全诗)
师:
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来了。
生16:
我仿佛是站在高山上,从高处俯看白雪覆盖着的大地,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师:
感觉找到了。
老师再提一点小建议好吗?
生16:
好!
师:
老师觉得前面的读得低缓一些比较好,“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太可惜了,是不是啊?
他们对不上祖国这样的大好河山,“俱往矣”,就像一个巨大的铁扫帚一样,一扫而过,历史的尘埃都过去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看今天我们这些人。
最后这种昂扬的、向上的情感就出来了。
能不能加上一些肢体语言来辅助一下你的诵读?
当然,不是花里胡哨的,不是有意加的,而是作为一种辅助情感表达的方式,我是希望我们同学们不论读书也好,读诗也罢,发言也好,能够很自信的、能够面带微笑看着你的老师、你的同学,然后略加手势,既很礼貌有很风采的来展示一下。
今天大家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舞台,那么就请你站在舞台的聚焦处,把自己最闪亮的一面展示出来。
我来给你引起,“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生16:
(诵读下阕,加手势)
(师: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重复生的手势,伸出手来指在地上),这个动作做得好啊,毛泽东的这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势就出来了,是吧?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做向下的手势),看到地上去了,错了,应是看到天上去,豪迈上去了,昂扬的斗志就有了。
是不是?
生(齐):
是。
(众生加手势自由朗读)
(环节二:
朗读,小组展示)
师:
同学们记住了,大家不仅是听众,也是评委,要做一下点评,好不好?
看看他们的优点,他们的缺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一起来研讨。
师:
你们自己比较得意的地方,读的很好的地方是哪里?
生17:
我觉得是下阙的后三句。
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读出了那种气势。
师:
“数风流人物”,风流人物不是一个,是吧?
是我们这些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民众。
这样,我们一起读,这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气势就出来了。
生17:
我觉得我读的那一块应该压低,就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我读出了那种柔美之感。
师:
咱们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在描写白雪覆盖后的小山时,作者这样写道——(生随)“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像娇羞的少女一样,这种美好的感觉就读出来了。
师:
(走向另一小组)你们呢?
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他们啊?
那就“还看今朝”,看你们的了。
来,开始。
师:
我特别想给他们点评一下,行吗?
你们这个设计较其他组很明显的优势是你们注意到了词分上下两阕,大家看到没有?
我刚才讲词都是将格律的,“沁园春”它是一个长调,一共是114个字,上下两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总写,下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两句,三二,这个地方不一样,对不对?
都是由一位女同学领起。
然后再看“望长城内外”,这个“望”叫做“领字”,一直领到什么地方呢?
直贯一下七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下面也是一样,“惜”,惜到——(众生)“只识挽弓射大雕”。
最后,“须晴日”、“俱往矣”三句,都是齐读。
我觉得他们在处理的时候,上阕、下阕这种结构感、层次感把握得很好。
是领的,上阕领,下阕也领;是那个男同学读的,上阕读这个地方,下阕还读这个地方;是合的,上阕一起来,下阕也一起来。
(师对第一组)是不是?
你们说呢?
你们再给他们点评几句。
生19:
我觉得他们该有气势的地方都一齐读,比较普通的地方都由女同学读。
师:
什么叫普通?
(生笑)
生19:
不是很具有气势的部分。
师:
噢,就是比较婉约一些的,是吧?
“红装素裹”让给女同学来读。
师:
就这些,你们有别的意见吗?
生20:
我觉得他们有气势的地方齐读的比较好,但是缺少气势,没有那种气概。
师:
你指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大家以后在读的时候要怎么样呢?
不单单在技巧上我们要有所突破,更重要的要有一种感觉,中国古代读经有一种说法,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你读诗也好,读经也好,你在读他,他也在读你,这是一个共鸣和交流的过程。
你看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觉,比如说我这里有这么一个材料,是著名作家方纪在《挥手之间》写的一段文字,其中谈到了《沁园春•雪》,(屏显)他是这么写的:
“我们从这里仿佛看到了决定历史命运的真正力量,听到了革命前进的脚步声。
我们在前线,在炮火声中,在闪耀的火光里,望着战士们持枪跃进的身形,这首词的思想和情绪就是触手可及的形象。
我们置身于词的境界中了。
词里的每一个字,如同火炬一般燃烧起来,整个前沿阵地刹那间一片通明。
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人民自己,是当代的‘风流人物’”。
这是方纪在前沿阵地他感受到的《沁园春•雪》,每一个字都燃烧起来,照得灯火通明,他感受到了一种持枪跃进的力量,去鼓舞着大家把握今朝。
我想,我们今天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们也要拥有自己的感觉,
最成功的诵读就是在于把这文字在你脑海当中变成可视的形象,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当你读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你的眼前就能出现凛冽的寒风,漫天飞舞的雪花,茫茫的北国大地,能出现这样的形象,这时候这首词就在你脑海中活起来了,你把你的这种情绪用你的声音传达给所听的人,那就不一样啦。
下一个小组再来!
(组3展示)
师:
给他们点评一下点评不要那种大而点之的点评,比如说具体到哪一句、哪个字怎么处理比较好,说说?
生21:
我觉得开头他们读得好,读出那种大气,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毛主席站在白雪皑皑的高山之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师:
你看,选用的这些意象——长城、黄河,长城、黄河,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啊!
这意象大,数字也大,“千里”、“万里”,可以说诗人是“精骛八极,视通万里”,站立于天地之间,那是一个多么崇高的境界啊!
我觉得他讲的这点很好。
你再来试试。
我来给你开头,师:
《沁园春•雪》,毛泽东——
生22: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
让他来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还是我来开头,《沁园春•雪》,毛泽东——
生23: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生笑)
师:
你再来读。
不要看屏幕,你现在就站在海拔千里的丘陵之上,俯瞰着脚下的大地,漫天飞舞着的雪花,展望着祖国美好的前程,我们即将要奔赴抗日前线,我们将要担当起抗日救亡的历史使命,来读——《沁园春•雪》,毛泽东——
生24: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
好,有点意味。
你来点评一下吧
生25:
我觉得他们下阕第一句读得不好。
师:
怎么来读比较好?
生25: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他们读得太普通了。
师:
应该怎么读?
生25:
生读“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师:
何为“折腰”啊?
生25:
倾倒。
师:
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折腰,点头哈腰,但是我们要为江山而怎样啊?
生:
(齐)折腰!
生25:
还有他们上阕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中的“欲与天公试比高”没读出气势。
师:
怎么读有气势?
生25: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师:
哎,对了,在毛泽东的眼里,群山如银蛇一般舞动,高原如蜡象一般奔驰,是不是啊?
他们都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生命的张力,在那里与老天比高低。
“有第一流的胸襟,第一流的学识,才有第一流的真词”。
在唐代有一首写雪的打油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非常形象吧?
雪下大了不是“江山一笼统”啊,都看不出来了,白茫茫的一大片呀。
“井上黑窟窿”,那个井啊,古代的那个井口,雪盖不上,看着像眼睛一样(生齐)黑1“黄狗身上白”,盖上雪了,白狗就身上肿了,比平日大了许多。
毛泽东笔下的雪景,那高原、群山像奔驰的蜡象,狂舞的银蛇,“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一种精神啊,这是他思想的一种形象的表达,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叫“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种好斗的这种精神贯穿整个诗作。
下面,就让我们意气风发的、斗志昂扬的再来读这首词。
(男女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男领)望长城内外,
(男齐)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女齐)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男女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女领)惜秦皇汉武,
(女齐)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给大家搞了这个分工,不一定比你们的更加高明,但大家照着这个呢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同学们抬起头来,坐正了,很豪迈的,雄健的,很自信的,我来开始,《沁园春•雪》,1936年2月,毛泽东。
——
(众生演读,课堂达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