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6017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docx

《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docx

15组织行为学考试必过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  ( C )

  A.考古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人类学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   ( A)

  A.心理实验法     B.现场实验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准实验法

  3.哪种气质类型的人精力充沛,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往往粗枝大叶,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爆发性的情绪?

   ( B)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发现事实和揭示事物的规律性是   ( B)

  A.技术发明型的创埠性行为   B.科学发现型的创造性行为

  C.艺术塑造型的创造性行为   D.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

  5.事业生涯管理的宗旨是   ( A)

  A.职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协调统一

  B.满足职工个人目标

  C.满足组织的计划与目标

  D.个人利益完全服从于整体利益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称为( B)

  A.角色定式   B.角色期待  C.角色知觉   D.角色冲突

  7.下列哪种情况下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不容易表现从众行为?

   ( A)

  A.群体的目标模糊时  B.群体的规模较大时

  C.个体成员情绪高涨或是情绪低落时  D.群体的凝聚力较高时

  8.在正式沟通形式中,最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的是   ( D)

  A.圆式沟通   B.轮式沟通  C.Y式沟通    D.全方位式沟通

  9.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D)

  A.刻苦认真   B.容貌端庄  C.有责任心   D.热情

  10.某公司的产品开发部和市场营销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 C )

  A.联营式   B.顺序式  C.互惠式   D.独立式

  11.构成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的关键要素是   (  A)

  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客观环境   D.组织目标

  12.有效领导行为的步骤是   ( B )

  A.计划、贯彻、委派、评价、奖惩

  B.计划、委派、贯彻、评价、奖惩

  C.计划、贯彻、评价、奖惩

  D.计划、委派、评价、奖惩

  13.组织行为学认为,企业家的核心能力是   (  D)

  A.组织能力   B.协调能力  C.创新能力   D.决策能力

  1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 B)

  A.说服式领导   B.参与式领导  C.授权式领导   D.指令式领导

  15.任何一项决策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都会牵涉到其他的因素和方面,因此领导者在决策制定时必须坚持(  C)

  A.信息健全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系统分析原则   D.对比择优原则

16.在对动机所进行的分类中,管理人员如何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C)

  A.一般动机   B.原始动机  C.习得动机   D.优势动机

  17.下列关于需要的基本原理中,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论点的是   ( C)

  A.普遍性原理   B.主导性原理  C.再生性原理   D.层次性原理

  18.日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展的JK活动的理论基础是   ( C)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19.在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中,确保管理目标有效实现的前提是   ( A)

  A.信息的灵活沟通     B.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

  C.责、权、利相结合   D.精简高效

  20.下列表述与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的特点不符的是   ( B )

  A.变革的速度更快、周期更短

  B.变革的推动者逐渐由最高层向组织的普通员工转移

  C.变革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D.变革的内容更彻底、更深刻

  21.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一般时间而不轻易改变,这说明态度的   ( C)

  A.社会性       B.协调性  C.稳定性       D.针对性

  22.按照控制方位论的分类,认为能否达到某种目标或结果主要受个人主观努力和能动性的发挥与否所控制,属于   (  A)

  A.内因控制论   B.外因控制论  C.自我控制论   D.主观控制论

  23.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不包括   (C)

  A.智力因素    B.自信心  C.同情心      D.人际关系

  24.企业家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方面关系,解决各方面矛盾的能力是指企业家的   ( C)

  A.组织能力    B.应变能力  C.协调能力    D.激励能力

  25.以下对途径—目标理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 D )

  A.以关心下属和组织指引为出发点

  B.实现了领导行为两维理论和期望理论的结合

  C.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他能激励下属达成目标并在其工作中满足的能力

D.既关心工作又关心人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以下属于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的是   ( ABE )

A.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B.开辟新的市场

C.开发新工艺         D.发明新产品

  E.提出新战略

  27.激发冲突的技术主要有   (  ABCD)

  A.引进外人   B.重新建构组织

  C.运用沟通   D.任命一名批评家

  E.改变组织文化

  28.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人的需要应该分为   ( ABC)

  A.权力需要    B.成就需要  C.合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29.下面说法中符合传统组织结构理论的是   (  BE)

  A.组织是人与物的协调系统

  B.组织是一种权责分配和制度管理的体系

  C.组织是沟通与协调系统

  D.组织是一种心理与平衡的系统

  E.组织是一种由合法的管理权威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机械性系统

  30.美国学者勒温从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认为管理变革经历的过程有   ( ABD)

  A.解冻   B.改变  C.调整   D.冻结  E.休克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个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

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32.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33.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34.所谓强文化,就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而深刻的认同。

接受这种共同价值观的组织成员越多,信仰越鉴定,这种文化就越强。

35.所谓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组织群体的桥梁。

群体间互动的效果和质量会显著影响到一方甚至是双方的群体工作绩效以及成员的工作满意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人际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答: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一个部门或组织的人际关系协调融洽,必然使这个单位的凝聚力提高,从而增强群体士气,提高劳动积极性。

反之,如果一个群体的人际关系差,关系紧张,就会削弱群体凝聚力,降低工作效率。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第三,它还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

37.简述领导决策的程序。

答:

领导决策的程序包括八个阶段:

  

(1)发现问题  

(2)确定目标  (3)核定价值观  (4)拟定方案  (5)方案评估  (6)方案选择  (7)实验实证  (8)组织实施

38.冲突有哪些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

答:

冲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取决于冲突的类型:

  

(1)功能正常的冲突有助于提高群体工作绩效。

由于冲突允许百家争鸣,使得一些不同寻常的或由少数人提出的建议会在重要决策中增加权重,并因此提高了决策的质量。

冲突还是集体决议的的矫正方法,它不允许群体以消极的、不加考虑的方式赞同下面这些决策:

建立在不堪一击的假设基础上的决策,为充分考虑其他意见的决策,以及各种有其他弊端的决策。

冲突向现状提出挑战,并进.步产生了新思想,促使人们对群体目标和活动进行重新评估,提高群体对变革的迅速反应力。

(2)功能失调的冲突能对群体或组织的绩效带来破坏性、降低群体的有效性。

比较明显的不良结果有沟通的迟滞、群体凝聚力的降低、群体成员之间的明争暗斗成为首位而群体目标降到次位。

在极端的情况下,冲突会导致群体功能的停顿,并可能威胁到群体的生存。

39.简述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领导能力结构的差异。

答:

能力是领导素质的核心。

一般认为,完成领导工作至少需要有三方面的能力,即技术能力、交际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

技术能力是领导者完成某种特定业务所必备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技巧。

交际能力是领导者与人共处时,善于通过各种措施,对下级人员实施有效指挥的能力。

行政管理能力是领导者把握整个组织系统内部相互关系,适应外部环境情势,作出正确决策,指出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

这三种能力随着不同层次领导者所处的领导层级和承担的职责范围的不同,其相对重要性也会不同。

  技术能力与领导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基层领导者的技术能力是最重要的。

当一个领导者上升到较高的领导层级时,技术能力的重要性便趋于下降,而对行政管理能力的要求则逐步上升。

交际能力对各级领导者都是重要的,但对中、低级领导者更为重要。

40.管理者在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可以考虑采取哪些措施?

答:

无论是强文化还是弱文化,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都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创造出新的仪式和物质象征,作为组织新价值观体系的载体;

  

(2)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成为新文化的典范;

  (3)提拔、支持那些拥护新价值观的组织成员;

  (4)通过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创造出统一的组织舆论;

(5)用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代替旧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通常历经多年而形成,并根植于组织成员所坚信的深层价值观中,这意味着变革组织文化会威胁到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

因此,管理者在重塑组织文化时,不但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还必须取得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就有可能引起组织动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对领导绩效的评价。

答:

影响领导绩效的因素众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衡量:

  

(1)工作的效率组织效率的高低是领导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

在讨论效率时,我们往往集中于评价领导者的某种工作结果,这无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效率与整个组织的关系。

因为作为投入与产出之比率的效率,不仅包括按资金、工时或成本表示的投入产出比率,还包括组织成员个人或群体工作动机等主观的评价标准,所以,一个组织,只有能够实现收入大于支出,并且顾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才能真正体现出领导的效率。

  

(2)工作的效益

  效益是收益与投入费用之比,是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而领导有效性是效益的深刻内涵。

效益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分。

对一个经济组织而言,它不仅要获得丰厚的利润,还要服务于社会,满足社会或市场需要。

因此,效益不仅取决于活动效率的高低,而且决定于活动的目标方向是否正确。

  (3)人员的满意度

  满意度是指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

组织行为学家认为满意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当人们谈论员工的态度时,更多的是指工作满意度,因为它体现了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

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态度;对工作不满意的人就可能对工作持消极的态度。

  (4)人员的流向

  跳槽率的高低可以衡量领导绩效的好差。

对一个组织而言,跳槽率高,往往意味着有用人才的流失,意味着招募、选聘和培训费用的提高。

同时,跳槽可能使组织的有效运作要受到影响,必须重新找到能够替代的人来充实空缺的岗位并承担其责任。

  (5)出勤率

  员工的出勤率对组织的生产率有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组织的缺勤程度超出正常范围,要么工作流程被打断,要么会增加主管和其他员工的工作负担,甚至重要的决策不得不推迟,势必会降低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42.试述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答: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主张运用“强化”以达到改造行为的目的。

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惩罚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在现代管理中,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可操作的激励措施:

  

(1)要设立一个目标体系,要把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从抓小目标、近期目标、分阶段目标开始,每完成一步都应及时强化,以便增强信心,逐步实现总目标。

  

(2)要及时反馈和及时强化,要使人们尽快知道自己行为的结果和尽早得到强化,以便及时得到鼓励和鞭策,不断增强信心,更加努力。

  (3)要使奖酬真正成为强化因素,使受奖者不断增加积极行为的次数,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

奖酬必须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奖酬应逐步提高但不宜过于频繁,防止强化作用减弱,奖励方式要新颖多样,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

  (4)要多用不定期奖酬,少用定期奖酬,因为不定期的、非预料的奖酬使人喜出望外,会增加强化效果。

(5)奖惩结合,以奖为主,正确的行为若不予肯定和奖励,其行为和绩效就不能持久,对错误和不良行为适当使用惩罚手段,可使行为者及大家吸取教训。

奖惩结合,既可制止不良行为,又可培养好的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般认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  A  )

  A.个体     B.组织  C.群体     D.外部环境

  2.把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两类,所依据的划分标准是   (  C  )

A.被观察者的特点   B.观察者的特点

C.观察情景的差异   D.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

  3.如果一个人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又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其气质类型属于   (  D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根据心理学家薛恩的观点,有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这样的人应属于哪一种职业锚   (  C )

  A.技术        B.安全感  C.管理能力    D.创造性

  5.在组织行为学中,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C  )

  A.角色定式   B.角色期待  C.角色知觉   D.角色冲突

  6.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认为,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把信息有选择地转达给自己的朋友或相关的人,这种沟通形式是   (  B )

  A.偶然式   B.集束式  C.流言式   D.单线式

  7.心理学家舒兹认为,在权力上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这种人际需求是( B  )

  A.包容的需求    B.控制的需求  C.感情的需求    D.人际交往的需求

  8.在下面哪种情况下,群体间更需要相互协作   (   B)

  A.任务是高度常规化的         B.任务的不确定性高

  C.完成任务只需要较少的信息   D.任务是标准化的

  9.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称为   (  C )

  A.管理   B.执行  C.领导   D.控制

  10.按照管理方格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  C )

  A.中间型管理   B.任务式管理  C.团队式管理   D.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11.对于各级领导来说,技术能力和领导者所处的组织层次   (  B )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成线性关系     D.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12.提高领导者决策水平的方法很多,这其中关键的是   (  D )

  A.提高执行者对决策的认可水平   B.发挥外脑的作用

  C.善于运用逆反意见             D.选准决策目标

  13.在创新工作较多,或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的组织中较为适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C )

  A.事业部制   B.直线职能制  C.矩阵制     D.虚拟机构制

  14.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研制的CPM领导行为评价法的C因素是指   (  D )

  A.决策能力             B.工作绩效  C.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D.个人品德

  15.人的需要会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这体现了需要的   (  A )

  A.发展性   B.指向性  C.交替性   D.转移性

16.组织变革的关键在于   (  C )

  A.组织结构的调整   B.人事的变动  C.变革内容的选择   D.职能部门的设置

  17.根据美国学者格雷纳的组织成长阶段理论,组织处在定向发展阶段时,组织结构的特征为(  D )

  A.矩阵结构       B.非正式组织  C.地区性事业部.   D.集中、职能型组织

  18.将组织文化划分为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队型和堡垒型文化所依据的楚1分标准是(   C)

  A.按影响大小划分 B.按活跃程度划分 C.按工作作风划分   D.按内容性质划分

  19.组织成员的每一项成就都应该得到组织和管理者的鼓励,并将其报酬和工作绩效联系起来,这体现了建立组织文化的   ( D  )

  A.价值原则   B.目标原则  C.环境原则   D.激励原则

  20.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是   (  A)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型激励理论   D.综合型激励理论

  21.下列不属于群体决策优点的是   (  A )

  A.决策的可接受性   B.从众压力

  C.少数人控制       D.责任不明确

  22.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不包括     (  B )

  A.动机          B.感情  C.威胁          D.组织广化

  23.领导权力的来源不包括   (  D )

  A.传统因素   B.职位因素  C.资历因素   D.个人因素

  24.在领导行为方格理论中,对工作高度关心,对人很少关心的类型是   (  C )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中间型管理

  C.任务式管理  D.团队式管理

  25.以下不属于有效的激励行为的是   (  D )

  A.保健激励      B.成就激励  C.责任激励      D.关怀激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事业生涯的管理涉及   (  AB )

  A.组织对职工事业生涯的管理

  B.职工的事业生涯自我管理

  C.社会对全体成员事业生涯的管理

  D.同事之间事业生涯的交互管理E.父母对子女事业生涯的管理

  27.多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的是   (  AC )

  A.利益型群体   B.命令型群体

  C.友谊型群体   D.任务型群体

  E.不稳定型群体

28.领导的权力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  ADE  )

  A.传统因素        B.个人专长

  C.人际关系        D.资历因素

  E.职位因素

  29.在俄亥俄四分图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研究,于1964年总结出领导型为“方格图模式”的是   ( AD  )

  A.莫顿       B.莱克特  C.斯托蒂尔   D.布莱克  E.菲德勒

  30.传统组织结构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是   (ACDE)

  A.韦伯       B.马斯洛  C.穆尼       D.雷利  E.泰勒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心理测验的信度即可靠性,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心理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得到的是不是所要测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是测验结果是否体现测验所预期效果的程度。

  32.首因效应也称为成见,是一种先人为主的思想方法。

要正确地观察事物,就必须注意使自己不停留在第一个印象上(但同时又不忽视第一印象),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观察事物。

  33.所谓群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34.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也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多个动机综合的结果。

这些同时并存的动机就称为一个人的动机结构。

  35.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分析群体凝聚力对群体生产率的影响。

答:

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越容易追随其目标。

如果群体的绩效规范比较高(比如,高产出,高质量,积极与群外员工合作),那么凝聚力高的群体就比凝聚力低的群体生产率高。

但如果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很高,绩效规范却很低,群体生产率通常比较低。

如果群体凝聚力低,但绩效规范高,群体生产率比较高,不过比不上凝聚力和绩效规范都高的群体。

如果凝聚力和绩效规范都低,群体生产率肯定低于一般水平。

37.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有哪些?

答:

在管理群体间互动方面,有很多办法可以选择。

其中最常使用的7种方法是:

  

(1)规则与程序

  最为简单、花费也最低的办法是:

事先构建一系列正规的规则与程序来具体说明群体成员之间应该怎样相互作用。

这些规则与程序把部门或工作群体之间流动的信息和相互作用的需要减少到最低程度。

  

(2)层次等级

  如果程序与规则不足够充分,那么组织中层次等级的使用就会成为首选办法。

这种方法指求助于组织中更高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