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docx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冬季养生在于“藏”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
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
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
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
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精神调养:
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
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
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
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
1
栗子、白薯等。
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
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起居保健:
《黄帝内经》里指出:
“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
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
33?
,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
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
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
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
其五,夜间忌憋尿。
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锻炼强身:
俗话说:
“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2
冬季养生保健“一二三”
一、勤开窗防冬季“缺氧”
每到冬季,有些人就会感觉呼吸不畅,感冒次数增多,甚至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
这与换季时人们对外界的反应有关,但另一个重要诱因是冬季氧气供应不足所致。
冬季气温低,人们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增加,因为怕冷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室内空气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换,空气质量下降。
加之冬季人们室外活动减少,身体缺氧就会发生,气象医学专家称之为“缺氧综合征”。
如果缺氧时间太长,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安全。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检测,通常在氧气较好的地方,氧气浓度为21%左右,密闭卧室经过人们一夜睡眠后,氧气浓度会下降到17%左右,甚至会更低。
冬季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是预防冬季“缺氧综合征”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因此,在冬季里,一定要适当通风换气才有利人们身心健康,避免发生“缺氧综合征”。
二、洗澡注意水温防止皮肤干燥
3
皮肤是一个很敏感的器官,在冬季来临的日子里,皮肤的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还有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规则的皲裂和脱皮,这样的现象以下肢部位最明显。
其中,这与你洗澡的方式有关,有人惟恐洗不干净,习惯像夏天那样用浴皂和热水反复搓洗,皮肤表面的油脂被反复冲刷,皮肤干燥的状况也就越来越严重。
还有一些皮肤病本身就在秋冬季节多发,比如银屑病(牛皮癣)、遗传过敏性皮炎和鱼鳞病等,病情也会因皮肤干燥而发作或加剧。
对策:
冬季里,爱清洁的你更要讲究洗澡的章法和频率,洗澡数不要太频,水温也不要太高,尽量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浴液。
冬季洗澡前后还要注意以下7点:
1、洗澡前喝一杯热开水,可以补充因毛细血管扩张而导致的水份大量散失。
2、洗澡后全身涂抹润肤露,可以锁住皮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
3、洗澡后,要用干毛巾把全身擦干,并尽快穿上衣服、鞋帽,以防感冒。
4
4、洗澡搓擦用力不宜太大,这样会损伤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降低皮肤的自然防护功能。
5、平时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以提供皮肤足够水分,自身皮脂对皮肤的保护作用肯定是最好的。
6、在比较干燥的部位,可以每天都擦一些尿素脂或凡士林。
平时还应多食一些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7、发烧时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
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三、静电危害大,一“防”二要“放”
干燥的冬季,人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早上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发出“啪、啪”的声响„„很多人知道这是静电在“捣乱”,但并不把这个当一回事。
专家提醒,静电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只是当时疼一下,如果积累过多,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由于摩擦起电的时间极短,所产生的电流量很小,因而静电一般
5
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但静电对人体健康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刺激人体皮肤,使皮肤水分减少,皮屑增多,造成皮肤干燥、刺痒。
静电积累会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各脏器,特别是心脏的生理过程及正常传导,引发心脏室性早搏和心律失常。
老年人的皮肤相对比年轻人干燥,加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使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心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对于孩子来说,过多的静电如果在孩子的体内堆积,易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及机体的生理平衡,会让孩子感到不适。
此外,静电还会吸附各种灰尘和细菌,孩子皮肤细嫩,易出现红斑、红肿、瘙痒、肌肤发炎、色素沉着等。
突然的触电痛觉,会让孩子有种受惊吓的感觉,还可能使孩子动作异常,增加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对付静电,一是要防,二是要放。
要防止静电的发生,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或用加湿器加湿。
秋冬尽量少穿化纤类衣服,内衣、被套、床单等一定要选用纯棉制品或真丝制品,外衣面料如果是化纤织物的,可使用抗静电洗涤剂洗涤。
同时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
梳头最好选用木质梳子,发现头发无法梳理时,
6
将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之后,便可以将头发梳理服帖了。
经常操作电脑的白领或长期被家电“包围”的人,应多喝水、勤洗脸,保持办公环境的湿度,避免电脑屏幕或家用电器电场产生的静电危害,防止其长期刺激皮肤在脸部形成“电脑斑”。
家用电器要分散安放,不用时拔掉电源插头。
孩子卧室内尽量不放或少放家用电器,以免人体与电器在近距离接触时产生电场形成静电。
很多人冬天害怕开门,因为手一接触到门把手就被打得“啪啪”响,其实摸门把手或水龙头之前可以先用手摸一下墙,将体内静电“放”出去,这样静电就不会伤害自己了。
另外,在地上赤足活动,也可以释放身上积累的静电。
四、冬季泡脚有讲究
在进入冬季之时,愈发地被人念叨起来,市场上各类足底按摩器的销售也红火起来了。
专家指出,热水泡脚的确可以起到舒经活络、温暖全身的作用,但泡脚时间太长则有害无益。
用热水泡脚,对身体很有好处,特别是在冬天。
中医有一个说法,叫作“风寒从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人体更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导致的手脚冰凉以及寒性胃痛等因为气温低而引起的各种不适。
7
坚持用热水泡脚则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达到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等作用。
尹志超建议,可以在热水中加入生姜片、花椒等辅料,对祛风散寒的效果较好。
热水泡脚并非人人适用。
尹志超指出,热水泡脚也是有禁忌的。
比如,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泡时,就不宜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有人喜欢用电动足浴器泡脚,一泡就是几个小时。
一般来说,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特别是老年人,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
孕妇也不宜长时间用热水泡脚。
此外,部分足浴器在宣传时打着“能治百病”、“健美”、“老少皆宜”,对“各种椎间盘突出症等均有疗效”等口号。
尹志超指出,足浴主要是锁定在保健的范围内,没有治疗的作用。
此外,很多人在使用足底按摩器的时候,直接调到按摩的功能。
专家指出,在做足底按摩前,一定要先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气血循环加快,肌肉放松、韧带放松,避免在按摩时受伤。
8
冬季健康养生三大定律养生好方法
养生家提出,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如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
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
进补需对路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
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
天冷也通风
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应开小气窗通风。
人体细胞白天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腺苷,可以增强细胞功能;晚上则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鸟苷,具有减弱、抑制细胞功能的作用。
深夜时人体抵
9
抗力下降,对虚弱、患病的人要加强监护,观察呼吸、脉搏是否正常,以利及时采取措施救治。
冬季的饮食原则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
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
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保证热能的供给。
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高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
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17%为好,所供给的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数量既少,品种也较单调,尤其
10
是在我国北方,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不少老人发生口腔渍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
其防治方法首先应扩大食物来源,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
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
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去瘟毒作用。
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
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
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还是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的。
冬季的寒冷,还可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
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
如有钠低者,做菜时,口味稍偏咸,即可补充。
冬令起居三三要诀
保健三法
温水刷牙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若经常给牙齿以骤
11
冷骤热的刺激,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
因此用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含漱,有利牙齿健康,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冷水洗脸冬天,面部皮肤由于气温低的刺激,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
用热水洗脸,当时会感觉温暖,一旦热量散失,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这样一涨一缩,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
而晨起用冷水洗脸,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
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
其冬令保健作用还在于:
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
当然,冷水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摄氏度为宜。
热水泡脚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
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
冬保三暖
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12
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
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后,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
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冬防烫伤
盥洗烫伤寒冷时,裸露在外的面部手部表面血管收缩,温度较低,尤其是刚从室外归来时。
此时突然用热水盥洗,热量不能及时被血液吸收,很容易被烫伤,最终会因受烫伤皮肤血液循环变差而诱发冻疮。
被窝烫伤偏瘫、截瘫、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和老人易发生烫伤,他们的肢体皮肤感觉迟钝,不知闪避,因此他们在睡觉时用热水袋、电热饼要控制好温度,家人要多留心观察他们的皮肤改变。
取暖器烫伤电炉、油汀等取暖器表面金属部位在使用时温度很高。
老人和幼童行动迟缓,手脚接触时容易烫伤,家属还须多加照看,注意安全。
13
老年人冬季晨练要慢起身
医学气象学研究表明,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时间生物医学的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多在深夜和凌晨发作,而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和中风的发病率以清晨为高。
凌晨4点左右,人的心跳与呼吸速度减慢,生命活动处于最低点,此时心脑动脉的血流极缓,易致血栓形成,心脑缺血;而当清晨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时,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又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
为防不测,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病人以及年老体弱者,冬天早晨起床前,宜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数分钟,等头脑完全清醒、身体适应了“生物钟”节律的变化,再缓慢起来。
其间,可在床上先左右后轻缓地伸伸懒腰,做些微小的活动,以确保起床及其以后的平安。
冬季进食御寒有讲究
多食御寒食物
在寒冷的冬季,往往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而且有些人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
因此,在冬季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维持机体组织正常功能,抗拒外邪、减少疾病的发生。
祖国医学认为,在冬季应吃性温热御寒并补益的食物。
如羊
14
肉、狗肉、甲鱼、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增加产热营养素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机体每天为适应外界寒冷环境,消耗能量相应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
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合化物等,因而要多吃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尤其是要相对增加一些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适量放入一点点肥肉,在炒菜时多放些烹调油等。
补充蛋氨酸
蛋氨酸可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
寒冷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脂酸及人体内氧化所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维生素不能少
由于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产热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明显变化。
如增加摄入维生素A,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
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量,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
15
护作用。
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矿物质要适量
人怕冷与机体摄入矿物质量也有一定关系。
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等。
食盐对人体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因而在冬季调味以重味辛热为主,但也不能过咸,每日摄盐量最多不超过6克为宜。
老年人寒冬防“五病”
寒冬已经来临,气温逐渐变冷,对于身体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倘若稍不留意便会旧病复发或增添新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老年人在隆冬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治以下五种病。
防胃病:
隆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16
防感冒:
老人感冒是寒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说起来该症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据报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6,。
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防止感冒发生。
防中风:
据资料报道,约70,中风患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专家称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
为什么冬季好发生中风呢,这是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
中风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节要切实做好中风的预防工作。
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遇此症状应速送医院诊疗。
防心梗:
寒冬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这是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
因此,老年人在寒冬季节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
18?
,以防寒邪侵袭,诱发新病。
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17
防瘙痒:
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该症往往夜间加重,常使人难以入眠。
因此,老年人寒冬季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禁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亦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治疗,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及枸杞地黄丸等。
冬季的饮食原则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
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
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保证热能的供给。
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高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
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17%为好,所供给的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18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数量既少,品种也较单调,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不少老人发生口腔渍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
其防治方法首先应扩大食物来源,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
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
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去瘟毒作用。
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
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
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还是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的。
冬季的寒冷,还可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
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
如有钠低者,做菜时,口味稍偏咸,即可补充。
为了弥补夏秋季津液的损耗,冬季应多补充液体,“茶疗”历来被人们所重视。
冬季养生话“茶疗”
1.萝卜茶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食盐适量。
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少许食盐,再将茶叶用开水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
19
每日2次,不拘时限。
白萝卜清热化痰,茶清肺热。
久服有理气开胃,止咳化痰之功。
2.银耳茶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
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取汁对入银耳汤中,拌匀服用。
有滋养润肺,止咳化痰之功。
3.橘红茶取橘红3~6克,先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
每日1剂,随时食用,有润肺消炎,理气止咳之功。
适用于咳嗽多痰,黏痰多者效果较好。
4.姜苏茶生姜、苏叶各3克。
先将生姜切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
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
具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效。
适用于胃肠性感冒。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