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docx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
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
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而是”)
(2)表递进。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夫赵强而[表并列]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承接。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逐而得之(《促织》)
(4)表转折。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5)表假设。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吾攻赵旦暮可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7)表结果。
可译为“因而”(有时“因”“而”连用)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作传·定公十四年》)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何
1、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前置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怎么回事呢](《信陵君窃符救赵》)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何以战(《曹刿论战》)·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何乃”,表反诘语气,可译为“怎么竟”;表进层关系,可译为“何况”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现在的将军尚且不能夜里通行,何况前任的将军呢]
乎
1、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
欲食乎(《项脊轩志》)·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同上)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同上)·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3、用作词尾
·危乎高哉(《蜀道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乃
1、用作副词。
(1)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曹刿论战》)·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也可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还可表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2、用作代词。
(1)只用于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现在想举事,你肯跟从我吗]
(2)用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等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4、有时还用作连词。
可译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都是古代的圣人,(他们所作的)我都作不到;至于我所希望的,便是学习孔子啊](《孟子·公孙丑上》)
5、语助词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归去来兮辞》)
6、复音虚词。
(1)“乃尔”,可译为“这样”·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2)“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
·求!
无乃尓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其
1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它(们)的”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它”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
(3)活用为第一人称。
作定语或小主语,可译为“我的”“自己的”“我(自己)”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
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同上)
(5)指示代词。
表“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弈秋》)
2、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测度、反诘、婉商、祈使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
(1)表测度,可译为“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2)表反诘,可译为“难道”“岂”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3)表商量,可译为“还是”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汝其勿悲(《与妻书》)
(4)表祈使(期望),可译为“可要”
·而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用作连词。
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1)表假设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2)表选择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马说》)
4、用作助词。
可不译出。
·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且
1、用作连词。
(1)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可译为“而且”“况且”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3)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可译为“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表转折,可译为“反而”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用作副词。
可译为“将”“将近”“将要”“暂且”“姑且”等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将·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吾攻赵旦暮且下(《信陵君窃符救赵》)将要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暂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姑且
3、复音虚词“且夫”。
发语词,可不译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若
1、用作代词。
(1)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们”“你的”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同上)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近指,可译为“这”“这样”“如此”
·南宫适出,子曰:
“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以若说论之[用这个说法议论它]
2、用作连词。
(1)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表选择,可译为“或”“或者”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我愿取吴王或者将军的头],以报父之仇
3、复音虚词“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引起下文,表示他转,有“至于说到……”之意
·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同上)
4、(实词)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所
1、用作助词
(1)常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组合成“所”字结构,为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事物/情况”。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信陵君窃符救赵》)·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2)“所”与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2、与“为”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3、复音虚词“所以”。
(1)表原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手段或凭借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实词)处所,概数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方位,群星都环绕在它周围](《论语·为政》)
·父去里所,复还[老人离开一里左右,又回来了](《史记·留侯世家》)
为
1、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1)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3)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为吾子[你们]之将行也(《殽之战》)
(4)表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为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5)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6)表被动,可译为“被”。
有时与“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孙权据有江东…贤能为之用(《隆中对》)·不者,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
(1)放疑问句末,表诘问,前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2)与“之”一起表宾语前置
·惟弈秋之为听(《弈秋》)
3、(实词)略
焉
1、用作语气助词。
(1)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助词叠用,加强语气)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3、用作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03高考1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表疑问,可译为“怎么”“哪里”“什么”“为什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言,助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同上)
4、用作兼词。
(1)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2)相当于“于此”,可译为“在这(那)里”
·青麻头伏焉(《促织》)
也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判断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肯定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同上)
3、表疑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感叹(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以
1、用作介词。
(1)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拿
·乃入见。
问:
“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按照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用什么身份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3)表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时操军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5)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带领”“率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
用法大致同“而”,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涉江》)
(2)表承接,“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一鸡瞥来,径进以啄(《促织》)
(3)表目的,“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敛资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4)表因果,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5)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鸾鸟凤皇,日以远兮(《涉江》)
3、用作助词。
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时间、方位和数量的界线。
·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登泰山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4、通“已”,已经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陈涉世家》)
·前以罢外城,省亭隧(《内蒙访古》引文)
5、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6(实词)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认为,以为·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触龙说赵太后》)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用(动词)·子欲知其以乎[你想要知道它的原因吗]原因
因
1、用作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序)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依据,可译为“趁着”“凭借”“根据”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可译为“经过”“通过”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魏使人因平原君请从于赵[魏国派人通过平原君向赵国请求合纵]
2、用作连词(?
副词)。
表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3、复音虚词“因而”。
与今语同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促织》)
4(实词)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沿袭·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依靠,凭借
·留待作遗失,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原因,机会
于
1、用作介词。
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组合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寡人之于国也》)到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自,从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由于
(2)放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良曰:
“长于臣”(《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只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后,引进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
可不译。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诗经·无衣》)
3、复音虚词“于是”,有时与今天的用法同,有时不同。
(1)同,表承接或因果。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2)不同,放在谓语的前或后,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据“于”的不同用法,可译为“在这”“从这”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殽之战》)·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与
1、用作介词。
可译为“跟”,“同”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吾与徐公孰美(同上)
·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
2、用作连词。
可译为“和”
·蜩与学鸠笑之曰(《逍遥游》)·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3、句末语气词。
表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是谁之过与(同上)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
4(实词)
·与斗卮酒(《鸿门宴》)给予,授予·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结交,亲附
·孰能与之(《孟子见梁襄王》)归附,跟随·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预)参加
·吾与点也(《四子侍坐》)赞许
则
1、用作连词。
(1)表承接。
可译为“就”“便”或“原来是”“已经是”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2)表假设。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在后一分句,相当于“那么”“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无以(同“已”,止),则王乎(同上)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并列。
两个(以上)连用,表示句(非词语)间并列,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4)表转折、让步。
表转折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让步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欲速则不达
·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巧倒是巧了,还不完美啊]
2、用作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殽之战》)
3(实词)
·以身作则准则
者
用作助词(老教材观点,《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认为是代词)
(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古之学者必由师(《师说》)·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采草药》)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2)放在一个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3)放在时间词后,起语助作用,可